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没有文化的文化是可怕的
——韩美林①2006年1月10日在第三届“文化讲坛”上的演讲
其实我也没有什么文化,我只是个初中才上了三个月的人,所以今天来讲文化,讲这么一个重要的大事,觉得自己还挺勇敢的,有什么就讲什么吧。
21世纪中国应有一个怎样的形象?21世纪的中国,必须有文化,没有文化就得衰落下去。
中华民族可不是一般的民族,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古埃及王国、古印度王国、古巴比伦王国都消失了,唯独一个中华民族灭不了,这就是中华民族,这就是中华民族的魅力。如果我们是一个没有文化、没有美德的民族,我们的文明能传承下来吗?
中华民族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但实际上,它也是一个具体的形象。
我们的一位体操队员李月久,团体比赛的第一个项目单杠,一上场抓杠的时候,就磕掉了四颗牙齿,但他还是坚持完成了整套动作,落地时纹丝不动,9.9分,满嘴鲜血啊。我们国家的教练都跑过来安慰这个孩子,美国的医生过来急救。伤口刚清理一下,第二轮双杠又开始了,一位运动员受伤,五个人少了一个,冠军肯定是没了,领队急得不得了。受了伤的李月久不能讲话,只能用手势示意让自己上场。谁也没想到这孩子又上了双杠,动作干净、漂亮,落地又是纹丝不动。底下的观众拼命鼓掌,鼓着鼓着掌声没了,大家都哭了,原来,看到这个孩子的脸都让血给糊住了。这是什么?这就是中华民族,这就是具体的中华民族!这样一个1.50米的孩子,就这么带着一股冲劲上场。这时候,你看着他不再是1.50米的孩子,他就是个1.80米的铁骨铮铮的汉子,这就是中华民族的精神。
可是,让我们看看,现在我们是怎么教育孩子的?
我们大家从小学一年级就开始查字典,就是这些字典,教孩子的是什么?我来给大家念两段:
“老虎,野兽名,毛黄褐色,有条纹,性凶猛,能吃人和兽类。”把人和兽类对比起来了啊。
还有一个字典里这么写:“虎,皮毛可以制成毯子和椅垫,肉可以吃,骨、血和内脏都可以入药。”就知道吃!
大家想想,这就是我们的字典,这怎么教育孩子?他们能有文化吗?
有一个词,我们现在常常提到——全球化。在全球化下,美国大片、日本动漫把孩子们整得都不认识中国漫画是什么了,都不知道中国的文化底蕴在哪里了。
这次我们设计了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福娃”,有人给我提意见了,说韩美林不时尚。不时尚就是不“日本动漫”,不“美国动漫”,因为我们天天在看他们的动漫。
中国的布老虎、中国人自己的动画片、中国人自己的电影,都到哪里去了?中国的大片,怎么出洋相,怎么给外国人看,在外面还得大奖,回来还成了英雄。文化都到这个程度了,难道我们还不反思吗?今天说了很多,也许大家会笑,可我觉得很沉重,我说的这些就是没有文化的现象呀!
学术界也这样。上了美术学院一年级,就留着长头发,留着小胡子,那个丑就甭提了!难怪有人说我们搞美术的,“远看像个逃难的,近看像个要饭的,再看是个捡破烂的,仔细一看是美术学院的。”
这些表面的东西并不是艺术。真正的艺术魅力,艺术素养的魅力是相当大的。大家都知道卡拉扬②,他双手一举起来,一头银白头发抖动,美啊,都能让人鼻子冒汗。为什么?那真是一位大家,是逼人的气质!
大学毕业不一定有文化,文盲也不一定没有文化,文化是一种升华的东西,绝对不是那些表面文章。
我们作为一个人生存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有思想,就应该对我们世界有点责任,没有文化是不行的。
(本文摘自“搜狐网”有删改)
(注)
