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题。
材料一:
8月8日,九寨沟地震发生18分钟后,中国地震台网的机器,写了篇新闻稿,写作用时25秒。稿件用词准确,行文流畅,且地形天气面面俱到,即便专业记者临阵受命,成品也不过如此。再考虑到25秒的写作时间,人类完败了。
人工智能正在向高端职位进军。有人预言,除了华尔街的交易员,像律师、会计、医师等高端职位,也将大量地被人工智能所取代。埃隆·马斯克说在未来20年,全球12%至15%的劳动力将因为人工智能而失业。李开复则认为,10至15年之后,也许50%的人要面临工作部分或全部被取代的局面。
“每一轮科技革命都会带来新一轮工作革命,人工智能将大量淘汰传统劳动力,很显然也会有不少行业,会因为人工智能的兴起而消亡。”陶庆华说,“但也要看到,人工智能会创造高端的新型的产业需求,从而带来劳动者的转型升级。所以,只有新型劳动者,才能适应人工智能时代。”
(摘自《人工智能来了,你的饭碗会被拿走吗》,2017年9月14日《光明日报》)
材料二:
近年,人工智能成为一个全球关注和辩论的焦点。有观点认为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会导致人类的工作机会大量缩减,甚至会对人类文明造成毁灭性冲击。但戴尔表示,他本人对人工智能并不恐慌。他认为技术就是要推动人的潜力最大化。任何一种新技术或者新工具可以有好的用途,也可以有坏的用途。“技术发展不应成为我们害怕的理由。未来的世界一定是人与机器合作的世界。”戴尔还谈到,新的技术使我们拥有更好的商业、社会和教育环境等。就如同劳动力和资本,数据已成为一个新的经济投入要素。“数据是一种新的力量,正在推动人类文明向前发展。”
(摘编自《迈克尔·戴尔:人工智能时代是人加机,而非机减人》,9月29日新华网)
材料三:
预计到2020年时,与全球数字化转型相关的行业增加值将达到近20万亿美元,中国约有69%的企业将数字业务发展作为未来一年内的首要任务。对于企业来讲,数字时代已然来临。在未来,个性化和预测将成为消费者客户服务需求的主题,依靠类似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推动,将把渠道内的客户服务与效率提升到极致。可以预见的是,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智能识别、智能匹配、智能解答将得到广泛的应用,为客户提供更加精准的信息推送。
(摘编自《AI将改变客户体验,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2017年9月29日环球网)
材料四:
目前人工智能尽管有了长足发展,但毫无疑问都只是停留在弱人工智能的水平。我们现在缺乏一个建立在与认知科学相关的各个领域知识成就基础之上的能真正解析人类智能之谜的理论。诚然,人类原本就是自然的产物,人类能达到的智能水平,从理论上讲,通过相应的渠道机器完全可能达到。可是,当前智能机器与人类的差距显然是存在的,智能机器与人的本质差异可能就在“个性”方面。理论上讲,软硬件完全相同的机器之间,是无所谓“个性”的,而人的重要的特征就在于拥有建立在自由意志基础上的个性。
就技术而言,不管是智能实体还是网络虚拟人,如果不能深入解析人类心智本身,则雷库兹韦尔预言的奇点,即在2029年我们将在机器中实现人类级别的人工智能的梦想就不可能到来。因此,深入解析人类“自由意志”和“个性”的本质是实现强人工智能目标的必经之路。但如果这个目标能够实现,一旦机器具备自由意志,人类将不得不面临新的伦理与现实的问题。
(摘编自《人工智能发展处于弱人工智能阶段》,2017年4月25日中国社会科)
【小题1】下列关于人工智能相关情况的认识,正确的一项是
A.九寨沟地震中,机器高效的新闻稿写作事实证明:新闻写作方面人工智能完胜人类。
B.戴尔对人工智能并不恐慌,因为他认为人工智能可以使我们拥有更好的商业、社会和教育环境。
C.数字时代,个性化和预测将成为消费者客户的重要需求,而依靠人工智能技术的推动,企业将大大提升服务客户的水平。
D.成功解析了人类智能之谜,就可以使机器具备自由意志,从而在机器中实现人类级别的人工智能的梦想。
【小题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对劳动者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劳动力在人工智能创造的高端新型产业中不再有用武之地。
B.未来,得益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消费者可以获得更方便、快捷、准确的信息服务。
C.尽管人工智能已取得巨大进步,但从弱人工智能到强人工智能,人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D.人类是自然的产物,人类能达到的智能水平,通过相应的渠道机器完全可以达到。
E. 这四则材料以人工智能为论述对象,多角度、多层次对其发展做出了探究,展现了其深远的社会影响和巨大的发展潜力。
【小题3】根据上述材料,概括人工智能的发展进步将给人类社会带来哪些利弊。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7-11-17 01:01:1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3月3日,国家医疗保障局局长胡静林在“部长通道”上介绍,“去年,17种抗癌药纳入医保,价格相较平均零售价降幅可达56.7%”。

