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今后在武汉,一部手机就能搞定的场景将会越来越丰富。15日,武汉市和蚂蚁金服联合宣布,双方将在交通出行、商业服务、民生服务、政务服务等领域开展合作,联手把武汉打造成“无现金城市”标杆。
发布会上,武汉公交集团、武汉一卡通公司、武汉水务集团、武汉天然气公司、武汉大学、吉庆街、周黑鸭等28家机构和企业,宣布加入“无现金联盟”。无现金联盟是联合国环境署、蚂蚁金服作为理事单位的公益联盟,致力于普及无现金支付、倡导低碳运营、提升商业效能。
根据相关协议,到今年6月底前,武汉主城区5000台公交车将全部支持刷支付宝上的“武汉电子公交卡”乘车,8月份将覆盖到全市8000台公交车。另外,武汉地铁5条线路28个重点站支持支付宝购票,高铁、轮渡、停车、约车、共享单车等9大出行场景,都可实现支付宝付款。
武汉公交集团介绍,本月起,我市公交车上开始陆续安装新一代支付宝刷卡机,截至目前,全市已有近3000台公交车装了这一新型刷卡机。
蚂蚁金服湖北业务部负责人冯晶晶15日晚向长江日报记者表示,目前全国仅有杭州、武汉两个城市正在全面推进支付宝电子公交卡的全覆盖。
(摘编自2017年6月16日《长江日报》)
材料二:
6月15日,蚂蚁金服CEO井贤栋接受长江日报记者采访时透露,武汉市民可通过支付宝享受政务、医疗等领域70多项政务和便民服务。
井贤栋介绍,这次蚂蚁金服和武汉公交集团深度合作,在全国率先在整个城市公交系统布设支付宝扫码机具,并和武汉市正式发布武汉电子公交卡,今后市民用一部手机即可乘公交、坐轮渡。
另外,武汉市民还可以通过支付宝,享受政务、车主、医疗等领域71项政务和便民服务,交通违法罚款、教育缴费、公交、ETC充值也可以一键完成。武汉市公安部门还和蚂蚁金服共同合作,在全国率先推出了“电子身份卡”,用户可以线上预约办理身份证、出入境证件。2016年,武汉支付宝“城市服务”使用人次增长2.34倍,超过100万人次使用支付宝挂号、就诊。
井贤栋说,武汉有非常好的移动支付发展基础。支付宝在武汉的使用率排名全国第二。支付宝2016年全民账单显示,武汉人均通过支付宝支付金额近13万元,总支付金额全国城市中排第六。这说明武汉市民非常热爱支付宝。
下一步,蚂蚁金服把支付宝的AI等技术能力、信用体系等更广泛的应用于武汉市民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要协助武汉市政府,让市民交通生活、线下消费,电子政务,金融服务等方面享受到更普惠,更智能、更高效的服务。
(摘编自2017年6月16日《长江日报》)
材料三:
5月19日晚上,马云率10余人代表团空降武汉。马云在与武汉市主要领导座谈时,他提出,希望将武汉打造成为“无现金城市”和“智慧出行城市”的标杆,同时计划在汉投资建设集创业、工作、生活一体的智慧产业社区。
(摘编自2017年5月22日《湖北日报》)
【小题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近日,武汉市和蚂蚁金服联合宣布,双方将在交通出行、商业服务、民生服务、政务服务等领域开展合作,联手把武汉打造成“无现金城市”标杆。
B.无现金联盟是联合国环境署、蚂蚁金服作为理事单位的公益联盟,致力于普及无现金支付,倡导低碳运营、提升商业效能。
C.截至6月底,全市已有近3000台公交车装了这一新型刷卡机,8月份将覆盖到全市8000台公交车。
D.武汉市公安部门还和蚂蚁金服共同合作,在全国率先推出“电子身份卡”,用户可以线上预约办理身份证、出入境证件。
【小题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A.武汉地铁5号线28个重点站支持支付宝购票,高铁、轮渡、停车、约车、共享单车等9大出行场景,都可实现支付宝付款。
B.2016年,武汉支付宝“城市服务”使用人数增长2.34倍,超过100万人使用支付宝挂号、就诊。
