刷题首页
题库
初中科学
题干
科学家希尔为了探究光合作用在哪里进行,曾经设计如图实验。把刚采摘的且生长旺盛的树叶捣碎,采用某种方法获得含有叶绿体的滤液,分成三等份。把其中两份直接放入A、B培养皿,第三份除去叶绿体后放入C培养皿。将三个培养皿置于同一地点,A、C培养皿接受光照,B培养皿遮光处理。一段时间后,观察到A培养皿中产生气泡,其中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B、C培养皿中未产生气泡。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判断下列叙述,其中不正确的是( )
A.培养皿A中气泡内的气体是氧气
B.通过比较A、B培养皿中的现象,可知光照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
C.通过比较A、C培养皿中的现象,可知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
D.培养皿B中无气泡产生是因为缺乏二氧化碳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9-09-04 01:39:4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1864年德国科学家萨克斯将天竺葵的绿色叶片放在暗处12小时,再将此叶片一半曝光,一半用锡箔遮光.经过一段时间光照后,用碘蒸汽处理叶片,结果发现叶片的曝光部分显蓝色,遮光部分显棕色(如图),该实验的结论是( )
①光合作用需要叶绿素 ②光合作用需要光③光合作用产生氧气 ④光合作用产生淀粉.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同类题2
右图是植物叶片的横切面,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叶片中起运输功能的是
。(填序号及结构名称)
(2)在叶片的上下表面涂上一层凡士林,会直接影响到叶片的光合作用,这是因为光合作用的原料CO
2
气体无法从
(
填序号及结构名称)进入叶片内。
(3)将植物放在阳光下照射几小时,摘下叶片,放入酒精中隔水加热,用清水漂洗后滴加碘液,叶片的颜色
,这是因为叶片光合作用制造了
。
同类题3
在“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中,叶片见光部分产生了淀粉,被黑纸遮盖的部分没有产生淀粉,这说明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是()
A.水
B.光
C.氧气
D.土壤
同类题4
某科学小组为探究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请分析作答:
(1)若要探究氧气是由绿色植物在光下产生的,应该选择的实验装置组合是
。
(2)有同学利用甲装置进行了进一步探究,实验结果如下表:
光源与试管的距离(厘米)
10
20
30
40
50
每分钟产生的气泡数(个)
65
35
15
6
1
据实验结果分析,若要提高大棚作物的产量,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
同类题5
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强度可以用单位时间内呼吸或释放二氧化碳的量来表示。图甲曲线表示在恒温30℃时,某水藻在不同光照强度下,呼吸二氧化碳与释放二氧化碳量的关系:某同学为“研究光照强度对植物光合作用速度的影响”。设计如下图乙实验装置.此装置的优点在于,可通过控制灯泡功率的大小或调节试管与灯泡的距离,来改变光照的强弱。试回答下列问题:
(1)单位时间内,水藻释放氧气量应
(大于、小于或等于)其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
(2)图乙实验中,每隔5分钟改变一次试管与光源之间的距离,随着距离的增加,密闭的试管中产生气泡减少。造成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是:①二氧化碳减少;②
变弱
(3)若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和30℃,在其他条件不变
的情况下,将温度调节到25℃时,B点将向
(左或右)移动。
相关知识点
生物的新陈代谢
绿色植物的新陈代谢
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的条件和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