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一篇散文,完成各题。
寒冷也是一种温暖
迟子建
①在北方,一年的开始和结束都是在寒冷时刻,让人觉得新年是打着响亮的喷嚏登场的,又是带着受了风寒的咳嗽声离去的,但在这喷嚏和咳嗽声之间,还是夹杂着春风温柔的吟唱,夹杂着夏雨滋润万物的淅沥之音和秋日田野上农人们收获的笑声。沾染了这样气韵的北方人的日子,定然是有阴霾也有阳光,有辛酸也有快乐。我每年的日子,大抵是在写作和旅行中度过的。
②故乡是我每年必须要住一段时日的地方。在那里,生活因寂静、单纯而显得格外的有韵致。八月,我回到那里。每天早晨,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拉开窗帘,打开窗,看青山,呼吸着从山野间吹拂来的清新空气。吃过早饭,我一边喝茶一边写作,或者看书。累了的时候,随便靠在哪里都可以打个盹,养养神。大约是心里松弛的缘故吧,我在故乡很少失眠。每日黄昏,我会准时去妈妈那里吃晚饭。我怕狗,而小城街上游荡着的威猛的狗很多,所以我走在路上的时候,手中往往要攥块石头。妈妈知道我怕狗,常常在这个时刻来接我回家。家中的菜园到了这时节就是一个蔬菜超市,生有妖娆花方的油豆角、水晶一样透明的鸡心柿子、紫英英的茄子、油绿的芹菜、细嫩的西葫芦、泛着蜡一样光泽的尖椒,全都到了成熟期。不过这些绿色蔬菜只是晚餐桌上的配角,主角呢,是农人们自己宰杀的猪,是刚从河里打捞上来的野生的鱼类。这样的晚餐,又怎能不让人对生活顿生感念之情呢?吃过晚饭,天快黑了,我也许会在花圃上剪上几枝花:粉色的地瓜花、金黄色的步步高或是白色的扫帚梅,带回我的居室,把它们插入瓶中,摆在书桌上。夜深了,我进入了梦乡,可来自家园的鲜花却亮堂地怒放着,仿佛想把黑夜照亮。
③如果不是因为十月份要赴港,我一定要在故乡住到飞雪来临时。
④我去香港两次,但唯有这次时间最长,整整一个月。香港的十月仍然炽热,阳光把我的皮肤晒得黝黑。运动是惹人上瘾的,逢到没有活动的日子,我便穿着一身运动装出门了。去海边,去钻石山的禅院等。有一天下午,我外出归来,乘地铁在乐富站下车后,觉得浑身酸软,困倦难挡,于是就到地铁站对面的联合道公园睡觉去了。别看街上车水马龙的,公园游人极少。我躺在回廊的长椅上,枕着旅行包,听着鸟鸣,闻着花香,睡着了。等我醒来的时候,太阳已经向西了,我听见有人在喊“迟——迟——”,原来是爱尔兰女诗人希斯金,她正坐在与我相邻的椅子上看书呢。我有些不好意思,因为在国外,蜷在公园长椅上睡觉的,基本都是乞丐。
⑤在香港,我每天晚上跟妈妈通个电话。她一跟我说故乡下雪的时候,我就向她炫耀香港的扶桑、杜鹃开得多么鲜艳,树多么的绿等等。但时间久了,尤其进入十一月份之后,我忽然对香港的绿感到疲乏了,那不凋的绿看上去是那么苍凉、陈旧!我想念雪花,想念寒冷了。有一天参加一个座谈,当被问起对香港的印象时,我说我可怜这里的“绿”,我喜欢故乡四季分明的气候,想念寒冷。他们一定在想:寒冷有什么好想念的?而他们又怎能知道,寒冷也是一种温暖啊!
⑥十一月上旬,我从香港赴京参加作代会,会后返回哈尔滨。当我终于迎来了对我而言的第一场雪时,兴奋极了。我下楼,在飞雪中走了一个小时。能够回到冬天,回到寒冷中,真好。
⑦年底,我收到了一份沉甸甸的礼物,是艾芜先生的儿子汪继湘先生和儿媳王莎女士为我签名寄来的艾芜先生的两本书《南行记》和《艾芜选集》,他们知道我喜欢先生的书,特意在书的扉页盖了一枚艾芜先生未出名时的“汤道耕印”的木头印章。这枚小小的印章,像一扇落满晚霞的窗,看上去是那么的灿烂。王莎女士说,新近出版的艾芜先生的两本书,他们都没有要稿费,只是委托新华书店发行,这让我感慨万千。在我们这个时代,那些垃圾一样的作品,通过炒作等手段,可以获得极大的发行量,而艾芜先生这样具有深厚文学品质的大家作品,却遭到冷落。这真是个让人心凉的时代!不过,只要艾芜先生的作品存在,哪怕它处于“寒冷”一隅,也让人觉得亲切。这样的“寒冷”,又怎能不是一种温暖呢!
【小题1】指出第①段画线句所运用的修辞手法,简要说明表达作用。
【小题2】第②段,作者浓墨重彩铺叙了她故乡的哪些情景?请分条概括说明。
【小题3】作者在文中叙写了香港之行的哪些感受?在全文构思上起何作用?请简要说明。
【小题4】联系全文,请简要说明作者感到“寒冷也是一种温暖”的缘由。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8-11-18 10:35:4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两只狼狗