C.目前全国仅有杭州、武汉两个城市正在全面推进支付宝电子公交卡的全覆盖。
D.蚂蚁金服已把支付宝的AI等技术能力、信用体系等广泛地应用到了市民生活的方方面面。
E. 马云计划在汉投资建设集创业、工作、生活于一体的智慧产业社区。
【小题3】根据上述材料,请概括 “无现金城市”将重点围绕哪些方面展开并简要举例说明。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8-12-25 07:32:3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激荡监督的正能量
在全国两会上,如何形成覆盖面更广、体系更完备、运行更符合法治精神的国家监察体制,成为代表委员关注的重要议题。社会的良性运行,离不开科学化、制度化的监督;人民的美好生活,也需要激荡监督的正能量。
作为一项制度安排,监督的历史源远流长。早在秦汉时期,我国就已设置御史大夫的官职,“位次丞相,典正法度,以职相参,总领百官,上下相监临,历载二百年,天下安宁”。从古至今,监督勾连起政治文明的时间线索,映照着时代的兴衰荣辱。
监督也是一种文明的力量,润物无声、教化人心。实际上,无论是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制定监察法,还是学校对孩子的教育、单位对员工的考核,规则无处不在,监督如影随形。古人云:“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很多时候,真正推动社会进步、弘扬社会正气的,恰恰是日常生活中那些无影无形的规则和制度。监督的运行或明或暗,或严厉或宽松,但最终都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影响人们的心灵,培厚社会文化的土壤。
信任不能代替监督,监督针对的是人性中的弱点,本质上是一种他律。春秋时期,齐桓公欲对管仲委以治国全权,经谏臣提醒,才意识到不受监督的权力很可能危及国家稳定。管仲自明其理,主动举荐人才协助其工作,互相监督,打消了齐桓公的疑虑,最终君臣和鸣成就大业。信任不等于放任,没有任何约束的信任,往往容易滋生一种自我放纵心理,导致行为走偏失矩。今天,我们倡导制度化、常规化的监督,不仅是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更要对潜在的越轨行为预先实现纠偏。
有心理学家实验发现,8岁以前儿童的道德判断主要来自外部规则和父母权威,而8岁之后的道德判断则主要源于自我认知。这在某种意义上说明,他律是自律的基础,有了他律的示范效应,自律才能获得生长发育的原始动力。监督的一个重要目的,正在于涵养自律。中央八项规定出台后,党风政风为之一新,党心民心为之一振。正是由于纪律长出牙齿、监督成为常态,广大党员干部逐步由他律转向自律,让正风肃纪成为一种自觉。事实证明,监督与自律同频共振,就能不断强化监督的正向作用。
1927年,***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党的中央监察委员会,这是党的历史上首次设立专门的纪律检查机构。近百年风风雨雨,我们的监督制度和监督实践不断与时俱进,对权力的敬畏、对纪律的坚守、对公正的追求始终如一。敢于监督、善于监督,永葆初心、不改本色,我们必将见证中华民族绵延数千年的政治文明传承赓续,开出时代之花。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请简要归纳第四段的论述层次。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自2017年起,我国将每年5月10日设为中国品牌日,并于2018年5月在上海举行了首届中国自主品牌博览会暨中国品牌发展国际论坛。2019年的中国品牌日活动主题为“中国品牌,世界共享;加快品牌建设,引领高质量发展;聚焦国货精品,感受品牌魅力”。

