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文及链接的《想北平》(节选),完成下面小题。

①住于旧金山海滨的家,正门对着街道,街道另一侧靠近交通繁忙的日落大道。屋子的正面有两个落地窗,我将之喻为家的眼睛。

②家在湖边,可领略槛外的水月风情;家在景区,轩窗就是名胜的剪贴。莫奈在大溪地的房子,窗子的框想必填入了睡莲四季的光影和姿态。这些我岂敢奢求?家在城市,窗户面对完整的世相也蛮不错。所谓“完整”,就是既有夜莺和鹧鸪的鸣啭。也有鸦噪和鸟粪;有意气风发的慢跑,也有恶心的吐痰;既有蒲公英和松果。也有散布的空瓶罐和废纸。最大量的是遛狗图,狗的品种固然齐全,遛者服装、姿态和品性也足够丰富。每次望出去,即景是横切面;看得久了,就成纵剖面。邻居的一只苏格兰牧羊犬。酒红和雪白两色有如云图,出世不久就在林荫下学跑步,长大了爱追蝴蝶,每天两次,退休的调酒师汤姆李看它庄严走过,十多年过去,汤姆和它的爱犬,名字都立在郊外墓园。

③20多年前,我陪一位上海来的画家逛旧金山闹市的画廊,他在路上说:“俗气的画,我看了要用清水洗眼。”人间当然是俗气的,但我的窗户不必洗,早上,边往嘴里塞面包边往候车站小跑的上班族,傍晚,手交叉在胸前而不扶车把的自行车手,夕照里,穿着情侣装的老夫妇,都透出人间的安宁,尽管难免“俗气”。

④这几天,窗户摄入的画面,更教我感动。花旗松下,一个遛狗人在忙碌,狗守在他身边。他一只手操纵一个加长的夹子,收集草地上的垃圾,另一只手提着打开的塑料袋,袋里已差不多满了,是废弃在地上的报纸,餐巾、午餐盒,汤盅、咖啡杯——怪不得我的视野如此清爽,尽管因遭遇千年一遇的大旱,市政府的园林部门已关停所有自动喷灌器,草地早已枯蔫,然而一片枯黄却因剔除异物而显出坦荡和纯净,一似故土秋日成熟的稻田。而这功劳,得归于这位遛狗人。

⑤次日,又看到他埋头做同样的事。我带着好奇,向他走近。看清了,竟是位同胞,岭南人脸相,年纪70上下,岁月把机灵化为圆融,老得相当耐看。动作麻利,夹子起落,脚步紧随,他的狗狗在旁边咻咻,算是唯一的啦啦队员。我站在他旁边等候,好不容易才逮到他站直,稍事休息,我向他打招呼。他微笑着回一声哈罗。我想套近乎,互通姓名,说说天气,重点在感谢他对社区的奉献。如果他接茬,我便问问他是否属于某家教堂,来自何处,移民多久,退休前干什么。如果投机,便成为朋友,下一次交谈的地点是五个街区以外的咖啡馆。可是他马上低头忙开了,不再说闲话。这是资深上班族所养成的习惯一一干活时精神须集中。我只好打住。美好的谜,改天再解开。

一个黄昏,落日卡在花旗松叶丛里,成了可爱的大花脸。他又出现了,依然是灰蓝色夹克,夹子,垃圾袋。身边,亦步亦趋的狗。黄金一般的余晖成了背景,蔼然的光在他身体边沿镶起金边,金边洇开去,和衣服融为一体。身体移动时,仿佛有微光迸射。我紧紧贴着窗户,目光追随着他,脑海泛出一个类似的影像——我风烛残年的祖父。深秋,桉树林,黄昏,也是这样的余晖,给祖父右肩歪斜的身躯镶上光彩迷离的金边,他手里也有类似夹子的长铁针,不同的是铁针用来收集肥厚耐烧的桉树落叶,由于“文革”耽搁,他到70岁才从供销社办理了退职手续,靠一次性发放的几百元度过晚年。为了帮补家计,老人家天天在林子里收集燃料。奶奶已去世,他唯一的伴侣——老猫懒洋洋地待在家里的灶旁。相似的身影,不同的人生意蕴。

⑦我把家里的人都叫到窗前,一起向提着垃圾袋走动的老义工,致以崇高的敬意。他,无疑是我家“眼睛”摄入的最好景致。

(《人民日报海外版》2015年12月08日第07版。作者为美籍华人作家。)

(链接)

《想北平》(节选)