陈永林

老坎的花狼狗总被村长的黑狼狗咬得遍体鳞伤,花狼狗落荒而逃后,黑狼狗高亢雄壮的欢叫声落满村里的沟沟壑壑。

村长听了黑狼狗的欢叫,就知道黑狼狗又打了漂亮的胜仗,几丝满意的笑容便在村长的脸上跳跃不停。可老坎的脸变成了苦瓜脸,他狠狠地猛吸了几口烟,随后,沉重而无奈的叹息和着烟雾一圈圈从嘴里喷出来了。

片刻,花狼狗呜呜地叫着一跛一跛地来了,狗的脸上掉了块肉,骨头都露出来了。老坎的心痛得痉挛成一团,泪水也涌出了眼眶。老坎的女人说,还是把这条狗送人,省得它三天两头遭罪。老坎却舍不得把狼狗送人。这条狗曾救过他的命。他以前在林场当护林员,一回在林中巡逻时,遇到了一只狼,幸好狼狗拼死相救,才把狼打跑了。前两年,老坎被林场减员增效减下来了。林场领导问老坎有什么要求,老坎说,我想把狼狗带走。林场领导一口答应了。老坎每月只拿一百多块钱的基本生活费,可老坎要养活一家人。老坎便求村长分他一点田地。村长很爽快分给了老坎四亩田地。尽管那四亩田地都是村人不愿种的,但老坎很是感激村长。

老坎没想到他的狼狗总是同村长的狼狗打架,而且村长的狼狗身上每回挂彩。村长便不高兴了,村长便对老坎说,老坎,村里人对我把田地分给你意见很大,我的工作很难做。老坎的女人忙给村长下面条。后来老坎把好话说尽了,村长才说回去研究研究。村长出门时摸着老坎的狼狗的头说,你的狼狗好厉害。

村长走后,老坎狠狠教训了一顿花狼狗。

后来,花狼狗同黑狼狗打架,打赢了,必定遭到老坎一顿毒打。花狼狗起初很纳闷,再同黑狼狗打架,它佯装败了,想不到老坎竞奖赏了它几块骨头。花狼狗这才恍然大悟,原来主人只想它打架打输。从此,花狼狗只有一忍再忍……

但让老坎震惊的是村长的狼狗有一天竞被人毒死了。

村长黑着脸说,让我查出来谁毒了我的狗,我决饶不了他。村长说这话时,那闪着刀刃寒光的目光在老坎脸上落了落,便移开了。老坎低下头,浑身激灵灵地打了个寒颤。村长准以为他的黑狗咬了老坎的花狼狗,老坎记恨在心头,便对村长的狼狗下了毒手。

晚上,老坎躺在床上翻来覆去半宿,还不时叹气。女人也被吵得睡不着。女人说,我们没毒死村长的狗,怕啥?老坎说,可是村长以为我们毒死了他的狗。女人说你跟村长说他的狗不是我们毒死的。老坎又叹气。

