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小题。
儒家思想中的生态伦理智慧
花秀玲
①儒家生态伦理思想内涵丰富,“天人合一”是生态伦理思想的核心,在儒家看来,“天”是宇宙的最高实体,“人”是其中的一部分。孔子从天道与人道高度统一的立场出发,提出了“人能弘道,非道弘人”的思想,认为道是客观真理,人应该努力发扬光大道。孟子将孔子的仁爱思想延续到了人以外的自然界,构建了一个“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为核心的生态伦理学思想体系。孟子认为,只要通过推己及人,推己及物,就能够达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动态平衡、和谐共生的状态。而荀子认为“天有其时,地有其才,人有其治”,自然界和人类各有自己的规律和职分,天道不能干预人道,人不可违背这一规律,而只能严格地遵守它,只有这样,人与自然、万物才能和谐共生。
②儒家建议人们“钓而不纲,戈不射宿”。“取之有度,用之有节”是生态伦理思想的行为规范。孟子的“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描绘了他理想的生活环境。在荀子看来,“欲虽不可尽,可以近尽也;欲不可去,求可节也。虽为天子,欲不可尽”,他主张通过“道”来节制人的欲望。对于那些不可尽也不可去的欲望,要加以引导,倡导人要合理地利用天,使天能够为人服务。朱熹进而提出了私欲与天理对立统一的思想,要求人们不要被欲望所引诱,保持道德自觉。
③儒家禁止人们乱捕乱猎、乱砍乱伐,保证生物的生长期,防止生物匮乏。这一传统在有关的法令中传承下来,荀子把它概括为“圣王之制”,他在重视礼义道德教育的同时,也强调了政法制度的惩罚作用。《礼记·月令》规定为了遵循自然规律,每个月所从事的生产活动都要和保护环境资源密切结合,严格保护自然,不去触碰种种禁忌。这种为保护自然环境而形成的禁令、礼制逐渐演变为历代王朝的法令。
④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意味着人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要努力追求人与自然的统一,不要为了满足一时的需求而导致人与自然分裂。孟子、荀子还详细阐述了具体做法,强调人类要保护自然、遵循自然规律,这样既有利于自然界,也有利于人类自身的利益。人与自然界的关系并非主仆关系,而是伙伴朋友关系。在这种和谐关系中,人类自身就越能更好地实现可持续的发展。这与当今生态伦理学上所强调的人类在利用自然时应遵循自然规律的观点是一致的,人类对自然应该怀有感恩之情、敬畏之心。
③儒家的“取之有度,用之有节”思想和道家的“知足去奢”思想,告诫人类应当克制自身欲望,珍惜、节约资源,既考虑到当前,也应该考虑到未来,引导人们树立正确合理的消费理念。这一思想将进一步引导人们更加注重环境、资源在代际之间的公正分配,给自然留下更多的修复空间,给子孙留下地绿、天蓝、水净的生存环境。
(节选自《人民论坛》,有删改)
【小题1】根据第①段文意,简要分析孔子、孟子和荀子关于人与自然思想的不同点。(6分
【小题2】请简要概述文章第④段的论述层次。
【小题3】儒家思想中的生态伦理智慧对当今有何影响?请简要阐述。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8-06-07 08:01:2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成都的春天

刘大杰

①成都天气,热的时候不过热,冷的时候不过冷,水分很多,阴晴不定,宜于养花木,不宜于养人。因此,住在成都的人,气色没有好的,而花木无一不好。在北平江南一带看不见的好梅花,成都有;在外面看不见的四五丈高的玉兰,二三丈高的夹竹桃,成都也有。据外国人说,成都的兰花,在三百种以上。外面把兰花看重得宝贝一样,这里的兰,真是遍地都是,贱得如江南一带的油菜花,三分钱买一大把,你可以插好几瓶。从外面来的朋友,没有一个人不骂成都的天气,但没有一个不爱成都的花木。  

②成都这城市,有一点京派的风味。栽花种花,对酒品茗,在生活中占了很重要的一部分。一个穷人家住的房子,院子里总有几十株花草,一年四季,不断地开着鲜艳的花。他们都懂得培植,懂得衬贴。一丛小竹的旁面,栽着几树桃,绿梅的旁面,衬着红梅,蔷薇的附近,植着橙柑,这种衬贴扶持,显出调和,显出不单调。  

