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关汉卿(选段)(注)

田 汉

朱帘秀 咳,我最不能瞑目的是玉仙楼那天晚上,我托和卿设法让你连夜逃走,你怎么不走,反而第二天晚上来看戏呢?你那样爱看戏吗?

关汉卿 我怎么能走?我怎么能让你一个人承担那样重的担子?

朱帘秀 我有什么?大不了一个唱杂剧的歌伎,怎么能比得你?你是一代作者,你替我们杂剧开了一条路,歌台舞榭没有你的戏,人家就不高兴。你正应该替大伙儿多写些好东西,多替“有口难言”的百姓们说话,多替负屈衔冤的女子们申冤,可是,可是于今你也跟我一样,就这么完了,那怎么行?叫他们杀了我吧,千万把你给留下……(她哭了)

关汉卿 四姐,谢谢你的好心。我们的死不就是为了替百姓们说话吗?人家说血写的文字比墨写的要贵重,也许,我们死了,我们的话说得更响亮。可是你不像我,我已经快五十的人了,你还年轻,功夫好,那么早就成了名角儿,你死了人家要埋怨我的。不是伯颜老太太那样疼你,还说要认你做干闺女吗?干吗不写封信给她,求求她,我想一定有好处的。信可以托何总管转去,准能收到,快点写吧。要不,我给你代笔也成。

朱帘秀 那么你呢?你也求求她吧。

关汉卿 我怎么能求她?

朱帘秀 那为什么我就应该求她呢?她还不是杀人不眨眼的伯颜丞相的老太太吗?她疼我无非我这个女戏子把她给逗乐了。她也不是真懂我们的戏的,她不过让人家说她是多么慈悲,瞧戏都流眼泪。其实呢,伯颜丞相今天在这里屠城,明天在那里杀降,她半点眼泪也没有流过。我就恨这样的女人,我还去求她?死也不求她!

关汉卿 不求她那就得……

朱帘秀 就得死。跟关大爷这样的人一道死,我还有什么不足呢!我修不到跟你生活在一块儿,就让我们俩死在一块儿吧,汉卿!(她紧握着关汉卿的手)

关汉卿 四姐,我觉得我们的心没有比这个时候靠得再紧的了。入狱的时候,我就打算有今天。前天晚上,我写了一个曲子叫《双飞蝶》,想给你看看,他们害怕,不给传递,我也没有勉强。现在我亲自交给你吧。要是你能唱唱该多好。

朱帘秀 给我。(接过去)

关汉卿 写得很乱,你看得清楚吗?

朱帘秀 看得清楚。(她半朗诵,半歌唱地)

将碧血,写忠烈,/作厉鬼,除逆贼,这血儿啊,化作黄河扬子浪千叠,/长与英雄共魂魄!强似写佳人绣户描花叶,/学士锦袍趋殿阙,浪子朱窗弄风月。/虽留得绮词丽语满江湖,/怎及得傲千奇枝斗霜雪?念我汉卿啊,/读诗书,破万册,写杂剧,过半百,/这些年风云改变山河色,/珠帘卷处人愁绝,/都只为一曲《窦娥冤》,/俺与她双沥苌弘血;/差胜那孤月自圆缺,/孤灯自明灭;/坐时节共对半窗云,/行时节相应一身铁;/各有这气比长虹壮,/哪有那泪似寒波咽!/提什么黄泉无店宿忠魂,/争说道青山有幸埋芳洁。/俺与你发不同青心同热,/生不同床死同穴;待来年遍地杜鹃花,/看风前汉卿四姐双飞蝶。/相永好,不言别!

