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君既为府吏,守节情不移,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府吏得闻之,堂上启阿母:“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共事二三年,始尔未为久,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
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东家有贤女,自名秦罗敷,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便可速遣之,遣去慎莫留!”
府吏长跪告:“伏惟启阿母,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
阿母得闻之,槌床便大怒:“小子无所畏,何敢助妇语!吾已失恩义,会不从许!”
府吏默无声,再拜还入户,举言谓新妇,哽咽不能语:“我自不驱卿,逼迫有阿母。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以此下心意,慎勿违吾语”。
新妇谓府吏:“勿复重纷纭。往昔初阳岁,谢家来贵门。奉事循公姥,进止敢自专?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谓言无罪过,供养卒大恩;仍更被驱遣,何言复来还!妾有绣腰襦,葳蕤自生光;红罗复斗帐,四角垂香囊;箱帘六七十,绿碧青丝绳,物物各自异,种种在其中。人贱物亦鄙,不足迎后人,留待作遗施,于今无会因。时时为安慰,久久莫相忘!”
【小题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终老不复:通“娶”,娶妻B.何意致不:厚道
C.何乃太区区:见识短浅D.会不从许:有称代作用,代“你”。
【小题2】对古代文化常识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  )
A.“鸡鸣”“黄昏”“夜半”“平明”“人定”五个词均为古代表示时段的名称,若按时时间先后为序,可排列为夜半、鸡鸣、平明、黄昏、人定。
B.“结发同枕席”中“结发”指成婚前夕,男左女右共髻束发。“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就是此意。
C.“往昔初阳岁”中的“初阳岁”是指冬至以后,立春以前。
D.“槌床便大怒”中“床”是供人休息的卧具。
【小题3】下列关于文段的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本文段选自汉乐府诗代表作《孔雀东南飞》。《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保存下来的第一首长篇叙事诗,它与南北朝的《木兰诗》并称“乐府双璧”。
B.选文开头“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采用民歌中常用的起兴手法,用具体的形象来渲染气氛,奠定全诗悲剧基调,同时,在结构上又引起下文的故事。
C.第二段写兰芝诉苦简练而有层次,意在反映她从小聪明能干,多才多艺,有利于激起读者对其的同情。
D.选文以孔雀起兴,叙述兰芝自诉、自请谴归,仲卿求情、遭母训斥,兰芝辞别、夫妻分手,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
【小题4】翻译下面语段中划线的句子。
有乡人货梨于市,颇甘芳,价腾贵。有道士破巾絮衣,丐于车前。乡人咄之,亦不去;乡人怒,加以叱骂。道士曰:“一车数百颗,老衲止丐其一,于居士亦无大损,何怒为?”观者劝置劣者一枚令去,乡人执不肯。
(1)有乡人货梨于市,颇甘芳,价腾贵。有道士破巾絮衣,丐于车前。
(2)观者劝置劣者一枚令去,乡人执不肯。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7-10-19 08:09:1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乞者王翁传

明末清初徐芳

洒口王氏,樵郡大姓也。其先世某翁,尝行乞至拏口陈长者家。有顷户启,一小鬟捧盆水,向外倾洒去。有声铿然,视之,金钏也。翁大喜,复念此钏必主妇洗妆置盆中,而鬟不知,倘主妇索钏不得,而疑鬟盗,或挞之急。吾贫人,得重资,未必能享,而贻鬟累,以至不测,大不祥。遂留以待。久,微闻户内喧声,似有所诃责。斯须,前鬟出,流血被面,望溪便掷。翁急前,持抱问故。鬟掷愈力,曰:“主妇失钏,而枉予盗。予何处得钏?挞死,宁溺死!”翁曰:“然钏在,毋恐。”乃出诸袖中,俾持入,且曰:“待子于此久矣。”鬟入报,主妇以为谩,遣童出问翁,具以实对。

事闻长者,长者曰:“世安得有此人?”亟召入,居然壮男子也。因问:“若能为我任奔走乎?”对曰:“幸甚!”于是使司门户稽察,辄胜任。则又使出入市贾,征责租,又辄称。长者益喜,遂以前鬟妻之,而使庄佃某所。翁益殚竭心力以谨恪报。长者知翁可任,益亲爱,待以家人礼,诸钱谷会计之重要者,悉以寄之。