③成都的春天,恐怕要比北平江南早一月到两月罢。二月半到三月半,是梅花盛开的时候,街头巷尾,院里墙间,无处不是梅花的颜色。绿梅以清淡胜,朱砂以娇艳胜,粉梅则品不高,然在无锡梅园苏州邓尉所看见的,则全是这种粉梅也。“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林和靖先生的诗确是作得好,但这里的好梅花,他恐怕还没有见过。碧绿,雪白,粉红,朱红,各种各样的颜色,配合得适宜而又自然,真配得上“香雪海”那三个字。  

④现在是三月底,梅兰早已谢了,正是海棠、玉兰、桃、杏、梨、李、迎春各种花木争奇斗艳的时候。杨柳早已拖着柔媚的长条,在百花潭浣花溪的水边悠悠地飘动。大的鸟小的鸟,颜色很好看,不知道名字,飞来飞去地唱着歌。薛涛林公园也充满了春意,有老诗人在那里吊古,有青年男女在那里游春。有的在吹箫唱曲,有的在垂钓弹筝,这种情味,比起西湖上的风光,全是两样。  

⑤花朝,是成都花会开幕的日子。地点在南门外十二桥边的青羊宫。花会期有一个月。这是一个成都青年男女解放的时期。花会与上海的浴佛节有点相像,不过成都的是以卖花为主,再辅助着各种游艺与各地的出产。平日我们在街上不容易看到艳妆的妇女,到这时候,成都人倾城而出,买花的,卖花的,看人的,被人看的,摩肩擦背,真是拥挤得不堪。高跟鞋,花裤,桃色的衣裳,卷卷的头发,五光十色,无奇不有,与其说是花会,不如说是成都人展览会。好像是闷居了一年的成都人,都要借这个机会来发泄一下似的,醉的大醉,闹的大闹,最高兴的,还是小孩子,手里抱着风车风筝,口里嚼着糖,唱着回城去,想着古人的“无人不道看花回”的句子,真是最妥当也没有的了。  

⑥到百花潭去走走,那情境也极好。对面就是工部草堂,一只有篷顶的渡船,时时预备在那里,你摇一摇手,他就来渡你过去。一潭水清得怪可爱,水浅地方的游鱼,望得清清楚楚,无论你什么时候去,总有一堆人在那里钓鱼,不管有鱼无鱼,他们都能忍耐地坐在那里,谈谈笑笑,总要到黄昏时候,才一群一群地进城。堤边十几株大杨柳,垂着新绿的长条,尖子都拂在水面上,微风过去,在水面上摇动着美丽的波纹。  

⑦没有事的时候,你可以到茶馆里去坐一坐。茶馆在成都真是遍地都是,一把竹椅,一张不成样子的木板桌,你可以泡一碗茶(只要三分钱),可以坐一个下午。在那里你可以看到许多平日你看不见的东西。有的卖字画,有的卖图章,有的卖旧衣服,你有时候,可以用最少的钱,买到一些很好的物品。郊外的茶馆,有的临江,有的在花木下面,你坐在那里,喝茶,吃花生米,可以悠悠地欣赏自然,或是读书,或是睡觉,你都很舒服。高起兴来,还可以叫来一两样菜,半斤酒,可以喝得醺醺大醉,坐着车子进城。你所感到的,只是轻松与悠闲,如外面都市中的那种紧张的空气,你会一点也感不到。我时常想,一个人在成都住得太久了,会变成一个懒人,一个得过且过的懒人。   

三月末日于成都

(原载一九三六年五月一日《宇宙风》第十六期)

