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浪淘沙夜雨
梁寅
  檐溜泻泉声,寒透疏棂。愁如百草雨中生。谁信在家翻似客,好梦先惊。花发恐飘零,只待朝晴。彩霞红日照山庭。曾约故人应到也,同听啼莺。(注)①梁寅( 1309-1390),字孟敬,新喻(今江西省新余县)人,元宋明初学者。
(1)词中主人公为何而“愁”?“彩霞”“红日”“啼莺”这组意象表达了他怎样的心境?
(2)画线词句是怎样写“愁情”的?请简要分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7-03-02 11:56:0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于成龙,汉军镶黄旗人。康熙七年,授直隶乐亭知县。八年,滦州知州以罪囚脱逃降调,乐亭民列其善政,两叩阍吁留,下巡抚金世德勘,得复任。十八年,通州知州。

二十一年,擢江宁知府。二十三年,上南巡至江宁,以成龙廉洁,传谕嘉之,擢安徽按察使。二十五年,擢直隶巡抚。谕询:“畿辅重地利弊应兴革者,宜何先?”成龙奏:“弭盗为先奸恶之徒仗旗下名色窝藏匪类有司明知而莫敢深究嗣后有如此者臣当执法治之”既抵任,疏言:“弭盗之方,在力行保甲,民间已遵行。惟旗下庄屯向不属州县,本旗统领远在京师,仅有拨什库①在屯,未能约束。应令旗人与民户同编保甲,拨什库、乡长互相稽察,盗发,无问所劫为旗为民,协力救护。得盗,赏;藏盗、纵盗,罚。”下部议行。先后捕治旗丁沈颠、太监张进升及大盗司九、张破楼子等,置于法。

三十三年,召诣京师。疏言运河、黄河堤卑薄者,均宜加筑高厚。河防各设专员,而无顾此失彼之虞。又计河工所费繁多,请开捐例②,减成核收;并推广休革各员,上至布政使,皆得捐纳。上召成龙入,问:“开捐例得无累民?”成龙奏:“无累。”上曰:“捐纳之人,岂尽殷实?大约称贷者多,不朘削百姓,则逋负何由而偿?”成龙乃请罪。上因问:“尔尝短山东巡抚靳辅③,谓减水坝不宜开,今果何如?”成龙曰:“臣彼时妄言,今亦视辅而行。”廷臣议成龙怀私妄奏,当夺官,上命留任,仍兴举简要各工。
三十七年,命以总督衔管直隶巡抚事。三月,请修永清、固安旧堤,挑浚浑河淤沙。十月竣工,诏赐名曰永定河,建庙以祀。三十八年,上南巡,临阅高家堰、归仁堤诸处,以增筑疏浚事宜,谕令筹办。寻以病乞假,命在任调治,遣医往视。三十九年,卒,赐祭葬如例,谥曰襄勤。

(取材于《满汉名臣传》)

注释:①拨什库:清代官名。②捐例:清代朝廷纳资捐官的规例。《清史稿•选举志七》:“捐例不外拯荒、河工、军需三者,曰暂行事例,期满或事竣即停。”③辅:清代治河专家。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弭盗为先/奸恶之徒仗旗下名/色窝藏匪类/有司明知/而莫敢深究/嗣后有如此者/臣当执法治之
B.弭盗为先/奸恶之徒/仗旗下名色/窝藏匪类/有司明知而莫敢深究/嗣后有如此者/臣当执法治之
C.弭盗为先/奸恶之徒/仗旗下名色/窝藏匪类/有司明知/而莫敢深究嗣后/有如此者臣当执法治之
D.弭盗为先/奸恶之徒/仗旗下名色/窝藏匪类/有司明知而莫敢深究嗣后/有如此者臣当执法治之
【小题2】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古代表示官职变动有专门的词语,文中表示升迁的有擢、赐等;表示贬谪的有降、署等。
B.明清时期,知县、知府和知州都是地方行政长官的名称。从文章内容看,知府官职高于知县。
C.保甲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一种户籍编制,以便统治者通过层层管理来达到统治人民的目的。
D.辅是清代直隶省的别称。:京畿:辅,如汉代的三辅:畿辅合指京都周围附近的地区。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于成龙虽然在乐亭任职时间不长,但施政深得民心。后来,又因为为官清廉,得到皇帝诏令嘉奖。
B.皇上向于成龙询问畿辅重地兴利除弊首要的事是什么,于成龙认为是消除盗贼,大力推行保甲制。
C.皇上认为可能会有借钱纳资捐官的人,这些人最终会削弱百姓来偿还债务。于成龙认为皇上说得对,于是主动认错。
D.皇上亲临察看于成龙负责修缮的高家堰、归仁堤各处,命令于成龙继续筹办筑疏浚的事务。不久他因病请假,回乡调养治疗了。
【小题4】翻译
(1)以罪囚脱逃降调,乐亭民列其善政,两叩阍吁留,下巡抚金世德勘实,得复任
(2)会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爱为德,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岑嘉州集序

