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以下小题。
小园
黎简
水影动深树,山光窥短墙。 秋村黄叶满,一半入斜阳。
幽竹如人静,寒花为我芳。 小园宜小立,新月似新霜。
注:寒花即菊花。
【小题1】你认为首联中哪个字用得最好?为什么?请简要分析。
【小题2】诗的颈联由物及人(诗人),请结合这一联简要分析诗人的形象。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6-05-13 02:41:1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后面各小题。
过 岭
【宋】苏轼
七年来往我何堪,又试曹溪一勺甘。
梦里似曾迁海外,醉中不觉到江南。
波生濯足鸣空涧,雾绕征衣滴翠岚。
谁遣山鸡忽惊起,半岩花雨落毵毵。
【注释】①作者被贬遇效自岭南北归,途中过大庾岭,到达虔州作此诗,时年66岁。②作者自绍圣元年一贬再贬,今重到虔州,计已七年。③这里江南指虔州。④毵毵(sān),毛羽细长,这里用来形容毛毛细雨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恰当的两项是(  )
A.首联中的“七年”突出了被贬的时间之长,“一勺”突出了“甘”之少,“长”与“少”的对比,表现了作者的悲伤痛苦。
B.颔联对仗工整,诗意隽永。“醉中”对“梦里”,似梦似幻;“江南”对“海外意蕴悠长:南迁七年如梦境,今日北归如宿醉。
C.颈联用典。用《楚辞·渔父》中“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的“濯足”一词表明在山润泉水中洗去脚污,亦洗去身心的疲惫。
D.尾联中“谁遣山鸡忽惊起”的意思是:谁人让山鸡忽然受惊飞起,扰乱了山间的宁静。这一句集中反映了自然的勃勃生机。
E. 全诗语言清新自然,又不乏瑰丽雄奇之美,比如“生”“鸣”“绕”“滴”几个动词为山景增强了气势,富有激情磅礴之美。
【小题2】诗歌尾联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相关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