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格调”作为诗论术语,是要求诗歌既具有美的形式,又具有大格局、高境界:前者是“调”的审美含义决定的,后者是“格”的人格、道德含义决定的。这两个字起初是并举而非连用的,连用之后,有时也还分而论之。

皎然《诗式》中说谢灵运的诗“其格高,其调逸”,这里的“格”是就内容整体而言的,是谢灵运特立独行的人格转化成的精神境界;“调”不单指音调,是就形式整体而言的,指英音调和谐而自由,遣词造句纵心任情。欧阳修的《六一诗话》论“格”而不论“调”,如说郑谷诗“……亦多佳句,但其格不甚高”。此“格”指的是诗的境界。又说晚唐诗人“无复李、杜豪放之格,然亦务以精意相高”。此“格”是诗人胸怀、境界赋予作品的总体风格。严羽《沧浪诗话·诗辨》中说:诗之法有五,体制、格力、气象、兴趣、音节。前三者大体对应于“格”,后二者则是对应“调”。严羽系统地探讨诗法,后世诗法及文法的基本问题大多不出照;范围。宽泛意义上的格调论,包括思想要求和艺木要求、内容与形式关系以及整体上效法古典还是重视新变的古今之争问题,而这些问题在《沧浪诗话》中都有所涉及,故而严羽被视为开后世格调论先河之人。

“格”“调”在诗文评中的连用标志着格调论正式出现,但其含意不固定,有时偏于“格”的含义,是就内容而言的思想境界:有时偏于“调”的含义,是就形式而言的审美性。因为“格”指诗歌体制、是观作品整体,所以就有了格局、境界的意思。概括明代的格调论,“格”是诗歌体制、整体格局,是知觉层面的诗歌内容,指代作品的境界和思想价值:“调”则是听觉层面的音节声调,与视觉层西的诗体——四、五、七言、长短句等相应,关乎情绪和感觉:不一一定涉及意义。二者的结舍,是形式美与或高远或深沉境界的一体,只是在具体.的诗文评论申可能偏于采一方面的意义。

格调论除讨论诗歌的形式与境界外,还展开了两个具有一般性的文论问题,一是崇古还是创新;二是重内容还是重形式,主情还是主理。

值得重视的是,当格调论涉及古今之争、情理之争、内容与形式之争时,道德与审美、人格与文风的关系问题就凸显出来。从孔子、刘勰到韩愈,都注重传统道德的永恒价值,要求文章传播正确思想,培育健全情志,同时也对作者的思想境界和艺术品位提出了高要求。明清学者继承了这一思想传统:将人格与文章、艺术风格统一起来。作为格调论的总结者的沈德潜在《说诗啐语》中说,六朝发挥了秦汉乐府的形式美、音乐美,至唐诗格律工整,兴寄和诗教则有所缺失,他要求不仅学习唐诗的声律美,更要追溯古诗的思想境界。现当代学者论及“格调”时,同样是:肾人格和文风统一起来。评说一个人、一部书,一件艺术作品及其他审美对象之格调有无、高低,可能是道德评判,也可能是审美评判,可能是就内在精神境界而言,也可能是就外在风范而言,当然更可能是兼而有之。

(选自《文史知识·格调:人格与境界的天成》,2016年7期)