在2019中国品牌日的系列活动举办地上海展览中心的20000余平方米场地中,围绕轻工、纺织、汽车、电子信息等4大消费品领域;有16家行业协会和上海市设置的13个自主品牌消费品体验区,采取实景打造、虚拟影像、名人互动、网红直播、网购体验等形式,开展线上线下观众互动体验活动,让消费者亲身感受国货精品魅力.

品牌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根据世界品牌实验室公布的2018年世界品牌500强名单,中国排名全球第五。

品牌既是质量的外在表达,也搭载了情感、时尚方面的很多内容。高质量发展阶段,注重质量提升和品牌建设是必选项。高质量增长也为品牌建设提供了新的机遇。抓住机遇,推进品牌建设,是促进中国经济上台阶的有力抓手。

在“中国最具价值品牌500强”中,有67%的品牌在国内的价值超过95%。还意味着大部分的中国品牌只是在国内强大,全球化程度远远不够,未来还需要持续突破。品牌全球化的最佳基础,是“真正的”创新。

(摘编自孙韶华、何欣荣《“中国品牌日”向世界发出中国品牌强音》)

材料二:

小米是体验展区一家人气爆棚的中国品牌,很多消费者对它提供的各种智能小家电兴趣浓厚:小米电视机、路由器、人工智能音箱、智能空气净化器……一些上了年纪的消费者这个试试,那个摸摸,再饶有兴趣地和人工智能音像聊聊天,体验得不亦乐乎。而从现场部分消费者的反应可以看出,一些上了年纪的消费者对小米等新品牌以及它所带来的新产品还不太了解。从这个现象可以看出,打响中国品牌既要让老字号青春常在、吸引年轻的消费者,也要推动年轻的中国品牌为那些有了一定年纪的消费者所了解——其实,这一群体的消费升级需求也很大,他们对“新奇特”产品的兴趣浓厚,只要引导得当,他们就会成为新品牌的新粉丝。

毫无疑问,今年“中国品牌日”活动的自主品牌体验展区是新产品吸引新粉丝的有益尝试。不论是老字号还是新品牌,轻工、纺织、汽车、消费电子四大板块的设计让中国品牌的传统品质和创新精神得到了集中展现,也丰富了人们对中国品牌的理解。同时,对那些新兴的中国品牌,或者带来新产品的老字号、老品牌来说,也可以借鉴主题活动的方式,在未来的日子里用更多接地气的方式展示自己的研发成果,把那些带有“高科技”标签的新产品送到消费者面前,从而为“中国智造”赢得更多的支持者。

(摘编自任翀《“中国品牌日”自主品牌体验展区里为何这些展品让人惊讶?》)

材料三:

5月11日,百度上海分公司携手中华老字号企业共同启动了“老字号·百度品牌焕新计划”。目前,百度已经构建起基于全平台数据捕捉和智能识别引擎,帮助老字号品牌更好地找到用户;基于“线上+线下”、“搜索+推荐媒体生态”的智能投放引擎,帮助老字号品牌更好地触达用户;基于AI交互以及视频化沟通的智能交互引擎,帮助老字号品牌更好地打动用户。

(摘编自宁佳彦《中国品牌日,上海老字号企业联手百度开启品牌焕新》)