①韩美林:国家一级美术师。本文是2006年1月10日在上海第三届“文化讲坛”上的演讲辞。
②卡拉扬:奥地利人,20世纪世界著名指挥大师。
【小题1】下列对文本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
A.演讲者在开场白中自爆“只是个初中才上了三个月的人”,这种入题方式虽然真诚、直白,但在一定程度上会削弱演讲的说服力。
B.演讲者并没有引经据典地阐释“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而是凭借自己对中华民族文化的独特思考,结合当今的文化现象来阐述自己的观点。
C.本篇演讲运用例证法来证明观点,阐发道理。如李月久在开赛即受伤的情况下,坚持比完团体赛,以及著名指挥家卡拉扬逼人的气质等。
D.演讲者以国家体操队李月久为例,目的是用生动的事实来激发听众的爱国之情,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使听众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E. 演讲者针对当今的不良文化现象,发出的“21世纪的中国必须有文化,没有文化就得衰落下去”的振臂呐喊,可谓振聋发聩。
【小题2】演讲要有清晰严谨的思路,请概括出本篇演讲词的基本思路。
【小题3】演讲者列举了哪些反面例子,各揭示了哪些不良文化现象?
【小题4】一个只“上了三个月初中”的美术大师,他的演讲却能妙趣横生,魅力十足,请你结合全文谈谈他演讲成功的秘诀。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6-09-08 06:30:3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常人交朋友,都是有目的的。这种目的,不一定是小人那种急功近利的目的,也许只是觉得人生在世,不能没有三五友人。“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没有朋友,就无法自立于人世,也无法做人。所以,就大多数人而言,都会有意识有目的地去寻找和结交朋友。大体上说来,这些目的又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为了事业,或是寻找事业上的参谋者,或是寻找事业上的合作者,如古代大政治家的广纳天下之士”,或学者诗人的“四方寻师访友”,都属于此类。一类是为了生活,比如工作上有个方便、生活上有个照顾、在遇到紧急情况和特殊困难时有个帮衬,这些都需要朋友,否则便寸步难行,投靠无门。还有一类是为了心灵的交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感情,这些情感都需要与他人交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遭遇,这些遭遇都需要向他人倾诉;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隐私,这些隐私有时也需要向一两个人透露,否则憋在心里会生病的。但是,自己的家人、亲人并非都能充当交流、倾诉和透露的对象。比如夫妻感情不和,就不能向丈夫或妻子倾诉。又比如初恋的秘密,有时就不能向父母透露。这就需要朋友,以便把一些不能对父母、亲人讲的话讲出来。中国传统文化把“朋友”和“君臣、父子、夫妇、兄弟”一起列为最重要的五种伦理关系,称为“五伦”,不能不说有其独到精辟之处。
(节选自易中天《交友之态》)
【小题1】根据文中画线句,举出“大政治家”或“学者诗人”中的一例,略作阐述。
【小题2】中国传统文化将“朋友”列为“五伦”之一,为什么作者认为这是有其精辟之处的?

