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秋月正孤
朱良志
八大山人题扇诗中有一句“西江秋正月轮孤”,秋天的夜晚,天冷气清,山人的艺术何尝不是如此?凄冷的格调、清逸的思致,正是山人艺术最感人的地方。而一轮孤月当空而照,是山人一生追求的最高艺术境界、人生境界。八大山人的艺术中有一种孤危的意识、孤独的精神、孤往的情怀,他的画虽然简而淡,但却是苦心孤诣的结晶。读八大山人的作品,总感到清明中的冷逸、残缺中的圆满、虚灵中的充实。
八大山人的画就是一丸冷月,四方无隅,惟我独大。不孤不大,惟有其孤,故有其大。云林、石涛、八大山人都是以哲学的智慧来作画,云林的艺术妙在冷,石涛的艺术妙在狂,八大山人艺术妙在孤。
山人的《孤鸟图》,从画面左侧斜出一略虬曲的枯枝,在枯枝的尽头,画一袖珍小鸟,一只细细的小爪,立于枯枝的最末梢之处。似展还收的翼,玲珑沉着的眼,格外引人注目,除此之外,别无他物。此画在构图上突出“孤而危”的特点,孤枝、孤鸟、可见的独目、撑持的独脚,总之,画家用心地告诉你,这是多么孤独的世界。空空如也,孤独无依;色正空茫,幽绝冷逸。
而耐人咀嚼的是,枝虽枯,而有弹性;势虽危,而不失宁定的气息。尤其是鸟的那只眼睛,并没有逡巡和恐惧,相反却充满了安宁。虽然是孤立无依,但似乎它并不在于要寻个依靠。山人是带着谐谑的心情来强化“孤危”的,真可以说是吟味孤独。
山人《题孤鸟》诗云:“绿荫重重鸟间关,野那花香窗雨残。天遣浮云都散尽,教人一路看青山。”孤独非但没有给他带来精神的压抑,反而使他感到闲适和从容,感到挣脱一切羁绊之后的怡然。虽然画面是孤独的鸟、枯朽的木,但山人却听到间关莺语花底发,体会到盎然春意寂里来,疏疏的小雨荡漾着春意,淡淡的微云飘着清新。寂寞的画面,枯朽的外表,黝黑的墨色,这些哪里能“掩”得了他胸中的春情、他生命的惊悸。
他在《题竹石孤鸟》中写道:“朝来暑切清,疏雨过檐楹。经竹倚斜处,山禽一两声。闲情聊自适,幽事与谁评。几上玲珑石,青蒲细细生。”这样的诗简直有王维的境界。王维那首著名的《书事》小诗写道:“轻阴阁小雨,深院昼慵开。坐看苍苔色,欲上人衣来。”无边的苍翠袭人而来,亘古的宁静笼罩着时空,蒙蒙的小雨、深深的小院、苍苍的绿色,构造成一个梦幻般的迷蒙世界,一位亦惊亦哦的静处者,几乎要被这世界卷去。简单的物事,为人们创造了一个无限回旋的世界。王维写片青苔来品尝生命,八大画只孤鸟来扪听妙音。“几上玲珑石,青蒲细细生”,我喜欢这样的诗句深层的精神,我似乎看到了藏在这诗后面的画——山人所隐去的世界——那细细地蔓延着的青蒲。
为了突出孤而危的特点,山人很喜欢通过物象之间的对比所形成的张力来表现。《秋花危石图》中部巨石当面,摇摇欲坠,力压千钧。而在巨石之下,以淡墨勾出一朵小花、一片微叶。巨石的张狂粗糙,小花的轻柔芊绵,构成了极大的反差。山人用墨如醉,但哲心如发。花儿不因有千钧重压而颤抖、萎缩,而是自在地、无言地绽放着自己的生命。危是外在的,宁定却是深层的,生命有生命的尊严,一朵小花也有存在的因缘,也是一个充满圆融的世界。外在的危是可以超越的,而生命的尊严是不可沉沦的。这就是八大山人的格调。他不是要跟世界角逐,他只是强调重视生命的尊严,于生命以嘉赏。
画作中的每一个物,是一个完足的生命,自有其存在价值,没有必要仰人鼻息,没有必要隐忍苟活,禅中有一个意象是“冷月孤圆”,就表达这样的意思,你的心灵就是光明的月亮,是自在圆足的,你以你的光明照耀。
(节选自朱良志《生命清供》,有删改)
【小题1】简要概括本文的论述层次。
【小题2】作者分析八大山人画作特点时,谈及云林、石涛和王维,分别有什么作用?
【小题3】结合文章内容,解释“秋月正孤”的含义。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7-12-13 04:11:5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3月14日下午两点三刻,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让他一个人留在房里还不到两分钟,当我们进去的时候,便发现他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是永远地睡着了。