【小题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今年设置的自主品牌消费品体验区,不仅采取实景打造、亲身体验、电商在线直播等多种形式,而且通过线上线下的互动,让消费者感受国货精品魅力。
B.大部分的中国品牌只是在国内强大,全球化程度远远不够,虽然中国有38家企业入围2018年世界品牌500强,但与美国还差距很大,实现赶超需要长期努力。
C.从“中国品牌日”活动中四大板块的设计及其效果可以看出,政府部门在积极支持、引导品牌建设,搭建舞台,展示和宣传中国品牌。
D.中国新兴品牌在未来的日子里借鉴主题活动使用更多接地气的的方式来展示研发成果,从而赢得了更多的支持者。
【小题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品牌不仅是质量的外在表达,也搭载了情感、时尚方面的很多内容。因此抓住机遇,推进品牌建设,是促进中国经济上台阶的有力抓手。
B.在“中国最具价值品牌500强”中,有67%的品牌在国内的价值超过95%,这意味着中国品牌全球化程度远远不够,而只有“真正的”创新才可能促进中国品牌全球化。
C.一些上了年纪的消费者这个试试,那个摸摸,再饶有兴趣地和人工智能音像聊聊天,体验得不亦乐乎。可以看出,他们兴趣浓厚,会成为新品牌的新粉丝。
D.百度上海分公司携手中华老字号企业共同启动了“老字号·百度品牌焕新计划”,帮助老字号焕发新机,有利于老字号吸引年轻消费者。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在亲爱的人与一头猪之间
王奎山
1982年我读大四。那年的春节,我领着徐美红一起回乡下过年。徐美红的爸爸当时是我们省财政厅厅长,一个厅长千金,能看上我这乡下娃,那是因为我有三篇论文上过学报。徐美红的到来,简直在我们那个村子里刮了一场十二级的台风。女人们孩子们都挤到我家的院子里来看稀奇,一时间,院子里热闹成了一锅粥。男人们到底矜持一些,远远地站在那里看、议论。父亲拿着香烟,满面春风地上前挨个儿给大家敬。大家也不客气,会吸的,当场点着吸了起来;不会的,就夹在耳朵上。  
这是刚刚到家那天的事。此后的几天里,家里也是人来人往像赶集一样,没个冷清的时候。母亲高兴地说,咱家几十年都没有这样热闹过了。父亲点点头,说,那是哩,那是哩。  
直到年三十下午了,家里才算清净下来。母亲麻利地剁好饺子馅,妹妹和好面,和父亲三个人包起饺子来。我和徐美红表示要帮忙,被母亲坚决地拒绝了。于是,我躺在厨房一角父亲平时睡觉的地铺上看书。徐美红也找了一本闲书,懒懒地靠在我的身上看。这中间,徐美红上了一趟厕所。黄昏时候,饺子包完了。妹妹说,憋死我了,就往厕所跑。一会儿妹妹就跑回来大惊小怪地喊,猪跑哪里去了?咱家的猪跑哪里去了?父亲母亲都慌了,忙着往厕所里看,厕所里空空如也,哪里还有猪的影子?我们这里,厕所和猪圈是在一起的。  
突然,妹妹像是想起什么似的,大声说,俺嫂中间上厕所了,肯定是出来的时候忘记拴栅栏门了。这是极有可能的事。一到乡下,徐美红就暗中朝我抱怨,啥都好,就是解手太恐怖了,身边那么个失东西朝你虎视眈眈的,吓死人了。因此她匆忙离开时忘记拴栅栏门,以至于让猪跑了出去,这是极有可能的事。母亲忙给徐美红打圆场,批评妹妹说,你胡说个啥,你嫂出来咋会忘记拴栅栏门!徐美红也是个实心人,也不知道推卸责任,说,我忘记拴没拴栅栏门了。父亲宽厚地笑笑,说,我出去找找看,二百多斤重的大肥猪,还能丢了?说罢,父亲就出去找猪去了。跟着妹妹也说,反正没事,我也出去找找。
天黑透了,四周传来噼噼叭叭的鞭炮声。别人家都在过大年了,我们家却连灯都没有点,五口人有两口还不知道在什么地方奔波呢。  
终于,父亲回来了。停了一会儿,妹妹也回来了。父亲把手一挥,朝母亲说,烧火吧,不能因为丢了一头猪,就连年也不过了,该咋过还咋过。父亲还特意朝我和徐美红笑笑,说,丢不了,一头二百多斤重大肥猪,往远处跑,它又跑不动,肯定就在附近,我明天再去找,保准找得到。  
话是这样说,但一家人谁也无法轻松下来。特别是徐美红。因为整个事件极有可能是她的粗心大意而造成的,所以更显得心事重重的样子,饺子吃了没几个,就丢下饭碗早早地上床歇息去了。  