(她十分感动)哦,汉卿!(她拥抱关汉卿)

[禁子、禁婆上。]

禁 子 半刻完了。回去吧。(分开他们)

禁 婆 听你们说得怪可怜的,以后只怕没有见面的时候了。容你们一别吧。

朱帘秀 不。

关汉卿 我们不告别,我们永久在一起的。

禁 婆 那么回号子吧。

[禁子牵着关汉卿,禁婆牵着朱帘秀,铁锁锒铛地各归狱室。]

(注)选段为关汉卿和朱帘秀在狱中的对话,朱帘秀为《窦娥冤》中窦娥的扮演者。
【小题1】结合选段内容简要分析关汉卿的性格。
【小题2】《双飞蝶》是全剧的画龙点睛之笔,也是节选部分的重点。在悲愤激昂的歌声中,关汉卿的高尚品德与情操以及他与朱帘秀纯洁而真挚的感情,栩栩如生地展现在我们面前。试简要分析《双飞蝶》一曲主要使用了哪些表现手法。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9-07-19 05:46:2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现代文阅读
征服
陈忠实
夜已深,天很黑,田野悄悄静静。使人透不过气来的闷热散开了。南葫芦攥着一柄钢叉,死死盯着那个贼。
那贼正蹲在菜园地里。南葫芦渐渐看分明了,那是南红卫。高中毕业生,把书念到狗肚里去了。你在南村扯旗造反,整南恒的二爸……南恒今年当了队长,有你好受的,等着!
只见南红卫拔了一堆葱正往外转移。南葫芦突然出现在他面前,举着钢叉。南红卫一惊,接着摆出一副随便咋办的架势。
南葫芦把钢叉收回,呵斥说:“走!见队长!”倒霉透咧!南红卫边走边想。队长南恒是他的对头。看你南恒怎么揉搓我吧。“文革”中,我整了南恒二爸又怎么样呢?南恒二爸在“四清”运动中,把我南红卫的老子整得还不惨吗?那年正好我高中毕业,考大学分数够了,政审通不过。
一阵急促的敲门声,队长南恒惊醒了。他披上布衫,出来开门。问:“啥事?”
“光彩事!”是葫芦的得意的调门。南恒明白了:南红卫偷了南葫芦承包的大葱。
黑暗中,这十二张嘴也辩不倒的南村文化最高的农民站在那里,把脸摆到另一边,任南葫芦挖损。 :“哈呀!葫芦叔——”南恒习惯地用食指顶顶鼻头,笑了,“红卫是我派去的……”
“你说啥?”南葫芦打断他的话。
“我派他去拔葱的。”南恒肯定地说。
“你……”南葫芦张着嘴,合不拢了。
“我想看你到底负不负责任。”南恒仍然平静地说,简直跟真的一样。
“噢!这……”南葫芦一下泄了气。南红卫转过脸,发出两声尴尬的笑声。
三人散后的好一会儿,南恒又听到有人敲门。南恒拉开门闩,一眼瞅见门口站着南红卫,忙问:“你还没睡?”
“睡不着……”
“好,咱俩扯扯。”南恒热情地说。于是俩人走到街巷里。
“刚才那事,你下一步……准备咋办呢?”
“没有下一步。”村巷里只有他俩的脚步声。
田野里比村巷里亮多了,清凉的带着湿漉漉的水气的夜风,吹得人心胸里好舒畅,河滩里无名水鸟单调的叫声,更显出田野的寂静。两人在大路边坐下。
“你为啥不整我呢?”南红卫突然转过头问。
“我不想整任何人。我今年当队长,能不能把南村的事办好,是另一回事”
“你刚一上台,把你堂哥整惨了,”南红卫说,“对我,你咋这么客气?”
