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恐龙自述:请人类朋友记取我们的死亡教训

我是怎么死的?究竟是病死,还是老死的,或是被我的敌人永川龙偷袭成功而死的……这些都不重要啦,关键问题是,我们马门溪龙已经集体灭绝了。

因为骨骼和脖子的问题,在没有进入老年之前,我们马门溪龙大多数都会患骨质增生和“高血压”病。而且,我们这些吃素的恐龙,常常会遭到食肉恐龙永川龙的突然袭击。别看永川龙个头比我们小,但是它身手敏捷,因此,常常乘我们不备就来偷袭。我对这家伙是特别防备的,这也是我为什么走到哪里都拼命甩尾巴的原因。一旦遇到了永川龙,就发挥“尾鞭”功,左右甩动尾巴把它们赶走。但也有同伴死在永川龙口下,永川龙的血盆大口绝非浪得虚名。

那我是怎么死的?那是我在一次喝水的时候一不小心,就失足掉进深渊里了,再也没上来。而后火山喷发,席卷而来的火山灰,让我的身体和灼热的熔岩融为了一体。以至于1.4亿年后,我被人类再次发现,并以化石的形态出现。

那我们家族是怎么灭绝的呢?我们具体是怎么灭绝的呢?现在人类说法很多,有的说是地球上突然变得十分寒冷,我们又没有冬眠的习惯,不能像蛇和乌龟那样借冬眠来躲避寒冷,耐不住寒冷,我们就慢慢死去,消失了。还有的说,宇宙行星撞上了地球,尘埃把太阳遮住了,地球上一片黑暗。因为没有阳光照射,植物大量枯萎死亡,那些以植物为食物的恐龙和其他动物,渐渐地死去了。随着动物的减少,食肉的恐龙找不到足够的食物,也渐渐地灭绝了。还有其他的种种说法:比如,地球上的哺乳动物越来越多,它们经常偷吃恐龙蛋,使恐龙渐渐灭绝;突然流行的传染病,使恐龙蛋只能孵出雄性的小恐龙……

大家多少都说到了问题的一点,不管是什么原因,有一点我可以肯定地告诉大家:我们的消失和环境恶化分不开。北京自然博物馆的副研究员张玉光就研究发现,我们的骨头里放射性元素铀超级高,另外,骨骼内所含的砷(砒霜)、铀、铬等有毒元素超高,而可以解毒的元素锌含量则超低。要知道,我们身体内的大量毒素不断堆积,无法排解,只好等死……

恶劣的环境,让我们马门溪龙就这么集体消失了。这对你们人类是一个警告。我听说,最近又发生了什么漏油事件、污染事件,唉,如果你们人类不珍惜环境,也许有一天也会变成化石。那时候,人类的化石也会被展览在商场的大厅里,供来来往往的其他生物参观,参观者会指着你们的骨头说:“快看哪,这就是传说中的人类。人就是长成那个样子的。他们是怎么死的?要好好研究!”

(选自2010年7月12日《现代快报》)

【小题1】下列关于“马门溪龙集体灭绝原因”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患骨质增生和“高血压病”。
B.常常会遭到食肉恐龙永川龙的突然袭击。
C.喝水的时候不小心失足掉进深渊里。
D.身体内的大量毒素不断堆积。
【小题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大多数马门溪龙在中年时期就罹患骨质增生和“高血压”病,这主要是由它们特殊的生理结构,特别是骨骼和脖子的特点造成的。
B.恐龙血液里放射性元素轴和有毒元素超高,可以解毒的元素锌含量超低,这使恐龙无法排解身体内的毒素,导致其最终灭亡。
C.地球上不断增多的哺乳动物经常偷吃恐龙蛋,使恐龙渐渐灭绝;突然流行的传染病使恐龙灭绝:这些都是关于恐龙灭绝的推测。
D.恐龙的灭绝和环境恶化分不开,这启示我们,要珍惜生存的环境,不然,有可能重蹈恐龙的覆辙,重演种族灭绝的悲剧。
【小题3】下列推断,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A.在恐龙世界,体形的大小往往决定着生存的质量,体型越大,生存质量越高,反之亦然。
B.火山喷发、地震等使地理环境变化,造成恐龙死亡后被深埋地下,经过若干年变成化石。
C.恐龙灭绝的原因有多种多样的推测,但真实的原因究竟是什么,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D.一般说来,生物的身体如果吸收了较多的毒素,而又无恰当的排毒措施,就可能导致死亡。
【小题4】作为自然科学类文章,作者采用第一人称的写法有什么好处?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1-08-30 09:32:3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①黑白摄影是理性的、有语言的、有意识形态的等;彩色摄影只是感官的、感性的感受,会破坏掉摄影好不容易确立起来的艺术地位。新彩色摄影的观念扭转了这一认识,让人们发现色彩摄影是有语言的,是可以引发人们思考的。以威廉·艾格斯顿为代表的摄影家“赋子色彩 以生命”,通过色彩来表现摄影家心目中的色彩,表现“有色彩的世界”。以威廉·艾格斯顿的摄影作品《红屋顶》为例:红色的屋頂墙壁像是鲜红的血液,由中心散开向外延伸的电线像是经脉在汲取养分,作为视点的电灯明亮又突兀。摄影家威廉·艾格斯顿用鲜艳与冷峻的色彩表现了美国战后丰裕的现实社会的寂寞与空虚,通过色彩表达了对现实社会生活的理解。