同类题2

材料三
21世纪的中国,期待着更多的自主创新。如何实现自主创新,无疑是摆在中国人面前的重要课题。
近代科学产生于西方,中国的现代科学大多也是从西方移植过来的,这是事实。然而,同样确定无疑的是,中国古代光辉灿烂的科学技术也需要我们继承并发扬光大。
相比于西方,中国古代科技无论是具体的成果,还是研究的思路方法,都有着显著的不同。有学者曾经感言:“当今不少人一提到科学,脑子里想到的就是以欧美为代表的西方科学。而我要强调的是,除了以欧美为代表的西方科学之外,事实上还有跟它们完全不同的所谓东方科学。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这一鸿篇巨制里就曾认为,东方的科学,跟西方走的是完全不同的道路,有着不同的思想方法。”因此,我国的科技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自主创新,就有了更加重要的意义。中国著名的数学家吴文俊,最早发现中国最古老的数学十分适合计算机时代,他称中国古代数学为“算法的数学”或“计算机的数学”,并运用它创立了著名的“吴方法”,在世界产生了巨大影响。
从另一个角度看,自主创新对于进一步弘扬和传播中国固有的科技与文化,有着重大的意义。汉字源远流长,使得中华数千年的文化绵延不断。作为四大发明之一的印刷术,使得中国的科技与文化得到了更加广泛的传播。然而,进入20世纪的信息时代,中国的汉字排版与印刷却因汉字信息处理的困难,落后于西方。王选这位中国本土培养出来的科学家,率领自己的研究团队,自强不息,勇于创新,卓有成效地继承并发展了独领风骚的中国古代科技。正是王选团队在20世纪信息时代掀起的这场印刷技术的革命,大大弘扬了中国科技与文化。
如今,举国上下正满怀豪情建设创新型国家,在向科技强国迈进的征途中,我们既不能轻视创新,更不能数典忘祖。中国的科技人才应该在中国传统科技与文化的丰硕成果中汲取营养,勇于开拓,大胆创新,将中华数千年的文明发扬光大。
【小题1】下列对“材料三”中“独领风骚的中国古代科技”所指代的对象,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A.印刷术B.研究思想C.四大发明D.算法的数学
【小题2】下列对“材料三”中成语加点的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鸿篇巨制:著述B.源远流长:水流
C.自强不息:停止D.数典忘祖:经典
【小题3】汉字激光照排系统的成功研发有何意义?请根据以上三个材料回答。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曲波和他的《林海雪原》
邓晓文
2014年12月24日,徐克版《智取威虎山》上映,周观影人次达到1800万,总票房6.88亿元。生活在和平年代的人们对战争年代的好奇和对英雄的崇拜之情,仍然不减。
《智取威虎山》取材于曲波的小说《林海雪原》。曲波,1923年出生于山东黄县,15岁时就参加了八路军,1945年,年仅22岁的他随胶东军区海军支队从山东龙口登船进入东北,任牡丹江军区二团副政委,带领一支小分队进入深山老林,参加了惊险的剿匪战斗。这段生活成为他创作《林海雪原》的素材。
辽沈战役中,曲波身负重伤,左腿留下了残疾,只能离开心爱的部队。解放后的幸福生活使他时时怀念起杨子荣等众多牺牲在战场上的战友,他决心用文字将战友们的事迹展现出来。1955年春节过后,曲波便开始了《林海雪原》的创作。
然而,创作的过程是艰难的,只上过五年私塾的他,不懂文艺理论,只能想到啥写啥。当写完前三章、十五万字时,他感到自己的文字远不能表达内心的感情,一气之下把原稿付之一炬。但战友们的音容笑貌却始终在他的脑海中萦绕不去……经过一年半的艰苦创作,40万字的《林海雪原》终于完成。该书一经出版便引起轰动,书中传奇的故事和真挚的战友情谊征服了无数读者,半个世纪中多次再版,后来曲波又完成了小说《桥隆飙》,但谁也没料到,这部作品给他带来的竟是无尽的磨难。