“我堂哥挪用公款,不能不整!你呢?我想拉你进队委会,把你的面皮扒光了,就不好用了。”
“把我拉进你的班子?你是怯那些在“四清”运动中挨了整的人,是不是?”南红卫反问。
“对。”南恒承认了。
南红卫得意起来:“我早就看穿了你。”
“你先别得意,”南恒说,“你只说对了一半。”
“那一半是啥?”南红卫问。
“你有文化,有本事,对村里有用处。”南恒说,“你当队长那几年,队里烂了,穷了,也有当时社会的原因。你有几件事办得好,比如办秦川牛场、办砖场……”
“甭提了!”南红卫叹了口气,“一样也没成。”
“不成的原因,关键就在你只依靠你的那一股势力,把另外几股势力当敌人。”南恒说。
南红卫沉吟半晌,不得不承认。
“你宁可南村继续烂下去,也不能容忍我南恒当队长!”南恒毫不回避。
既然谈开了,就索性说个明白。“痛快!我承认。”南红卫激动地站起来,“我今晚来找你,就是想听你说句实话。”
南恒也站起来,“不整你,就是这原因。”
“我这号人……吃软不吃硬,”南红卫表白说,“其实,真正厉害的,是你老弟这号人!”
“甭勾心斗角了!老哥!”南恒也诚恳地说,“斗了十几年了,斗得大家碗里一天比一天稀!”
“南村不是没能人!”南红卫说,“却把本事花到钩心斗角上去了。”
南恒扶一下眼镜,高兴地叫起来:“这才是一句实扎扎的话。再往下说呀!”
“完了。”南红卫说,“我睡不着。你包庇我,比罚我更叫人羞愧。我找你,就是想说这句话……”
“好了,不说这事,”南恒说,“告诉你吧,我准备重办秦川牛繁殖场,这是独门生意。你准备一下,县里物资交流会就要开了,你去给咱物色几头纯种秦川牛回来。”
“那没问题!”南红卫说,“我研究过秦川牛!”
“咱俩可要共事了……”南恒说。
“要共事就共到底……”南红卫说。
繁星在不知不觉中隐匿起来了,湛蓝的天幕上,只有几颗很大的星儿,发着红蜡头似的光,晨风轻轻掠过田野,黎明了。
【注】“四清”运动是指1963年至1966年开展的教育运动。初期在农村“清工分、清账目、清仓库、和清财物”,后期在城乡“清思想、清政治和清经济”。
【小题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
A.小说语言朴实,通俗易懂,具有生活气息与农村特色,另外如“啥”“实扎扎”“甭”“咋”这些词语的运用,又使小说带有地域色彩。
B.小说采用肖像描写、细节描写、语言描写和内心独白的形式,对人物的心理进行细腻真实的描写,生动形象地表现了人物的性格特点。
C.南红卫被抓后,自认倒霉,吃惊后摆出一副随便咋办的架势,被南恒包庇后,心存疑虑,主动找南恒问个究竟,说明南红卫是一个多疑的人。
D.小说注重于细微处写人,如写能言善辩、南村文化最高的南红卫偷菜被抓后“把脸摆到另一边,任南葫芦挖损”,刻画出他的傲慢。
E.小说对南葫芦的语言着墨不多,但言简意赅。“走!见队长”刻画出南葫芦的强势;“光彩事”运用反语,刻画出南葫芦内心的得意。
【小题2】小说三处画横线的环境描写颇显作者的匠心,请结合内容,分析其艺术效果。
【小题3】这篇小说以“征服”为题,有主题思想、情节结构等多方面的考虑,请选择其中一个方面,结合全文陈述观点并作分析。

