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此次国务院机构改革的具体方案包括组建应急管理部。新组建的应急管理部,公安消防部队、武警森林部队转制,与安全生产等应急救援队伍一并进入,相较以往,有多个明显优势:
首先,公安消防队伍、武警森林部队和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队伍归为应急管理部管辖后,将会改变原来因管辖权不同而不便于联合训练和联合演练的状况。
其次,在应急救援过程中,既需要各个专业应急救援队伍有专业技能,如灭火、急救等技能;又需要他们有相关领域知识的综合能力,如气候、水文等。成立应急管理部后,能统筹规划应急教援人才培训,有利于救援队伍的专业技能和综合能力培养。
还有,以前各种救援力量分属于不同部门,平时在一起合作演练少,各支队伍应急救援文化有差异,一旦进入救援现场,就会出现现场作业相互配合不顺、现场指挥权归属不清的问题。这次应急管理部管辖后,将改变上述状况。
复旦大学应急管理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李瑞昌认为,国家深刻认识到灾害的衍生性、次生性,希望建立一种应对复杂灾害的力量。通过此次整合到一个部,使防治与救援有效联结起来,形成比较完整的应急管理过程。
(摘编自《专家解读新组建应急管理部:着眼减灾、防治与救援并重》2018年3月)
材料二:
6月17日22:55,四川长宁县发生6.0级地震。
6月17日23:30,武警四川总队长宁中队出发,徒步到达震中双河镇西街了解灾情、展开救援;
6月18日00:20,武警四川总队长宁中队在双河镇倒塌旧楼中救出第一名被困人员;
6月18日06:00,四川省消防教援总队10个支队116辆消防车、526名指战员到达现场,安全教出8名被困群众;
6月18日07:00,武警四川总队救出遇险群众6人,转移群众55商人,搬运救援物资12吨,搭建帐篷120顶,疏通道路两公里;
6月18日12:00,共搜救被困群众33人,转移安置受灾群众840余人,协助地方搭建帐篷331顶,搬运物资16吨,疏通道路2.5公里;
6月18日14:00,已恢复5座35千伏变电站、5条35千伏线路、21条10千伏线路运行,共2.4万余户用户恢复供电;
……
(摘编自人民网《应急管理部:有一种速度叫中国救援》2019年06月19日)
材料三:
我国自然灾害频发多发,安全生产基础也较为薄弱。履行综合救援任务,不仅要与火、水、风、山洪、泥石流和山体滑坡等“打仗”,还要与地震、低温雨雪冰冻虫害、危化品事故等“打仗”。拿消防部队来说,过去最熟悉的作战对象是“火”,最擅长的作战模式是“快攻速胜”,对于排涝、清淤等较少涉及,这就是一个值得探索提升的领域。
需要看到,与综合救援主力军和国家队的定位相比,目前国家综合性救援队伍在救援观念、救援能力、装备保障等方面还存在不少差距。面对各类艰难救援任务,队伍怎么组织,能力怎么提升,装备怎么配备……这些都需要加快转型升级,实现从专业消防队向综合救援队、从地方队向国家队的转变。
比如救援观念上,不能等灾情出现才出击,而要主动协助防范、提前预置力量。在救援装备方面,目前航空救援能力还难以满足远距离快速投送兵力和装备的需要,卫勤保障也难以满足大规模、长时间救援行动需要。这就要求抓紧配备必需的专业化教援装备,提升救援队伍的现代化水平。
提升综合防灾减灾救灾能力,相信组建后的应急管理部能答好转型问卷,成为应急救援的“尖刀”力量,也成为危难中百姓心中的那束光。
(摘编自丁怡婷《做好综合教援转型答卷》2018年9月)
【小题1】下列不属于综合救援转型答卷“问题”的一项是
A.救援与防治未实现有效连接。 |
B.救援队伍综合能力相对较弱。 |
C.救援观念存在被动滞后成分。 |
D.救援装备难以满足特殊需要。 |
【小题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国家深刻认识到灾害的衍生性、次生性,着眼应对复杂灾害、形成较为完整的应急管理过程,将各种救援力量整合,组建新的应急管理部。 |
B.四川长宁县发生地震后,各种救援力量及时赶到,迅速投入抗震救灾,应急管理部门充分发挥统筹应急力量和物资、救灾中统一调度职能。 |
C.面对艰难救援任务,国家综合性救援队伍还没有实现从专业消防队向综合救援队、从地方队向国家队的转变,这是自身定位不准确造成的。 |
D.我国自然灾害频发多发,安全生产基础较为薄弱。国家综合性救援队伍要加快转型升级,提升综合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做综合救援主力军。 |
【小题3】请结合材料,概括相较以往,新组建的应急管理部具有哪些方面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