第二天一大早,父亲就出去找猪了。然后,妹妹也出去了。母亲说,反正我在家也是闲着,我也出去,多一个总比少一个强。这样,家里就剩下我和徐羡红两个人了,我想起母亲的话,“多一个总比少一个强”,就征求徐美红的意见,要不我也出去找?徐美红说,谁不让你去了?你去吧,你想去哪儿去哪儿!我有些尴尬地笑笑,走过去拍了拍徐美红的脑袋,也出去找猪去了。在那样一种特定的情况下,在亲爱的人与一头猪之间,我只能选择一头猪。我希望徐美红能理解这一点。  
一直找到中午,连根猪毛也没有找到。我垂头丧气地往回走。刚进村,就见妹妹远远地迎了上来。一看到妹妹脸上灿烂的笑容,我就知道猪找到了。果然,是父亲在附近的崔庄找到的。原来,头天下午猪跑到人家的包产地里吃麦苗,被人家赶到自家的猪圈里圈了起来。父亲给人家买了两盒烟,才把猪赶回来的。回到家里,父亲母亲脸上都是一脸的欢笑。  
突然,妹妹发现了一个新情况,说,哎,我嫂哩?又问我,哥,我嫂不是跟你一块儿找猪去了吗?母亲突然意识到了什么,知道出大事了,像个孩子一样“哇”地哭了起来。母亲一哭,本来就是孩子的妹妹也跟着哭了起来。父亲虽然没有哭,眼圈也红红的,对我说,我马上就去国营家借车子,你赶紧到新安店去。  
新安店,是京广线上离我们家最近的一个火车站。
【小题1】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A.徐美红之所以能看上我这乡下娃,并不是因为有什么爱情,而是因为她觉得在学报上发表过三篇论文的我有出息,和我结合有美好前途。
B.作品截取生活横断面,写我和徐美红回我老家过年丢猪找猪的小事,表现了城市与乡村在环境、观念、处理问题方式等方面的巨大差别。
C.徐美红的到来在村子里所引起的强烈震动、不会吸烟的乡亲把我父亲敬的烟夹耳朵上、厕所和猪圈相连等细节描写,表现了乡村的愚昧。
D.丢猪以后,一家人陷入慌乱,赶紧去找猪,忽略了第一次上门的徐美红;一气之下,她离开我家,父亲赶紧借车子,让我到新安店去追她。
【小题2】身为厅长千金的徐美红来到乡村过年和离开乡村,分别引起了怎样的反应?这样写有怎样的作用?请简要分析。
【小题3】作品为什么以“在亲爱的人与一头猪之间”为题?请简要分析。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经济活动超越国界,通过对外贸易、技术转移、资本流动、提供服务、相互联系、相互依存而形成的全球范围的有机经济整体。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经济合作与发晨组织(OECD)则认为,“经济全球化可以被看作一种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商品、市场、经济、技术与通讯形式都越来越具有全球特征,民族性和地方性在减少”。在这个过程中,世界各国的相互依赖程度日益提高;各国经济规则不断趋于一致;国际经济协调机制的作用越来越大。
进入21世纪以来,经济全球化与跨国公司的深入发展,既给世界贸易带来了重大的推动力,同时也给各国经贸带来了诸多不确定因素,使其出现许多新的特点和新的矛盾。经济全球化对每个国家来说,都是一柄双刃剑,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摘编自《中国应对经济全球化的策略》)
材料二
经济全球化让世界各国的商品相互流通。“给我一杯可乐,两块新奥尔良鸡翅,一个鸡腿堡,打包带走。”几乎在每天早晨,位于中国成都市武侯区文轩书城旁肯德基店都会出现这样雷同的点餐声。世界著名调查统计公司亚格首席分析专家DavidChow披露:根据他们公司的统计结果,一个相同的点餐指令会在全球四十多个肯德基连镇店发出。换句话说,在肯德基这样的全球化餐饮连锁中,位于世界不同位置、不同种族、不同信仰、不同国籍的人,会因为肯德基提供的菜单,由“众口难调”走向了“众口一致”。经济全球化为我们购物提供了超越国界的更多选择,使我们可以随时紧跟世界潮流。
(摘编自《经济全球化给我们带来的影响》)
材料三
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我国积极参与国际贸易,已成为对全球影响巨大的进出口大国。随着改革创新的深化,质量效益明显提高,外贸结构继续改善,进出口贸易稳步发展,竟争力不断提升。
(选自2017年10月19日 日国家统计局网站)