②在黑白摄影时期,大多数人不会关心色彩在画面里扮演什么角色,因为黑白抹杀了更多细节。现实世界是有色彩的,生活同样也是有色彩的,但是不被人们注意到,甚至不被人们意识到。新彩色影的摄影家们要表现的是“有色彩”的现实世界。对新彩色摄影而言,有色彩的照片并不只是一种结果。他们对色彩本身并不感兴趣,其目的在于以色彩表现生活,表现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当他表现某些事物、场景的时候,那些色彩正好突出了他对被摄事物的理解《推车少年》中,威廉·艾格斯顿拍摄的在金色光线中摆弄超市手推车的少年,阳光照射在脸上,整个画面温暖又明亮。在普通人看来,只是一张彩色的照片,但在艾格斯顿的眼中,少年就是金色的青春,阳光向上的少年和金色的光线正好突出了其对青春的理解。

③新彩色摄影将色彩作为摄影表现的主要部分,和光线、构图、形态一起构成照片的整体感。在艾格斯顿的作品中,色彩对照片的整体视觉效果发挥了主要的作用。看似刻意地展现色彩,但是在他自己眼里只不过是在忠实地记录现实。在那个年代,大多数人崇尚布列松的“决定性瞬间”,以黑白为经典。以威廉·艾格斯顿为首的新彩色摄影家们思考尝试的摄影方式对整体摄影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画面中的光线、空间和色彩等都可以是主体,摄影也不仅仅是捕捉瞬间和完美的形态。

④新彩色摄影概念的提出顺应了技术进步的同时,让摄影家们意识到彩色对摄影表现的新的可能性。乔尔·迈耶罗维茨探索光线对色彩的的影响,他的《菜特角》用彩色拍摄清晨和日暮时分的海边,思考光线与彩色的关系,构成了新的思考空间。

(摘自《美术界》,有删改)

【小题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以威廉·艾格斯顿为代表的摄影家以色彩为载体,赋予色彩以生命,展现摄影家心中的色彩。
B.黑白摄影中颜色不起任何作用因为黑白抹杀了很多细节,但不能否认黑白摄影是有语言的。
C.艾格斯顿的作品处在摄影的新阶段,所以作品中色彩发挥了突出的作用,和光线等浑然一体。
D.新彩色摄影展示了新时代的技术进步,加强了色彩对感官的刺激,但影响了摄影的艺术地位。
【小题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主要以以威廉·艾格斯顿为代表的摄影为例,对有语言的、引人思考的新色彩摄影进行论述。
B.第一段将黑白摄影、传统彩色摄影、新彩色摄影进行对比,论述了摄影家用色彩表达对现实的理解。
C.第二段中理论分析和事实论据相结合,摄影作品《推车少年》论证了以色彩表现生活这一观点。
D.文章采用总一分一总的结构形式,先介绍新色彩摄影的地位,再分析其特点,最后突出其意义。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新彩色摄影与其他摄影方式的本质区别在于其能够利用色彩,并将感性感受与理性思考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B.摄影家威廉·艾格斯顿曾用多元色彩表达了对战后美国社会的认识,通过色彩表现了社会的寂寞、空虚。
C.威廉·艾格斯顿等新彩色摄影家们对摄影方式进行思考尝试,让光线、空间、色彩等都可以成为画面主体。
D.《莱特角》有效地处理光线与色彩的关系,用彩色记录了清晨和日暮时海边情景,构成了新的思考空间。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2018年12月8日2时23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嫦娥四号探测器,开启了月球探测的新旅程。嫦娥四号探测器后续将经历地月转移、近月制动、环月飞行,最终实现人类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开展月球背面就位探测及巡视探测,并通过已在使命轨道运行的“鹊桥”中继星,实现月球背面与地球之间的中继通信。