第二天一早,老坎还是去了村长家。村长还没起床,老坎站在村长的床前说,村长,你可千万别怀疑我毒死了你的狗,我对老天发誓,我如毒死了你的狗,那我全家都让雷打死。村长一般早晨要睡个好觉,可睡意被老坎弄没了。而且一清早,老坎又说这晦气的话,村长很不高兴,说,老坎,你回家吧。我知道我的狗是谁毒死的。我心里清楚,村长说着转过身,给老坎一个冰冷的脊背。老坎的腿一软,扑通一声,给村长跪下了:村长,我真的没有毒死你的狗,我哪有那么大的胆?村长掀起被子坐起来,大吼:老坎,你还有完没完,我又没说你毒死我的狗!老坎竞哭起来,村长,你一定要相信我……你不相信我,那我就一直跪着。

老坎从村长家出来,心里极清楚,村长还是怀疑我毒死了黑狼狗,怎样才能让村长相信他没毒死黑狼狗呢?

老坎把放有老鼠药的肉包子扔给狼狗时,狼狗嗅出了异味竞不吃。老坎便把肉包子放在手上说,还是吃了吧!其实我也舍不得你离开我,我欠你的恩情,下辈子你变成人我变成狗来还你……老坎哽咽得说不下去,狼狗的眼里汪着泪,呜呜地呜咽两声,眼一闭,一口吃掉老坎手里的肉包子,狼狗蓄在眼里的泪水也滚落下来。老坎的心剜样痛。老坎紧紧搂着狼狗的脖颈,哽咽着说,我对不起你,你心里准恨我,你狠狠地咬我一口吧,我不是人……狗的身子很快变冷变硬了,老坎便嚎啕大哭起来,这是哪个千刀万剐的毒死了我的狗……

村长也被老坎的哭声引来了,老坎见村长来了,哭得更凶了,村长劝老坎。死了就死了,哭不活的。老坎抬起满脸是泪水的脸,我这狗可救过我一次命。我们不知道得罪了谁?他竞毒死我们的狗。村长出门时对老坎说,村里还多了两亩水田,不知道你还想不想种?老坎忙说,种,我当然想种。

【小题1】第二段中,老坎听到黑狼狗的欢叫为什么发出“沉重而无奈的叹息”?请简析作者这样写的用意。
【小题2】小说为什么反复强调“这条狗曾救过他的命”?请结合文章,分析其作用。
【小题3】结合文本,简要分析小说中老坎这一人物形象特点,你怎么评价老坎这个人?
【小题4】老坎为了消除自己的嫌疑,毒死自家的花狼狗,请结合全文进行探究。
(1)村长真的怀疑老坎毒死自己的狼狗吗?结合人物性格和小说情节,说说你的看法和理由。
(2)老坎毒死救过自己命的花狼狗来消除村长对自己的嫌疑,你认为这一情节安排合理吗?请阐述你的理由。