同类题2

请根据语境理解划线句子的潜台词.
(1)下文节选自《雷雨》(第一幕),全剧从鲁贵和女儿四风的对话开始,鲁贵喜好赌博,一次次把鲁大海寄给侍萍的工钱输掉。他知道四凤与周萍的关系,常向女儿“借钱”。这次又向女儿”借钱”来了——

鲁贵:真的?说起来这不怪我,昨天那几个钱,大账还不够,小账还剩点,所以我就耍了两把,也许赢了钱,不都还了么?谁知运气不好,连喝带赌,还倒欠了十来块。

四凤:这是真的?

鲁贵:(真心的)这可一句瞎话都没有。

四凤:那我实实在在地告诉您,我也没有钱!(说完就要拿起药碗)

鲁贵:(着急)凤儿,你这孩子是什么心事?你可是我的亲生孩子,

四凤:(嘲笑地)亲生的女儿也没法把自己卖了,替您老人家还赌债啊?

鲁贵:(严重地)孩子,你可明白点,你妈疼你,只在嘴上,我可是把你的什么要紧的事情,都处处替你想。

四凤:(明白地,但是不知他闹的什么把戏)你心里又要说什么?

鲁贵:(停一停,四面望了一望,走进四凤,佯笑)我说,大少爷常跟我提过你,大少爷他说——

潜台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电影《命运呼叫转移》第四章《山难》中奸商滕少延出了车祸,打电话求救却无人相信,生死边缘,他在忏悔。他想到了坏朋友大头,先因行骗发达,后因犯罪入狱,滕少延说了一向耐人寻味的台词:“老天只是近视眼,没有瞎眼。”它的潜台词是什么?
潜台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高干病室
聂鑫森
在“东方医院”的这间急诊室里,摆着八张病床,有八个垂危病人在等着救治。
年近六十的张刃,睡在第五床,一直昏迷不醒。坐在床边的秦欣,胖胖的脸上满是忧愁。张刃是自己几十年患难与共的好友,这次从千里之外的A省省会,到C市来探访他,于是他邀约一群新闻界的老人,一起来参加他为张刃所设的洗尘接风宴,酒还没过三巡,张刃就突然中风倒在了地上!
在这个人口过千万的大都市,最好的医院要数“东方医院”,有第一流的医生,也有第一流的设备。但到这里来看病和住院,却是不易。而院中之院的高干病房,只接收副部级以上的病人。
张刃不是本地的公务员,本是进不来的。但秦欣是C市《大都市报》的总编,“东方医院”的院长是他的熟人,把电话打过去,反复说明张刃的身份,院长就把救护车派来了,先安置在普通的急诊室。秦欣知道院长已经很卖面子了,进来了再想办法吧。
盖着一床薄薄被子的张刃,只有瘦瘦的一条;窄窄的脸,闭得紧紧的双眼,嘴角歪歪的。眼下的最好方式,似乎只是吊水,只是使用脑起搏器。医生和护士戴着口罩,在急诊室里出出入入,病人的家属叽里呱啦说着话。这环境实在太差了。
按张刃的年纪,又有高血压的老毛病,本不适宜一个人单独外出。但张刃的老伴要带孙子,抽不开身。按他目前的身份,A省省政协的副主席,即便是访友,车旅费、住宿费都是可以报销的,还可带个单位的小青年沿途照顾。张刃通通谢绝,这种特权他不能享用,一切都自费!血压高怕坐飞机受不了,是坐十几个小时的火车赶来的,能不累吗?稍喝点酒,就出了险情!
秦欣见一个年轻的医生走过来,忙站起,和气地问:“大夫,他什么时候会醒过来呵?”
“这不好说,您耐心等待吧。”说完,他别过脸走向另一张床。
秦欣说:“等?等到张刃真出了事,就来不及了。”
他忙去走廊上,找了台座机,拨号打给院长,请求把张刃安排到高干病房去。院长为难地说:“怎么证明病人是副部级呢?而且,即便是副部级,也得请C市的领导发话呵。”
秦欣叹了口气,再打电话去报社,让行政科派两个人来看守病人,当然要带台小车来。他可以使用这种特权:调车调人。他得去C市的政协,找一二把手,把情况说明。他要请C市政协给A省政协打电话,说张刃在C市病倒了,住不进高干病房,赶快开出证明发传真过来,说明张刃为副部级。还要请A省政协派人来料理各种事项,最好能把张刃的家人接来。
所有的问题都迎刃而解。