【小题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格调”要求诗既具有大格局、高境界又具有美的形式,前者由“格”的人格、道德含义决定。后者由“调”的审美含义决定。
B.论述诗歌时,刚开始“格”“调”是分开用的,后来两个字连用正式出现了格调论,但其含义不同定,有时偏于“格”,有时偏于“调”。
C.欧陌修论述郑谷诗“格不甚高”的“格”是指诗歌的境界,论述晚唐诗人“无复李、杜豪放之铬”的“格”指诗的总体风格。
D.严羽在《沧浪诗话》中对诗歌思想和艺术、内容和形式的关系以及整体效法古典还是重视新变等进行了比较粗疏宽泛的论述。
【小题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格调”连起来用是诗形式美与高远或深沉的境界的结合,标志着格调论的正式出现,自此论诗就要偏重于境界方面。
B.明代用格调论评论诗歌时,“格”指诗的格局、体制问题,指代诗的境界和思想价值;“调”是音节声调,关乎情绪和感觉。
C.沈德潜认为不仅要学唐诗的声律美,更要学六朝的古诗,因为其不仅具有形式美、音乐美,而且在兴寄、诗教上要唐诗好。
D.现当代学者论述“格调”时,把人格和文风统一起来,可能是道德评判也可能是审美评判,可能涉及精神境界、外在风范等。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皎然《诗式》中从“格调”角度讨论了谢灵运诗的内容和形式,从内容上讨论其诗歌的精神境界,从形式上体会诗人的随性。
B.严羽把诗法概括为五类,“体制、榜力、气象”对应“格”、“兴趣、音,节”对应“调”,后世探讨诗、文法都在此范畴。
C.格调论讨论的崇古与创新、重内容与重形式、主情与主理的问题,涉及到道德与审美、人格和文风的关系等问题。
D.古代很多人重视文章的传统道德与艺术品位,要求文章不仅要有正确思想、健全情志,而且要使人格与文章、艺术风格统一。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8-04-22 06:01:5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围棋、象棋与中国文化

邸永君

①在中国的棋林之中,影响最为深远者当属围棋和象棋。俗语有云:棋局小世界,世界大棋局。作为典型的中国文化载体,二者以棋盘和棋子折射出中国传统社会的缩影。相通之处在于棋盘都是阡陌纵横,呈格状分布;棋子以颜色不同构成两方以对垒拼杀。但再加考察,则大有区别。

②先说围棋。围棋棋子除按颜色区别为黑白二方之外,所有棋子在功能上无任何区别,性能相同,地位相等。其胜负的标志就是所占地盘之大小。而欲想占领地盘,就必须至少有两口各自独立的“气眼”。“气眼”就是自己的活动空间,对方不得侵入,象征着中国古代的城池。要想生存发展,就必须拥有根据地;而要有根据地,就必须有回旋的空间。这与我国传统农业社会的思维方式如出一辙:想要保有地盘,就要使地盘联成一片;要想地盘不失,就必须以所有城池作为依托。孤立棋子“人”单势薄,作用有限,极易被吃,但联合在一起则所向披靡,势不可挡。群体力量大于个体,占得空间则取得胜利,体现的是人类早期的追求目标和较为平等的价值观念。

③象棋则不然。它将棋子分为将、士、象、马、车、炮、兵等七种。胜负只取决于将帅之存亡。只要将帅仍存,全军覆没亦不为输;而将帅若遭不测(被将死),未失一子亦算失败。车可横冲直撞,所向披靡;马可腾越出击,纵横驰骋;炮可隔子发威,火力凶猛;士、象拱卫城池,以身护帅;兵、卒则亦步亦趋,只进不退。就本领与杀伤力而言,将帅属于最为无能之辈,   行动迟缓,杀伤力差,且不能越孤城半步,   要所有棋子拼死护卫。其余各子等级森严,贵贱分明。车乃棋中至宝,万不可轻弃。马、炮地位大抵相等,开局时炮似乎稍胜于马,而残局中则马胜于炮。最为惨烈者当属兵卒,数量众多,因而弃之不惜;本领有限,因而作用不彰;只许前进,不能后退,因而前景黯然,结局惨烈;拱到底则成“老卒”,几同无用。这是等级社会最为生动、最为集中的具体体现,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典型和缩影。