嫦娥四号任务于2016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正式实施,包括中继星和探测器两次任务。“鹊桥”中继星于2018年5月21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四号丙遥二十七运载火箭成功发射,进入环地月拉格朗日L2点使命轨道,目前状态正常。

探月工程自2004年正式启动以来,从嫦娥一号拍摄的全月球影像图,到嫦娥二号首次实现我国对小行星的飞越探测,再到嫦娥三号成功实现落月梦想……对我囯月球及深空探测乃至航天事业的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这是继人造地球卫星、载人航天飞行取得成功之后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又一座里程碑,实现了中华民族的千年奔月梦想,开启了中国人走向深空探索宇宙奥秘的时代,标志着我国已经进入世界具有深空探测能力的国家行列。

探月工程重大专项由囯防科工局牵头组织实施。嫦娥四号任务由工程总体及探测器、运载火箭、发射场、测控、地面应用五大系统组成。其中,工程总体由国防科工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承担;中继星、探测器、运载火箭分别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公司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研制生产;发射和测控任务由中国卫星发射测控系统部负责;地面应用系统由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承担,有效载荷由中国科学院和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相关单位研制。此次发射任务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294次发射。

(摘编自冯华、蔡金曼《探月工程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发射——开启人类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探测之旅》,《人民日报》2018华12月10日)

材料二

据美国石英财经网站12月10日报道,在帮助把嫦娥四号探测器送入太空的火箭箭体上,中国对这些国家的贡献表达了认可,在箭体上印上了嫦娥四号及“鹊桥”中继卫星所搭载设备研制机构的标志。“鹊桥”中继卫星将帮助探测器与地球通信。

报道指岀,以下是中国在用以保护嫦娀四号探测器的火箭头锥上提及的国家。荷兰奈梅亨大学牵头设计了一种无线电天线,该天线早些时候随“鹊桥”中继卫星发射升空。科学家们布望该天线接收到可以透露宇宙起源线索的信号。由于受到干扰,在地球上很难捕捉到这些信号。

报道称,德国基尔大学科学家帮助研制了月表中子及辐射剂量探测器,将用来测定月球辐射水平以及开展其他实验基尔大学实验及应用物理学研究所主任罗伯特·威默-施魏因格鲁伯对记者说,这一合作始于德国航天企业OHB系统公司2015年组织的一个研讨会之后。成默-施魏因格鲁伯说:“我们的想法得到中国相关评审委员会的赞同,因此我们2016年1月被选中研制一台辐射探测仪,即月表中子及辐射剂量探测器。”

报道称,沙特科学家硏制了摄影仪器,为月球拍摄影像和照片。该仪器搭载在与“鹊桥”中继卫星任务一起发射的一颗微卫星上。

据瑞典空间物理硏究所马丁·维泽尔博士透露,除上述囯家外,嫦娥四号还配备了瑞典制造的一台探测仪,该设备可以分析太阳风如何与月球表面相互作用。该设备系瑞典空间物理研究所研制。

(摘编自《参考消息》2018年12月12日)

材料三

随着一声巨响在川西南的山谷里回荡,火箭拖着红火的尾焰载着嫦娥四号探测器拔地而起,朝着夜空的最深处飞去。在距离发射塔架3公里外的集结地,任利杰和同事们高兴地击掌相庆他们是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医院的医护人员,担负毎次发射的医疗保障任务。大家说,他们最不愿意在发射时向公众“露脸”,因为这意味着遇到了突发情况。事实上,自1996年以来,他们一直没有出动过,但这并不影响这群人牢牢坚守在这里的韧劲儿。

在发射塔架仅百余米外,救护车停在一边,医院门诊部主任任利杰和同事们正在对药品和器械进行最后的检查。此时,发射塔架已经封闭,里面的火箭整装待发。“无沦是火箭吊装,还是燃料加注,我们必须在塔架附近,随时应对突发情况。”任利杰说。按照要求,他们需要在发射前八小时来到这里,发射前半小时与最后一批工作人员一起撤离。