这些药怎么让患者尽快用上?胡静林进一步介绍,国家医疗保障局主要做了两方面工作:一是明确谈判药品费用不占原来医保总额预算;二是会同卫健部门明确,各定点医疗机构不得以“药占比”影响抗癌药的使用。目前看来,抗癌药落地情况是比较顺畅的,到2018年年底,也就一个多月的时间,报销人数达到4.5万,报销金额2.6亿元。这种用“增量思维”,挖掘医保潜力,做大医保蛋糕的做法,拆除了抗癌药医保报销的最后一道障碍。

今年,为了加快医保改革,中央明确要把更多救命救急的好药纳入医保。胡静林就此表示,医保改革首先要改革管理办法,建立医保目录动态调整机制。同时启动2019年目录调整工作,因为涉及面比较广,涉及药品的量也比较大,预计这项工作会在9月完成。目录调整工作在具体操作时需要充分考虑医保基金的承受能力,充分考虑临床需求,重点考虑癌症和罕见病等重大疾病用药,以及慢性疾病用药和儿童疾病用药。“目录调整,也不能只进不出,对于经过专家严格审定、不具备条件的药品也要调出目录,让更多救命救急的好药进入医保,以进一步缓解用药难和用药贵问题。”胡静林说。

随着更多抗癌药被纳入到医保报销范畴,报销力度不断加大,高价抗癌药之痛,将逐渐走入历史,这是癌症患者及其家庭之福。固然,纳入医保的抗癌药也必然会带来医保支付压力的增加,从而倒逼国家追加医保的投入,但这是保障国民生命安全与尊严必须付出的代价。继续绷紧政策落实的紧迫意识,让抗癌药的降价和普及与生命赛跑,期待医保部门再接再厉。

(摘编自《人民日报》2019年03月04日)

材料二:

据黑龙江省医疗保障局相关人员介绍,开展打击欺诈骗取医保基金专项行动以来,共检查定点医药机构6989所,其中查处违规定点医药机构1794所,拒付或追回医保基金1186万余元,同时建立起举报投诉、警示告诫等工作机制,初步形成了打击欺诈骗保的高压态势。

2019年,黑龙江省医保部门将全面排查辖区内定点医药机构违法违规行为,建立医保“黑名单”制度,持续开展打击欺诈骗保行动。

2月26日,国家医保局发布《关于做好2019年医疗保障基金监管工作的通知》。《通知》提出,针对不同监管对象多发、高发的违规行为特点,聚焦重点、分类打击、对应施策。结合诚信体系建设试点,探索建立严重违规定点医药机构、医保医师和参保人员黑名单制度;探索完善黑名单向社会公开的方式方法;积极推动将医疗保障领域欺诈骗保行为纳入国家信用管理体系,建立失信惩戒制度,发挥联合惩戒威慑力。

《通知》还提出,要全面开展智能监控工作。2019年,国家医疗保障局将选择若干积极性高、信息化基础较好的地区开展智能监控示范点建设,各地要以此为抓手,推动全国智能监控工作取得新突破。

(摘编自《健康报》2019年02月28日)

材料三:

3月5日,国家医疗保障局发布了《国家医疗保障局关于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试点医保配套措施的意见》,《意见》中指出,非中选药品2018年底价格为中选价格2倍以上的,2019年按原价格下调不低于30%为支付标准,并在2020年或2021年调整到以中选药品价格为支付标准。鼓励非中选企业主动降价,向支付标准趋同。

试点地区医保部门根据集中采购中选药品的采购价格、各医疗机构与企业约定的采购品种及采购数量测算带量采购药费金额。在医保基金预算中明确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试点药品专项采购预算。医保经办机构在试点工作正式启动前,按照不低于专项采购预算的30%提前预付医疗机构,并要求医疗机构按合同规定与企业及时结算,降低企业财务成本,鼓励医保经办或采购机构与企业直接结算或预付药款。

(摘编自《健康时报》2019年03月07日)

【小题1】下列对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国家医疗保障局为让癌症患者能尽快用上纳入医保的降价抗癌药,采用“增量思维”、挖掘医保潜力、做大医保蛋糕的做法,成效显著。
B.因为要考虑医保基金的承受能力、临床需求、重大疾病用药等问题,胡静林强调要首先改革医保管理办法,建立医保目录动态调整机制。
C.国家医疗保障局针对骗取医疗保险金等行为,要求相关部门探索建立医保严重违规黑名单制度和失信惩戒制度,开展医保智能监控工作。
D.今年3月5日,国家医疗保障局发布《意见》,鼓励非中选企业降价,要求试点地区医保部门要明确医保基金中的试点药品专项采购预算。
【小题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抗癌药纳入医保是惠及民生之事,是对国民生命安全和尊严的保障,但也一定会加大国家医保支付压力,这还需要各有关部门共同应对。
B.癌症患者的福音已经到来,伴随着更多抗癌药被纳入医保报销范畴且报销力度不断加大,用药难用药贵的问题终于得到解决并成为历史。
C.随着国家医疗保险制度的推广、深化,在减轻患者负担、部分患者得到救助的同时,必然会导致许多医疗保障领域欺诈骗保行为的高发。
D.国家医疗保障局发布《意见》,对于试点地区医保部门提出了关于药品采购预算使用的要求,最终目的是降低制药企业的财务成本。
【小题3】根据以上三则材料,说一说为解决群众看病贵的问题,医疗保障部门应做好哪些方面的工作?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今天的网络热词中,我们经常会碰到诸如黑客、闪客、维客、验客之类的陌生称谓,不明就里的人往往一头雾水:哪里来的这许多“客”?其实,以“客”为名的称谓古已有之,而且比现在还要多(百度上列出的含有客字的词汇700多个,多数为古典)。常见的如门客、食客、剑客、刺客、侠客等。他们的行为介于职业与非职业之间,既是适应社会需要派生出来的谋生手段,也是非正统的文化现象,因而历史评价有褒有贬。上述网络新称谓,也应属于这一类,只是无所谓褒贬罢了。。
“客”字的甲骨文象形,俨然一幅简笔画:穹窿似的的屋宇下,左方是背着行囊的旅人,右方是拱手相迎的主人。“客”字的本义就是外来者,它与“主”字相对应,表示宾从的一方,如客人、客座、客卿。延伸开来,凡属外来的或宾从的事物均可称“客”,例如,中医疾病学原理中就有“客气”与“主气”之分。客气与主气相得则和,客气与主气相克则病。再如,在水利资源中把来自本地以外的水称为“客水”。
除了本义外,“客”字还表示服务行业的对象,如客官、顾客、乘客、茶客等;外出或寄居、迁居外地者,如游客、客籍、客家人等;人类意识之外的事物,如客体、客观等;奔走于各地从事某种特定活动的自由人,如说客、镖客、幕客、掮客等。
在以“客”为名的特殊人群中,因武侠小说和影视作品的渲染和传播,侠客的社会影响似乎更大一些。在我国古代,人们把那些重承诺、讲义气、轻生死的人称为侠客。在《侠客行》中,李白将侠客的形象史诗化了。“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读着这样的诗行,不由人陡增浩然之气,无形中唤醒英雄情结。在我们看来,侠客与刺客、剑客、刀客没多大区别,可在史学家眼中,他们是不同的人群,游侠与任侠也不是一个概念。就是说,不是所有的侠行都是善举。在太史公那里,游侠与刺客是分别列传的。
有些“客”则是以特征来命名的。如,唐传奇《霍小玉传》中那个打抱不平的人穿黄衫,“黄衫客”就成了豪侠之士的代称。再如,春申君门客中的上宾都穿珠履,后来就把豪门上宾称为“珠履客”。
任何生命都是一个客观过程,人来天地间说到底都是“过客”,哪怕你闻达八方,富可敌国,也不可能成为这个星球的永久居民。问题是是你既然来了一趟,就不能仅仅是“做客”,而是要做些有益的事情。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小题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项是
A.百度上列出的700多个含有“客”字词汇中多数为古典词汇,用“客”作为称谓古来有之,甚至比现在还多。
B.古代的门客、食客与如今的黑客、闪客等,是适应社会需要派生出来的谋生手段。
C.“客”字的甲骨文像简笔画,上部分形似屋宇,下部分形似拱手相迎的主人迎接背着行囊的旅人。
D.在我们看来,刺客、剑客等没多大区别,所以史学家认为不是所有的侠行都是善举。
【小题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二项是
A.不光外来者,外来的或宾从的事物也可称“客”,如中医疾病学原理中的“客气”,水利中的“客水”。
B.“客”除了指本义的“外来者”,还可指服务行业的对象,也可指外出或寄居、迁居外地者等。
C.李白在诗歌《侠客行》中将侠客的形象史诗化,让读者陡增浩然之气,被唤醒英雄情结。