④在这个等级森严,竞争残酷的游戏中,每个棋子的命运因人为规定的功能和作用不一而命运各异。车是何等风光,横扫千军,如入无人之境;若被对方干掉,则不啻割肉抽筋,疼痛至极,为保其性命,则不惜以牺牲其它多个棋子为代价。马、炮也算是不枉活一世,拼杀苦战,效力沙场,丢掉也令人叹息扼腕。最悲惨者乃兵卒之辈,冲锋在前,挨炮打,遭马踏,往往中途夭折,甚至未曾起步,便呜呼哀哉;即使福星高照,幸运万分,自强不息,拱到最后,却变成废子一般,蟹行蠕动于底线,着实可悲可怜。这是下层人民在传统社会里处境的真实写照。对比之下,国际象棋中虽然也有兵卒若干,但本领较之中国象棋中的同类为大,且一旦冲到底线,则摇身变“后”,法力无边,给予下层人士以安慰和希望。

⑤围棋早于象棋。《博物志》云:“尧造围棋,丹朱善棋。”虽不可信,但产生于严格的等级制度形成之前,应无异议。其各子平等,机遇相同的构思设计,就是中华先秦文化中“民本思想”的具体体现。而象棋各子之间与生俱来、无从更改身份差异和为保统帅而不惜耗尽生灵的僵化理念,是秦代以后专制制度的最佳诠释,加上“楚河、汉界”作为佐证,其生辰八字则大抵可定矣。

⑥弈围棋者主观能动性大,自主性强。不必为保全先行设定之统帅而煞费苦心,只需以全局形势为依据进行判断。象棋弈者必须经受折马损炮甚至丢掉爱车的痛苦,而只是为了那位无能的统帅存活。将一人存亡凌驾于群体安危之上,甚至要牵制作为局外人身份的弈者,这种游戏规则乃中国传统社会结构和规则的缩影,是典型的中国专制思维的折射。

⑦从游戏法则角度看,围棋是在用加法,开始时空无一人,好生寂寞,而随着双方落子,棋子越来越多,最终往往拥挤不堪,几无落脚之处;而象棋则用减法,开始时战阵严整,兵将齐全,而随着双方厮杀,棋子越来越少,到残局时诸子凋零殆尽,一片狼藉,最后往往仅剩孤家寡人,困守老城。真是两种感受,两种意境。

⑧围棋和象棋反映出中国文化在不同角度、不同阶段逐渐形成的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围棋的存在表明中华文化体系中存在着民主的精神、平等的理念。考虑到中国古代的爱国情操向以忠君行动来体现,象棋所表现出来的便可视为先人为保江山社稷而不惜一切代价的群体理念和誓死如归、杀身成仁的牺牲精神。这两种精神和理念相辅相成,共同支撑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大厦。而围棋和象棋就是这两种精神和理念的结晶,是中华民族文化体系的活的化石和小小缩影。