好学的、爱古物的人们自然喜欢北平,因为这里书多古物多。我不好学,也没钱买古物。但我却喜爱北平的花多菜多果子多。花草是种费钱的玩艺,可是北平的“草花儿”很便宜,而且家家有院子,可以花不多的钱而种一院子花。墙上的牵牛,墙根的靠山竹与草茉莉,省钱省事而且会招来翩翩的蝴蝶,至于青菜,白菜、扁豆、毛豆角、黄瓜、菠菜等等,大多数是直接由城外担来送到家门口的。雨后,韭菜叶上还往往带着雨时溅起的泥点。青菜摊子上的红红绿绿几乎有诗一般的美丽。果子有不少是从西山与北山来的,西山的沙果、海棠,北山的黑枣、柿子,进了城还带着一层白霜儿,美国包着纸的橘子遇到北平带霜儿的玉李,还不愧杀!

【小题1】第②段《想北平》(节选)在选材上有相同之处,请对这样的选材进行赏析。
【小题2】从人物形象塑造的角度赏析④⑤两端。
【小题3】赏析第⑥段画线处的景物描写。
【小题4】题目“家的眼睛”用了比喻,表现力强,请加以赏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9-12-17 09:45:5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随着北斗系统建设和服务能力的发展,相关产品已广泛应用于交通运输、海洋渔业、水文监测、气象预报、测绘地理信息、森林防火、通信时统、电力调度、救灾减灾、应急搜救等领域,逐步渗透到人类社会生产和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为全球经济和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卫星导航系统是全球性公共资源,多系统兼容与互操作已成为发展趋势。中国始终秉持和践行“中国的北斗,世界的北斗”的发展理念,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发展,积极推进北斗系统国际合作。与其他卫星导航系统携手,与各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一起,共同推动全球卫星导航事业发展,让北斗系统更好地服务全球、造福人类。

(摘编自《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材料二:

(摘编自央视新闻)

材料三:

众所周知GPS是美国的,它也是全世界最早出现的导航系统,简单点说它就是从一个地方移动到另一个地方的过程,它包含陆地导航、海洋导航、航空导航和空间导航这四个类别,导航可以指涉及确定位置和方向的任何技能或研究,它的涵盖很广。我们的导航系统相比于GPS有哪些优点呢?我们是三个轨道协同工作。一个是在赤道上的地球同步轨道,起到电文传输的作用。第二个是椭圆轨道,能提高我国范围内定位的精度。

第三个就是全球定位的轨道。而GPS就只是一个单轨道,而且没有电文传输,GPS只是一个单向的数据信息传输,而我们的北斗导航是双向的传输。北斗导航系统能够在全球范围内全天候为人们提供高精度定位的服务,定位精度在10米范围内,而GPS的精度在50米以上。

现阶段,GPS任然是技术最完善的导航系统,也是全球用户最多的导航系统。北斗导航的全面铺开应用还需要两年的时间,它是最能与GPS相抗衡的导航系统,虽然北斗有着众多的优势,但是市场占有率远远不及有着几十年历史的GPS。我们要走的路还很远,面对着美国的技术封锁和打压,自主研发是我们唯一的出路。

(摘编自《科技斋》)

材料四:

北斗系统作为全球四大卫星定位系统之一,与美国的GPS、俄罗斯的“格洛纳斯”系统和欧洲的“伽利略”系统比肩而立。

冉承其表示:“跟其他卫星导航系统相比,我们非常有信心保持很好的性能。另外,我们有很多新增的服务。”他还说:“可为包括‘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在内的世界各国提供连续稳定服务。”冉承其表示,北斗芯片、模块等基础产品销量突破7000万片,北斗高精度产品出口90多个国家和地区,北斗已服务于俄罗斯、泰国、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以及科威特等国家。

(摘编自《北斗系统正式迈入全球时代!》)

【小题1】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也是联合国卫星导航委员会已经认定的四大供应商之一。
B.中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制定了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目前已经走完了前面两步,到2020年将完成第三步。
C.北斗一号、北斗二号、北斗三号代表北斗系统的不同阶段,不是独立的卫星,而是由多个卫星组成的定位系统。
D.北斗系统民用设备难觅踪影是因为其芯片功耗大且体积较大,零部件成本较高但制作水平不高。
【小题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北斗系统的相关产品已经广泛应用于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多个领域,为全球经济和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B.GPS是美国的,它是全世界最早出现的导航系统,在现阶段也是技术最完善的、全球用户最多的导航系统。
C.虽然北斗有着众多的优势,但是市场占有率远远不及已经有着几十年历史的GPS,我们还有很远的路要走。
D.目前,我国的北斗已经服务于俄罗斯、泰国、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以及科威特等国家,实现了全球覆盖。
【小题3】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有哪些优势?请结合材料三、四概括说明。