D.我们都不可能成为这个星球的永久居民,但既然来一趟人世,就要做有益的事,不能做个过客。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客”表示宾从的一方,与“主”相对应,如客人、客座,中医中与“主气”相对应的是“客气”。
B.“客观”中的“客”意思是人类主观意识之外的事物,与“掮客”中“客”所指的意思不同。
C.侠客是重承诺、讲义气、轻生死的人,因此在以“客”为名的特殊人群中侠客的社会影响更大。
D.“黄衫客”是豪侠之士的代称,“珠履客”是豪门上宾的别称,这是以特征来命名的“客”。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互联网的发展是无国界、无边界的,利用好、发展好、治理好互联网必须深化网络空间国际合作,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但有一些人对网络空间主权存在模糊认识。有人认为,主权具有天然排他性,强调网络空间主权与互联互通的互联网精神相冲突,将导致全球互联网碎片化;有人认为,网络空间主权与网络自由相对立,一些国家出于维护网络空间主权的需要设立防火墙,会阻碍信息的自由流动。这些观点事实上并没有正确把握尊重各国网络空间主权与发扬互联网精神、维护网络自由的关系,不利于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网络空间主权是国家主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信息社会,网络信息技术已渗透到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网络空间与现实空间、网络安全与国家安全紧密联系、不可分割。从这个角度说,网络空间主权无疑是国家主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尊重和维护各国网络空间主权,就是尊重和维护各国的国家安全、国家主权以及国家核心利益。正因如此,以窃取他国公民甚至国家领导人通讯信息为主要目的的“棱镜计划”,不仅被视为对他国网络通讯自由的侵犯,而且被视为对他国国家主权的侵犯。因此,认为网络空间不应该存在主权,并不利于全球互联网治理。
主权国家是全球互联网治理的主要力量。传统的国家主权确实具有天然排他性,它对内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性,对外具有不可侵犯的独立性。与之相反,网络空间具有全球性和开放性,强调信息共享、通讯自由等。这也是一些人排斥网络空间主权的理由。但是,在看到互联网发展无国界、无边界的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当今全球互联网治理的主体仍然是主权国家。如果一味强调网络互联互通与网络自由,忽视甚至不承认各国的网络空间主权,各主权国家在全球互联网治理中就会丧失话语权、主导权,就无法承担起治理主体的职责和义务。因此,维护全球互联网秩序、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必须承认和尊重各国的网络空间主权。与此同时,各主权国家在网络空间治理中也应深刻认识深化网络空间国际合作、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性,主动承担起维护全球网络空间秩序的主体责任,携手应对网络安全问题。
网民承担着维护网络空间主权的责任和义务。网民都生活在一定的主权国家中,作为主权国家的国民,都承担着维护国家主权和国家核心利益的义务,因而也承担着维护网络空间主权的义务。这就要求网民不能一味强调自身的网络通讯自由。实践中,网民要维护网络空间主权,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不能任意发布涉密信息或通过网络渠道泄露国家机密。从现实情况看,一些网民正是在这个问题上触犯了国家法律,教训十分深刻。广大网民应切实增强保密意识、国家意识,切实维护网络空间主权。
(摘编自洪谊雅、林怀艺《尊重各国网络空间主权》)
【小题1】下列关于“网络空间主权”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主权具有天然排他性,维护网络空间主权,势必会导致全球互联网碎片化,阻碍信息的自由流动。
B.“棱镜计划”是对他国网络通信自由和国家主权的严重侵犯,它否定了国家网络空间主权的存在。
C.网络空间主权是国家主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权威性、独立性、全球性和开放性等特征。
D.网民作为主权国家的国民,有维护网络空间主权的责任和义务,但并不否定他们的网络通讯自由权。
【小题2】下列对原文论述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深化合作,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是本文核心观点的前提条件和最终指向。
B.文章基于一些人存在的模糊认识及误区展开,使说理更具有针对性,富有说服力。
C.文章第二段阐释网络空间主权与国家主权的紧密关系,有利于下文进一步展开论述。
D.文章从国家和个人两个层面论述尊重网络空间主权的必要性,结构清晰,主次分明。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只有各国之间彼此尊重网络空间主权,才能携手构建起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B.信息的自由流动严重危害国家利益,应对网民加强网络安全应对与保密教育。
C.若听任“棱镜计划”这类事件发生,就谈不上维护健康的国际互联网新秩序。
D.各国进行网络空间治理既需要加强国际交流合作,也需要保持相对的独立性。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章后完成下面小题