同类题2

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又见弟弟
刘 鹏
在深圳世界之窗门口见到弟弟的那一刻,我很高兴。多年未见,他那清瘦的面庞,卷曲的头发,弱不禁风的身板依然没有改变。
没有太多寒暄,弟弟和弟媳妇极尽所能,殷殷相待于我这个远从新疆而来的大哥。与弟弟分别已久,这么多年一个东南,一个西北,各自为了生活而忙碌奔波,饱尝人生风雨,辛苦无比。此次相逢,高兴自然不在话下,推杯换盏,酣畅淋漓。
当年弟弟为了减轻家中负担,放弃上学的机会供我上学。他中专毕业便前往南方打工,十余年来省吃俭用,历尽艰辛!而我大学毕业后只身来到大西北,茕茕孑立,亲朋无助,直到今日才总算安定下来。总是挂念他,并为他心疼不已,但又苦于现状,帮不了他多少,于是内心便常常愧疚。
看着他那清瘦的面庞,不禁想起小时候我们兄弟相依为命的时光。那时生活除了童年无几的快乐,留给我们更多的便是无尽的贫穷。这么多年,兄弟二人如同家乡山间的野花一样默默地绽放着自己的生命,顽强地抵抗生活的风风雨雨,卑微地背负着生活给予我们的使命。想来父母在我们儿时植于房前屋后的椿树早已成材,合围而抱了吧!那时父亲总是打趣:“种下树,将来给你们兄弟娶媳妇打家具!”那时的天总是很蓝很远,空气中弥漫着青草的味道,老黄牛悠然吃草,大公鸡慵懒而卧,阳光像孩子一般无邪洒在每一个人的脸上。我和弟弟总喜欢围在爸爸的身旁听他吹笛子,或者让他给我们做玩具。农人家的孩子玩具总是那么简单,而爸爸的手总是那么巧,一根树杈做成的弹弓可以很轻易地满足一个小男孩神枪手的欲望,一棵麦穗,一截树皮就可以演奏出这个世界上最美妙的声音。弟弟总是哭鼻子说自己不要媳妇,娶媳妇干什么啊!有爸爸、有妈妈就可以了。那时,爸爸妈妈总是笑得很开心,我和弟弟也很开心,当然,老黄牛也很开心……日子似乎过得总是很快,当年的椿树早已蓊蓊郁郁,枝繁叶茂,记忆中爸爸却不再吹笛子了,脸上的笑容也逐渐少了起来。生活真是可笑,可以肆无忌惮地将一个男人的额头雕刻成它想要的任何模样,并无情剥夺他曾经无数的对生活的热爱和最初的冲动,最终将这些热爱和冲动再带给这个男人最为挚爱的男人们,循环往复。只是,它的代价也未免太过昂贵了些。
父亲的家具始终没有打成,我和弟弟便已各自成家,娶妻生子。那些树倒是很幸运地留了下来,倔强地伫立于我们的梦中,随风翩翩起舞!
弟弟执拗地要去给我买些东西带回新疆的家中。原本应是我买,作为哥哥,应该给他们的。但看着他那认真的样子,我又想起小时候他趴在我身上那可爱的样子,那双水汪汪会说话的眼睛,充满了对生活的好奇。他总是不厌其烦地问我:“哥哥,麻雀为什么会飞?爸爸什么时候回来?我什么时候才能长得像你那么高?”时至今日,这些场景依然深深地烙在我的脑海中,怎么也挥之不去。人言:长兄为父,而作为兄长的我,所作所为有时真的配不上这句话。想起这些我又转过身去,忍不住落下泪来。
我与他一娘所生,一父所养,本就是手足,情深不言而喻。只是多年未曾一起生活,性格、志趣、遭遇又各不相同,见解相左,常为家中琐事而生争执,以致鲜有联系。但是任人评说,血浓于水的事实终究是不可更改的。这几年随着家中境遇渐渐变好,我俩又初为人父,便开始慢慢的去理解对方,又慢慢亲密起来。
此次鹏城一逢,匆匆几日,又将别去。人生漂泊辗转无常,苦乐无涯,不日即将离去,尚不知几时才能再逢,共同把酒言欢。只愿此番分别能彼此安好,事业家庭无虞,身体健康无恙!
与弟弟在世界之窗留下了时隔近二十年的又一张合影。记忆中的那张合影是在上小学的时候,我们扎着红领巾,黑黑的他比我整整矮了一头,青山绿树装点着两兄弟的背影,脸上写满了农家少年的质朴;此番的情景却是他比我整整高了一头,瘦了许多,高楼大厦映衬着兄弟俩的寂寥,不同的是曾经的质朴已然不在。这个城市太过繁华,我和弟弟终究只是过客,为了衣食,为了生活客居异乡。只是,我从未想过会在4700多公里之外的他乡能再次重逢,也算遂了心事一桩!
没有让弟弟来送别,离别总是让人伤感。凌晨四点悄然离开鹏城,路上海风轻抚面庞,纷扰着我凌乱的发丝。到广州火车站时一轮红日喷薄而出,无限江山,秀丽壮阔。车站人来人往,茫茫人海,我仿佛又看到那个拉着箱子,湮没于滚滚人流中的清瘦少年……
【小题1】题目为“又见弟弟”,有何深意?
【小题2】本文是如何表达作者和弟弟兄弟情深的?
【小题3】作为亲情散文,本文行文有何特色?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柯洁微博:我从3月份开始到现在研究了大半年的棋软,无数次的理论、实践,就是想知道计算机究竟强在哪里。昨晚辗转反侧,不想竟一夜无眠。人类数千年的实战演练进化,计算机却告诉我们人类全都是错的。我觉得,甚至没有一个人沾到围棋真理的边。但是我想说,从现在开始,我们棋手将会结合计算机,迈进全新的领域达到全新的境界,新的风暴即将来袭,我将尽我所有的智慧终极一战!
(柯洁:中国围棋职业九段棋手,围棋等级分排名世界第一,也是榜单上唯一一名排在AlphaGo之前的棋手。)
材料二:
昨天下午,棋圣聂卫平以七目半负于电脑屏幕后的神秘棋士Master.对弈刚刚结束,聂老单手托腮,两眼微闭,显然还沉浸在刚刚的对弈之中。他说:“我本来是赢棋的,一块活棋走死了,损失很大。”
当有人问他“连您都输了,人类智慧是否真的在围棋领域敌不过人工智能了?”时,聂卫平先是激动地反驳,后来的回答又有些沮丧。他说这一盘棋说明不了什么,但它前面下的50多盘棋非常说明问题。这盘棋它其实下得不好,我应该赢的,我的形势比较好。可以肯定的是,它很厉害,我知道人是下不过人工智能的。”
自从去年初李世石与AlphaGo进行公开比赛后,人类棋手终将全面不敌人工智能的结论似乎已经鲜有人反驳。沉寂一年后,AlphaGo的马甲Master在网络围棋平台上再出江湖,短短7天,车轮战60场,挑落中日韩三国的顶尖才俊柯洁、井山裕太、朴廷桓,可谓打遍天下无敌手。
更加令人惊叹的是,Master在过去七天里一次又一次打破了不少“定式”和“棋理”,很多此前被认为“铁亏”的下法,它最后都赢了。日本著名棋手藤泽秀行先生曾说:“棋道一百,我只知七。”AlphaGo用60盘对弈,真正让当今棋手们领悟到了这句话的奥妙与实在。棋盘对面的人工智能,计算能力和学习能力都远超人类。在IT界看来这不仅不足惧,反而是内藏惊喜。
IT分析师付亮表示,从Master的连续获胜中能看到,电脑的进步相当快,计算机在学习方面比人有明显的进步,它可以快速学习,快速改正自己的错误,不需要休息,这些都是人没法做到的。“Master不用人定的规矩出牌,它自己找到了规律。它的棋谱让棋手推演,发现人给自己设置了很多陷阱,把思维封闭在某些环境下。如果跳出这些思维,有可能下得更好。相信经过AlphaGo和Master的比赛,各国棋手可能会有不少新的招式出现。”
(摘自《60连胜Master实为AlphaGo 围棋界:打破职业棋手思维定式》央广2017年1月5日)
材料三:
Master连克围棋顶尖高手后,围绕人工智能的讨论席卷网络,网民观点呈现多元化趋势。多数网民具有较强忧患意识,担心人工智能将抢占人类工作机会,恐惧它们终将拥有自主意识从而统治人类。部分吃瓜群众则热衷于利用段子调侃人机大战。还有网民感慨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期待其在科学领城的运用,并开始探讨人工智能的伦理界限。围绕围棋展开的言论集中于讨论人工智能战胜棋手的原因,思考职业围棋今后发展的意义等。
总体而言,恐惧和担忧等悲观情绪一度占据主流。高晓松在Master连胜后感慨称“多少代大师上下求索,求道求术,全被破解。未来一个八岁少年只要一部手机就可以战胜九段,荣誉信仰灰飞烟灭。等有一天,机器做出了所有的音乐与诗歌,我们的路也会走完”,这一表态也引发众多民共鸣。早在1997年,人就在与超级电脑“深蓝”的国际象棋对弈中败下阵来。但一直以来,围棋被公认为棋牌类游戏中最难被电脑攻克的一种,多年来成为一座堡垒,坚持捍卫着人类的尊严。然而,Master和AlphaGo的出现再次打破了这个局面,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可见一斑,越来越多人开始相信,人工智能会迅速发展直至超越人类。这也是人工智能在围棋界战胜人类,引发轩然大波的重要原因。
(摘自《Master横扫围棋界,被人工智能支配的恐惧感席卷而来》易新闻2017年1月6日)
【小题1】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的一项是
A.材料一引用柯洁微博中的语言生动的表达了人工智能对他的心理造成的巨大冲击。
B.材料二聂卫平被Maste打败后“单手托腮,两眼微闭”的描写表现了他不敢面对失败现实的打击。
C.材料三围绕人工智能的讨论,网民们观点多样、态度不一,其中高晓松的观点比较具有代表性。
D.三则材料从棋手、IT界人士、网民等不同角度反映了大众对人工智能的不同看法.
【小题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A.材料一和材料二都引用棋手的话,抓住其神态、动作等描写表现棋手被人工智能打败后的反应,生动而真实。
B.材料二中IT分析师付亮的话表明人工智能有人类所不能及的优势,人类将不再可能战胜人工智能。
C.材料二中引用藤泽秀行的话证明了人工智能打破了职业棋手的思维定式,使人们看到了围棋发展的无限可能。
D.三则材料不同,有棋手个人微博,也有大众媒体平台,从不同角度展现人工智能给人类带来的感受和冲击。
E. 三则材料融记叙、描写、抒情多种表达方式为一体,采用直白简洁的语言,杂以流行语元素,轻快活泼、通俗易懂。
【小题3】根据上述几则材料,概括说明不同的人群对人工智能AiphaGo和Master的出现的不同态度。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201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授予詹姆斯·艾利森和本庶佑。在美日科学家获得诺贝尔奖背后,与诺奖失之交臂的华人科学家陈列平的贡献不应被忽略。