【小题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最恰当的一项是
A.本文从总写成都的天气宜于养花木开始,到方寸之地的茶馆结束,叙述层次脉络清晰,衔接紧密,读来有一气呵成之感。
B.第④段写薛涛林公园的春意时,不仅着重突出此公园的风景特色,还用西湖上的风光来反衬薛涛林公园的风光。
C.第⑥段写百花潭的钓鱼人,用“无论”“总有”“不管”“总要”“才”等一组词语,写出了成都人爱谈笑、喜热闹的特点。
D.本文以华丽的语言、轻松悠闲的笔调,把成都春天的景象和风俗娓娓道来,给人以亲切感,表达出对成都春天的喜爱之情。
【小题2】文章是抓住成都的春天的哪些特点来描绘的?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概括。
【小题3】文章最后一句“我时常想,一个人在成都住得太久了,会变成一个懒人,一个得过且过的懒人”包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结合文章内容加以分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我们十七个人的阿娘
胡海瑢
(1)18岁,她嫁到了山外这个赤贫的农家,真算是从米箩跳到了糠箩里。仅有的一间矮平房,还要分作前后两截,前面做她的婚房,后面则是猪舍。父亲第一次翻过小山来看她,痛骂自己听信媒妁之言。但一切后悔已晚。好在小两口都健壮而勤快,日子一天天好了起来。随着一个接一个孩子的出生,他们拥有了三间高大坚固的砖房,四五亩遍种瓜果蔬菜的庭院,后山连片的杨梅林、毛竹山,一大畈的水稻田……
(2)她唯一的弟弟来做客了,她欢欢喜喜去厨房为他烧红糖水潽蛋。突然听到门外传来吵架声。她冲了出去,看到血气方刚的弟弟和村里那个著名的地痞扭在一起,那家伙手上有刀!她几乎呆了,然而一等反应过来,她马上冲了上去,一下就把地痞推进了土路边的小河里……多年后我向她求证这件事并问她是否害怕时,她只说:“我只有一个弟弟啊……”过了会儿又慢慢地自言自语,“我阿妈死的时候,他才1周岁啊……”她一边说,一边打着烧饭用的草结头。看着她关节粗大的双手,我胡思乱想:没有这一推,我们就没有舅公了……
(3)土改时,一切辛苦所得都化为泡影。那年她35岁。重返穷困后,她的头上还戴了一顶富农的帽子。她实在气不过,去吵,被改作“上中农”。她仍然愤愤不平:说我们这么多山、这么多田,就是剥削!我们又没有雇人,人家来帮忙,我们不是去换工的啊,哪一天不是天暗进天暗出、老牛一样做啊做的!
(4)三年困难时期刚开始,她已经45岁了,那一年,她最小的女儿出生了。生不逢时,这个瘦得像只小猫的孩子4岁了还不会走路。单薄成一张纸的她,只有眼睁睁地看着小女儿气若游丝的样子,一天又一天,到那个中午烧饭时,她觉得这个孩子似乎确实是要死了。下田干活的老三和老四正抓了几条黄鳝回来,她赶忙去烧。昏睡着的小女儿突然开口了:“阿妈,什么东西这么香啊?”……你看看你小姨,差点饿死的人现在变成了这样一个大胖子!翻陈年账簿时,她总是这样结束对苦难的回忆。
(5)对两个不能幸免而终于夭折的孩子,她也这样自我安慰:算命先生说他们是投错了胎,讨债来的,我们这样的小户人家,就算养大了也留不住的……达观的她总是无限羡慕我们这一代人:只生一个,多少好!两个大人,管一个小的,好好地把他(她)养大,多少好啊……
(6)她自己,一生共生了五男四女9个孩子,活下来7个。在任何一个女人生命中最好的20多年中,她不停地怀孕,生养,哺育,直到大儿媳妇和大女儿的孩子都降生那年,她才完成最后一次生育。
(7)从此她开始养育第三代。
(8)我们第三代一共有17个。每一个都多多少少得到过她的照顾,吃过她烧的芋艿咸菜汤。我们都叫她阿娘(奶奶),这本来是孙子们对她的称呼,我们这群外孙男女们也这么叫她。因为我们都跟着表哥们,在她温暖的灶间里混日子,饿了舀那个大果桶里的炒米粉吃,渴了偷她特意为外公晾好的决明子茶喝。我,她的外孙女,排行第12个,也吃过她煨在火缸里的番薯,睡过她那张大大的宁式床,老大年纪了还尿了一次床,但是这件被我视为奇耻大辱的事所有表兄弟姐妹们都不知道。因为她一点风声也没有走漏。她搬着被子去门口紫荆树上曝晒时,大概看到了我紧张不安的目光,二话没说,就将湿痕朝里翻晒了。我推算了下,那时她应该65岁了。
