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吾友龙仲房,闻雪湖有《梅谱》,游湖涉越而求之。至则雪湖死已久矣。询于吴人曰:“雪湖画梅有谱,在乎?”吴人误听以为画眉也,对曰:“然,有之。西湖李四娘画眉标新出异,为谱十种,三吴所共赏也。”

仲房大喜,即往西湖寻访李四娘,沿门遍叩,三日不见。忽见湖上竹门自启,有姐出迎,曰:“妾在是矣。”及入,问之。笑曰:“妾乃官媒李四娘,有求媒者即与话媒,不知梅也。”

仲房丧志归家。岁云暮矣,闷坐中庭。值庭梅初放,雪月交映,梅影在地。幽特拗崛,清白简傲,横斜倾倒之态,宛然如画。坐卧其下,忽跃起大呼,伸纸振笔,一挥数幅,曰:“得之矣。”

于是仲房之梅遂冠江右。

【小题1】解释加点词语:
(1)入 _________(2)庭梅初放__________
(3)于是仲房之梅遂江右__________
【小题2】主人公龙仲房“丧志”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用自己的语言回答)
【小题3】文中主人公龙仲房后来说:“得之矣。”他得到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在文章中要说明的道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下列诗句中,与本文所说明的艺术创作规律最为贴近的一项是
A.文章自得方为贵,衣钵相传岂是真。
B.不薄今人爱古人,清词丽句必为邻。
C.意匠如神变化出,笔端有力任纵横。
D.一语天然万亩新,豪华落尽见真淳。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9-12-17 04:45:1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谷永字子云,长安人也。永少为长安小史,后博学经书。建昭中,御史大夫繁延寿闻其有茂材,除补属,举为太常丞,数上疏言得失。
建始三年冬,日食、地震同日俱发,诏举方正直言极谏之士,太常阳城侯刘庆忌举永待诏公车。对曰:“明王即位,正五事,建大中,以承天心,则庶征序于下,日月理于上;如人君淫溺后宫,船乐游田,五事失于躬,大中之道不立,则咎征降而六极至。凡灾异之发,各象过失,以类告人。”天子异焉,特召见永。
阳朔中,凤薨。凤病困,荐从弟御史大夫音以自代。上从之,以音为大司马车骑将军,领尚书事,而平阿侯谭位特进,领城门兵。永闻之与谭书曰愚窃不为君侯喜宜深辞职自陈浅薄不足以固城门之守收太伯之让保谦谦之路阖门高枕为知者首。愿君侯与博览者参之,小子为君侯安此。”谭得其书大感,遂辞让不受领城门职。
永远为郡吏,恐为音所危,病满三月免。音奏请永补营军司马,永数谢罪自陈,得转为长史。
成帝性宽而好文辞,又久无继嗣,数为微行,多近幸小臣,皇太后与诸舅推永等使因天变而切谏,劝上纳用之。上大怒,使侍御史收永,敕过交道厩者勿追,御史不及永,还,上意亦解,自悔。明年,征永为太中大夫,迁光禄大夫给事中。
元延元年,为北地太守。时,灾异尤数,永当之官,上使卫尉淳于长受永所欲言。永对曰:“臣永幸得免于言责之辜,有官守之任,当毕力遵职,养绥百姓而已,不宜复关得失之辞。忠臣之于上,志在过厚,是故远不违君,死不忘国。”
永于经书,泛为疏达,其于《天官》《京氏易》最密,故善言灾异。
征入为大司农。岁余,永病,三月,有司奏请免。故事,公卿病,辄赐告,至永独即时免。数月,卒于家。
(选自《汉书·列传五十五》,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永闻之/与谭书曰/愚窃不为/君侯喜宜深辞职/自陈浅薄不足以固城门之守/收太伯之让/保谦谦之路/阖门高枕/为知者首/
B.永闻之/与谭书曰/愚窃不为/君侯喜宜深辞职/自陈浅薄不足/以固城门之守收太伯之让/保谦谦之路/阖门高枕/为知者首/
C.永闻之/与谭书曰/愚窃不为君侯喜/宜深辞职/自陈浅薄不足以固城门之守/收太伯之让/保谦谦之路/阖门高枕/为知者首/
D.永闻之/与谭书曰/愚窃不为君侯喜/宜深辞职/自陈浅薄不足/以固城门之守收太伯之让/保谦谦之路/阖门高枕/为知者首/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经书,一般指儒家经典著作,如《春秋》《论语》,是研究儒家学术思想的重要资料。
B.公车,汉代以公家车马接送应征的人,后以“公车”为举人应试的代称。
C.薨,古代称诸侯或大官的死为薨,不适用于皇帝妃嫔和所生育的皇子公主。
D.元延元年,元延是皇帝的年号,元年,即第一年,新君即为,一般会改变年号。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谷永通宵经典。他广博地学习经书,对很多经典能够通晓明达,对《天官》《京氏易》等书,最为精通,善于谈论灾变异象。
