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初中科学

题干

科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日常生活中的许多现象,往往隐含着科学道理,学习科学要善于观察,善于发现。 

(生活发现)
①自行车在烈日暴晒下,车胎容易发生爆炸。
②压缩一段封闭在注射器内的空气,发现越压缩越费力。
(提出问题)一定质量的气体产生的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
(建立假设)
假设一:一定质量的气体产生的压强可能与气体的温度有关;
假设二:一定质量的气体产生的压强可能与气体的体积有关。
(实验证实)为验证假设一,进行如下操作:
步骤一:取一根长约为1米一端封闭的细玻璃管,在室温(20℃)下用水银封闭一端空气住,将玻璃管竖直固定,并在玻璃管上标出水银下表面的位置,如图所示。此时空气柱的压强记为p1
步骤二:将空气柱浸入50℃的水中,待水银柱不再上升后,往玻璃管内注入水银直到水银柱下表面到达标记处为止。此时空气柱的压强记为p2
步骤三:将空气柱浸入80℃的水中,重复实验。
(现象描述)空气柱的温度越高,上方的水银柱也越长。
(实验分析)
(1)p1p2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   
(2)往玻璃管内注入水银直到水银柱下表面到达标记处为止,这样操作是为了________。   
(3)(得出结论)________。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None 更新时间:2019-11-14 11:17:3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小丽要外出旅游,为防止阳台上的盆栽植物缺水,想制作一个自动浇花装置。她在瓶底与瓶盖上各开一个小孔,瓶内装水(如图甲)。发现水从瓶盖小孔快速流出,不能实现长期自动供水。如何才能实现长期自动供水呢?小丽和拓展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下研究:
(实验研究)
只在瓶盖上开一个小孔,装入 4/5 的水,留下 1/5 的空气,瓶子倒放(如图乙)。在 20℃的恒温室内,用 40℃的湿毛巾包裹在瓶子有气体部位,观察记录 1 小时内发生的现象。
(实验记录)
开始时小孔只滴水(如图丙);一段时间后停止滴水,没有气泡进入;然后小孔只进气泡、不滴水(如图丁);最后既不滴水也不进气泡。测出有关科学量,并绘制成图(如图戊)。

换用 25℃、30℃、35℃、45℃的湿毛巾重复实验,均产生类似现象。
(实验分析)
(1)瓶子倒置后,瓶内液体对瓶盖存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瓶子内气体吸收毛巾上的热量后温度会升高,一段时间后逐渐恢复至室温。结合装置滴水的原理以及戊中曲线的变化规律,分析 A、B、C、D 四点,其中____________点瓶内气体温度最高;
(实验预测)
(3)若用低于环境温度的湿毛巾包在瓶子外部,1 小时内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实践应用)
(4)小丽和拓展小组的同学终于制成了一个自动浇花装置。结合一天中气温变化的大致规律分析,该装置一天中供水的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