“文革”风暴初露端倪,曲波的日子就已经很艰难了。人们以为,取材于《林海雪原》的革命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被确定为“样板戏”,原作者绝不会受到冲击,但现实就是这么怪异,曲波被戴上“修正主义分子”“文艺黑线急先锋”的大帽子,成为首先被打倒的对象。他的《桥隆飙》刚印好还没发行,就被当做“毒草”销毁。他想不通,《桥隆飙》是自己战斗生活的再现,与《林海雪原》一样是倾情之作,“毒”在何处?随着“文革”风暴在全国蔓延,曲波逐渐平静了,他经常对赴任刘波说:“我们只能静观与思考。”
1969年9月的一天,当时权势熏天的江青请曲波观看《智取威虎山》,演出期间,江青要求曲波按照《智取威虎山》修改《林海雪原》。曲波说:“我现在还在接受审查,思想水平、写作能力都没有提高,我需要先好好学习,待提高后再考虑改不改、怎么改的问题。”这样“不识好歹”的拒绝让江青很恼火,她到处说:曲波这个人很坏,不识抬举,这给曲波带来了新一轮的磨难。
漫长的“文革”终于结束了,曲波得以平反昭雪。1979年,他的“毒草”《桥隆飙》和另外一部力作《山呼海啸》分别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和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立刻引起巨大反响。当然对和平时期的人们来说,最喜欢的还是《林海雪原》。《林海雪原》是畅销书,更是长销书,但曲波本人并没有从这本书中得到一分钱。《林海雪原》刚出版时,他将稿酬全部捐了出去,此后,该书陆续被译成8国文字,在海外引起轰动,而自称“业余作者”的曲波却再也没有得到任何稿酬。1983年曲波夫妇旅游时,发现很多出版社都出了《林海雪原》,可除了湖北省寄来过两册样书外,他一分钱稿费都没有得到。有人劝他打官司,他却说:我写这本书就是为了让大家记住烈士的事迹,没有考虑到钱。而他们夫妇却一直住在一机部宿舍的一套建于50年代的两居室中。
2002年6月27日,曲波病逝。妻子刘波与家人举行了简短的告别仪式,随后将遗体送往八宝山革命公墓火化,没有开追悼会。
相关链接1:学者陈思和指出:“《林海雪原》是沿着新武侠小说的路子孕育出来的,作者本人也深受《水浒传》等古典小说和民间故事的影响。”
相关链接2:很多读者都有这样的疑问:曲波是不是《林海雪原》的主人公少剑波?曲波是这样回答的:少剑波十几岁参加革命,和我的经历有相似之处,但是作为小说的主人公,我更是按照一个更完整的人民解放军指挥员的形象来刻画他的。
【小题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林海雪原》深受当代读者喜爱的原因的一项是
A.和平年代读者对战争故事的好奇心和对于革命英雄的崇拜之情。
B.作品中处处洋溢着作者对昔日逝去的战友的浓烈而真挚的感情。
C.作者原本就是一位军队指挥员,又有不畏权势、不图名利的高尚人格。
D.作品深受古典小说、民间故事等的影响,这种风格符合大众的阅读品味。
【小题2】下列选项中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两项是
A.徐克版《智取威虎山》票房上的巨大成功,说明像《林海雪原》这样的红色经典在今天依然有着旺盛的生命力。
B.曲波15岁参军,久经战火考验,和《林海雪原》的主人公少剑波一样是“年轻的老革命”,所以很多人认为少剑波的原型就是曲波。
C.长期的战斗生活使曲波和战友们结下了深厚情谊,这种情感在他胸中激荡,不能自已,促使他一气呵成,完成了《林海雪原》等作品的创作。
D.《林海雪原》《桥隆飙》等战争题材小说的创作给曲波带来了掌声和荣誉,但也成为他在“文革”中饱受苦难的主要原因。
E. 《林海雪原》虽然畅销并多次印刷,但作者曲波并没有从中获得任何好处,在以奉献为荣的年代,这种情况并不难解释。
【小题3】曲波身上有哪些值得我们铭记的高贵品质?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2019年被称为“5G元年”,而中国在世界各国面向5G的“冲刺”中占据了先机。以“大带宽,大连接,低时延高可靠”为特征的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究竟会带来哪些变化?

