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科学家们现在还不确定智能手机是否会破坏我们的大脑,但他们已经确信智能手机会让人上瘾,而且会导致抑郁。
今时今日,我们无时不刻不被智能手机发出的各种信息干扰。我们用智能手机的闹钟功能将我们唤醒,不时收到一些电子邮件,屏幕上常常弹出同事或好友发来的消息通知,各种数字助手带着它们特有的毫无感情的声音不时插进来说几句话。
我们似乎认可和乐于接受这样的干扰行为,因为我们想让技术为我们繁忙的生活提供帮助,确保我们不会错过重要的约会和交流。
但是我们的身体却有不同的看法:这些不断出现的提醒将我们的应激激素转化成了行为,让我们要么奋起,要么逃避。我们心跳加速,呼吸急促,毛孔大张,肌肉收缩。这种反应原本是为了帮助我们摆脱危险,而不是回复同事的电话或短信。
科学家们在很多年前就知道了一个人们不愿意承认的事实:人类不能真正的一心多用。这意味着每次我们停下来回复一个新的消息或者收到手机上另一个不同的应用程序发来的通知,我们就会被打断,这种打断会让我们付出代价。科学家们将这种代价称作“转换成本”。
有时候,从一项任务转换到另一项任务只需十分之一秒。但是如果我们经常在各种想法、对话和交易之间频繁转换,我们的转换成本就会增加,并且让我们更容易出错。心理学家大卫·迈耶研究了这个效应,他估计在不同的任务之间转换会消耗掉我们40%效率最高的大脑时间。
内分泌专家罗伯特·鲁斯提格表示,每次转换任务时,我们还会用一定的应激激素皮质醇来刺激自己。这种转换会让我们的大脑中具有最高阶认知功能的前额叶皮质进入睡眠状态,并刺激大脑产生多巴胺,这是一种容易让人上瘾的化学物质。
换句话说,我们并不能同时做多件事,但我们却一直尝试着这样做,这会给我们造成持久性的压力。长期的压力会让我们抑郁,于是我们渴望更多的干扰来刺激大脑产生多巴胺,从而让这个循环继续下去。
我们不是生来就这样生活的。
我们的手机应用程序正在利用我们对安全和社会互动的固有需求。研究人员开始意识到这对我们来说是多么可怕。89%的大学生报告说他们经常产生手机在震动的幻觉,而86%的民众说他们经常查看电子邮件和社交媒体帐户,这让他们感到非常紧张。
鲁斯提格说,我们手机的通知通过建立压力恐惧记忆途径来训练我们的大脑,让大脑处于几乎恒定的压力和恐惧状态。这种状态意味着我们的前额叶皮质完全失控,并且几乎停止工作。
尽管有这么多令人不安的发现,但是科学家们并没有说享受你最喜欢的手机应用程序是具有破坏性的,出问题的是我们的使用方式。
鲁斯提格表示,他希望通过划定社会可接受的智能手机使用范围来改变这一现状。如果我们能将智能手机上瘾列为禁忌,就像在公共场合禁止吸烟一样,人们至少需要限制一下使用手机的行为,这可以让他们的大脑休息一下。
鲁斯提格说:“我的希望是,我们的社会能够变成这样一种状态,即不能在公共场合使用手机。”
(选自《科技视界》 ,有删改)
【小题1】下列有关“转换成本”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从一项任务转换到另一项任务,会消耗掉我们40%效率最高的大脑时间。 |
B.在不同的任务间转换,会刺激大脑产生多巴胺,从而使我们易于上瘾。 |
C.手机通知迫使我们在不同的任务间转换,给大脑造成持久性压力,让大脑长期处于恐惧状态。 |
D.任务转换使我们大脑中具有最高阶认知功能的前额叶皮质几乎停止工作。 |
【小题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智能手机发出的各种信息干扰使我们出现了本是帮助我们摆脱危险的身体反应。 |
B.人类不能真正的一心多用,这是一个经科学证实的结论,只是人们不愿意承认罢了。 |
C.总是从一项任务转换到另一项任务,这让我们付出更大的代价,因而更容易出错。 |
D.人们一直尝试同时做多件事,这会让我们抑郁。于是我们渴望更多干扰,以产生多巴胺来安抚抑郁的情绪,从而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论正确的一项是
A.只要使用方式恰当,我们就能充分享受智能手机应有程序带给我们的无限乐趣。 |
B.智能手机时时刻刻发出各种干扰信息,这势必会破坏我们的大脑。 |
C.通过划定智能手机使用范围可以改变人们对智能手机上瘾的现状。 |
D.使用智能手机,在各种任务之间不停转换,会导致我们无法进行较高层次的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