唐杜确

自古文体变易多矣。梁简文帝及庾肩吾之属,始为轻浮绮靡之词,名曰宫体。自后沿袭,务于妖艳,谓之摛锦布绣焉。其有敦风格,颇存规正者,不复当时所重。讽谏比兴,由是废缺。物极则变,理之常也。圣唐受命,斫雕为开元之际王纲复举浅薄之风兹焉渐革其时作者凡十数辈颇能以雅参丽以古杂今彬彬然灿灿然近建安之遗范矣

南阳岑公,声称尤著。公讳参,代为本州冠族。曾大公文本,大父长倩,伯父羲,皆以学术德望,官至台辅。早岁孤贫,能自砥砺,遍览史籍,尤工缀文,属辞尚清,用意尚切,其有所得,多入佳境。每一篇绝笔,则人人传写,虽闾里士庶,戎夷蛮貊,莫不讽诵吟习焉。时议拟公于吴均、何逊,亦可谓精当矣。天宝三载,进士高第,解褐右内率府兵曹参军,转右威卫录事参军。入为右补阙,频上封章,指述权佞。改太子中允兼殿中侍御史,充关西节度判官。圣上潜龙藩邸,总戎陕服,参佐僚史,皆一时之选,由是委公以书奏之任。出为嘉州刺史。副元帅相国杜公鸿渐,表公职方郎中兼侍御史,列于幕府。无几使罢,寓居于蜀。时四川节度因乱(注)受职,本非朝,其部统之内,文武衣冠附会阿谀求自结,皆曰:中原多故,剑外小康,可以庇躬,无暇向阙。公乃著《招蜀客归》一篇,申明逆顺之理,折挫邪佞计,有识者感叹,奸谋者惭沮,播德泽梁益,畅皇风于邛僰。旋轸有日,犯俟时,吉往凶归,呜呼不禄。

岁月逾迈,殆三十年。嗣子佐公,复纂前绪,亦以文采,登名翰场,有公遗文,贮之筐箧。确忝同声后辈,受命编次,因令缮录,区分类聚,勒成八卷。倘后之词人有所观览,亦由聆广乐者识清商之韵,游名山者仰翠微之色,足以莹彻心府,发挥高焉。

(有删改)

(注)乱:这里指四川节度使崔旰杀死原节度使一事。
【小题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其有敦风格   尚:高尚B.斫雕为 朴:朴实
C.本非朝 旨:旨意D.发挥高焉 致:情致
【小题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不复当时所重     谁为大王此计者
B.文武衣冠附会阿谀求自结   愿得将军之首献秦
C.折挫邪佞计 不知老将至
D.播德泽梁益 师不必贤弟子
【小题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
A.开元之际/王纲复举/浅薄之风/兹焉渐革/其时作者/凡十数辈/颇能以雅/参丽以古/杂今彬彬然/灿灿然/近建安之遗范矣
B.开元之际/王纲复举/浅薄之风/兹焉渐革/其时作者/凡十数辈/颇能以雅参丽/以古杂今/彬彬然/灿灿然/近建安之遗范矣
C.开元之际/王纲复举/浅薄之风兹焉/渐革其时/作者凡十数辈/颇能以雅参丽/以古杂今/彬彬然/灿灿然/近建安之/遗范矣
D.开元之际/王纲复举/浅薄之风兹焉/渐革其时作者/凡十数辈/颇能以雅/参丽以古/杂今彬彬然/灿灿然/近建安之/遗范矣
【小题4】以下六句话分编为四组,全都体现岑参的才能的一组是
①务于妖艳,谓之摛锦布绣焉②皆以学术德望,官至台辅③每一篇绝笔,则人人传写④时议拟公于吴均、何逊,亦可谓精当矣⑤皆一时之选,由是委公以书奏之任⑥旋轸有日,犯俟时,吉往凶归
A.①②⑤B.①③⑥C.②④⑥D.③④⑤
【小题5】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岑参从小自立自强,遍读诗书,富有文才其文风与轻浮绮靡之风迥异,用词崇尚清简,命意崇尚真切,大多境界高妙。
B.岑参先后担任右内率府兵曹参军、右补阙、关西节度判官等职在担任右补阙时,不断给皇帝上封章,指责评述权臣。
C.岑参被免职寓居蜀地时,针对崔旰擅杀原节度使自立,官员争相依附,无视朝廷威严的现象,写下《招蜀客归》一文。
D.杜确受委托编纂岑参的文章,并亲自整理抄录分类集中,刻写成八卷,这篇序言表达了他对岑参的怀念、敬仰之情。
【小题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中原多故,剑外小康,可以庇躬,无暇向阙。
(2)有识者感叹,奸谋者惭沮。
(3)亦由聆广乐者识清商之韵,游名山者仰翠微之色。