DG辱华事件,除了愤怒,我们还应思考些什么?

将于11月21日晚举办的杜嘉班纳(DG)上海“The Great Show”时尚秀,因其设计师涉嫌在ins社交平台发表辱华言论而遭到网友的大幅抵制。与此同时,受邀参与本次大秀的中国明星、模特,先后发表声明拒绝出席。随着事件的持续发酵,DG官方迫于压力取消这次时尚秀。其实DG方此前公开的宣传视频由于带有辱华倾向,早已引起网友不满。在同系列广告中,其他国家的广告展现的是各自的特色和美好,而中国展现的却是丑化与尴尬,这样的表现方式令人无法接受。也许对于宣传视频,DG尚可以强行解释为因不了解对象国文化而弄巧成拙,而这次的公开辱华言论,DG方怎么也无法自圆其说。

《奢侈品之战》中曾提到:“在从事奢侈品这一社会性活动中,最重要的是保有道德。这既指尊重别人,也指尊重自己。正如我们看到并倡导的那样,奢侈品的目的在于促进社会和谐,提升人民幸福感,而不是反其道而行之。”在这一点上,DG就失败的彻彻底底。

有些外国高奢品牌赚着国人的钱,却将中国消费者的信任与尊重当做儿戏,表面上高呼“热爱尊重中国文化”,潜意识里却带着西方文化中心主义对中国的明显傲慢,我看到的不是品牌方的尊重与诚意,而是对中国文化、中国消费者的轻视与鄙夷。明星发表拒绝出席活动的声明,有关组织义正词严的谴责DG方的辱华言论,民众义愤填膺集体表达“零容忍”的立场,这表明人们从上到下都已到达愤怒的极点。然而,当我们在一腔愤怒泻之于口后,我们应该思考些什么?又应该做些什么?