这个人的逝世,对于欧美战斗的无产阶级,对于历史科学,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这位巨人逝世以后所形成的空白,不久就会使人感觉到。

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芜丛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从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人们的国家设施、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

不仅如此。马克思还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由于剩余价值的发现,这里就豁然开朗了,而先前无论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或社会主义批评家所做的一切都只是在黑暗中摸索。

【小题1】下列关于选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些文字选自一篇悼词,首先介绍了逝者去世的情况。“停止思想”委婉地交代了马克思的逝世,照应了逝者“思想家”的身份。
B.第二段中,通过与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规律作类比,作者高度肯定了马克思发现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的重要意义。
C.马克思发现的一个被复杂混乱的意识形态掩盖的简单事实是剩余价值的存在。这让后来的一切研究不再是在黑暗中摸索。
D.选段综合运用了多种表达方式。第一段以叙述描写为主,表达具体、细致。后面三段主要是议论,语言严密却富有感染力。
【小题2】作者是马克思的亲密战友,但选文却对马克思的逝世表现得较为冷静和克制,这是为什么?请结合写作对象和写作目的加以分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问题。

①中国动漫电影的票房总量已经站在一个新的高台上了。然而,中国动漫未来的突破在哪里?和世界的差距又在哪里呢?

②动漫影片的市场消费主力必然是家庭。只有家庭介入, 成人的票价起到支撑作用,这个市场才会出现较大的影响。这要感谢《喜羊羊与灰太狼》系列,它迂回地卷入了家庭娱乐领域,但是,它却不是“合家欢”样式的动漫电影,如何让家长们从陪伴到投入感情,这是“喜羊羊”系列要努力的方向也是中国动漫努力的方向。

③动漫影片创作的回报绝大部分靠票房,而银幕下的收入很低,这种状况的改变最有意义,因为动漫的创作投资一定是着眼于产业开发的,在授权商品的开发和主题公园以及玩具、图书等等方面还有很大的市场没有开发。

④中国动漫影片重制作轻故事的现象还很多,在很多投资者的意识中只要把重金压在制作上,就可能获得成功,他们很不耐烦于讨论故事的合理性,不愿意在孩子和家庭的问题上做文章。对于市场来说,制作水平固然很重要,但是观众尤其是我们当下的动漫影片还是以孩子为主的,他们更加关注的是内容,是故事。

⑤注重故事而非只注重制作,说的就是注重根据家庭娱乐的广度和深度选材、编故事、刻画人物。只有成人和孩子愿意一起去体验的电影,才是最有市场价值的电影,只有成人和孩子愿意一起去欣赏的电影才是品牌价值最大的电影,只有成人和孩子能够共同交流的电影也才是授权商品天地最大的电影。

⑥也许人们会说,成人和孩子的角度相差甚远,怎么可能追求如此共同的题材和故事呢?那让我们看一下当下最热的三部动漫电影:《喜羊羊与灰太狼》《洛克王国》《芭拉拉小魔仙》就会发现它们无一不在低幼龄儿童身上打主意。而我们再看看《功夫熊猫》《飞屋环球历险记》《冰河世纪》和《里约大冒险》,除了它们精美的制作外,难道不是大人小孩都喜欢看的吗?它们不仅完全满足家庭娱乐的合家欢原则,而且适合于全世界家庭,而我们的动漫电影,出了国门就没有知音,差距就在这里。