注:同比增长,这里是指和上一年度相比的增长(幅度)。同比增长率一般是指和上一年同期相比较的增长率。
材料四
多年来,我国积极参与国际贸易,不断开拓国外市场,积累了一定经验。出口企业要面对世界市场来组织生产,市场容量大,容易获得规模经济效应。如汽车、电冰箱、电子计算机等等,采用大规模生产的方式可以使成本降低很多,并带动相关从属企业的建立。国际市场的竞争,激发了企业的创新机制,推动技术进步,增强了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技术和设备的进口可直接促进国内生产的发展和生产率的提高,其作用类似于创新对增长的刺激,而且还节省了创新的成本。扩大对外经贸关系,加速了产业结构的调整。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引进竞争机制,就必然要发展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产业,淘汰某些老旧产业,以优化资源配置。进出口不仅可以直接获取经济效益,也为引进外资提供了有利条件。出口越多,在国际市场上筹措资金的余地就越大。这就加速了国家资金积累,增强了国力。   
(摘编自《国际贸易与利益分配》)
【小题1】下列对材料一、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经济全球化”是指全世界各国的经济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形成了一个有机的经济整体。
B.受国际经济协调机制的影响,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国家,各国经济规则与国际渐趋一致。
C.据统计,几乎在每天早晨,同一个点餐指令,会在全球四十多个肯德基连锁店里同时发出。
D.肯德基餐饮连锁的方式,因提供菜单的相同,使不同种族、不同信仰的人,口味逐渐趋同。
【小题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我国作为进出口大国,为其他国家超越国界的商品贸易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B.从材料三图表中可以看出,9月份进出口交易额虽然最高,但比其前一年同期没有增长,可喜中也有遗憾。
C.据材料三图表可知,进出口交易额的多少与同比增长率不成正比,进出口交易额高,同比增长率反而会低。
D.开展国际贸易,为引进外资提供了有利条件,出口越多,引进外资的余地越大,国家的经济实力就越强。
【小题3】我国在参与国际贸易的过程中,哪些做法可能存在着利和弊?请根据材料简要说明。