陈列平,1957年出生,1982年本科毕业于福建医科大学医疗系,在北京协和医学院读研究生,后获美国费城大学博士学位。曾在美国施贵宝药厂任研究科学家。后在梅奥医院、医学院和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任教,现为美国耶鲁大学UTC癌症研究讲席教授,免疫学、皮肤病学和肿瘤内科学教授,耶鲁肿瘤中心免疫学主任。

陈列平的实验室提出肿瘤微环境中存在“肿瘤免疫逃逸关键分子”的假设,首先鉴定了第一个此类分子PD—L1并发明了用抗体封闭PD-1/PD—L1结合来治疗肿瘤的方法。这些发现为目前抗免疫逃逸肿瘤治疗方法奠定了理论和实践的基础。

由于这些开拓性的发现,2014年陈列平与其他三位科学家一同分享了肿瘤免疫治疗领域的顶级科学奖一一威廉·科利奖(WilliamB.ColeyAward),并于2016年年初获美国免疫家学会史坦曼大奖(AAI-SteinmanAward)。

据此原理研发的抗癌药,PD一1/PD—L1抗体,对多种晚期癌症有显著疗效,被誉为“肿瘤治疗抗生素”。陈列平的发现让人类第一次看到了癌症治愈的曙光。

(摘编自《北京科技报》,2018.10.02)

材料二:

《中国制造2025》,是中国政府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它提出,坚持“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结构优化、人才为本”的基本方针,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整体推进、重点突破,自主发展、开放合作”的基本原则。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建设制造强国,与欧美大国抢占未来制造业高地,关键要有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制造业人才队伍。因此“中国制造2025”明确提出,要坚持把人才作为建设制造强国的根本,从***施瓦布称,得益于智能制造业的迅速发展,“中国将成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领军者”。

(摘编自《中国政府网》,2017.8.10)

材料三:

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简称“千人计划”,主要是围绕国家发展战略目标,各省(市、区)也结合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有针对性地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的计划。从2008年开始,我国在国家重点创新项目、学科、实验室,中央企业和国有商业金融机构,以及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主的各类园区引进了2000名左右的海外人才,并有重点地支持一批能够突破关键技术、发展高新产业、带动新兴学科的战略科学家和领军人才归国(来华)创新创业。与此同时,国家有关部门要继续做好做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百人计划”“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等本国人才引进项目,重点引进推进本行业本领域发展急需和紧缺的高层次人才。

有条件的地方特别是东部沿海地区和中心城市,要依托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留学人员创业园、大学科技园等专业园区,推出一批特色项目,大力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回国(来华)创业。并且,国家也支持、鼓励非公有制企业开展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工作。

(摘编自《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关于实施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的意见》)