(9)外公去世,她75岁,我们没见到她的眼泪,只真正见识了什么叫一夜白头。她叫我们不要哭了,理由是“大树倒下了,小树也长出来了”。
(10)80多岁的她,还是很健康,除了眼睛有点不行。平时还帮着儿媳妇照看曾孙女,看顽皮的孩子踉踉跄跄走远了,就一声一声地唤着,去把她捉回来。端午节时,包起粽子来还像一个熟练工人那么麻利。但是不久,她仅剩的一点视力也失去了。她提出想去医治,但没有人接这个茬。其实她63岁时也生了一场性命交关的大病。那时,她照看着一大群孩子,还给每个小家庭做饭,平时喂鸡喂猪,农忙时晒谷收谷,是家里不可或缺的劳力。儿女们带她到处求医,最后在上海的大医院里转危为安。一晃,她那么老了,似乎没有了医治的必要,于是大多数时间,她主动被动地把自己局限在那张1.2米宽的小床上。
(11)92岁时,一向健朗的她受冷感冒了好几天,对着端来茶饭的儿子,她表达了心里的恐惧:阿二,我会死么?二舅飞快地回答她:死?也没什么关系啊,阿爸在后山等你17年了!不久后她就去世了,二舅向我妈坦言了他的悔意。但是她已经无从知晓了。
【小题1】根据全文内容,简要概括阿娘的形象特点。
【小题2】为什么外孙男女们也叫她阿娘(奶奶)?
【小题3】请理解文中划线句子的含义。
【小题4】作者平实地叙述了阿娘的一生,试着探究这样写的作用。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在人们日常生活和国民经济建设当中,总需要不断地问“在哪里”“什么时间”两个问题,人类90%以上的信息都与时间、空间相关。卫星导航技术的作用就是给人类提供时间坐标和空间坐标。时空信息深入到人类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跟水、电一样不可或缺,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设施。就像停水停电影响城市生活一样,卫星导航服务一旦失效,国家的经济运行就要受到很大的影响。在日常的运作中,天上的卫星也有可能出现这样那样的毛病,影响到地面的导航服务。因而,中国需要掌握自主、独立、可控的卫星导航技术。
卫星导航产业发展的关键,在于地面技术的应用。世界各大卫星导航系统都很重视世界各大卫星导航系统都很重视地面应用。对地面应用来说,信息数据量越大,处理精度就越高;信息越多可靠性就越强。比较理想的情况是,信息源中有自主可控的,地面导航设备平时接收多种信息源,实现高精度定位服务。;一旦某颗卫星因正常调试或工作故障而出现错误信号,导航设备能够第一时间剔除错误信号,保障正常工作;如果遭遇特殊情况,自主可控的信息源也能保障基本的时空信息服务。
“北斗之父”、中国科学院院士孙家栋坦言,天上飞行的导航卫星,能互相兼容使用是未来的合作趋势,GPS、北斗、格洛纳斯、伽利略这四个导航系统在轨卫星加起来,2020年将达到120颗左右。如果这四个系统能很好地兼容,可想而知地面应用设备的定位将精准到什么程度。
(摘编自戴春晨、梁施婷《孙家栋:中国发展北斗,并倡导兼容互操作》,2017年11月6日《21世纪经济报道》)
材料二:
2013-2016年国内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市场出货量
指标
2013
2014
2015
2016
国内导航定位终端产品总销量(亿)
3.48
3.88
4.66
5.3
具有卫星导航定位的智能手机销量(亿)
3.3
3.7
4.4
5.1
汽车导航后装市场终端销量(万)
760
910
1000
800
汽车导航前装市场终端销量(万)
185
247
371
550
各类监控终端销量(万)
600
650
800
600
高精度定位接收机和板卡销量(万)
8
15
14
14
北斗终端社会持有量(万)-量级
100
1000
10000
30000
 