同类题5

(题文)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笔墨的超越
①毛笔、墨是中国书法和绘画的主要工具,原本并无奇特之处,不过分别是由兽毛与熏烧的烟灰制作而成的。但是,在中国的书画艺术史上,它们始终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②汉代蔡邕说:“惟笔软则奇怪生焉。”的确,毛笔是中国书画成为艺术的关键因素之一。“墨分五色”,足以展现万类的缤纷,更是中国艺术家的常识。毛笔的锥体造型,具有“锋出八面”的能力;墨与水的调和,经过宣纸的洇化,可产生变幻莫测的效果。
③笔墨的造型过程一般不可重复,书法和绘画,虽是静态地呈现在纸上,却可以在人们心中唤起强烈的动感。沈尹默说,在欣赏书法时,“不但可以接触到五光十色的神采,而且还会感到音乐般轻重疾徐的节奏”。原本的“墨色”,居然可使人感受到 “五光十色”;原本静止的文字,居然可以使人感受到“音乐的节奏”!中国的书法与绘画艺术,因笔墨的性能,具有了独特的表现能力与艺术魅力。简单的书写或皴擦、普通的黑白两色,竟然以简驭繁、以静寓动,胜过了许多复杂的艺术。宗白华认为: “中国音乐衰落,而书法却取代了音乐成为一种表达最高意境与情操的民族艺术。” 其中或有溢美之词,但也足见中国人对笔墨艺术的特殊感情。
④这种特殊感情的形成,不仅由于笔墨造型能力的超妙和奇特。
⑤笔墨与文人长相厮守,须臾不离,年深日久,似乎也具有了特殊的性灵。因此,笔可以“歌”,墨可以“舞”,“妙笔”可以“生花”,笔底可走“龙蛇”,甚至文人也被称为“墨客”——工具与人,达成了性灵的相通。在长达数千年的历史里,笔墨成为文人精神生活重要的呈现手段之一。相传锺繇说过:“笔迹者,界也;流美者,人也。”笔迹界破空间。成为人们传达美的手段,于是乎有了中国书法和绘画的文人传统。
⑥在中国古代教育中,对调笔用墨,有一系列的规范。《弟子规》说:“墨磨偏,心不端。”执笔要求“腕平掌竖”,因为“心正则笔正”,反之“笔正”可见“心正”。在运笔的过程中,要求“中锋”和“藏锋”,因为“中则正”、“君子藏器”。何以会提出这样的要求?因为其中包含了精神的期待。明代书论家项穆说:“正书法,所以正人心也。”笔墨本身不是目的,人的心灵才是目的。看起来似乎是技术性的活动,所寄寓的却是非常深刻的人格修炼的目标。
⑦于是“技进乎道”,笔墨的训练转化为道德人格的修炼。黄庭坚认为,苏轼能拔萃于宋代书家,根本原因在于他的道德文章之超卓,“他人终莫能及尔”。而人格的修炼,最终又服从于社会的总体目标,所以项穆又说:“正人心,所以娴圣道也。”孔子“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的观念,在此被落实到了笔墨的操守中。这种笔墨活动,已经不再以艺术家的培养为鹄的,而以符合文化精神的社会人的塑造为旨归。
⑧有趣的是,与这种道德目标明确的修炼方式并存的,还有一种游戏的取向,所以“游戏笔墨”成为一个成语——虽然,它常常指作文的态度。宋代米芾说:“要之皆一戏,不当问拙工。意足我自足,放笔一戏空。”在这种游戏中,笔墨的艺术成为精神逍遥、心灵栖居的园地,技术的工巧与否并非关键。庄禅的哲学,由此流动于笔墨之中,与道德人格的修炼一样,浸润着中国文人的情怀。
(节选自《光明日报》2008年8月9日)
【小题1】(小题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②段从笔墨、造型、墨与水的调和、宜纸等方面,阐明毛笔是中国书画成为艺术的关键因素之一。
B.第③段中,宗白华认为书法之所以能取代音乐,是因为笔墨艺术可以在人们心中唤起强烈的动感。
C.第⑤段阐述笔墨的特殊性灵在于能够显现文人的精神,传达情感和思想,体现人们的审美追求。
D.第⑦段中,苏轼能将他的操守落实到作品中,符合人们的精神需求,因此,黄庭坚认为他是出类拔萃的。
【小题2】(小题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采用了引|用的论证方法,引用古今名人的精辟见解,以突出笔墨艺术独特的表现力与艺术魅力。
B.文章后半部分论证了中国人用笔墨艺术外化精神世界,内化道德人格,浸润着中国文人的情怀。
C.文章以介绍笔墨的特点为前提,重点论证中国文人对笔墨的超越,是按照内在逻辑逐层推进的。
D.第④段独句成段,承接上文,表达中国人对艺术的赞美之情,表明下文将阐述笔墨对于中国人的意义。
【小题3】(小题3)从全文看,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笔墨的“超越”的具体内容的一项是(  )
A.在中国的书画艺术史上,作为书画主要工具的毛笔、墨,始终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B.在中国书画的传统中,笔墨已成为中国人精神世界的外化,而不仅限于物质的追求。
C.笔墨的训练本身不是目的,调笔用墨不仅是技术性的活动,而且是道德人格的修炼。
D.笔墨游戏的价值取向在挥毫泼墨之中让庄禅哲学融入其内,以陶冶情操、释放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