翁任事既久,橐渐裕,而所娶鬟生数子。既长,使之分道商贩,遂大富,致产巨万。翁乃谢陈氏事,携鬟与子归洒口,为素封注家。享年耄耋,孙曾辈读书为诸生者十余人,今门第人文之盛,与陈颉云。

噫!一乞人得金钏值数十金,可以饱矣,返之奚为哉?愚山子曰:翁非特廉也,仁且智也:其不取非有,廉也;计主妇之重责鬟,鬟急死,而候其出救之,以白其枉而脱其祸,仁也;救鬟得鬟,而免于乞,智也;为主人用,则尽心竭力,智也。或曰:王氏,大姓也,而其祖贫至于乞。此子孙之所深讳,而子暴之,无乃不可乎?曰:不然,人唯其行之可传而名,亦唯其品之可尊而贵。名与贵不关其所遭,关其人之贤不肖也。若翁之所行,是古之大贤。王氏子孙当世世师之,又奚讳乎?彼行之不道,虽荣显贵势,若操、桧之流,真乞人之所不为,而其子孙所羞以为祖父者!

(选自《悬榻编》,有删节)

(注)素封:无官爵封邑而富比封君的人
【小题1】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得重资,未必能享    横:意外
B.则又使出入市贾,征责租 课:赋税
C.遂以前鬟妻之,而使庄佃某所  主:掌管
D.计主妇之重责鬟 逆:违反
【小题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久,微闻户内喧声 为四顾,为之踌躇满志
B.挞死,宁溺死  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C.鬟急死,而候其出救之  然后图南,适南冥也
D.真乞人之所不为 有二十八骑
【小题3】下语句分别编为四组,全都直接表现王翁廉仁且智的一组是(  )
①待子于此久矣 ②遣童出问翁,具以实对。
③长者益喜,遂以前鬟妻之 ④翁益殚竭心力以谨恪报
⑤今门第人文之盛,与陈颉云    ⑥若翁之所行,是古之大贤
A.①④⑥B.①②④C.②③⑤D.③⑤⑥
【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乞者拾到金钏,料想是主人梳洗装扮时放盆里的,担心丫鬟受到怀疑而被责打,于是立即找到丫鬟,把金钏交给了她。
B.乞者是在成为朝中官员后逐渐发达起来的,其门第人文昌盛之气与陈家相当。
C.乞者王翁的后代不愿意别人提起他们家族历史,因为他们的家族是世家大族。
D.作者主张王氏子孙应学习乞者王翁,而且借乞者行迹暗讽行为不合道德的人。
【小题5】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斯须,前鬟出,流血被面,望溪便掷。
(2)鬟入报,主妇以为谩,遣童出问翁,具以实对。
(3)此子孙之所深讳,而子暴之,无乃不可乎?

同类题3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吾友龙仲房,闻雪湖有《梅谱》,游湖涉越而求之。至则雪湖死已久矣。询于吴人曰:“雪湖画梅有谱,在乎?”吴人误听以为画眉也,对曰:“然,有之。西湖李四娘画眉标新出异,为谱十种,三吴所共赏也。”

仲房大喜,即往西湖寻访李四娘,沿门遍叩,三日不见。忽见湖上竹门自启,有姐出迎,曰:“妾在是矣。”及入,问之。笑曰:“妾乃官媒李四娘,有求媒者即与话媒,不知梅也。”

仲房丧志归家。岁云暮矣,闷坐中庭。值庭梅初放,雪月交映,梅影在地。幽特拗崛,清白简傲,横斜倾倒之态,宛然如画。坐卧其下,忽跃起大呼,伸纸振笔,一挥数幅,曰:“得之矣。”

于是仲房之梅遂冠江右。

【小题1】解释加点词语:
(1)入 _________(2)庭梅初放__________
(3)于是仲房之梅遂江右__________
【小题2】主人公龙仲房“丧志”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用自己的语言回答)
【小题3】文中主人公龙仲房后来说:“得之矣。”他得到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在文章中要说明的道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下列诗句中,与本文所说明的艺术创作规律最为贴近的一项是
A.文章自得方为贵,衣钵相传岂是真。
B.不薄今人爱古人,清词丽句必为邻。
C.意匠如神变化出,笔端有力任纵横。
D.一语天然万亩新,豪华落尽见真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