⑦我们的制作已经接近于精良了,但是观念远远没有解放,眼光远远没有释放至全世界,我们的胸怀和思想和全世界的距离还很远。因此,中国动漫今天的问题首先是与世界的差距。而这个差距不是制作水准,而是文学和文艺上的水平,是情怀和视野。

⑧成人世界中有武侠文学,武侠文学就是成人童话。《蜘蛛侠》《变形金刚》《阿凡达》,不都是成人童话吗?再有,《铁道游击队》《小兵张嘎》也是可以让成人和孩子一同观看的好电影。

⑨电影和动漫电影的价值链无论内涵与外延的角度有多少,家庭娱乐的开发一定比仅仅关注低幼龄层次更加丰富。原来担心合家欢创作不能精准挖掘市场,但如果中国动漫电影能开掘出《功夫熊猫》《飞屋环球历险记》《里约大冒险》这样的题材故事,难道真的无法赢得最广大家庭观众?我相信,无论是知识产权抑或市场营销,无论是授权商品开发还是主题公园, 能够赢得家庭消费群体的作品,才会有其最终广阔的市场。

(《文化电影》,2014年7月,有删节)

【小题1】联系上下文,对第⑤段画线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中国动漫电影的票房总量已经处于一个新台阶,而制作精良的《喜羊羊与灰太狼》系列则是中国动漫走向世界的一个标志。
B. 动漫影片的消费主力家庭,只有家庭介入,只有让家长们从陪伴到投入感情,卷入家庭娱乐领域,才能贏得市场。
C. 中国动漫影片的回报全部靠票房,这使得投资者产生了只要将重金压在制作上,就有可能获得成功的意识。
D. 动漫电影的创作投资着眼于产业开发,只要在授权商品开发、主题公园建设等方面做好,就能够获得最大的市场价值。
【小题2】下列对原文思路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①段首先指出中国动漫票房总量有突破,然后提出“中国动漫未来何在?与世界差距在哪里?”的中心论点。
B. 文章第②③④段紧承文章第①段,列出中国动漫电影的三个特点,指出只有重视电影制作,舍得投资,才能使动漫影片有更好的发展。
C. 第⑤段中作者指出中国动漫影片要想长足发展,必须舍弃制作而注重故事,注重成人与孩子的共同参与交流。
D. 文章在分析中国动漫影片的现实基础上,指出中国动漫电影与世界动漫的差距在制作与故事上,并提出了改进措施。
【小题3】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认为,《喜羊羊与灰太狼》系列是迂回地卷入了家庭娱乐领域,尽管还不是“合家欢”样式的动漫电影,但值得效仿。
B. 当下热播的动漫影片,除制作精良外,大人小孩都喜欢看,完全满足家庭娱乐的合家欢原则是其根本原因。
C. 中国动漫电影的首要问题是与世界动漫电影的差距问题,即制作技术与观念问题,尤其是制作者的胸怀和思想问题。
D. 动漫电影的价值应定位于家庭娱乐的开发,能够贏得家庭消费群体的作品,才会有其最终广阔的市场。

同类题3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当代中国的科幻小说,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出于科学知识普及、为现实服务的创作,一些小说虽将时空延展至千年之后、宇宙之间,却仍然因为缺少对历史本质的深入观照而缺乏宏大感。直到20世纪90年代之后,在王晋康、刘慈欣、江波、阿越等人的笔下,中国科幻小说的时空维度才真正较为充分地得到了延展。从早期的《亚当回归》开始,到后来的《水星播种》《逃出母宇宙》等小说,王晋康科幻小说中的世界倏忽千年,动辄万里,故事中的人物或穿越到原始社会,或用星际冬眠的方式抵达遥远未来,通过这样的时空穿梭,站在人类文明史的高度思考基因技术、人工智能、太空开发等前沿科技对于人类生活可能产生的影响。