从巴黎世家到这次的DG,类似的事情不断重演。我们一次次愤怒,媒体一次次沸腾,接着愤怒又一次次被遗忘。让我们难过愤怒的,不应该仅仅是这些偏见歧视而已。

有些品牌为了打入中国市场假意的逢迎和今天的“歧视”不过就是一体两面,无论是假意逢迎还是被歧视,也许中国消费者从未有过真正意义上的被所谓国际高奢尊重。既然如此,为何不创造属于中国自己的高奢品牌呢?也许拥有了它,我们就有了自信和底气去直视西方文化中心主义者对我们傲慢偏见的眼光,就拥有了核心的品牌竞争力去展现泱泱大国的文化艺术魅力。

奢侈品本身诞生于精妙的文化上,承载了艺术、享乐精神、梦想与人类的自我奖赏,其中亦蕴含着一个国家的本土文化,艺术作品的玄妙与精巧。可是为何中国作为文化大国,拥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和人文气息却没有像爱马仕、LV这样自己的世界级奢侈品牌?

中国有着辉煌的历史,但迄今为止我们并没有将它充分的挖掘出来,也没有自豪地将文化以现代艺术和高奢品的方式呈现给世界。这种做法不是复制过去、重复历史,而是用现代的方式重现本土文化的精妙从而展现出中国的文化自信与魅力。

只希望有一天,我们能拥有诞生于我们自己文化根基的奢侈品,它应是高于商业世界的、尊贵的东西,我们应从历史中找寻它的根基。到那时我们致敬的是真正的,根植于我们本土的艺术。那是徽宗的瘦金体,是八大山人的水木清华图,是黄公望,是顾恺之,也是吴道子。那是一种真正的文化的延续,那是我们自己对于我们曾有过的美好发自内心的认同。

我们不愿一次次的被别人误解,那些所谓的高奢品牌甚至不愿意深入了解一下中国文化艺术,就重复这种“长辫子、红衣服”的廉价快餐印象来敷衍中国的消费者。我只希望中国能够一步步加强自我的文化自信,重新建立起与过去的联结,到那时属于中国的高奢品牌必然会出现,那时的年轻人也会真的认同根植于这片土地的奢侈品品牌观念。

(2018年11月21日《新京报》)

【小题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网友的大幅抵制杜嘉班纳(DG)上海“The Great Show”时尚秀是因为其设计师涉嫌在ins社交平台发表辱华言论。
B.其实网友们早已流露出对DG的不满,主要是DG方此前公开的宣传视频已经有过带有辱华倾向的宣传。
C.随着事件的持续发酵,杜嘉班纳(DG)上海“The Great Show”时尚秀众多明星拒绝出席。
D.DG强行解释因不了解对象国文化而弄巧成拙造成了误会,但此次辱华宣传展现的丑化与尴尬却无法自圆其说。
【小题2】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奢侈品之战》中言在从事奢侈品这一社会性活动中,最重要的是保有道德。这既指尊重别人,也指尊重自己。
B.促进社会和谐,提升人民幸福感,而不是不尊重对方进而破坏和谐关系是我们一直所倡导的
C.外国高奢品牌潜意识里带着西方文化中心主义对中国的明显傲慢,让我们看不到对中国文化的尊重,看到的只是对中国文化、中国消费者的轻视与鄙夷。
D.此次事件国人到达愤怒的极点,明星发表拒绝出席活动的声明,有关组织义正词严的谴责DG方的辱华言论,民众义愤填膺集体表达“零容忍”的立场都是最好的证明。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有些品牌为了打入中国市场假意的逢迎和今天的“歧视”不过就是一体两面,让我们愤怒的是这些歧视和偏见。
B.我们应该创造属于中国自己的高奢品牌,只有拥有了自己的奢侈品牌我们才会有自信和底气。
C.拥有诞生于我们自己文化根基的奢侈品只要充分的挖掘中国辉煌的历史,自豪地将文化以现代艺术和高奢品的方式呈现给世界就能实现拥有世界顶级奢侈品牌的梦想。
D.奢侈品本身诞生于精妙的文化上,承载了艺术、享乐精神、梦想与人类的自我奖赏,其中亦蕴含着一个国家的本土文化,艺术作品的玄妙与精巧,作为文化大国的我门,目前还缺少一些自主的世界级奢侈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