(数据:公开资料整理)
材料三:
11月5日,北斗三号全球组网卫星以“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发射,开启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全球组网的新时代。北斗,已成为当代中国一张耀眼的“国家名片”。
导弹呼啸、战机轰鸣、军舰破浪、将士列阵,北斗如影随形,战场的主动权、战斗力的增长极牢牢掌控在自己手中。
5万余艘渔船、400多万辆营运车辆安装了北斗终端,民航也将依托北斗建设航空器全球追踪系统,交通更加安全可控。
地质灾害多发的云贵川陕等地,大桥、隧道、边坡以及城市的灯塔、高楼、老旧房屋,北斗实时监测、预判危险、及时报警,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更有保障。
在耕地辽阔的新疆、黑龙江等地,农业机械安装北斗终端,拖拉机自动沿线耕作,无人机自动定量喷洒农药,土地使用率提高5%,复播准确率提高到100%,农药节省40%,劳动生产效益大幅提升。
利用北斗定位和网络技术,市场上销售的“北斗菜”,扫一扫二维码,就能追踪它长在谁家地、用的谁家种、施过什么肥。一些地方的水果种植、畜牧养殖,以至中药生产,都开始利用北斗终端进行溯源管理、全过程监控,老百姓关注的食品药品安全问题有望从技术上得以解决。
打开“嵌入”北斗的电子地图、约车软件,出行更加便利。共享单车乱停乱放、长途运营疲劳驾驶、超速越线违章行车,运用北斗,都可识别、可定位、可监管、可处罚。
“北斗+物流”“北斗+支付”……全新的“北斗+”生产生活方式初见端倪。
当前,北斗的高精度定位、高精度授时、短报文发送功能,与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先进“智造”等碰撞融合,不断产生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一条完整的北斗产业链初具规模:全国从事北斗开发应用的企业已达1.4万家,从业人员近45万,总体产值2118亿元;在70多个国家和地区,吸引了大量忠实的“北斗粉丝”。
(摘编自余建斌《中国北斗联天下》,2017年11月6日《人民日报》)
【小题1】下列选项中,对原文内容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时空信息是国民紧急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必须掌握自主可控的卫星导航技术,以保障地面技术的应用。
B.2013至2016年间,在“国内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市场出货量”上,北斗终端社会持有量呈快速增长态势。
C.北斗三号全球组网卫星成功发射,开启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全球组网的新时代,加快了造福全人类的步伐。
D.运用北斗和互联网技术,扫一扫二维码,就能监控动植物的生长过程,食品药品安全问题便能得到解决。
【小题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两项是
A.材料一指出了卫星导航技术的重要性、发展的前提及趋势,材料二可见国内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的市场前景。
B.中国发展“北斗”的总体思路是“兼容”如果能与其他导航系统兼容使用,将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新变化。
C.根据材料二,要扩大北斗导航饿民用市场规模,我们就应高度重视北斗卫星导航定位技术在智能手机上的应用。
D.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突发应急事件的处理中能发挥出巨大作用,让交通安全、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更加有保障。
E. 目前,“北斗”在世界各个国家和死去吸引了大量粉丝,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已初具规模,产生了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
【小题3】“北斗”对人民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网络文学是面读者的文学,所写的内容与读者的生活紧密相关,优秀的网络文学作品接地气、树正气、有情趣,它往往能拨动读者的情感之弦,帮助读者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激发读者的内在潜能,激起读者追求幸福生活的勇气。