张刃住进了高干病室。几个有经验的大夫,迅速为张刃会诊,研究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抢救、护理、康复方案。C市政协主要负责人亲自面对面给医院领导打了招呼,再到病房去看望了张刃,献上一大束鲜花。A省政协派专人坐飞机来,还带来了张刃的老伴。
半个月后,张刃能坐起来了。
在这间宽敞、明亮、雅洁的病房里,只放着一张病床!离病床五米远的地方,放着长条茶几、茶具柜、真皮沙发、暖水瓶和书报架。一个老大夫说:“张刃先生可算是死里逃生,再住一个月左右就可以完全恢复了。”张刃说:“谢谢你们,谢谢!”
大夫走了。张刃对秦欣说:“可叹呵可叹。我从年轻时代起,就对批判特权不遗余力。但我这次得病,却又不能不依靠特权的荫庇,这才真正是我的悲剧。”
“不,是我们的悲剧。院长曾请求我写一篇通讯,以表彰他们的医德医风。就为此院治好了我的老友,这文章我不能不写。”
“也给C市政协捎上几段话吧。”
“好。这应算是一种话语特权,我也难避其俗了。”
两人再不说话了,你望着我,我望着你,眼里有了浑浊的泪水。
(节选自  2014年3月28日《光明日报》)
【小题1】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作品以简洁含蓄的笔触描写了一个老干部生病住进高干病室并最终获救的故事,从一个侧面表现了特权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和影响。
B.秦欣坐在张刃的病床边,胖胖的脸上满是忧愁,因为张刃是不远千里来看他的,又是他设的洗尘接风宴,所以他要为张刃的中风承担完全责任。
C.张刃住进医院后,医生和护土戴着口罩在急诊室里出出人人,又是给他吊水,又是使用脑起搏器,对他进行了及时有效的治疗。
D.秦欣是一个惯用特权的人,他打电话让报社派两个人来看守张刃,顺便带台小车来随自己去市里找关系说明情况,最终让张刃住进了高干病室。
E. 张刃对救治自己的医生表示由衷的感谢,但他又对自己长期以来一直不遗余力批判特权,却在最后又因住进高干病室而获救表示遗憾。
【小题2】作品中的“张刃”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
【小题3】作品是怎样表现高干病室的优越?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小题4】结尾张刃和秦欣“眼里有了浑浊的泪水”,作品为什么这样写?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立正
许行
“说说,为什么一提起蒋介石你就立正?是不是……”
我的话还未说完,那个国民党军队的被俘连长,早就又“叭”下子来了个立正,因为他听到我提到蒋介石了。
这可把我气坏了,若不是解放军的纪律管着,早就给他一巴掌了。
“你算反动到底啦!”
“长官,我也想改,可不知为什么,一说到那个人就禁不住这样做了……”
“我看你要陪他殉葬啦!”我狠狠地说。
“不,长官,我要改造思想,我要重新做人啦!”那个俘虏连长很诚恳地说。
“就凭你对蒋介石的这个迷信态度,你还能……”
谁知我的话里一提蒋介石,他又“叭”下子来了个立正。
这回我终于忍不住了,一巴掌把他打了个趔趄。并且厉声说:
“再立正,我就打断你的腿!”
“长官,你打吧!过去我这也是被打出来的。那时我还不是排副,就因为说到那个人没有立正,被团政训处长知道了,把我弄去好一顿揍,揍完了对我进行单兵训练,他说一句那个人的名字,我马上就来个立正,稍慢一点就挨打,有时他趁我不注意冷不防一提到那个人的名字,我没反应过来便又是一顿毒打……从那以后落下这个毛病,不管在什么时间地点,一说到那个人的名字就立正。弄得像个神经病似的,可却受到嘉奖,说这是对领袖的忠诚……长官,你打吧!你狠狠地打一顿也许能打好呢。长官,你就打吧!”俘虏连长说着就痛苦地哭了,而且恳切求我打他。