同类题3

(四)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吴育传
①吴育,字春卿,建安人也。父待问,与杨亿同州里,每造亿,亿厚礼之。门下少年多易之,亿曰:"彼他日所享,非若曹可望也。"累官光禄卿,以礼部侍郎致仕
②育少奇颖博学,举进士,试礼部第一,中甲科。除大理评事,迁寺丞。历知临安、诸暨、襄城三县。育在襄城,请凡官所须,具成数,毋容使者索,羊豕悉出大官,由是民省供费殆半。宦官过者衔之,或中夜叩县门,索牛驾车,育拒不应。异时宗子所过,纵鹰犬暴民田,入襄城境,辄相戒约,毋敢纵者
③元昊僣号,议出兵讨之。群臣曰:"元昊,小丑也,旋即诛灭矣。"育独建言:"元昊虽称蕃臣,其尺赋斗租,不入县官,且服叛不常,请置之,示不足责。且已僣舆服,势必不能自削,宜援国初江南故事,稍易其名,可以顺拊而收之。"时方锐意讨之,既而诸将多覆军者,久之无功,卒封元昊为夏国主,如育所议。
④时京师有告妖人千数聚确山者,诏遣中使往召捕者十人。至,则以巡检兵往索之,育曰: "育虽不敏,聚千人境内,毋容不知。此特乡民用浮图法相聚以利钱财尔一弓手召之可致也。今以兵往,人相惊疑,请留毋往。"中使以为然。顷之,召十人者至,送阙下,皆无罪释之。而告者伏辜。
⑤初尹开封,范仲淹在政府,因事与仲淹忤。既而仲淹安抚河东,有奏请,多为任事者所沮,育取可行者固行之。卒年五十五,赠吏部尚书,谥“正肃”。
注:①宗子:宗室子弟。②僣号:超越身份,冒用在上者的名号或器物。
【小题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毋容使者索 (2)送阙下
【小题2】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
门下少年多
A.改变B.容易C.轻视D.替换
【小题3】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
以礼部侍郎致仕
A.赴任B.罢官C.调离D.退休
【小题4】第④段画线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此特乡民/用浮图法相聚以利钱财/尔一弓手/召之可致也。
B.此特乡民用浮图法相聚/以利钱财尔/一弓手召之/可致也。
C.此特乡民用/浮图法相聚以利钱财尔/一弓手召之/可致也。
D.此特乡民用浮图法相/聚以利钱财/尔一弓手召之/可致也。
【小题5】把第③段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且已僣舆服,势必不能自削,宜援国初江南故事,稍易其名,可以顺拊而收之。
【小题6】分析第②段画线句叙写“宗子”的作用。
【小题7】文章第③⑤两段分别表现了吴育      的特点。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游大龙湫记
距乐清六十里,有村曰芙蓉,倚天而滨海。余以岁辛已四月三十日,由芙蓉逾丹芳岭,至能仁寺。坐少顷,出寺门里许,有泉曰燕尾泉。水自大龙湫来,为锦溪。锦溪之水至此从巨石落下,成小瀑布。石中高而旁低,水分左右下,若燕尾然。循锦溪而行,凡三四里,有峰屹立溪水中,旁无所倚,高数百丈,两股如蟹螯,望之若剪刀然,曰剪刀峰。至峰下行百余步,又变为石帆,张于空中,曰一帆峰。又行百余步,又变为石柱,孤撑云表,曰天柱峰。左右皆石壁峭削,诡状殊态,不可胜数。 
又行百余步,径穷路转,得大龙湫,为天下第一奇观。水自雁湖合诸溪涧,会成巨渊,渊深黑不可测。其侧有石槛,中作凹,水从凹中泻下,望之若悬布,随风作态,远近斜正,变幻不一:或如珠,或如毬,如骤雨,如云,如烟,如雾;或飘转而中断,或左右分散而落,或直下如注,或屈如婉蜒。下为深潭,观者每立于潭外,相去数十步,水忽转舞向人,洒衣裾间,皆沾湿。忽大注如雷,忽为风所遏,盘溪横而不下。盖其高五千尺,水悬空下,距石约一二尺许,流数丈,辄已势远而力弱,飘飘濛濛,形状顿异。他处瀑布皆沿崖直走,无此变态也。潭之外有亭,曰忘归亭;其侧有亭,曰观不足亭。而龙湫右侧绝壁,曰连云障,障上有风洞,每洞口木叶飞舞,则大风疾作。 
又有小龙湫,在东谷灵岩寺。水自石城诸溪涧来,会于霞障之右,从岩上飞流而下,高三干尺,半沿崖,半悬流,变态稍不及大龙湫。而其下稍西,水涌出石罅,直上指二尺许,形如立剑,望之光明莹洁而摇动,亦奇观也。 
相传大龙湫上数里,复有上龙湫,飞流悬泻,亦数百丈,与大龙湫相似。昔有白云,云外二僧居之,地僻无人迹,今不知其处矣。 
余性好山水,而既游雁荡,观大龙湫,御风,恍惚仙去。今追而记之,不能详也。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循锦溪而行循:沿着 B. 不可胜数胜:超过
C. 相去数十步去:距离 D. 形状顿异顿:立刻
【小题2】(小题2)以下句子中,全部属于描写大龙湫瀑布的形态的一组是:
①水分左右下,若燕尾然    ②望之若悬布,随风作态
③忽大注如雷,忽为风所遏  ④水悬空下,距石约一二尺许
⑤从岩上飞流而下,高三千尺 ⑥乘云御风,恍惚仙去
A. ①③⑤     B. ②④⑥     C. ②③④     D. ③④⑤
【小题3】(小题3)下列对原文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第一段根据游踪先后介绍了燕尾泉、锦溪、剪刀峰、一帆峰和天柱峰。
B. 作者认为大龙溪是天下第一奇观,主要原因在于它的瀑布形态丰富多变。
C. 文章除了下面描写,还运用铺垫、衬托和侧面描写来突出大龙湫变幻多姿的形态。
D. 文章先叙述描写,后抒情议论,表达了作者寄情山水、远离尘世的人生追求。
【小题4】(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余以岁辛巳四月二十日,由芙蓉逾丹芳岭,至能仁寺。
(2)他处瀑布皆沿崖直走,无此变态也。