表面上看,那些玄幻、穿越、架空历史等类型的网络小说所构筑的想象世界似乎离现实生活很远,但它离读者的情感其实很近。它通过奇遇、金手指、开挂等途径让主人公由“废柴”变成可以“逆天”的世间强者,在这个过程中主人公会经历各种磨难,但会凭借过人的智慧、坚强的毅力和顽强的意志闯过一道道关,其中还会有友情、爱情等方面的故事,涉及团队精神、家国情怀、人生境界等精神层面的问题。这样的故事带给读者的精神影响是积极正面的,它给读者以梦想,也强化了幸福都掌握在自己手中的道理,帮助那些渐渐长大的青少年读者逐渐获得独立意识并找到自我。
在那些直面现实的作品中,很多作者都现身说法,以自己为原型来写作,将自己的生活经验写进小说,让读者获得参与感,并从中获得生活的经验。鲍鲸鲸的《失恋33天》、李可的《杜拉拉升职记》、曼陀罗天使的《七年之痒》等网络小说以切近现实生活的笔触,和读者一起面对生活难题,作者用生活智慧教会读者如何经营感情、事业、家庭,如何面对阶段性的人生困境,如何活得更精彩。这些作品的理念是,小说是有用的,而不只是简单的消遣品。它们洞明世事、通晓世故人情,能帮助读者提升认识生活的能力。
文学对现实生活的干预,主要是通过读者的阅读来实现的,读的人越多,作品产生的影响才会越大。网络文学在面对读者群是,是自觉分类的,根据读者的需求“量身定制”,类似玄幻、历史、穿越、悬疑、游戏、职场、言情等作品的分类标签,针对的是不同读者的口味,这种分类细化的做法类似文化超市里陈列的各类文化产品。读者在选择这些作品时,选择的是一种情调和趣味,粉丝读者群是通过趣味“扎堆”的,通过阅读中的互动,共同探讨一些大家关心的问题,获得不同层面的精神生活体验。
与大多数通俗文学一样,网络文学的价值观念是持中的,是大多数读者能接受的,少有价值观的探寻,多的是对已有社会核心价值观念的明确和强化。网络文学传承通俗文学的传统,类似古代说书场的故事,又有网络时代的大众文化印迹,在环环相扣的故事中,既有对传统精神价值的弘扬,也有对现代观念的书写。
网络文学对读者的引导是通过人物故事、人物形象激发读者的认同感,通过一些感悟式的“格言”“警句”,为读者舒缓压力,放飞梦想,识理明志。几乎每一部走红的网络小说都有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被读者津津乐道,有一些“名句”被粉丝读者转录、传阅。读者阅读故事时,不知不觉和人物同呼吸,并从中汲取精神动力,化为自身心智情感的一部分。网络文学以寓教于乐的方式,启发读者思考生活,勇敢面对生活,追求自己的幸福。
(选自周志雄《网络文学与当代现实生活》,有删改)
【小题1】下列关于“网络文学”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网络文学的内容与读者的生活密切相关,它接地气、树正气、有情趣,是直面读者的文学,可以激读者追求幸福生活的勇气。
B.网络文学与其他文学一样,主要是通过主要是通过读者的阅读来实现的,读者的数量和作品产生的影响力成正比。
C.网络文学的价值观是持中的,它更多地是明确和强化已有的社会核心价值观念,是大多数读者能接受的。
D.网络文学激发读者认同感的途径是讲述人物故事、塑造人物形象,它以寓教于乐的方式,启发读者去思考生活,追求自己的幸福。
【小题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有部分类型的网络小说,其主人公常常由“废柴”变成世间强者,这样的设定往往能够给读者以积极的精神影响,离读者的情感很近。
B.那些直面现实的网络小说作品中,很多作者都现身说法,其作品不属于消遣品,它们教读者如何面对人生困境,,如何活得更精彩,有明显的现实意义。
C.《失恋33天》《杜拉拉升职记》《七年之痒》等网络小说,能让读者获得参与感,并从中获得生活的经验,帮助读者提升认识生活的能力。
D.玄幻、历史、穿越、悬疑、游戏、职场、言情等作品的分类标签,是网络文学在面对读者群时,针对不同的口味自觉细化分类的作品类别。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有的网络小说写励志故事,阐述幸福都掌握在自己手中的道理,这样的作品影响是积极正面的,能够帮助青少年获得独立意识。
B.网络文学的读者通过选择某种情调和趣味“扎堆”,他们通过阅读中的互动来共同探讨问题。
C.网络文学传承通俗文学的传统,但又与之存在差异:前者侧重于书写现代观念,后者则侧重于弘扬传统精神价值。
D.网络小说若想走红,不仅要塑造出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还应该有一些感悟式的“格言”“警句”,使读者受到思想上的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