【小题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201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由美日科学家摘得,但在此前,有华人科学家早已发明抗免疫逃逸肿瘤治疗方法,功不可没。
B.作为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重要行动纲领,《中国制造2025》不仅仅是一个目标规划,更是未来我国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保证。
C.中国制造重点发展领域基本集中在工业制造方面,范围涉及通信、航空、医疗等多个领域,整体推进,重点突破。
D.国家不仅鼓励支持各企事业单位大量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来华工作,也支持国内顶尖人才在重点科技领域创新创业。
【小题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毕业于福建医科大的陈列平教授赴美留学之后,就一直留在美国发展。早在2014年,陈列平就已经将自己肿瘤免疫治疗领域的成果与其他科学家分享。
B.实施“中国制造2025”不仅对中国意义重大,对于世界经济发展也有积极影响,得到了诸多媒体和世界组织的认可。
C.中国已经充分意识到国家目前发展最大的瓶颈是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不足,所以我国制定周密计划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归国(来华)创新创业。
D.材料二和材料三都是从国家发展战略的角度来切入的,无论是“中国制造2025”,还是“千人计划”,都是助力我国未来发展的重要保障。
【小题3】以上出自不同媒介的三则材料叙述内容各有不同,但它们可以凝练出一个共同的核心话题,你认为是什么?对此你有怎样的思考?请结合材料简要归纳。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什么是区块链?其实它是一种特殊的“账本”,这个账本是以分布式的方式存储在整个网络上,通过密码学的原理,保证它不会被篡改,也不会被伪造。区块链的工作原理是:甲需要向乙发起一笔交易,于是甲先发起请求,创建一个新的区块,然后这个区块就会被广播给网络里的所有用户,当所有用户验证同意之后,这个新创建的区块就会被添加到主链上,而在这条链上所有的交易记录都是永久和透明可查的。区块链的技术应用广泛,但是非常复杂,我们只需要知道区块链的三个核心特点:去中心化、公开透明、全程追溯。
搜狐网《当区块链遇上汽车,会发生什么?》
材料二:
区块链技术,被认为是继蒸汽机、电力、互联网之后,下一代颠覆性的核心技术。区块链的诞生替代了“第三方机构”,避免了因记录不详、信息丢失而发生的不公正现象。区块链其核心意义和价值在于,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能够从技术层面建立信任关系。正是基于此,人类将因此开启从信息传递到价值传递的过程。当价值互联网逐步形成后,区块链的优势——快速、高效、低成本、透明、相对公正等,都将被应用到各个领域,优势也将被放大。届时人们能够在网上即时传递价值,这些价值可以表现为资产、资金、资源等。仅这点,就已经令无数科技企业为之兴奋。
百家号“媒介360”
材料三:
记者调研发现,围绕区块链技术,业内存在浓重的炒作风气,长此以往,并不利于该项技术应用的务实推广。 2017年11月13日,港股上市公司坪山茶叶发布公告,将公司原名“坪山茶叶集团有限公司”更改为“区块链集团有限公司”,至今该公司主业仍未明显涉足区块链业务,但股价却有一定幅度上涨。比特币热炒之下,越来越多企业开始“蹭热点”。目前这种疯狂不仅仅局限在将公司名字简单地加上“区块链”字眼上,只要能与比特币有一点关系,该公司就很可能融到大笔资金并迅速提高价值,这样的不良风气有扩散的迹象。
新华社 《区块链:误解有多少,泡沫就有多大》
【小题1】下列对上述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区块链以分布式的方式存储于整个网络上,它不会被篡改和伪造,其交易记录公开透明。
B.甲向乙发起交易的请求会创建为区块并广播到网络里的所有用户,过程中所有用户参与。
C.区块链技术将开启从信息传递到价值传递的过程,从而让人类首次能够建立起信任关系。
D.“区块链集团有限公司”,主业未明显涉足区块链业务,反映了区块链领域的炒作风气。
【小题2】下列对上述材料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虽然区块链技术非常复杂,但是我们只需要知道它的三个核心特点,就能够广泛应用该技术。
B.区块链技术将消除“第三方机构”可能带来的不公正现象,彻底改变人类社会价值传递方式。
C.区块链将可能凭其优势在未来被应用到各个领域,众多科技企业已敏锐地感知到其中的商机。
D.围绕区块链技术产生的炒作,是为了提升股价或者融资,这种风气有利于企业激发创新活力。
【小题3】综合材料一和材料二的有关信息,简要概括区块链这个“账本”的特殊性体现在哪些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