今天凌晨,火箭顺利发射升空。医护人员笫一时间又回到了发射区,反复检查现场是否会有损伤风险。确认一切顺利,完成工作后,他们还要尽快赶回医院。

(摘编自张航《最不愿“露脸”的人坚守在风险最前沿》,《北京晚报》2018年12月8日)

【小题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嫦娥四号任务分中继星和探测器两次发射。“鹊桥”中继星需提前发射进入环地月拉格朗日L2点使命轨道。
B.探月工程实现了中华民族的千年奔月梦想,标志着中国具有了深空探测能力,开启了中国人走向深空探索宇宙奥秘的时代。
C.多国科学家参与了嫦娥四号任务。荷兰科学家设计的无线电天线随“鹊桥”中继卫星提前发射升空,负责月背与地球的中继通信。
D.医护人员需要在火箭发射前八小时到达指定位置,发射前半小时撤离,火箭升空后第一时间回到现场检查是否有损伤风险。
【小题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发射,开启了月球背面软着陆、就位探测及巡视探测以及与地球之间中继通信的人类月球探测新旅程。
B.嫦娥四号任务由工程总体及探测器等五大系统组成,由国防科工局牵头组织实施,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等多个单位协作完成。
C.每一次火箭发射都必须有医疗保障人员。没有突发情况,他们不会出动但他们必须长时间坚守在风险最前沿,随时准备应对。
D.美国石英财经网的报道重点关注了嫦娥四号的国际合作情况,表现了美国媒体对中国科技国际影响力崛起的担忧。
【小题3】简要分析《人民日报》《参考消息》《北京晚报》三则报道的侧重点。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网络文学经过20年的发展,培育了大量的写手,作品更是______。在网络文学创作中,“苦更不辍”“日更万字”成为常态。这一方面,极大地促进了网络文学的繁荣;另一方面,也导致了超长篇幅的类型小说泛滥成灾。许多网络写手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 )。今天,网络文学要想从野蛮生长向经典化转型,网络写手须______,注重自我提升。

首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至创作的全过程。一些网络文学作品格调不高,不能反映当代中国______的社会图景,而是遵循一种“快感机制”,供大众“悦读”。这其实是价值错位、急功近利的表现。网络写手应该摆正心态,自觉跳出“作品点击量”的狭隘桎梏,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其次,养成勤于阅读的好习惯。当前,在网络文学领域,存在着“得小白文(通常指没有什么深度,内容较简单,读起来令人容易放松的文章)得天下”的现象。小白文之所以流行,深层原因是大多数网络写手没有受过专业的文学艺术训练,无法操控具有艺术张力的文字。要想纠偏,应当抽出时间来多读书,尤其要读经典文学。

今天,面对这个伟大的时代,网络写手不能______,而应细致体验生活、深刻观察生活,在生活中领悟人生、领悟艺术。

【小题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屡见不鲜 以身作则 云谲波诡 安之若素
B.层出不穷 以身作则 波澜壮阔 无动于衷
C.屡见不鲜 身先士卒 云谲波诡 安之若素
D.层出不穷 身先士卒 波澜壮阔 无动于衷
【小题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出现了浮躁情绪,热衷于追名逐利,偏离了文学初心
B.文学初心偏离了,热衷于追名逐利,出现了浮躁情绪
C.出现了浮躁情绪,偏离了文学初心,热衷于追名逐利
D.热衷于追名逐利,偏离了文学初心,出现了浮躁情绪
【小题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小白文之所以流行,深层原因是因为大多数网络写手没有受过专业的文学艺术训练,无法驾驭具有艺术张力的文字。
B.小白文流行的原因,是因为大多数网络写手没有受过专业的文学艺术训练,无法操纵具有艺术张力的文字。
C.小白文流行的深层原因是大多数网络写手没有受过专业的文学艺术训练,无法操纵具有艺术张力的文字。
D.小白文之所以流行,深层原因是大多数网络写手没有受过专业的文学艺术训练,无法驾驭有艺术张力的文字。
【小题4】请用三个四字词语概括上述材料中网络文学存在的问题。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10月9日,是第48届世界邮政日,国家邮政局局长马军胜透露了一个重磅信息:“中国快递业务已经连续三年稳居世界第一;全球快递业务增长中,中国贡献了四成。”据了解,顺丰、中通等6家企业成功改制上市,中国邮政集团公司业务规模已进入世界邮政前三强,创造了中国服务业和世界邮政业发展的奇迹,随着快递行业体量不断增大,如何优化快递末端的“最后一公里”成为了行业转型升级的重要载体和主攻方向。在中国邮政集团上海邮政科学研究院原院长周焕德看来,快递末端建设还存在不少的短板:“网点分布不均现象较为突出,末端网点建设水平不高,表现在标准不统一、配套设施不完备、功能分区不科学;快递企业对基层网点建设重视不够,对网点硬件建设和服务软实力重视程度还有待提升。”