除却广阔的时空维度,科幻小说独具的科学精神与科学美学,也让这一文学类型本身具有宏大的特质,王晋康说过,宏大、深邃的科学体系本身就是科幻的美学因素。要把科学之美在文学中表达出来,需要小说家兼具文学与科学两种素养。英国的阿瑟·克拉克的《2001太空漫游》《与拉玛相会》等作品,用流畅、极具画面感的文字为读者描绘出外太空极致的理性之关;刘慈欣的《地球大炮》里穿越地心向太空发射的地球大炮、《流浪地球》里比珠穆朗玛峰还要高的地球发动机,生动形象地展现了科技铸就的机器美学。同样是充满力量感和惊奇感,但与自然山川河泽的雄浑壮美完全不同,科学之美是一种融合理性美、秩序美和逻辑美的“人类世”之美,冰冷、肃穆而崇高。

科幻小说宏大叙事的另一个层面,即作为文学长篇叙事的宏大。首先是“叙事的宏大”。在科幻小说家中,王晋康、刘慈欣努力以科技文明为内核书写价值信仰,但是对科学的坚定信仰并不能够支撑起人的全部价值理念,只有有效地将科学精神与现代人本精神、人性探索融合在一起,才能真正实现科幻小说的宏大叙事。在这方面,有些作品表现出科学精神有余而人本精神不足的缺陷。

其次是“宏大的叙事”。精神提得再高远,如果叙事能力跟不上,那么这个宏大叙事依然是有问题的。很多科幻小说可以轻易地把时空范围延展到星际之间、千年之外,但在基本的人物形象塑造、情节设置方面,仍然比较单薄、生硬,观念化的痕迹相对明显。而另外一些科幻小说,则是叙事技巧到位,对人性、人情的书写在某种程度上为主流文学创作提供了新的思考空间,比如陈楸帆的《荒潮》,韩松的《地铁》和《医院》系列等,但这些作品因为价值观念问题方面的原因,又比较难以展开宏大叙事。或许正由于此,刘慈欣的《三体》才始终会让人觉得难以超越。

(摘编自詹玲《当代中国科幻小说的宏大叙事》)

【小题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当代中国科幻小说长期以来缺乏宏大感,就是因为中国科幻小说的时空维度没有真正得到延展。
B.科幻小说于宏大方面得天独厚,王晋康就认为宏大、深邃的科学体系本身就是科幻的美学因素。
C.科幻小说作为文学长篇叙事的宏大,其实就是所叙之“事”的宏大,是将科技理性与人文追求融为一体的精神高度。
D.人物形象塑造、情节设置依然是科幻小说的基本要求,对人性、人情的书写可以减少科幻小说的观念化痕迹。
【小题2】下文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思路清晰,第一段论述科幻小说具备广阔的时空维度,第二段论述科幻小说独具科学精神与科学美学,第三段和第四段从两个方面论述科幻小说作为文学长篇叙事的宏大。
B.文章在论述科幻小说所具有的宏大优势的时候,运用对比论证,说明了中外成功的科幻作家都表达出科学之美。
C.文章有理有据,特别是在前两段,多用具体的例子来论证观点,便于读者理解。
D.文章从科幻小说的“科幻”和“小说”两个层面分析了当代中国科幻小说的宏大叙事现状,层次分明。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晋康的《亚当回归》等小说,站在人类文明史的高度思考前沿科技对人类生活可能的影响,体现了对历史本质的深入观照。
B.刘慈欣的《流浪地球》,展现出一种融合理性美、秩序美和逻辑美的“人类世”之美,充满力量感和惊奇感。
C.韩松的《地铁》等小说虽然叙事技巧到位,但最终未能展开宏大叙事,可见其叙事能力还是有不足之处。
D.刘慈欣的《三体》,在叙事能力上超越很多科幻小说,成为中国科幻小说的代表之作。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近年来,在青少年学生中出现了虐待生命的现象。不管是自杀、校园暴力还是残害动物,都折射出了当今部分青少年的情感荒漠,以及对生命的漠视与践踏。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这与我国的生命教育不够有关。

