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关山月
(南朝陈)徐陵
关山三五月,客子忆秦川。
思妇高楼上,当窗应未眠。
星旗映疏勒,云阵上祁连。
战气今如此,从军复几年。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关山月”是乐府旧题,常用以抒写征人思妇怨离伤别之情。诗歌没有超出这一传统主题的范围,语言朴无华,艺术个性鲜明。
B.诗歌首句既写了时间和地点,也描绘了一幅莽莽苍苍的关山图景,寄寓了客子身在边地,思念亲人的幽怨情 怀。
C.远在羁旅中的客子与家乡高楼上的思妇同望三五之月,满怀伤离之情,两地情感同书,互相映衬,思念深重。
D.诗中描写星旗云阵的方式与韩愈《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描写边地北风飞雪的方式虽不相同,却各尽其妙。
【小题2】有人认为,最后两句表达思妇盼归之情,也有人认为表达客子厌战之意,你同意哪种看法?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8-11-13 06:11:4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3

自幼施教

颜之推

上智不教而成,下愚虽教无益,中庸之人,不教不知也。古者圣王,有“胎教”之法,怀子三月,出居别宫,目不邪视,耳不妄听,音声滋味,以礼节之。书之玉版,藏诸金匮。生子咳㖷,师保明孝仁礼仪,导习之矣。凡庶纵不能尔,当及婴稚。识人颜色,知人喜怒,便加教诲,使为则为,使止则止。比及数岁,可省笞罚。父母威严而有慈,则子女畏慎而生孝矣。吾见世间,无教而有爱,每不能然;饮食运为,恣其所欲,宜诫翻奖,应呵反笑,至有识知,谓法当尔。骄慢已习,方复制之,捶挞至死而无威,忿怒日隆而增怨,逮于成长,终为败德。孔子云“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是也。俗谚曰:“教妇初来,教儿婴孩。”诚哉斯语

凡人不能教子女者,亦非欲陷其罪恶,但重于呵怒,伤其颜色,不忍楚挞惨其肌肤耳。当以疾病为谕,安得不用汤药针艾救之哉?又宜思勤督训者,可愿苛虐于骨肉乎?诚不得已也。

(选自《颜氏家训·教子》)

(简注)①颜之推(531—590),字介,琅琊临沂(今属山东)人,北齐文学家。颜之推饱经沧桑,勤于思考,对人生的思索较深刻,也特别重视家风的训导。他的代表作《颜氏家训》20篇,体制宏大,内容赡博,是隋代之前教子学的集大成著作,对后世的影响颇为深远。前人有所谓“古今家训,以此为祖”的评论,并誉之为“篇篇药石,言言龟鉴”。颜之推的孙子、唐代著名古籍整理家颜师古,颜之推的五世孙、颜体书法创始人颜真卿和著名的颜杲卿,都得益于《颜氏家训》。②上智:原指上等人聪明,这里指天资聪颖者。下句的“下愚”,原指下等人愚蠢,文中指天性愚笨者。③中庸:中等平常的人。④咳㖷(hái tí):二三岁婴儿的笑声,这里解作“孩提”,即幼儿。⑤师保:古代担任教导贵族子弟职务的官吏。这里指老师。⑥固:本来。⑦导习:训导教育。⑧尔:如此,这样。⑨婴稚:即婴儿。⑩止:制止。⑪畏慎:敬畏父母,小心谨慎。⑫然:这样。运为:“运”通“云”,即言语。运为,言行。⑭恣:放任,放纵。⑮翻:翻过来,即“反而”,下文“反”同义。⑯识知:懂事。⑰习:习性,成习惯了。⑱隆:盛。⑲逮:等到。⑳败德:道德败坏。㉑初来:刚娶进门。 ㉒诚哉斯语:主谓倒装句。斯,这;诚,确实。
(阅读指要)

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养不教,父之过”,“教儿婴孩”,“习惯如自然”,勤于督训,导习而成。作者在阐述道理过程中善于运用正反对比的方式展开论述,既有从正面阐明该如何施教的,也有从反面指出不该放任的,使人从而反思、借鉴。

(阅读训练)
【小题1】本文重点训示的是:____________。文章强调了:___________的重要性。
【小题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要自幼施教的一组是(   )。
①中庸之人,不教不知也。②生子咳㖷,师保固明孝仁礼义,导习之矣。③凡庶纵不能尔,当及婴稚。④识人颜色,知人喜怒,便加教诲。⑤比及数岁,可省笞罚。⑥父母威严而有慈,则子女畏慎而生孝矣。
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③⑤D.③④⑥
【小题3】作者在阐述父母教育的作用时指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告诫人们:父母对子女不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做父母的必须懂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道理。
【小题4】子曰:“唯上智与下愚不移。”(《论语·阳货》)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请用文中句子回答)
【小题5】(1)把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当以疾病为谕,安得不用汤药针艾救之哉?
(2)简答题:作者这样说的目的是什么?