【小题1】概括文章第①段的主要内容。
【小题2】填入文章第③段空格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不仅   却
B.因为   更
C.不仅   更
D.因为   却
【小题3】文章第④段中提及国际象棋中的兵卒的用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围棋要有自己的根据地,要有一个气眼,否则没有回旋的空间。因而下围棋就是要多造气眼多占地盘,地盘多者为胜。
B.在尧的时代就产生了围棋,而象棋则是在秦以后才出现,“楚河、汉界”可以佐证,围棋更能体现中国早期文化的特征。
C.围棋各子平等,机遇相同,体现先秦文化中“民本思想”;象棋各子地位不同,本领不同,是中国封建专制思想的体现。
D.下围棋就如用加法,落子越多越好,最后要填满全部棋盘才是胜利;而象棋则用减法,吃对方的子越多,最终才能取胜。
【小题5】文章第⑧段中加点词“活的化石”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 
【小题6】文章结尾作者认为象棋表现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牺牲精神。在高中文言文篇目中任选一位人物,谈谈他身上具有的“牺牲精神”。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方言是全民语言的地方变体,俗语指通俗并广泛流行的定型的语句,方言俗语是与书面语言相对的地方口语。清人冒春荣《葚原诗说》云:“用字宜雅不宜俗,宜稳不宜险,宜秀不宜笨。”这段话反映了古人作诗的基本态度。但是古代许多大家都曾将方言俗语入诗,自有其审美价值。 存真,切合语境。方言俗语之“俗”不是粗俗,而是民俗。民俗是民间的风俗习惯,反映民俗的诗歌会采用方言俗语。韩愈《此日足可惜赠张籍》诗:“百里不逢人,角角雄雉鸣。”唐人李廓《鸡鸣曲》:“星稀月没上五更,胶胶角角鸡初鸣。”古人认为“角”音谷,正是模仿鸡的叫声。 求异,打破常规。宋释惠洪《冷斋夜话》:“句法欲老健有英气,其间用方俗言为妙。”数物为个,是为俗语,而杜诗屡用,如:“峡口惊猿闻一个”,“两个黄鹂鸣翠柳”,“却绕井边添个个”。不用常规语用俗语,如异军突起。    
诗用方言俗语是有条件的。首先要提炼,熔化口语。罗大经《鹤林玉露》:“杨诚斋云:诗固有以俗为雅。然亦须经前辈镕化,乃可因乘。”所谓熔化,就是将过于土俗的词语进行加工。钱钟书先生对“诚斋体”也有精彩的评述:“杨万里对俗语常谈还是很势利的,并不平等看待、广泛吸收,而是只肯挑选牌子老,来头大的口语……他用的俗语都有出典,是白话里比较‘古雅’的部分。读者只看见他潇洒自由,不知道他这样谨严不马虎,好比我们碰见一个老于世故的交际家,只觉得他豪爽好客,不知道他花钱待人都有分寸,一点儿不含糊。这就像唐僧寒山的诗,看上去很通俗,而他自己夸口说:‘我诗合典雅’,后来的学者也发现他的词句‘涉猎广博’。” 
其次,布局上要巧作安排。使用方言俗语也要考虑到不同题材。常见俗语用于五七言古体则可,若能用之近体,乃见笔力。唐人于濆《送戍客南归》诗云:“北别黄榆塞,南归白云乡。孤舟下彭蠡,楚月沈沧浪。为子惜功业,满身刀箭疮。莫渡汨罗水,回君忠孝肠。”“忠孝”一词是俗见之字,很少用于近体诗。可是于濆能用在这里,是因为有汨罗的环境,谁也不会怀疑屈原的忠心。 
用俗语就有诙谐的味道,很容易落入油滑。施蜇存《“管城三寸尚能雄”》说:“谐趣不是戏谑,戏谑就成为打油诗……一首诗,光有谐趣,还不易成为高格。”用方言俗语带来了谐趣,但情调要沉郁。如聂绀弩《挽雪峰》第二联:“天晴其奈君行早,人死何殊睡不醒。”“睡不醒”是大白话。第三联“风雨频仍家国事,人琴一働辈行情。”就很严肃了。 
就如取名字一样,个别字也是可以用俗字的,但姓与名构成一个整体,要有点积极意义。如“吴穷”好,“吴良”就不好。 
方言俗语入诗,如此才能拓宽其审美空间。 
(选自邵则遂《诗用方言俗语》,有别改)
【小题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方言俗语是与书面语言相对的地方口语,古人一般认为作诗不宜用方言俗语,但古代许多大家并不囿于这种束缚。
B.方言俗语被运用在反映民俗的诗歌中,有“存真,切合语境”的作用,能够体现风俗民情,让诗歌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
C.杨万里诗中的俗语显得比较“古雅”,是因为他在选用俗语时,总是挑选那些有出典的,即前人已经提炼和加工过的。
D.方言俗语并不适合所有体裁的诗歌,一般地讲,在古体诗中用方言俗语较容易,而用在讲究格律的近体诗中比较难。
【小题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诗用方言俗语,首先要提炼,熔化口语, 也就是要以“谨严不马虎”的态度挑选方言俗语,做到这一点,就有可能做到“以俗为雅”。
B.古人以方言俗语入诗,不只是为了切合语境,追求艺术的真实性,还是为了用语不落窠臼,追求艺术的“奇”,拓宽诗歌的审美空间。
C.唐人于濆把俗见之字“忠孝”用在近体诗《送戍客南归》中之所以合宜,是因为“忠孝”一词恰好和《送戍客南归》这首诗的意境一致。
D.俗语往往有诙谐的表达效果,因此以俗语入诗,能给诗歌带来谐趣,但一首诗“光有谐趣,还不易成为高格”,还必须做到情调沉郁。
【小题3】根据原文,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清人冒春荣强凋写诗“用字宜雅不宜俗”,说明古人作诗时,为了让诗歌语言不粗俗,会尽量避开方言俗语。
B.一些古人用方言俗语入诗,是“求异,打破常规”之举,如果运用地好,就会妙不可言,使诗歌“老健有英气”。
C.以俗语入诗,没必要对俗语进行加工,直接选用“牌子老,来头大的口语”即可,但要注意不宜全篇都用俗语。
D.诗用方言俗语,要特别注意“谐”与“庄”的有机结合,不能单纯追求谐趣,否则,诗歌就很可能会沦为打油诗。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近年来,无人机开始在民用市场起步,其中农林植保和电力能源巡检这两个领域表现出对无人机较为迫切的需求趋势,且具备较为可观的市场规模前景,而考虑到无人机现阶段的技术已可满足需求,故预计供需的契合度较高。在其他相对小众的民用领域方面,无人机凭借其优势,预计也将在消防救灾、公安系统、国土测绘、气象环保监测、包裹派送等方面一展身手。