生命是人生最宝贵的东西。只有生命存在,才会有人的其他价值的创造、实现和评估。具体地说,人的生命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人的生命的不可替代性;第二,人的生命的不可逆性;第三,人的生命的基础性。生命的价值要求我们必须关注生命、热爱生命和珍惜生命。就教育而言,最基本的是要教育学生理解生命的价值,懂得尊重生命。然而遗憾的是,以往相当长的时期,在我们的教育观念中,忽视了具体实在的生命教育,难以使孩子们养成对具体生命,即对大自然、家人、邻里、同学等的爱心与同情,也无法收获爱心所带来的真诚回报。

如果说生命价值的存在及其重要意义是倡导生命教育的内在依据,那么生命意识的彰显则是开展生命教育的现实背景。就宏观而言,人类在享受自身发明创造的成果的同时,也承受着前所未有的重负。生态环境的破坏、资源的日益枯竭、贫困、疾病和犯罪等等,这一切都直接或间接地销蚀着人的生命感,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就微观而言,一方面,孩子、中青年人甚至老人都生活在追求成功的沉重压力之中,而成功并不一定使他们有幸福感;另一方面,人们在就业结构变化造成的失业面前,有一种受伤的感觉。这些都使人体会到自己的生存受到威胁,有一种无所适从感。

国外一些专家学者指出,人类要幸免于难,就必须从内心深处改变,即从生命教育做起。因为只有找到自己的心安之路,生命才有所皈依。1968年,美国学者杰·唐纳·华特士首次明确提出生命教育的思想,并且在美国倡导和实践生命教育思想。日本于1989年修订的新《教学大纲》,明确提出以尊重人的精神和对生命的敬畏之观念来定位道德教育的目标。

所谓生命教育,是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人的生命价值,理解生活的真正意义,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滋养学生的关爱情怀,激发学生对终极信仰的追求。它表现为三个层次:第一,保存生命的教育,即生存教育;第二,发展生命的教育,即生命价值教育,就是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生命的价值及其对自身的重要意义,从而珍惜和敬畏生命,实现自我的生命价值;第三,死亡教育,让学生了解死亡是怎么一回事,死亡对亲朋的伤害,使学生对各种与死亡相关的打击、挫折、损失有所准备,从而更加珍惜生命。与其他教育一样,生命教育也是一项系统工程。因此,它的实施与开展需要多方面的配合。

(摘编自张云飞《呼唤生命教育》)

【小题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当今部分青少年学生虐待生命的现象,折射出他们对生命缺少必要的尊重和敬畏。
B.一味重视应试教育,缺少生命教育,是产生青少年自杀、校园暴力等现象的主因。
C.生存、生活、学习、工作等方面带来的精神压力,使人们常常缺乏安全感和幸福感。
D.人的生命具有不可替代性、不可逆性和基础性,所以要理解生命的价值,尊重生命。
【小题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依次从内在依据和现实背景分析重视生命教育的必要性,后者又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分析。
B.文章第四段采用了引证法,在阐述生命教育的意义的同时,提出了推行生命教育的具体内容。
C.第五段从生命教育的内涵出发,逐层阐述其表现,指出它是项需要多方配合实施的系统工程。
D.文章讨论关于生命教育的论题,是按照摆现象、析原因、谈意义、提办法的逻辑顺序推进的。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要养护青少年学生对具体生命的爱心和同情心,就必须重视具体实在的生命教育。
B.生命教育缺失,导致人类正承受着生态环境破坏、资源枯竭带来的前所未有的重负。
C.抓好生命教育,倡导和实践生命教育思想,让生命有所皈依,人类就能幸免于难。
D.生命教育是项系统工程,因为它的实施与开展需要学校和家长齐抓共管、相互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