技术改变世界。技术被人们对更美好生活的向往推动着向前发展,而技术发展又为应用升级提供可能,激励开发者创造层出不穷的应用场景。因此,“要以发展、前瞻的视角看待5G的可能性”。

5G技术在生活层面的应用最易被大众感知。“最大的变化就是速率更快。因为‘大带宽’的特质,5G比4G快10倍左右,下载一部电影大片一两分钟就足够,高清视频也不再卡顿了”,刘多代表介绍。此外,虚拟现实、无人驾驶、远程医疗……都将在5G的助力下更快更好地得以实现。影响更为深远的是5G技术在工业互联网中的应用。“工业互联网有三大体系:网络是基础、平台是核心、安全是保障。而5G的‘大连接’特质可以把水表、电表、煤气表、设备、家电等都通过传感器连入网络,大大提升工业互联网的智能化水平,其‘低时延高可靠’的特质,为工业互联网的实时控制和预警等提供了技术保障。”刘多代表认为,这对落实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打造工业互联网平台,拓展‘智能+’,为制造业转型升级赋能”的部署有很大帮助。

(摘编自《5G时代的精彩,将超乎想象》,《光明日报》2019年3月)

材料二

材料三

一方面,在目前智能手机出货量萎缩的情况下,智能手机产业希望5G能够带来新一轮的换机潮,再造一条这样的曲线。但是另一方面,其实用户对于智能设备的使用已经基本上达到了饱和,甚至过度的使用。在这种情况下,我们5G到底要为用户提供什么样的服务,这是值得大家去思考的一个问题。

在智能手机出货量萎缩的情况下,有一个领域风景独好,这就是中高速模组的出货量在持续增长。2014年4G商用以后,4G的模组出货增长很快。这意味着行业对于中高速通信的需求越来越大,这也是我们很多行业现在都在关注5G的发展,希望能够搭上5G这班车的原因。

这里面也是存在很大的挑战,我们的垂直行业实际上对于5G的认知并不是那么充分。也就是说,希望行业跟5G绑定起来,希望得到政府的投资或支持,但实际上没有思考现在这些应用是不是4G可以满足,甚至于说有了5G能不能满足他的需求,这些都是问号,这都给这一产业带来了挑战。

(摘编自《中国移动肖善鹏:5G终端的机遇与挑战》,《通讯世界》2018年6月)

【小题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技术发展为应用升级提供可能,激励开发者创造层出不穷的应用场景,所以,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5G的未来。
B.5G技术的应用有益于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打造工业互联网平台,拓展‘智能+’,为制造业转型升级赋能”的部署。
C.材料二显示,预测到了2030年,5G带动的直接产出和间接产出预计将分别达到10.6万亿元和6.3万亿元。
D.5G技术将使虚拟现实、无人驾驶、远程医疗得以快速地实现,同时还可以提升工业互联网的智能化水平。
【小题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5G将以其“大带宽,大连接,低时延高可靠”的特征促进行业数字化,赋能各行各业,改变世界。
B.5G技术可以把多种家用设备连入网络,提升工业互联网的智能化水平,为制造业升级转型赋能。
C.虽然目前智能设备的使用已经基本达到了饱和,但5G技术的发展将有望带来新一轮的换机潮。
D.技术改变世界。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的强势来袭,一定可以满足各种人群、各个行业的所有需求。
【小题3】为推进“5G”建设,需要在哪些方面做出努力?请结合材料分角度概括说明。

同类题5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飞白的趣味

症弦

飞白,是汉字书体的一种,一般认为是东汉蔡邕所创。相传左中郎蔡邕有次赴鸿都门巡访,看到修饰房子的匠人以垩成字,引发了他的灵感。飞白书,便是他从垩帚拖出的痕迹上作墨趣的联想,所创意出来的书法持法。

飞白书的最大特征,是文字笔画轻微不满,或中空,或断续,丝丝露白,看起来就像用枯笔疾扫而过的样子,呈现一种意到笔不到的特殊气的。此种技法历代仿效者甚多,且有不少诠翻译的理论。如“取其若丝处谓之白,其势飞举谓之飞”(宋•黄伯思)、“白而不飞者似篆,飞而不白者似隶”(明•赵宦光)等,都是对飞白所作的归纳与界定。至于说它能创造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的意境,那是属于书艺美感之外的哲学演绎了。