材料二:

国内无人机发展历程

(选自《人民日报》)

材料三:

在无人机“黑飞”愈发猖獗的今天,及时出台法律和强有力的措施,确保航空安全刻不容缓。

要有效禁止“黑飞”,就必须通过法律明确划定界限,怎样使用无人机才算合理合法地“白飞”?许多购买无人机的朋友,可能既不清楚如何申请证照,又不太明白哪些地方是禁区,对于“黑飞”所带来的严重后果也缺乏认识。一些无人机使用者只是觉得机场周边空旷,因此到机场附近放飞无人机。自己觉得无人机距离机场尚有距离,却不知不觉进入了航道,给航行安全带来威胁。因此,法律需要明确划定边界,证照谁来管理,哪些地方可以放心使用无人机。

绑住无人机任性的翅膀,离不开技术创新。例如,技术手段已经证明“电子围栏”可以有效避免无人机越界。又例如,一些企业对于售出的每一架无人机都能在云端实时监控。假若企业和监管部门在技术层面肯于投入,无人机越界“黑飞”的现象就会得到整治。

杜绝无人机“黑飞”,要采取疏堵结合的措施,最重要的是要提高无人机购买者和使用者的安全和法律意识。有人建议,要采用发达国家的经验,在每一台无人机的产品说明中都做出明确警示并引导用户到监管部门网站了解相关法律和禁飞区域。无论怎样,只有唤醒每位无人机使用者的法律意识,才有可能最大限度避免悲剧发生。

(选自王健《作为“双刃剑”的无人机》)

材料四:

新华社北京5月31日电,2017年6月1日起,已经或正准备购买无人机的用户需要注意,如果您的无人机起飞重量在250克(含)以上,就必须根据民航局发布的《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实名制登记管理规定》进行实名登记注册。8月31日后如果仍未注册,其行为将被视为非法,无人机的使用也将受影响。

民用无人机的登记注册制度是国际上普遍采取的一种管理方式,是无人机管理的基础。5月18日,民航局已完成民用无人机登记注册系统的开发并上线运行。

2017年以来,无人机“黑飞”威胁民航安全事件频发。据民航局方面介绍,仅今年1月中旬至2月中旬,就发生12起无人机违法违规运行威胁民航安全事件,其中7起造成航班调整、避让、备降、延误。