B.谷永敢于直言。他建言皇帝“正五事”“建大中”,认为皇帝如果过分地沉溺于后宫,安于享乐出游打猎,显示惩戒的六种灾异就会出现。
C.谷永忠于朝廷。他赴任北地太守前,上书皇帝表达忠心,表示会尽职尽责安抚百姓,虽离朝廷遥远,却不会背叛,即便死去,也不会忘记国家。
D.谷永善于观察局势。他在远地担任郡官,害怕被王音陷害,称病足有三月,得以被免职;任营军司马后,他多次谢罪,自己陈述罪状,得以转任长史。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凡灾异之发,各象过失,以类告人。
(2) 上大怒,使侍御史收永,敕过交道厩者勿追。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小题。
萧劢,字文约,喜愠不形于色。位太子洗马,母去职,殆不胜丧。每一思至,必徒步之墓。或遇风雨,仆卧中路,坐地号恸,起而复前,家人不能禁。景特所钟爱,曰:“吾百年后,岂无此子乎。”使左右节哭。服阕,除太子中舍人。景于郢镇,或以路远,秘其凶问,以疾渐为辞。劢乃奔波,届于江夏,不进水浆者七日。庐于墓所,亲友隔绝。会叔父昙下诏狱,劢乃率昆弟群从同诣大理,虽门生故吏,莫能识之。
除淮南太守,以善政称。宣城内史,郡多猛兽,常为人患,及劢在任,兽暴为息。又迁豫章内史,道不拾遗,男女异路。徙广州刺史去郡之日吏人悲泣数百里中舟乘填塞各赍酒肴以送劢劢皆为纳受随以钱帛与之。至新淦县岓山村,有一老姥以盘擎鳅鱼,自送舟侧奉上之,童儿数十人入水扳舟,或歌或泣。
广州边海,旧饶,外国舶至,多为刺史所侵,每年舶至不过三数。及劢至,纤毫不犯,岁十余至。俚人不宾,多为海暴,劢征讨所获生口宝物,军赏之外,悉送还台。前后刺史皆营私蓄,方物之贡,少登天府。自劢在州,岁中数献,军国所须,相继不绝。武帝叹曰:“朝廷便是更有广州。”有诏以本号还朝,而西江俚帅陈文彻出寇高要,又诏劢重申蕃任。未几,文彻降附。劢以南江危险,宜立重镇,乃表台于高凉郡立州。敕仍以为高州,以西江督护孙固为刺史。征为太子左卫率。
劢性率俭,而器度宽裕,左右尝将羹至胸前翻之,颜色不异,徐呼更衣。聚书至三万卷,披玩不倦,尤好《东观汉记》,略皆诵忆。刘显执卷策劢,酬应如流,乃至卷次行数亦不差失。少交结,唯与河东裴子野、范阳张缵善。卒于道,赠侍中,谥曰光侯。
(选自《南史·萧劢传》,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徙广州刺史/去郡之日/吏人悲/泣数百里中舟乘填塞/各赍酒肴以送劢/劢皆为纳受/随以钱帛与之/
B.徙广州刺史/去郡之日/吏人悲泣/数百里中/舟乘填塞/各赍酒肴以送劢/劢皆为纳受/随以钱帛与之/
C.徙广州/刺史去郡之日/吏人悲泣数百/里中舟乘填塞/各赍酒肴以送劢/劢皆为纳受/随以钱帛与之/
D.徙广州刺史/去郡之日/吏人悲泣数百/里中舟乘填塞/各赍酒肴以送劢/劢皆为纳受/随以钱帛与之/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下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忧,即“丁忧” 原指遇到父母丧事。后多专指官员居丧。古代,父母死后,子女按礼须持丧三年,其间不得行婚嫁之事,不预吉庆之典,任官者并须离职,又称“丁艰”。
B.服阕,服阕,为父母守丧,守丧期满除去丧服。为官者为父母守孝一般要解除官职,“服阕”意味着守丧完毕,可以重新任职。
C.薨,春秋战国时期,诸侯死了叫“薨”,后世有爵位的大官死了也叫“薨”。“死”按尊卑分为五种不同的称呼:天子死曰崩,诸侯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
D.迁,古代称调动官职,一般指升职,表示升职的词语还有:晋,拔擢,左迁,超迁,加和拜。
【小题3】下列有关原文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萧劢为子至孝,守丧尽礼。他在为母亲守孝时由于悲痛伤心几乎难以操办丧事,常常到母亲墓前表达哀思;父亲萧景去世后,他在墓旁结庐而居,并与亲友们隔绝。
B.萧劢为政有方,深受爱戴。他因善于治政而被称颂,其治所豫章郡民风淳朴,路不拾遗,男女守礼;做广州刺史离任之时,官民皆至情相送。
C.萧劢为官清廉,不谋私利。他到广州任职后,一除此前官员贪得积弊,外国商船来往频繁;他征讨做海盗的俚族人并把战利品向朝廷进奉,供给国家军政所需。
D.萧劢为人大度,博闻强识。他读书勤奋,裴子野曾经拿着书提问他,他对答如流,甚至卷次和行数都不出错误。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会叔父昙下诏狱,劢乃率昆弟群从同诣大理,虽门生故吏,莫能识之。
(2)未几,文彻降附。劢以南江危险,宜立重镇,乃表台于高凉郡立州。