其实,飞白的技巧在其他的文学艺术中也有类似的展现,举以光色线条运动的主要表现形式的电影为例,历来被导演们常用的溶、淡、叠影、图入、图出等叙述元素,“抽象电影”所强调的韵律及视觉设计,“加速蒙太奇”以剪辑密度所构成的时空新关系,以有现代派电影在意象思考上的突破、对电影分镜辩证观念的新探索,都可以与中国书法的飞白趣味产生联想,称之为映像的飞白也不可。

中国古典戏的唱腔,也人类似飞白的设计。经验老到的演员在诠释唱段时,常常故意不把一个乐句唱满,留下一些空间让伴奏去点缀。因为演员们发现,一个乐句不完全唱满,比唱满有更大的弹性,除了留出余地供乐队去发挥多外,观众也可以根据自己早已耳熟能详的调子做想像的初充,在鉴赏的心理层次上,无疑使观众也感觉参与了创造,这种赋格式的变奏,是属于声音的飞白了。

如果把飞白的观念,用在诗文的朗诵上,也会创造一些新感觉。(五四)时期戏剧家洪深谈朗诵,认为散文与诗,各有其格式,前者是节奏格式,后者是韵律格式。朗诵者首先要时行分析才能定出基调,一般来说,表现节奏的办法,是将节奏中的“时隔”加以区分,定出加强点的位置,或做短暂的顿逗,或将重音特别提高。而表现韵律的方法,则是把加强点字音的“时值”延长,将加点以外的字音以轻读带过。有时,朗诵者也可以视诵材的内容与感情倾向,不延长时值而以顿歇补充之。更得要的是,在意群与节奏之间,做适当的调节,或以韵律为重,或以意群为重,这种轻重浓淡疏密间的互补,与书法上所讲求的飞白十分相似。

朗诵是介乎语言旋律和音乐旋律之间的产物。通常,在音乐旋律上表现上,吟唱的成分大于说白的成分,吟唱时从一个音高到另一个音高,必须跳跃,一音停顿,再续一音,情况像越栅栏。而在语言旋律的表现上,则是说白的成分大于吟唱的成分,从一个音高滑溜到另一个音高,音音连续,没有间隔,情况像走斜坡。诗的朗诵秘密,便是跳跃与滑溜之间的交替运用,这又符合垩帚成了的意念了。

飞白之用大矣哉。

(摘自《台湾散文选》)

【小题1】从原文看,下列不能说明“飞白之用大矣哉”的一项是( )
A.在书法艺术中,飞白的运用可以产生更多的笔墨情趣,创造出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的意境。
B.在电影艺术中,飞白的运用可以使得光色线条的运动更为丰富多样,使影片更具有表现力。
C.在戏曲艺术中,飞白的运用可以让观众对乐句做想像的补充,感觉参与到了艺术创造中来。
D.在朗诵艺术中,飞白的运用可以区分散文节奏模式和诗歌的韵律模式的不同,增强表现效果。
【小题2】下列对原文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一般认为,飞白是东汉蔡邕所创意出来的书法技巧,它所呈现出的特殊气韵吸收了众多的仿效者。
B.一些电影拍摄的观念、技巧可以与书法的飞白趣味产生联想,比如现代电影在意象思考上的突破。
C.演员与乐队应建立彼此映衬、相辅相成的和谐关系,乐句如不完全唱满,反而能让乐队得到发挥。
D.朗诵是超越语言、音乐之上的,经一方面具有语言的旋律之美,一方面又具有音乐的旋律之美。
【小题3】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飞白的概念由来已久,作者在前人阐释的基础上加以拓展,使之能更好地探索文学艺术的奥秘。
B.飞白的技巧运用了非常广泛,但以书法、电影、戏曲和诗文的朗诵等方面为主,其他方面并不明显。
C.文学艺术的各个门类都具有鲜明的艺术特征,而飞白的具体表现方式也是形形色色,各具特点。
D.戏曲的飞白需要借助欣赏者的想像来实现,而书法、电影和朗诵的飞白也不能离开想像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