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回答小题。
《诗经·邶风·柏舟(1)
泛彼柏舟,泛亦(2)其流。耿耿(3)不寐, 如(4)有隐忧。 微我无酒,以敖以流(5)
我心匪鉴,不可以茹(6)。亦有兄弟,不可以据(7)。薄言往愬(8),逢彼之怒。
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威仪棣棣(9), 不可选(10)也。
忧心悄悄(11),愠于群小(12)。 觏闵既多,受侮不少(13)。静言(14)思之,寤辟有摽(15)
日居月诸(16),胡迭而微(17)?心之忧矣, 如匪浣(18)衣。 静言思之,不能奋飞。
注释:(1)柏舟:柏木刳成的舟。刳(kū):剖开,挖空。(2)亦:语助词。(3)耿耿:不安貌。(4)如:犹“而”。隐:幽深。(5)以:于此。敖:通“遨”。(6)茹:含,容纳。(7)据:依靠。(8)愬:告诉。(9)威仪:尊严、礼容。棣棣:犹“秩秩”,上下尊卑次序不乱之貌。(10)选:读为“巽(xùn)”,巽是屈挠退让的意思。(11)悄悄:苦愁状。(12)愠:怒。群小:众小人。(13)觏:通“遘”,遭遇。闵:痛。因为见怒于群小所以遭遇许多伤痛的事,受了不少侮辱,因此不得不“忧心悄悄”。(14)静言:犹“静然”,就是仔细地。(15)辟:《玉篇》引作“擗”,就是拊(fǔ)心。摽(biào):捶击。这句是说醒寤的时候越想越痛,初则拊(抚摩)胸,继则捶胸。(16)居、诸:语助词。(17)迭:更迭,就是轮番。微:言隐微无光。(18)浣(huàn):洗。
【小题1】 这是一篇直抒胸臆,径陈感受,风格质朴的(    )主义作品,(    )为诗眼、主线,逐层深入地抒写爱国忧己之情,倾诉个人受群小诬陷,而主上不明,无法施展抱负的悲愤。
【小题2】 此诗突出地体现了《诗经》的艺术特色,请从赋比兴的角度谈谈你的理解。(要求:任选两个角度)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6-07-05 08:04:5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题目。

蒿里行

曹操

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①。初期会孟津,乃心在咸阳。

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

淮南弟称号②,刻玺于北方③。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注)①讨群凶:指讨伐董卓及其党羽。②淮南弟称号:指袁术在淮南寿春自立为帝。③刻玺于北方:指袁绍谋废献帝,想立幽州牧刘虞为皇帝,并刻制印玺。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项是
A.“蒿里行”为汉乐府旧题,属《相和歌·相和曲》,本为当时人们送葬所唱的挽歌,曹操借以写时事。蒿里,指死人所处之地。
B.“初期”句用典,相传周武王伐纣时曾在孟津大会八百诸侯,此处借指关东诸将起兵讨伐董卓,在孟津会师。
C.诗人称诸将为“义士”,带兵讨伐“群凶”,指出“乃心在咸阳”,意在恢复汉祚,抒发了诗人对诸将的钦佩、敬仰之情。
D.“势利”句到“刻玺”句写关东诸将各为自己的利益而争,发展到自相残杀的程度,最后点明他们称帝的野心,可谓如层层剥笋,步步深入。
【小题2】钟嵘评曹操之诗:“曹公古直,甚有悲凉之句。”请结合本诗的“悲凉之句”分析诗人的情感。
【小题3】在《短歌行》中曹操抒发了人生短短的忧叹,诗人的这一情感与本诗的哪些诗句存在关联?请简要分析。
相关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