这可怪了!可听得出来,他连蒋介石三个字都回避提,生怕引起自己的条件反射。不能怀疑他的这些话的真诚。
他闹得我有些傻了,不知该怎么办好!
1948年我在管理国民党军队的俘虏时,遇到了这么一件事。当时那个俘虏大队里都是国民党连以下的军官,是想把他们改造改造好使用,未曾想到竟遇到这么一个家伙。
“政委,咱们揍他一顿吧!也许能揍过来呢。”我向大队政委请求说。
“不得胡来,咱们还能用国民党军队的方法吗?你以为你揍他,就是揍他一个人吗?”
嗬!好家伙,政委把问题提得这么高。
“那该怎么办?”我问。
“你去让军医给他看看。”
当时医护水平有限,自然看不出个究竟来,也没有啥医疗办法。以后集训完了,其他俘虏作了安排,他因这个问题未解决,便打发回了家。
事隔30年,“文化大革命”后,我到河北一个县里去参观,意外地在街上遇上他,他坐在一个轮椅上,隔老远他就认出我来。
“教导员,教导员!”他挺有感情地扯着嗓子喊我。
他头发花白,面容憔悴,显得非常苍老,而且两条腿已经坏了。我问他腿怎么坏的,他说因为那个毛病没有改掉,叫“红卫兵”给打的,若不是有位关在“牛棚”的医生给说一句话,差一点就要没命啦!
我听了毛骨悚然,生活竟是这样的一部史书!打断了他两条腿,当然就没法立正了,这倒是一种彻底的改造方法。于是我情不自禁地说:
“你这一辈子叫蒋介石给坑啦!”
天呵!我非常难过地注意到:在我说蒋介石三个字时,他那坐在轮椅中的上身,仍然向前一挺,作了个立正的姿势。
【小题1】请以时间为顺序,围绕“立正”概括故事情节。(4分)
【小题2】分析文中划线的两个句子的描写手法与表达效果。(4分)
(1)他头发花白,面容憔悴,显得非常苍老,而且两条腿已经坏了。(2分)
(2)我非常难过地注意到:在我说蒋介石三个字时,他那坐在轮椅中的上身,仍然向前一挺,作了个立正的姿势。(2分)
【小题3】这篇小说主人公的形象有何特点?造成主人公悲剧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4分)
【小题4】结合全文,谈谈本文以“立正”为题目的好处。6分)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爱情信使
(美国)欧·亨利
在这样的季节,公园里很少见到游人。这位坐在路边长椅上的年轻姑娘,大概是想出来抢先品尝春天来临的滋味。她静静地坐在那里,沉思着,脸上显出几分忧郁和伤感。
一个身材高大的年轻小伙子,沿着她附近的一条小道匆匆穿过公园,身后跟着一个男孩,替他拿着手提箱。小伙子看见姑娘,脸上马上红一阵白一阵的。他从离她仅有几米远的地方经过,但那姑娘却好像根本没有看到他似的。
他又往前走了四五十米远,在一边的长椅上坐下。男孩扔下手提箱,两只机灵的眼睛不解地盯着他看。他对男孩说:
“我想请你传个话给坐在那边椅子上的姑娘,告诉她我是打从这儿路过去火车站的,我要去旧金山。你对她说,因为她吩咐过我不许跟她说话,也不许给她写信,我只好用这种方法最后一次请求她:为了我们旧日的情谊,别再这样感情用事。你对她说,无缘无故地指责并甩掉一个不该这样对待的人,既不说明理由,又不给人以解释的机会,这有悖于她善良的本性。去,就这样告诉她吧。”
小伙子给男孩手里塞了一枚硬币。小男孩朝小伙子望了一会儿,然后撒腿就跑开了。他走近姑娘身旁,先是犹豫了一下,随即便大大方方地说:
“小姐,那——那边椅子上的先生派我来向您打个招呼,表白他的心意。要是你不认识那小伙子,那他就是故意戏弄您,您——您只要说一声,我在三分钟之内就能把警察叫来。要是果真您认识他,那我——我就要把他那一大堆废话说给您听了。”
那姑娘听他这么一说,脸上显出了一点兴趣。
“我——先前认识那位先生,我想就不用劳驾警察了吧。你也可以替他表白,不过不要搞得露天表演似的。”