同类题3

阅读下面文言文材料,完成各题

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精思傅会,十年乃成。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

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遂乃研核阴阳,妙尽璇机之正,作浑天仪,著《灵宪》、《算罔论》,言甚详明。

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自去史职,五载复还。

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蜍,张口承之。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覆盖周密无际。如有地动,尊则振龙,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虽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验之以事,合契若神。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于是皆服其妙。自此以后,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

时政事渐损,权移于下,衡因上疏陈事。后迁侍中,帝引在帷幄,讽议左右。尝问衡天下所疾恶者。宦官惧其毁己,皆共目之,衡乃诡对而出。阉竖恐终为其患,遂共谗之。衡常思图身之事,以为吉凶倚仗,幽微难明。乃作《思玄赋》以宣寄情志。

永和初,出为河间相。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又多豪右,共为不轨。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上下肃然,称为政理。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年六十二,永和四年卒。

【小题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覆盖周密无际 周密:周到严密
B.璧有瑕,请指示王 指示:指令
C.连辟.公府不就 辟:召
D.衡少善属文 属:属于
【小题2】下列句子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
B.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
C.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
D.皆隐在尊中,覆盖周密无际
【小题3】在下列句式中选择与“游于三辅” 相同的一项:(   )
A.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B.验之以事,合契若神
C.求人可使报秦者
D.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小题4】选出下列句子中,与“大将军邓骘奇其才”中“奇”字用法相同的一项(   )
A.舍相如广成传舍
B.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C.单于愈益欲降之
D.妙尽璇机之正
【小题5】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① 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
② 帝引在帷幄,讽议左右。

同类题5

阅读下面这段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郭永,大名府元城人。少刚明勇决,身长七尺,须髯若神。以祖任为丹州司法参军。守武人,为奸利无所忌,永数引法裁之。守大怒,盛威临永,永不为动,则缪为好言荐之朝。后守欲变具狱,永力争不能得,袖举牒还之,拂衣去。调清河丞,寻知大谷县。太原帅率用重臣,每宴飨费千金,取诸县以给,敛诸大谷者尤亟。永以书抵幕府曰:“非什一而取,皆民膏血也,以资觞豆之费可乎?脱不获命,令有投劾而归耳。”府不敢迫。县有潭出云雨,岁旱,巫乘此哗民,永杖巫,暴日中,雨立至,县人刻石纪其异。府遣卒数辈号“警盗”,刺诸县短长,游蠢不归,莫敢迕,永械致之府,府为并它县追还。于是部使及郡文移有不便于民者,必条利病反复,或遂寝而不行。或谓永:“世方雷同,毋以此贾祸.”永曰:“吾知行吾志而已,遑恤其它。”大谷人安其政,以为自有令无永比者。既去数年,复过之,则老稚遮留如永始去

(注):①具狱:据以定罪的案卷。②牒:授官的文书。③投劾:递交弹劾自己、请求去职的呈文。④文移:公文。⑤遮留:拦阻挽留。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属于偏义复词的一项是
例词:《孔雀东南飞》中,“昼夜勤作息”的“作息”就是一个偏义复词。
A.为奸利无所忌
B.每宴飨费千金
C.刺诸县短长
D.必条利病反复
【小题2】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不正确的一项是
A.永不为动,则缪为好言荐之朝。
译文:郭永不被动摇,(太守)于是就故意地去说好话把他推荐给朝廷。
B.取诸县以给,敛诸大谷者尤亟。
译文:从各县中取来满足自己,对大谷县征敛得尤其紧迫。
C.永械致之府,府为并它县追还。
译文:郭永给他们戴上刑具押送到府,府中因此连同派往其他县的人全都召回。
D.则老稚遮留如永始去。
译文:老少乡亲仍然在路边控阻挽留,好像他只是刚刚离去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