(摘编自郭丁源《中国快递业还缺几个国际巨头》,2017年10月11日《中国经济导报》)

材料二:

材料三:

高速发展的现代物流业,呼唤更精细的现代管理,而法治无疑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近日,国务院法制办公布《快递暂行条例(征求意见稿)》。根据相关规定,“收寄快件未查验寄件人身份并登记身份信息,或者发现寄件人提供身份信息不实仍予收寄”,快递公司就要遭罚。

一个产业遭遇的问题,不是靠行业自律或市场竞争就能完全得以解决,尤其离不开法律法规的规范约束。条例重点关注物品寄送安全和个人信息安全,直击快递业发展的隐患和瓶颈。要落实“妥善保管用户信息等电子数据,定期销毁快递运单”,既需要整个快递业为数据“加把锁”,也呼唤管理部门在监管上“站好岗”。从数据流通环节看,只有尽快实现信息数据的“总对总”共享,才能确保实名信息数据在快递公司总部与邮政局之间单向封闭流动。其实,从手工分拣到快递机器人,从几日达到当日达,国内快递业从未停止自我升级的步伐;从一家独大到多家放开经营,从内资专营到引入国际巨头,行业改革一直在路上。只不过,当一个行业的发展速度远超人们的预期之时,注定要求治理的脚步也相应加快。

(摘自何鼎鼎《加速补齐快递业的治理短板》)

材料四:

日本快递企业只有21家,且每年快递业务量的92%都集中在大和运输、佐川急便、日本邮政三家快递企业,这些快递企业无论是从营业网点的深度、广度,还是企业的设施设备、各级转运中心都有很大规模,这为企业打造统一的、标准的服务质量,快速而高效干支线运行和一体化的管理提供了支撑保障。反观我国,几千家的快递公司,每一家的公司都小规模,快递行业的各种资源都碎片化;在这样的现状下要使整个行业高效、快速、低成本运行的难度很高。

在日本,日本邮政专攻普通邮件业务,大和运输等民营企业专攻小包裹业,DHL 等外资企业专攻国际包裹业务,佐川急便等物流企业专攻综合物流业务,整个市场是"差异化竞争、专业化经营、合作化发展"战略。从单个日本快递企业成长历程来看,其业务开拓也是一直专注于专业化方向的客户消费心理、行为习惯,从而提供多样化、高质量的快递及相关的运输服务产品满足客户需求,以提高企业的规模效益及范围经济性效益。反观中国数以千计的快递企业均提供标准快递服务,造成整个行业在价格上的肉搏,陷入“谁先涨价谁先死、谁不涨价谁等死”的怪圈。中国快递行业应充分挖掘快递市场消费者的需求,合理的细分市场,满足不同客户需求,挖掘行业新的赢利点。

(摘编自肖玉徽等《日本快递业现状对我国快递发展的启示和借鉴》)

【小题1】下列关于中国快递行业发展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快递业务量大,全球快递业务增长快,创造了中国服务业和世界邮政业发展的奇迹。
B.2006——2016年,我国快递增速总体呈上升态势,就具体时段而言,有升有降,2010——2012是快速增长期。
C.我国快递业务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未停止自我升级的步伐,但还是急需法律法规快速跟上。
D.我国快递业务虽然发展速度快、总量大,但行业中的各种资源整合度不高,影响了效益的提高。
【小题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A.在个人信息安全上,整个快递业为数据“加把锁“,管理部分在监管上“站好岗”,说明面对快递行业遭遇的问题,行业自律、市场竞争、法律法规等必须都到位。
B.日本的快递企业少,但业务量大,运转中心规模大,这为企业打造统一的、标准的服务质量,快速而高效干支线运行和一体化的管理提供了支撑保障。
C.面对“谁先涨价谁先死、谁不涨价谁等死”的怪圈,我国可以借鉴日本“差异化竞争、专业化经营、合作化发展”的市场战略,以寻找突破口。
D.快递末端建设还存在不少短板,在快递行业不断增大的情况下,优化快递末端的“最后一公里”,消除短板,能够完成快递行业的转型升级。
E.日本为了解决快递资源碎片化的问题,便将快递业务量集中在规模大、效率高、服务质量好的少数几家快递企业。
【小题3】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说明如何促进我国快递行业健康有序的发展。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中国突破大飞机超临界机翼整体壁板瞧丸成形技术