“哦。”小男孩浑身都耸动起来,“他说他已将所有的衣服都给收拾在那只手提箱里,要赶往旧金山。……他说您把他当作薄情郎拒之门外,又不肯给他个分辩的机会。他说您给他的打击太大。”
姑娘凝视着竖立在杂树丛中的那座忧郁的雕像,冲着小信使说道:
“你去告诉那位先生,首要的是忠贞不二和真诚可信。请你告诉他,我已尽最大努力剖析自己,我知道自己的心灵深处需要什么,但更清楚它有软弱的一面。这就是我不让他解释的原因。我不是凭道听途说,也不是在证据不足的情况下指责他的。”
“请你告诉他,那天晚上,我从后面走进花房,去给我母亲折一朵玫瑰花。我亲眼看见他和阿什伯顿小姐在粉红色的夹竹桃底下。那场面真精彩,可是那依偎在一起的丑态却成了不打自招的证据。我离开了花房,同时也丢弃了玫瑰花和我的理想。你把我的这番表白带给那位先生吧。”
“实在不好意思,小姐,依……偎……在一起,给我解释一下好吗?”
“依偎——你就说亲热地靠在一起——要不,你就说靠得太近,叫人家无法保持一个正常的距离吧。”
小男孩又一溜烟地跑开了,沙砾在他的脚下飞溅开来,不一会儿到了另一张长椅旁边了。小伙子急切地投来询问的目光。
“小姐说她懂得,当——当小伙子鬼话连篇地乞求和解时,姑娘们最容易受骗上当,所以——那些甜言蜜语她一概不听。她说她亲眼看见你在暖房里跟——跟一个姑娘搂抱在一起,正拼命地和那姑娘亲热。她看来实在恶心。她说你最好还是趁早赶你的火车去吧。”
小伙子轻轻地吹了个口哨,他眼睛一亮,突然有了主意。他迅速地将手伸进大衣里边的口袋,掏出了一封信递给男孩,随后又掏出一块银元给了他。
“把这封信给小姐送去,”他说,“请她看一看。你对她说,要是她早在自己理想的信念中掺进一点点对别人的信任的话,自己就不至于这么伤心了。”
信使又站在姑娘的面前了。
“那——那位先生说,你的那些想当然的说法真让他受了委屈。他说他不是那种花花公子,小姐,请你看看这——这——封信吧。我敢打赌,他是个清白的人,决不会错。”
姑娘犹豫了一下,打开信,看了起来。
亲爱的阿诺德医生:
上星期五晚上,我女儿出席沃尔德伦夫人家的宴会,突然心脏病发作,差点儿晕倒在她家的花房里,当时若不是您在旁扶住了她,并加妥善照料,我们也许就失去她了。特致函深表谢意。
永远感激您的罗伯特·阿什伯顿
姑娘晶莹明亮的眼睛里闪动着喜悦的泪花。
“那位先生要您的回音呢,”小男孩说。
“请你告诉那边椅子上的先生,”她颤声笑着说,“他的恋人现在就要他过来。”
(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这篇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小说开头写姑娘“抢先品尝春天来临的滋味”,是为了表现姑娘内心有美好的追求,“春天的来临”暗示了后文爱情的复活。
B.小说中小男孩机灵而可爱,他并未按原话传达,反说得有些夸张,但却很好地传递了一对恋人的意思,增添了小说的戏剧性。
C.作者将阿什伯顿的那封信原文照转,突出了信件的作用。信件既是二人矛盾化解的契机,也使小说简单的情节变得曲折跌宕。
D.作者擅长在平淡叙述中营造喜剧效果,比如男孩说“三分钟之内就能把警察叫来”,以及要姑娘解释“依偎”的意思,都令人忍俊不禁。
E. 小说善用侧面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杂树丛中的那座雕像”烘托了姑娘的忧郁,“沙砾在他的脚下飞溅开来”则烘托出男孩的机灵。
【小题2】小说围绕误会展开,请从男主人公阿诺德医生的角度,梳理小说情节。
【小题3】小说中男主人公阿诺德医生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
【小题4】小说以“爱情信使”为标题有什么妙处?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