同类题4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①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②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③积土成山,风雨兴;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节选自荀子《劝学》)

自古明王圣帝,犹须勤学,况凡庶乎!此事遍经史,吾亦不能郑重,聊举近世切要,以启寤汝耳。士大夫之弟,数岁已上,莫不被教,多者或至《礼》、《传》,少者不失《诗》、《论》。及至冠婚,体性稍定,因此天机,倍须训诱。有志向者,遂能磨砺,以就素业;无履立,自兹堕慢,便为凡人。人生在世会当有业农民则计量耕稼商贾则讨论货贿工巧则致精器用伎艺则沉思法术武夫则惯习弓马文士则讲议经书。多见士大夫耻涉农商,务工伎,射则不能穿札,笔则才记姓名,饱食醉酒,忽忽无事,以此销日,以此终年。或因家世余绪,得一阶半级,便自为足,全忘修学,及有吉凶大事,议论得失,蒙然张口,如坐云雾,公私宴集,谈古赋诗,塞默低头,欠伸而已。有识旁观,代其入地。何惜数年勤学,长受一生愧辱哉!
(节选自《颜氏家训·勉学篇》,有删改)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金砺则利 就:接近、靠近
B.驽马十驾:指马行走一天的路程
C.及至冠婚 冠婚:行冠礼、行婚礼
D.务工伎 羞:羞辱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声非加疾也,闻者彰 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耻学于师
B.积土成山,风雨兴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
C.青,取之于蓝,而青蓝 此事遍经史
D.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无履立,自兹堕慢,便为凡人
【小题3】下列各项中,加点词不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
A.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
B.古之学者必有师
C.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D.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小题4】下列各项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水为之而寒于水
A.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B.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C.不拘于时
D.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小题5】下列对语段相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文中,第一段第一句是全文的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接着文章是围绕这个中心论点从学习的意义、学习的作用以及学习的方法和态度三个不同角度进行论述的。
B.甲文以常见的事物或现象设喻,深入浅出地阐述道理。设喻方式富于变化,有的反面设喻,如“青出于蓝”“冰寒于水”等;有的正反设喻,如“锲而舍之”和“锲而不舍”“骐骥”与“驽马”等。
C.《颜氏家训》是南北朝时期记述个人经历、思想、学识以告诫子孙的著作,从此方面来看与《论语》相似。
D.从古以来的贤王圣帝还需要勤奋学习,普通人更有必要学习了!这类事情遍见于经籍史书,作者只举了近世切要的来启发提醒世人。
【小题6】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2)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小题7】请用“/”给语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
人生在世会当有业农民则计量耕稼商贾则讨论货贿工巧则致精器用伎艺则沉思法术武夫则惯习弓马文士则讲议经书。

同类题5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巢谷

①巢谷,初名谷,字元修,眉州眉山人。熙宁中,会沪州蛮乞弟扰边,命存宝出兵讨之。邀谷至军中问焉。及存宝得罪,将就逮,自度必死,谓谷曰:“我泾原武夫,死非所惜。顾妻子不免寒饿,橐中有银数百两,非君莫可使遗之者。”谷许诺即变姓名,怀银步往授其子,人无知者。

②苏轼谪黄州,与谷同乡,幼而识之,因与之游。乃轼与弟辙在朝,谷浮沉里中,未尝一来相见。绍圣初,轼、辙谪岭海,平生亲旧无复相闻者,谷独慨然自眉山诵言欲徒步访两苏,闻者皆笑其狂。

③元符二年,谷竟往,至梅州遗辙书曰:“我万里步行见公,不意自全,今至梅矣,不旬日必见,死无恨矣。”辙惊喜曰:“此非今世人,古之人也。”既见,握手相泣,已而道平生,逾月不厌。时谷年七十三,瘦瘠多病,将复见轼于海南,辙愍而止之曰:“君意则善,然循至儋数千里,当复渡海,非老人事也。”谷曰:“我自视未即死也,公无止我。”阅其橐中无数千钱,辙方困乏,亦强资遣之。舟行至新会,有蛮隶窃其橐装以逃,获于新州,谷从之至新,遂病死。辙闻,哭之失声,恨不用己言而致死,又奇其不用己言而行其志也。

(节选自《宋史·列传第二百一十八·隐逸下》)

【小题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因与之(______) (2)非君莫可使之者(______)
(3)妻子不免寒饿(______)    (4)又其不用己言而行其志也。(______)
【小题2】下列加点词与“怀银步往授其子”中的“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报刘之短也(《陈情表》)
B.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过秦论》)
C.呈卷,即署第一(《左忠毅公逸事》)
D.相如广成传舍(《廉颇蔺相如列传》)
【小题3】下列各组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
A.幼识之(《巢谷》)  君子博学日参省乎己(《劝学》)
B.亦强遣(《巢谷》)  相伯乃夜驰沛公军(《鸿门宴》)
C.君意善(《巢谷》)  叩之寺僧,史公可法也(《左忠毅公逸事》)
D.阅橐中无数千钱(《巢谷》)  则或咎欲出者(《游褒禅山记》)
【小题4】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辙闻,哭之失声,恨不用己言而致死。
(2)既见,握手相泣,已而道平生,逾月不厌。
【小题5】第③段中,苏辙劝阻巢谷拜访苏轼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小题6】阅读全文,请对巢谷的性格特点进行概括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