同类题3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时代的面目

①“现代”的定义之一也许是,在这个时代,我们对具体的东西的知识越来越精确,对抽象意念的认识却越来越模糊。在我们的时代,时间、方位可以定得极准确,最细微的分子和原生质都逃不过人类的观察;可是美丑、善恶这样的概念却日日失去它们公认的判别标准。

②我们的时代是一个面目模糊的时代。所有不能精确度量的价值都在往中间地带走。放眼全球,威仪赫赫的将军也许在时事漫画里成为谐角,违法的官员或杀人的大盗却可能因巧舌如簧而一夜成名。

③于是,世界上能够执行死刑的地方越来越少;“不可杀人”的信条既然不能用来规范犯法者,便回过头来规范执法者。而更振振有词的理由是,我们无法定下绝对善恶的标准。宁可相信人  做了再可恶的事  可能有值得谅解的原因:难道不是社会的错吗?难道不是他的父母的错吗?难道不是他偶然读过的文字、看过的画面的错吗?而他的基因也不是他自己能决定的,杀人越货的因子老早就种植在这个倒霉的人身上了.为什么不去责怪那些给了他遗传基因的先人呢?前几年美国德克萨斯州一个杀人累累的罪犯被判死刑,临近行刑,各地的美国人顿足叹息,游行请愿。这个杀人犯加诸受害者的痛苦,这时却无人记得——这个时代有广大的同情心.但是却没有一个共同的标准来决定这同情应该投在哪里。

④一次和同学闲谈,我问他们心目中这一代的英雄是谁。众生沉吟久之,有一个终于说,Michael Jackson!其他学生一起微笑起来,显然也并不反对,我也不免微笑了。这个歌手表现出来的热力无限,一支歌卖到三千万张唱片,只手挽救了美国几年前日落西山的唱片业,史无前例地独得八项格莱美奖……这已当然足够塑造一个时代的英雄。然而,杰克逊真正的魅力,也许还是一种精巧的模糊,一种特别属于这个时代的模糊。小说家韦勒(Sheila Wellre)前些年曾有一篇文章描述过他,当时杰克逊刚结束了一趟全球巡回演出,所到披靡。韦勒写道,杰克逊是个“部分成人部分孩子;既像情人也像儿子;虽是黑人却有白人的眉目轮廓;充满城市的狂热和新潮流的气息。却又仿佛一吹即散的精灵,不带走人间烟火;他的舞台演出技巧无懈可击,但动如脱兔的同时,却又腼如处子;他的声调面容都使他兼具男性和女性的特质……”当杰克逊穿着发亮的黑色紧身衣,环佩叮当,在舞台上光芒四射时,我们看到的是他鲜明的具体形象,然而他的介乎两性、跨过年龄层、似尘世似脱俗、横扫歌坛的气质,岂不是更切合了一个模糊时代的品位!

⑤如今的时代,原也是个英雄短命的时代。竞技场上的金牌得主不多时便无人记得,畅销书和作者的光彩只能维持到新的排行榜上市为止,一些人的名字在传播媒体上发五分钟光亮.就销声匿迹了……在这样一个英雄乍生乍灭的时代,模糊本身便也是一个特色,且熠熠然切合了时代的面目吧。

