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秋发庾岭①
汤显祖②
枫叶沾秋影,凉蝉隐夕晖。
梧云初暗霭,花露欲霏微。
岭色随行棹,江光满客衣。
徘徊今夜月,孤鹊正南飞。
①作者上书抨击朝政,触怒权贵,被贬为徐闻典史,此诗写于赴任途中。②汤显祖(1550—1616),汉族,江西临川人。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
【小题1】请简要分析诗歌前两联的写景角度和意境特点?
【小题2】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中“孤鹊”这一意象。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6-05-11 03:37:4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江上早秋
①
(明)袁凯
靡靡菰蒲已满陂,菱花菱叶共参差。
即从景物看身世,却怪飘零枉岁时。
得食野凫争去远,避风江鹳独归迟。
干戈此日连秋色,头白尤多宋玉
②
悲。
(注)①此诗为袁凯于丙申年(公元1356年)所作,此时诗人正好四十岁,人到中年,时局动荡,战乱绵绵。②宋玉,战国时诗人,曾因悲秋而作《九辩》,其中有“贫士失职而志不平”等语。
⑴首联描写了怎样的景象?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4分)
答:
▲
⑵概括本诗中“宋玉悲”的具体内容。(3分)
答:
▲
⑶请简要分析尾联在写法上的特点。(3分)
答:
▲
同类题2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孔子曾对“学”与“思”二者的关系作过辩证论述,他说:“ ___, ____.”
(2)《观书有感》借水之清澈是因有源头活水不断注入来暗喻人要心灵澄明就得认真读书,时时补充新知的句子是:
,
。
(3)王维在《使至塞上》中描绘边陲大漠中壮阔雄奇的景象,境界阔大,气象雄浑的名句是
,
。
同类题3
阅读下面一首新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消息
徐志摩
雷雨暂时收敛了,
双龙似的双虹,
显现在雾霭中,
夭矫,鲜艳,生动,——
好兆!明天准是好天了。
什么!又是一阵打雷,
——在云外,在天外,
又是一片暗淡,
不见了鲜虹彩,
希望,不曾站稳,又毁了。
(1)阅读诗的第一小节,结合“雷雨”“双虹”“雾霭”等意象的含义,分析本小节的内容。
答:
。
(2)诗的第二小节表现了诗人什么感想?
答:
。
同类题4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咏怀古迹(其三)
杜甫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夜月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小题1】这首诗歌从体裁上看属于_____________诗,从题材上看属于____________诗。
【小题2】清人吴瞻泰在《杜诗提要》中说首句“发端突兀,是七律中第一等起句”。你认为诗歌首句妙在何处?请简要分析。
同类题5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只按前3题计分)(6分)
⑴寡人之于国也,
。河内凶,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⑵
,
,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王羲之《兰亭集序》)
⑶
,皆为惠连;
,独惭康乐。(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⑷千骑拥高牙,
,
。(柳永《望海潮》)
相关知识点
阅读与鉴赏
古代诗歌
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