6月12日晚,重庆机场遭遇无人机干扰,持续近4个小时,造成重庆机场40余个航班备降,60余个航班取消,140余个航班延误,上万旅客出行受到影响。

材料五:

 注无人机自主控制等级是衡量无人机技术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

【小题1】下列对材料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近年来,我国无人机在民用市场中的需求主要集中在农林植保和电力能源巡检这两个领域,市场前景乐观。
B.因为无人机有优势,所以在消防救灾、公安系统、国土测绘、气象环保监测、包裹派送等领域也产生了大量需求。
C.我国无人机发展经历了五个阶段,国家的支持和任务带动是推力,进入“十三五”后,中高端无人机技术将取得重大突破。
D.无人机“黑飞”发生的原因较为复杂,有些人对相关情况不了解,一些人根据常识判断使用区域,这都可能造成严重后果。
【小题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两项是
A.2014年民间资本大量涌入无人机市场,使消费级无人机市场达到饱和状态,是因为我国无人机研发发展迅速,成果显著。
B.材料五中的图表,将中国和美国的无人机自主控制等级发展趋势进行对比,直观地反映出两国在无人机某些性能上的差距。
C.美国的无人机性能发展总体上比中国快,但是中国的无人机性能也在逐渐提高,从发展趋势看,两国的差距逐渐缩小。
D.材料四中第一段为新闻导语,而第二段奎第四段是新闻背景,这个背景是为了说明当前无人机“黑飞”猖獗。
E.材料三和材料四都涉及了无人机安全的问题,但报道的角度不同,材料三侧重时事评论,材料四侧重消息报道。
【小题3】怎样使“无人机”安全飞行?请根据材料简要概括。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永不掉队

谢志强

1947年冬,秦山第一次听见方歌唱歌。团长命令:“我们的两条腿要跑过敌人的汽车轮子。”秦山穿草鞋,把脚磨破了,渐渐地落在急行军的队伍后边。于是,他听见了那支歌:“向前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

方歌站在路边的一个小土坡上,齐耳短发,她旁边还站着两个女兵,是师文工团的团员。秦山踏着歌声,赶上了队伍。

部队准时到达了指定的地点,堵住了敌人的退路,激战三天。秦山身负重伤,被送到野战医院。

方歌所在的文工团来医院慰问伤病员。

秦山在昏迷之中,仿佛又掉了队。他听见方歌的歌声,苏醒过来。歌声飞进了他的心里,他像在舔嘴唇,默默地跟着哼。

医生对方歌说:你把这个英雄唱醒了。

秦山家境穷困,爹娘却供他上学,念到初中,日本鬼子来扫荡,他就参了军。

他受过五次伤,这一次伤得最重。他说:一颗炮弹把我炸飞了。方歌说:我见过你,看不出,你还是个英雄!