同类题5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颜渊论御马

颜渊侍坐鲁定公于台,东野毕御马于台下。定公曰:“善哉,东野毕之御也!”颜渊曰:“善则善矣,其马将俟矣。”定公不悦,告左右曰:“闻君子不谮人。君子亦谱人乎?”颜渊退,俄而厩人以东野毕马佚闻矣。定公躐起,曰:“趣驾召颜渊。”

颜渊至,定公曰:“寡人曰:‘善哉,东野毕之御也!’吾子曰:‘善则善矣,然则马将佚矣。’不识吾子何以知。”颜渊曰:“臣以政知之。昔者舜于使人,造父工于使马。舜不穷民,造父不极其马。是以舜无佚民,造父无佚马也。今东野毕之御,上车执辔,衔体正矣;周旋步骤,朝礼毕矣;历险致远,马力殚矣。然犹之不已,所以知其佚也。”

定公曰:“善,可少进乎?”颜渊曰:“兽穷则啮,鸟穷则啄,人穷则诈。自古及今,穷其下能不危者,未之有也。诗曰:‘执辔如组,两骖如舞。’善御之谓也。”定公曰:“寡人之过矣。”

(选自《韩诗外传》,有删节)

注①佚(yì):通“逸”,逃跑。②厩(jiù)人:马棚的差役。③躐(liè):超越。④趣:同“促”。⑤朝礼:指调服车马的法度。⑥组:编织。

【小题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1)寡人曰 
(2)昔者舜于使人
(3)然犹之不已
【小题2】下列加点词在句子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定公不悦,告左右/不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B.定公躐席起/由是则生有不用也(《孟子·告子上》)
C.不识吾子何以知/手指不可屈伸,弗怠(《送东阳马生序》)
D.舜不穷民/安陵君许寡人(《战国策·唐雎不辱使命》)
【小题3】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颜渊退,俄而厩人以东野毕马佚闻矣。
(2)自古及今,穷其下能不危者,未之有也。
【小题4】这篇文章说明了怎样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