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题目。
除夜宿石头驿  
戴叔伦
旅馆谁相问?寒灯独可亲。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
寥落悲前事,支离笑此身。愁颜与衰鬓,明日又逢春。
注:此诗作于诗人晚年任抚州(今属江西)刺史时期。据记载,戴叔伦晚年在抚州时曾被诬拿问,后得昭雪。
【小题1】诗的前四句刻画了一个怎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
【小题2】试赏析尾联中“又”字的妙处。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6-06-14 04:44:0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5

(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后面的问题。
秋兴八首(其七)
杜甫
昆明池水汉时功,武帝旌旗在眼中。
织女机丝虚夜月,石鲸鳞甲动秋风。
波漂菰米沉云黑,露冷莲房坠粉红。
关塞极天惟鸟道,江湖满地一渔翁。
(注)①织女:指昆明池中的织女石像。②菰米:即茭白,一种草本植物,生浅水中,叶似芦苇,根茎 可食。
【小题1】以下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中的“汉时功”“武帝旌旗”,旨在描绘汉武帝时代国力昌盛、景物壮丽和物产丰饶的景象,洋 溢着欢快的抒情色彩。
B.颈联中菰米漂浮如黑云一片,池中粉荷纷纷凋落。作者借助菰米、莲蓬无人采摘这一细节,点染出清 秋的冷落凄凉。
C.尾联中“鸟道”一句,运用夸张手法极言山路陡峭唯有飞鸟可行,借关山阻隔之痛,反映诗人政治上 的坎坷艰难。
D.诗人驻足夔州,心念长安,将唐朝的“昔盛”与“今衰”结合,将诗人的暮年漂泊与对国家命运的关 注契合,感情真切。
【小题2】下列对诗歌颔联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出句中的“虚”有“空对”之意,写出了昆明池中的织女空对夜月,辜负了清秋月色的情景。
B.对句中“动”即“抖动”之意,生动传神地描绘了石鲸的鳞片似乎在秋风中兀自抖动的画面。
C.作者想象出昆明池今日的萧瑟冷落,映射出诗人内心的落寞,也暗指唐王朝国运衰颓的现实。
D.该联对仗工整,体现了格律诗的要求。同时以动衬静、虚实相生、意境开阔,读来令人动容。
相关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