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初中科学
题干
为了探究影响固体溶解性的因素,某同学设计了如下三组实验:
(1)观察三组实验,写出第二组实验中缺失的数据:___g.
(2)分析上表,第一组实验研究的因素是___;由上述实验可知,影响固体溶解性的因素有___(填序号).
①温度②加入溶剂种类③加入溶剂质量④加入固体种类⑤加入固体质量.
(3)由第___组实验可知,20℃时食盐的溶解度___(填“>”“﹦”“<”)硝酸钾的溶解度。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None 更新时间:2019-11-11 11:14:1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墨水沾到衣服上,很快就会渗入衣服,这种液体主动流进狭窄空间的现象称作“毛细现象”。毛细现象中液面升高与哪些因素有关?某科学小组进行了如下研究:
(建立假设)液面上升的高度与细管的粗细有关。
(收集证据)为了验证假设,他们将半径分别为
r
、1/2
r
和1/3
r
的细玻璃管立于水中,观察水位上升的情况(如图为示意图)。
(得出结论)根据实验现象,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
(交流与表达)
①发生毛细现象范围内,如果用足够长的半径为1/5
r
的细管,请预测水位上升的高度为___。
②该小组还想研究液面上升的高度与液体种类的关系,请帮他们完成方案设计。
建立假设
实验方案
细管中液面上升的高度与液体的种类有关
____
同类题2
媒体上有一些所谓的“科学”报道,常用个例或看似存在因果关系的事实作为依据,具有很大迷惑性,科学的态度必须分析其证据是否可靠?因果关系是否符合逻辑?而不是轻易地接受和传播。如为了获取新药疗效的证据,早期常采用简单的对照实验,即让实验组服用新药,对照组不服,但是采用这种方法,病人病情好转有可能是由于心理因素起了作用。
为了排除心理因素的影响,研究者采用“单盲实验”法,即给实验组病人服用新药,对照组病人服用“安慰剂”(与真药外形相似但无任何作用),但两组实验对象都不知道自己服用的是新药还是“安慰剂”。
(1)“单盲实验”的结果可能还会因研究者对实验结果的预期不同而产生偏差。为了使研究者对两组实验结果的观察和分析更加客观,目前采用更严格的“双盲实验”法,即________。
(2)由于存在病人自愈以及心理因素等影响,最好的做法是再增加一组对照实验,对该组实验对象应如何处理?________。
(3)有统计显示,每年冰淇淋销量上升的同时,溺水死亡的人数也会增加, 据此有人推理得出:吃冰淇淋会带来溺水死亡的风险。对于这样的因果推论,你觉得是否合理?为什么?________。
同类题3
物体从空中下落有快有慢,有人说:下落物体的快慢与物体质量有关,质量大的物体下落要快,质量小的物体下落要慢。你认为物体下落的快慢可能还与哪些因素有关?(至少写出两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接下来我们研究一下物体下落快慢与物体质量关系:
(1)提出问题:物体下落快慢与物体质量有关吗?
(2)建立假设:质量大的物体下落要比质量小的物体快。
(3)实验验证、搜集数据:(小明、小钟分头自己做实验)小明左右手各取一个物体,在楼顶一起放手下落……
①在实验中要保持相同的变量有____________,不相同的变量有____________。
②比较物体运动快慢可用两种方法,本实验中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析数据、得出结论:小明重复做了10次实验,并绘制了折线图(两条曲线分别代表两个物体),从图中整体上分析可得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无图)
同类题4
在进行硝酸钾与氯化钠溶解性比较的实验时,下列条件必须控制的是( )
①温度 ②溶质颗粒大小 ③溶质质量 ④溶剂质量 ⑤溶剂种类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④⑤
D.①⑤
同类题5
在科学实验和生活中,有许多涉及操作上的“先”“后”问题,如果顺序颠倒,就会影响实验效果或导致事故的发生。下列描述的操作中,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
A.探究温度对唾液淀粉酶催化作用的影响时,先将唾液和淀粉溶液混合并等分为若干份,然后分别在不同温度下水浴
B.氢气还原氧化铜时,先对装有氧化铜的试管加热,然后通入氢气
C.稀释浓硫酸时,先在烧杯中倒入适量水,然后将浓硫酸沿烧杯壁缓缓倒入水中并用玻璃棒搅拌
D.发现有人接触漏电的家用电器而发生触电事故时,先用手迅速将触电者拉离电器,然后切断电源进行维修
相关知识点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影响溶解快慢的因素
固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