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诗词,完成小题。
登岳阳楼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①,乾坤日夜浮②。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注】①吴楚:春秋时二国名(吴国和楚国)其地略在今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一带。下瞰洞庭,碧湖万顷,遥望君山,气象万千,唐张说建,宋滕子京修。以范仲淹千古名篇《岳阳楼记》驰名。坼(chè):分裂,这里引申为划分。②乾坤:天地,此指日月。
【小题1】诗歌首联看似平淡无奇,实则大有深意。请联系全诗,简要分析其妙处。
【小题2】本诗与《登高》的颔联都为写景名句,请从意境与情感表达方面评析其异同。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6-05-11 03:14:1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名篇名句默写(每空1分,8分)
(1)看万山红遍 _______ ,漫江碧透_________。《沁园春.长沙》(2分)
(2)像梦中飘过一枝丁香的, ____________,她静默的远了,远了, ____________,走尽这雨巷。(2分)
(3)在雨的哀曲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消散了,甚至她的 太息般的眼光。(2分)
(4) ____________,油油的在水底招摇,____________,我甘心做一条水草!(2分)
同类题2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凭谁问
,____ ___
,
___ ____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2)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_______ ;_______,则我与物皆无尽也。(苏轼《赤壁赋》)
(3)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
_____
_,金块珠砾,
____ _
_,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杜牧《阿房宫赋》)
(4)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____ ___
,
____ ___
。(杜甫《登高》)
(5)蟹六跪而二螯,
,用心躁也。(荀子《劝学》)
同类题3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目下列小题
灞上①秋居
马戴
灞原风雨定,晚见雁行频。
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
空园白露滴,孤壁野僧邻。
寄卧郊扉久,何年致此身?
【注】①灞上:地名,位于长安东,为作者来京城后的寄居之所。
(1)这首诗的首联描写了怎样的画面?渲染了一种什么样的氛围?
(2)这首诗的颈联是如何表达情感的?
同类题4
补写出下列名句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任选5题,共5分)
(1)
,在地愿为连理枝。
(2)人生亦有命,
?
(3)出师未捷身先死,__________。
(4)
,千载谁堪伯仲间!
(5)
,使我不得开心颜?
(6)
,乾坤日夜浮。
(7)春水碧于天,
。
(8)
,惟有幽人自来去。
同类题5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题宣州开元寺水阁,阁下宛溪,夹溪居人
①
杜 牧
六朝文物草连空,天淡云闲今古同。
乌去鸟来山色里,人歌人哭水声中。
深秋帘幕千家雨,落日楼台一笛风。
惆怅无因见范蠡
②
,参差烟树五湖东。
(注)①此诗作于诗人任宣州团练判官时。②春秋时范蠢曾辅佐越王勾践打败吴王夫差,功成之后,为了避免越王的猜忌,乘扁舟归隐于五湖。
【小题1】下列对本诗中典故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诗人登阁远眺,由五湖的美景,联想到隐居于此的范蠡,表现出对范蠡的艳羡之情。
B.从范蠡的故事推断,如果杜牧能够建功立业,也会橡范蠡一样功成身退,归隐山水。
C.宣州美丽的江南景致并不能带走诗人内心的忧伤,只能使他徒劳地怀想着范蠡的道遥。
D.诗人感叹自己和历史之间无可跨越的距离,隐含着宦海无涯、前途渺茫无望的泪丧。
E.诗歌借范蠡的故事和六朝旧痕,抒写人世变易的感慨,为全诗渲染出浓重的沧桑感。
【小题2】古人认为杜牧的律诗有豪迈之气,请结合首联,分析此特点。
相关知识点
阅读与鉴赏
古代诗歌
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