【小题1】第③段横线上填人关联词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虽然 但B.如果 就C.即使 也D.只有 才
【小题2】本文第③段从_______________的角度、第④段从艺术审美的角度,论证了“我们的时代是一个面目模糊的时代”。
【小题3】简述第③段划线句在文中的作用。
【小题4】第④段中加点词语“精巧的模糊”指的是杰克逊具有_____________的特点(20字以内)。
【小题5】对本文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将军成为谐角,杀人大盗一夜成名,折射出社会主流价值观的模糊。
B.“都在往中间地带走”,表明人们对抽象意念的认识越来越不清晰。
C.作者认为从社会层面或家庭根源看,再可恶的人都有值得原谅的理由。
D.文章结尾用“特色”“熠熠然”讽刺了缺乏基本判断标准的时代面目。
【小题6】文章结尾指出“如今的时代,原也是个英雄短命的时代”,你认可作者的判断吗?请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同类题4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下列小题。
材料一:
汉字是书写汉语的符号,它承载着中华文化。汉字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光辉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的祖先是依据“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 “近取诸身,远取诸物”的原则造汉字的,所以“每一个汉字都是一幅内涵深邃的图 画”,记录了山川鸟兽、天地万物,以至民俗民风等。如“婚”字,最初写作“昏”。古 代社会男方娶亲习惯在黄昏或黑夜进行,所以作“昏”。后来为了与“黄昏”的意义区 别,加“女”旁为“婚”,专指结婚。分析汉字的组合过程,可以研究造字人在主观上对 客观世界的认识水平,这是世界上任何一种拼音文字无可比拟的。
(取材于《中国教育报》
材料二:
“喷嚏、饕餮、鳏寡、羸弱、逶迤、针砭时弊、沆瀣一气……”对于这些常用词,很多人可能会读,但是对于他的正确书写方式却无法确定。《中国青年报》一项调查显示, 被调查人群中 83%的人有提笔忘字的经历,74.2%的人在平时的工作生活中手写汉字的机 会不多。
当今社会,“提笔忘字”的现象在我们身边普遍存在着,中国人汉字书写能力的退化 令人担忧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很多,其中计算机等新技术的冲击,是首要的因素。汉字是一种 象形文字,具有“形、音、义”三个要素。而电脑输入时,只要运用通行的拼音输入法, 就可以将象形文字转化为拼音输入。当拼音取代书写,字的音、形、义的联系被割断, “提笔忘字”也就再所难免。
但是新技术的冲击绝非造成当下汉字窘境的惟一原因。客观地说,无论电脑怎么发 达,它也只是一种工具。把汉字书写危机归罪于电脑,无异于喝酒伤了肝归罪于杜康,走 路扭了脚归罪于马路。在这一场新技术冲击的背后,我们或许早已忘记了汉字中还蕴藏着 丰富的中华文化与艺术,早已钝化了对具有独特美感的汉字书法的审美能力,而仅仅把汉 字视作表意符号和交流工具。“汉字危机”的深层次原因,还在于我们对汉字缺少一份应 有的珍视,对民族传统文化缺少一份应有的敬重。
(取材于新浪网《中国人汉字书写能力的退化令人担忧》)
材料三:
十几亿中国人今天使用的汉字,源自甲骨文。甲骨文是中国文化的活化石,它与古埃 及象形文字、古巴比伦楔形文字都是最古老的文字。但是,能传承 3000 年以上的只有汉 字。伴随着灿烂的华夏文明的产生和发展而形成的独特的汉字文化,不仅是中国文化的画 卷,更是中国精神的凝练。在世界几大文明古国使用的语言中,只有汉语依然活着,并且 通过汉字保持着中华文化的连续性。这本身就是中华文化具有活力的证明。
要复兴文化,进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加强对母语的重视和认知是必不可少的。近年 来,“国学热”和“汉字书写热”呼应了这一文化潮流。而各类媒体也不时大声疾呼“回 来吧,被键盘吃掉的手写字”。央视《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河南卫视《汉字英雄》大受 好评,这一切都是引起全民关注的好办法。
(取材于居欣如《文字的坚守》)
【小题1】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显示,由于造字依据有一定共通性,从拼音文字中我们也不难找到汉字造字时所遵循的类似联想的机制。
B.材料二显示,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汉字书写能力退化,“提笔忘字”现象普遍存在。
C.材料二表明,中国人汉字书写能力退化的原因不是新技术的冲击,而是我们缺乏对民族文化的重视。
D.材料三显示,在世界几大文明古国使用的语言中,只有汉语依然活着,从根本上说,是因为汉字具有保持文化的连续性的作用。
【小题2】请以“传承汉字文化”为主题,为你所在班级设计一个“汉字文化”宣传活动。
要求:(1)过程清晰(2)活动丰富且有吸引力(3)对传承汉字文化有实际引导意义
【小题3】材料一中说“每一个汉字都是一幅内涵深邃的图画”,透过“昏”字,我们仿佛可以看到古代社会黄昏时分嫁娶的场景。请你结合下面相关解说,从“采、休、明”中任选一个汉字,对其背后生活场景进行描写。
要求:(1)符合汉字含义,从汉字组合部件出发,展开描写(2)内容具体,描写生动(3)至少使用一种修辞(4)150 字左右
(采):(爪,用手摘)+ (果树),表示摘果。
《说文解字》:采,捋取也。
(休):(人)+  (木),表示一个在大树的枝叶之下休息。
《说文解字》:休,息止也。从人依木。
(明):(月)+ (窗),表示月光透过窗户照亮夜里的房间。
《说文解字》:明,照也。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为缓解工业原料不足,从上世纪80年代起,我国开始从境外进口可用作原料的固体废物。但与之相伴而来的,是屡禁不止的“洋垃圾”走私与严重的环境污染。2017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禁止洋垃圾入境,推进固体废物进口管理制度改革实施方案》,要求全面禁止“洋垃圾”入境。2018年1月,我国正式施行禁止“洋垃圾”入境新规,停止进口包括废塑料、未分类的废纸、废纺织原料等在内的4类24种“洋垃圾”。到2019年年底前,将逐步停止进口国内资源可以替代的固体废物。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刘建国表示,我国禁止“洋垃圾”入境新规,对广义、狭义上的“洋垃圾”都做出了限制,“一方面,多部门联动布下铁网,将非法垃圾挡在国门之外;另一方面,严控合法的固体废物进口,减少总量,提升品质。”“时代变了,政策需要根据发展阶段进行调整。禁止‘洋垃圾’入境,是追求经济高质量发展、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刘建国说。