1948年,秦山调进了王震所在的部队,当了独立旅某连的连长。挺进西北,开赴新疆——新疆和平解放。

翻过祁连山,秦山第三次听见了方歌唱歌。

方歌所在的文工团跟秦山的连队在一起宿营。女兵很惹眼。秦山看见了方歌,风撩着齐耳短发,像水边的垂柳。秦山的心里奏起旋律。

茫茫戈壁荒漠,一眼望不到尽头。

方歌突然唱起了歌:向前向前向前……

秦山站起来,走过去,说:你咋知道我在唱……

我一点儿也没唱出声音呀。

方歌说:我似乎听见了一个旋律,有谁起了个头。

部队来到了南疆重镇阿克苏,驻守在塔克拉玛干沙漠的边缘,开始垦荒。秦山第四次遇见方歌,是在团部。

他乐了,说:是要来慰问一下我们了,戈壁荒滩听了你们的歌声都会开花呢。

方歌说:这一回,是调到你们这儿了。

1952年春,秦山独自骑马,向着太阳升起的方向,进入了沙漠。他打算建立一个新的连队,开垦一个新的荒原。按他的说法是,大口啃一块沙漠。

起了大沙暴。沙漠似乎要作弄一下英雄。两天里,风沙铺天盖地,仿佛真的要叫他进去出不来。风一停,沙一落,像是什么事都发生,沙漠异常美丽,移动过的沙丘,那纹路,如同水的波纹。沙漠总是将进入它上边的物体含而不露地收藏起来。

幸亏有一棵枯死的胡杨树。找到秦山的时候,他搂着树干,沙子已埋到他的腰。胡杨树仿佛缩短了一截。秦山的嘴里灌满了沙粒,几乎没了脉搏。

打电话给团部。方歌带了团部的两个女兵赶来,其中一位是女医生,秦山像胡杨树一样,一动不动。

方歌和女兵含泪唱歌,唱沂蒙山小调。

秦山是山东籍。但他对家乡的歌也没反应。

女医生生听不见秦山的心脏跳动了,就用一块白布裹住秦山。

教导员拿来了军旗,盖到了秦山的身上。

方歌扑过来,揭掉军旗,打开白布,向秦山喊:我们早就讲好了,来,让我给你唱歌。地窝子里一片宁静。

歌声响起:向前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

渐渐地,所有的人都跟着方歌唱了起来。阳光从地窝子上边的天窗照进来,沙尘像音符,在阳光中飞舞。

秦山的嘴唇居然动了。

多年后,我了解到了各种版本的秦山和方歌的爱情故事。其中一个讲述者是秦平沙,他是秦山和方歌的儿子,我们都是军垦第二代。

【小题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
A.秦山负伤醒来之后,“他像在舔嘴唇,默默地跟着哼”,这一细节写出了一个战斗英雄坚定、乐观的情怀。
B.翻过祁连山,“秦山的心里奏起旋律”,“方歌突然唱起了歌”,说明两个人内心已经有了难以言说的默契。
C.作者在文中通过心理描写,表现了方歌在面对生命“湮灭”的秦山时内心的悲痛,写得极富感染力。
D.文章结尾为闲笔,虽对前文做了补充交代,但对主旨帮助不大。如删去结尾段,用“秦山的嘴唇居然动了”一句作结,反而更显韵味悠长。
【小题2】小说以“秦山听方歌唱歌”谋篇布局,这样安排的作用是什么?请简要说明。
【小题3】这篇小说洋溢着英雄主义和浪漫主义,结合作品,谈谈你的理解。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网民规模

截至2017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7.51亿,半年新增1991万人,普及率为54.3%。


网络购物日趋智能化


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6月,我国网络购物用户达5.14亿,其中手机网络购物用户达4.8亿。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分析师陈静认为,2017年上半年,电商企业加快与实体零售企业投资合作,通过在数据、供应链、支付、物流、门店、场景、产品等方面探索整合互通,线上线下边界模糊化、智能化消费场景的全新商业形态正在形成。

同时,另一种网络消费模式——网上外卖发展势头正猛。手机下单,等着外卖小哥送餐上门,足不出户就能吃到餐厅里的各种美食。据统计,如今我国网上外卖用户达2.95亿。除了送餐,外卖互联网企业正加快向综合生活服务平台过渡,开始利用外卖物流系统提供更多品类、场景的配送服务,如日用百货、鲜花蛋糕以及送药、跑腿代办等服务。

网络直播鼓励精品内容创作

截至2017年6月,我国网络直播用户共3.43亿。以秀场直播和游戏直播为核心的网络直播业务蓬勃发展。

郭悦说,自去年底《互联网直播服务管理规定》出台以来,针对网络直播平台低俗内容的治理行动在今年上半年陆续展开。从行业发展来看,网络直播行业的运营正规化和内容精品化是其发展的两大主要方向。很多直播平台推出激励原创内容生产者的扶持计划,设立专项基金鼓励内容创作。

