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杨梅烧酒
郁达夫
病了半年,足迹不曾出病房一步,新近起床,自然想上什么地方去走走。我首先想到的,是北戴河、青岛等避暑的处所。但是衣衫褴褛,不许我有这一种阔绰的行为。最终觉得还是到杭州去好些,究竟是到杭州去的路费来得省一点,此外我还有一位旧友在那里住着。
下定决心以后的第二天午后,我已经在湖上的一家小饭馆里和这位多年不见的老朋友在吃应时的杨梅烧酒了。
屋外头是刺眼的阳光,湖面上满泛着微温的泥水和从这些泥水里蒸发出来的略带腥臭的汽层儿。饭馆的灰尘积得很厚的许多桌子中间,也只坐有我们这两位点菜要先问一问价钱的顾客。
他——我这一位旧友——和我已经有七八年不见了。直到最近,似乎有一位不良少年,在假了我得病的名义向各处募款。我这一位旧友,不知从什么地方,也听到了这一个消息,居然也从他的血汗的收入里割出了两块钱来,慎重其事地汇寄到了上海的××病院。而这一出滑稽的小悲剧,现在却成了我们两个旧友的再见的因缘。
他穿的是肩头上有补缀的一件夏布长衫,进饭馆之后,这件长衫却被两个纽扣吊起,挂在墙上去了。所以他和我都只剩了一件汗衫,一条短裤。当然他的那件汗衫比我的来得黑,而且背脊里已经有两个小孔了。
在饭馆里坐下,点了几盘价廉可口的小菜,杨梅烧酒也喝了几口之后,我们才开始细细的谈起别后的天来。
“你近来的生活怎么样?”开始头一句,他就问起了我的职业。
“职业虽没有,穷虽也穷到可观的地步,但是吃饭穿衣,总也勉强支持过去。你呢?”
“我么?学校里教一个月书,倒也有十六块大洋的进款。说你病倒在上海的养老院里的这件事情,虽然是人家的假冒,但是这假冒者何以偏又要来使用像你我这样的人的名义哩?”
“大约因为他也是和你我一样的,有了一点知识而没有正当的地方去用。”
“嗳,嗳,说起来知识的正当的用处。我的应用化学的知识,回国以后虽还没有用到过一天,但是,但是,我想这一次总可以成功的。”
谈到了这里,他的颜面转换了方向,不再向我看了,而转眼看向了外边的太阳光里。
“嗳,这一回我想总可以成功的。”
他简直是忘记了我,似乎在一个人独语的样子。
“机械二千元,工厂建筑一千五百元,一千元买石英等材料和石炭,一千元广告。共五千五百元的资本。以后就可以烧制出品,算它只出一百块的制品一天,一年么三万六千块,打一个八折,总也还有两万五千八百块。把一万块钱来造它一所住宅,嗳,住宅,当然公司里的人是都可以来住的。那么,那么,只教一年,一年之后,就可以了……”
我只听他计算得起劲,所以又轻轻地问他:“你在计算的是什么?”
“玻璃工厂,一年之后,本利偿清,又可以拿出一万块钱来造一所共同的住宅,这一所住宅,造好之后,你还可以来住哩,来住着写书,好不好,干杯,干杯,干了它这一杯烧酒。”
莫名其妙,他把酒杯擎起来了,我也只得和他一道,把一杯烧酒干了。他干下了那半杯烧酒,紧闭着嘴,又把眼睛闭上,陶然地静止了一分钟。随后又张开那双红肿的眼睛。大声叫着茶房说:“堂倌,再来两杯!”
两杯新的杨梅烧酒来后,他紧闭着眼,一只手尽是一个一个的拿着杨梅在对嘴里送。嚼着,眼睛闭着,尽在哼哼地独自说着:“嗳,嗳,玻璃厂,造一间住宅,一万块钱,一万块大洋。”
这样的哼了一阵,吃杨梅吃了一阵了,他又忽而把酒杯举起,睁开眼叫我说:“喂,老同学,朋友,再干一杯!”
我这时候也有点喝得醺醺地醉了,只是沉默着打瞌睡,只听见同蜜蜂叫似的他仍独自在哼着说:“啊,真痛快,痛快,玻璃厂,一万块钱!一所湖滨的住宅!”
我因为被他这样的在那里叫着,终睡不舒服。就叫堂倌过来算帐。他看见我要付帐,就同发了疯似的,一只手叉住了我那只捏着纸币的右手,一只手尽在裤腰的皮袋里乱摸;等堂倌把找我的铜元拿来摆在桌上的时候,他脸上一青,红肿的眼睛一吊,顺手就把桌上的铜元抓起,掷上了我的面部。“扑搭”地一响,这时候我也被酒精激刺着发了作,呆视住他,大声地喝了一声:“喂,你发了疯了么。”
他那一张满脸青色的面上,涨溢着一层杀气。
“我要打倒你们这些资本家,打倒你们这些不劳而食的畜生。要你来付钱,你算在卖富么?”
他眉毛一竖,牙齿咬得紧紧,捏起两个拳头,狠命的就扑上了我的身边。
“丁当,扑落扑落”,桌椅杯盘都倒翻在地上了,我和他两个就也滚跌到了店门的外头。两个人打到了如何的地步,我简直不晓得了。
等我由第二警署的大门口走出来的时候,天已经完全亮了。被晓风一吹,头脑清醒了一点,我却想起了昨天午后的事情全部,同时在心坎里竟同触了电似地起了一层淡淡的忧郁的微波。
“啊啊,大约这就是人生吧!”
我一边慢慢地向前走着,一边不知不觉地从嘴里却念出了这样的一句独白来。
一九三○年八月作(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将朋友只是用人称代词“他”来称谓,而没有实写其名,是想用“他”泛指旧社会的知识分子,由“他”的悲剧人生揭示“他们”的悲剧人生。 |
B.“杨梅烧酒”是江浙一带非常盛行的价格低廉的酒,小说以此为题,一方面它符合“我”和朋友的身份,另一方面它又是“我”和朋友消愁的工具。 |
C.作者在第三段对饭店的环境进行了描写,突出了饭店环境的狼藉,“我”和朋友选在这样一个饭店叙旧,侧面写出了“我”和朋友的生活都较窘迫。 |
D.“大约因为他也是和你我一样的,有了一点知识而没有正当的地方去用”,写出“我"对假冒“我”名字骗钱的不良少年的不满及与他同命相怜的悲苦。 |
【小题2】小说多次写到“他”自言自语,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
【小题3】本是朋友间的一场聚会,却演变成了一场冲突,这是为什么?请简要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