(摘编自《人民日报》赵贝佳、杜海涛《减轻生态环境负担,提升经济发展质量》)

材料二

中国大幅提升固体废物进口标准的举措无疑让美国、澳大利亚、日本等“洋垃圾”输出国感到不适应,垃圾出口国仍在努力寻找能替代中国的办法。各国抛出了不同的想法:据媒体报道,欧盟表示正在考虑对塑料使用征税,英国打算将一些垃圾转移到东南亚国家,美国则要求中国取消上述禁令。但专家指出,这些建议都不是长期并可以在垃圾管理方面建立一个新的全球秩序的解决办法。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刘晓宇教授指出,中国禁止“洋垃圾”入境的政策短期内无疑会对美澳日等传统垃圾输出国的相关产业造成一定影响。但从长远看,此举不仅将大幅提升中国国内相关企业处理本国固体废物的能力,增加回收率,降低固体废物处置的单位排污量,从而进一步解决我国环境污染问题,同时也会倒逼全球固体废物循环利用产业的发展和相关技术的进步,为全球生态安全做出贡献。

(摘编自“参考消息网”平悦《“洋垃圾”禁令越收越紧日媒:中国环保对策来真的》)

材料三

长期来看,禁令最终的目标无疑是提高国内固体废物的回收利用率,甚至倒逼出前端垃圾分类,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复旦大学环境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李志青认为,制造业面临三种选择——国外再生资源、国内再生资源和新的材料。随着中国能源资源税率的上升,新原材料的成本在上升;而“洋垃圾”被禁止之后,再生行业的原材料供给缺口只能依靠国内的“土垃圾”来补足,这会倒逼国内的“土垃圾”做好后端处理,再进一步倒逼前端的居民社区垃圾分类做得更好。但同济大学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学院教授杜欢政对此表示怀疑。他表示,国内的资源量不足是中国从国外进口废弃物的根本原因,也就是说,真实的现状是,即使中国全方位推动生活垃圾分类,资源量依然难以满足市场需求。针对矛盾的根源环境问题,杜欢政认为,根本上这是处置固体废弃物的产业该如何进行提升的问题。只要规模化的处置企业能保障污水处理、空气治理、职业卫生,就不应该全面禁止进口废品。

李志青也认为,不能一棍子打死“洋垃圾”,认为所有的再生资源都是弊大于利。完善的市场应该是允许进口,但要满足中国管制的要求和标准。这个环境标准可以定得很高,因为随着中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破坏环境的成本也理应提高。

(摘编自《中国经济导报》冯灏<“洋垃圾”被禁有望倒逼“土垃圾”分类回收升级》)

【小题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2018年1月,我国正式施行禁止“洋垃圾”入境新规。这一举措是根据时代变化而进行的调整,也是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B.中国禁止“洋垃圾”入境的政策短期内无疑会对美澳日等传统垃圾输出国的相关产业造成一定影响。但从长远看,此举有助于全球生态安全。
C.李志青认为,“洋垃圾”被禁止后,再生行业的原材料供给缺口只能依靠国内的“土垃圾”来补足,这会倒逼国内的“土垃圾”做好处理。
D.杜欢政表示,国内的资源量不足是中国从国外进口废弃物的根本原因,解决这个问题,关键在于处置固体废弃物的产业尽快提升品质。
【小题2】以上三则材料中,《人民日报》、“参考消息网”、《中国经济导报》报道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