此外,网络游戏营收持续增长。从游戏类型上看,竞技属性仍是目前拉动网络游戏营收显著增长的核心要素。竞技游戏在今年上半年的强大营收能力,推动阿里巴巴、苏宁、京东等电商企业先后跨行进入这一领域。

(摘编自新华社记者李亚红、王思北《网民规模达7.51亿,给经济生活带来哪些变化?》)

材料二:

微信在人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在中国,我们每个人每个月平均要用50次微信支付,这个数字高于世界上任何其他国家。视频平台也有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福尔摩斯》的视频点击量是13亿。在2016年,全国视频平台机构生产了超过660部剧,而这个数字在2013年才不到一百。中国的视频消费如今比英国多3倍,可在2008年,英国是第一个数字传媒超过电视传媒的国家,他在传媒领域是非常领先的,而如今,属于中国的时代要到来了。

通过互联网+技术实现共享经济、加强医疗、数字产业、互联网安全等目的。中国也有很多互联网+技术为不同的传统行业服务。共享经济在中国非常快,比如滴滴打车,已经成为了共享经济的典范。他们已经遍布中国400多家城市,发展非常快。再如共享自行车,我第一次见到类似概念的自行车是在伦敦,而如今在中国的每个城市都有这样的共享自行车,使用起来也很方便很简单。近年来,共享经济越来越流行,比如共享充电宝等等,大家都愿意共享自己的物品,并从中获取一定的回报。

(摘编自腾讯副总裁郑香霖在英国剑桥大学演讲《速度与激情——探索变化中的数字中国》)

材料三:

数字化技术已经不再仅仅是业务的支撑,而且深度融入到业务模式当中。引领这样变革的企业大多呈现出了三个共同的特点:拥有踏入陌生领域的勇气,设计容纳失败的组织的机制,实验新的业务、运营、盈利模式,适应不断变化的买方行为;积极以创新项目支撑宏大的业务愿景,整合数字化企业核心系统,投资于业务敏捷性和响应能力建设,朝精益企业思维与敏捷技术转变;认识技术的战略角色,将技术提上重要议程,领导层和商业层面对技术创新的投资,雇佣关键技术专家,并且反思组织结构与角色。

(资料于界面新闻《科技即商业——数字化时代的企业创新》)

【小题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2017年上半年,电商企业加快与实体零售企业投资合作,迅速促成了数字化技术消费场景的全新商业形态的形成。
B.网络游戏营收持续增长,竞技游戏的强大营收能力,推动阿里巴巴、苏宁、京东等电商企业先后跨行进入这一领域。
C.在数字传媒领域,英国曾经是非常领先的,而如今,中国的视频消费远超英国,属于中国的时代要到来
D.当前,一些企业正在变革,不仅是业务的支撑需要数字化技术,而且业务模式也深度融入数字化技术。
【小题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A.根据材料一中的图表可知,近5年内,中国网民的数量逐年递增,互联网普及率也年年增长,2015年上半年普及率超过了50%。
B.目前,以秀场直播和游戏直播为核心的网络直播业务蓬勃发展,针对网络直播平台低俗内容的治理行动也陆续展开。
C.为了让更多网民投入到网络直播中,很多直播平台推出激励原创内容生产者的扶持计划,设立专项基金鼓励内容创作。
D.数字化技术在中国发展非常快,很多互联网+技术不仅服务于新兴产业,而且也服务于一些不同的传统行业。
E.近年来,共享经济之所以发展得越来越快,是因为大家都想着把自己的物品拿出来共享,以从中获取一定的回报。
【小题3】随着网民数量和互联网普及率的增长,数字化技术给社会生产和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影响?你从中受到了什么启发?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