大家可曾知道:ARJ21飞机研制成功丝毫离不开尺寸大小不足4毫米甚至更小的小小九粒,ARJ21飞机超,,各界机翼壁板复杂气动外型面研制成功支离不开这些小小的丸粒。

毫不夸张地讲,小小九粒成就了 ARJ21飞机,小小九粒成就了中国民机产业。

丸粒虽小,效果神奇。可用于清理铸件吹砂、锻件除氧化皮、钢铁制品除锈以及表面修饰,也可用于清理飞机油漆涂层等。

喷丸成形由喷九强化发展而来。上世纪 50 年代初喷九成形技术被首次应用于Constellation飞机机翼壁板喷九成形。

国内喷九成形技术研究起步较晚,始于20世纪60年代末期。中航工业北京航空制造工程研究所(简称“制造所”),是国内唯一从事壁板喷九成形技术研究的科研单位。

万事开头难,技术资料的极其匮乏,使当时开展喷九成形技术研究因难重重。至20世纪80年代末期,制造所基本掌握了针对直纹翼型机翼整体壁板以喷丸成形为主的、以机械校形和梆头敲击为辅的喷九成形工艺,建立了飞机壁板喷九成形技术标准,编写完成相关工程手册,基本构建完成喷九成形技术体系及其设备配套。

20世纪90年代初,国内喷九成形技术研究迎来第二个高潮。制造所精心选型并引进国内首台数控喷(抛)丸机。

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掌握了机翼6米级整体壁板喷(抛)九成形技术,使国内喷九成形技术跨入数控时代。同期,制造所自主研制成功国内首台数拉喷(抛)九机。相关工艺和设备研究成果分别荣获部级科技成果奖。同时,制造所重点开发预应力喷(抛)九成形技术。在国内首次探索研究超,各界机翼整体壁板喷(抛)九成形技术,最终形成具有珍贵价值的超临界机翼整体壁板喷(抛)九成形技术思想。此外,AElOO飞机开创了国内超临界机翼及其整体壁板喷(抛)九成形技术研究新纪元。

与过去直纹或以直纹为主的机翼整体壁板沿等百分线运窄条喷九成形截然不同,超临界机翼整体壁板没有等百分线而且外型不但弦向弯曲且展向弯折并扭转,其喷丸成形困难之大无异于老虎吃夭。最终,制造所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和封锁,攻克了ARJ引起,各界机翼整体壁板喷九成形技术,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超临界机翼整体壁板喷九成形技术的国家。

至此,我国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喷九成形,国产飞机6-9万飞行小时寿命不再是奢望。

这些研究成果奠定了国内民机研制、生产及产业发展的坚实基础,在国内民机产业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近年来,制造所针对筋高创造国际纪录的大型复杂带筋整体壁板喷九成形这一世界性难题,攻克了大型复杂带筋整体壁板喷九成形技术难题,为国产大飞机研制奠定了坚实可靠的技术基础。

未来,一个前途无限的中国需要一个无比强大的航空工业,一个强盛的航空工业将为喷九成形技术提供广阔而美好的发展空间,小小九粒将继续创造一个又一个神奇。

(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中“丸粒”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A.ARJ21飞机超临界机翼壁板复杂气动外型面研制成功有赖于特定的小丸粒。
B.由于丸粒的尺寸大小不足4毫米甚至更小,因此国内对它的研究起步较晚。
C.小小丸粒,在清理飞机油漆涂层、铸件吹砂、锻件除氧化皮时有神奇效果。
D.丸粒虽小,但对我国的民机产业甚至航空工业的发展、强盛具有重大作用。
【小题2】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掌握超临界机翼壁板喷九成形技术在ARJ21飞机研制过程中取得了突破。
B.喷丸成形技术的发展历程经历了由机械阶段到数控阶段到真正意义上的喷丸成形。
C.攻克大型复杂带筋整体壁板喷丸成形技术,为国产大飞机研制奠定可靠的技术基础。
D.上世纪50年代初喷丸成形技术被大规模应用,中国则在20世纪90年代迎来高潮。
【小题3】请简要概括制造所攻克ARJ21超临界机翼整体壁板喷丸成形技术的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