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①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②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
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③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陈情表•李密》有删改)
①吾年十九,始来京城。其后四年,而归视汝。又四年,吾往河阳省坟墓,遇汝从嫂丧来葬。又二年,吾佐董丞相于汴州,汝来省吾。止一岁,请归取其孥。明年,丞相薨。吾去汴州,汝不果来。是年,吾佐戎徐州,使取汝者始行,吾又罢去,汝又不果来。吾念汝从于东,东亦客也,不可以久;图久远者,莫如西归,将成家而致汝。呜呼!孰谓汝遽去吾而殁乎!吾与汝俱少年,以为虽暂相别,终当久相与处。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
斗斛之禄。
诚知其如此,虽万乘之公相,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②去年,孟东野往。吾书与汝曰:“吾年未四十,而视茫茫,而发苍苍,而齿牙动摇。念诸父与诸兄,皆康强而早世。如吾之衰者,其能久存乎?吾不可去,汝不肯来,恐旦暮死,而汝抱无涯之戚也!”孰谓少者殁而长者存,强者夭而病者全乎!
③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汝之纯明而不克蒙其泽乎?少者、强者而夭殁,长者、衰者而存全乎?未可以为信也。梦也,传之非其真也,
东野之书,耿兰之报,何为而在吾侧也?呜呼!其信然矣!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矣!汝之纯明宜业其家者,不克蒙其泽矣!所谓天者诚难测,而神者诚难明矣!所谓理者不可推,而寿者不可知矣!虽然,吾自今年来,苍苍者或化而为白矣,动摇者或脱而落矣。毛血日益衰,志气日益微,几何不从汝而死也。死而有知,其几何离;其无知,悲不几时,而不悲者无穷期矣。
(《祭十二郎文•韩愈》有删改)
【小题1】下列划线词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夙遭闵凶 夙:早时 请归取其孥 孥:家眷 |
B.门衰祚薄 祚:福分 图久远者 图:考虑 |
C.沐浴清化 化:教化 宜业其家者 业:继承 |
D.犹蒙矜育 矜:持重 无涯之戚 戚:忧伤 |
【小题2】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得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孝廉”是指汉代以来荐举人才任用官员的一种科目,举孝顺父母、品行方正的人。 |
B.“期功”中的“期”是指穿一周年孝服的人,“功”是指穿大功服、小功服的亲族。 |
C.“东野”,即孟郊的字。古人自称称字,称人则称名,字一般是对名的解释和补充。 |
D.“斗斛”,古代容量单位。唐朝时十斗为一斛,斗斛之禄就是指微薄的俸禄。 |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选文《陈情表》的①②两段内容是从侧重叙述祖孙之情从而推进到君臣之义上,在第②段突出尽忠与尽孝这一矛盾,表达了自己因处境狼狈而产生的忧惧之情。 |
B.选文《陈情表》的第③段李密首先称赞晋武帝以孝为先的治国之策,然后采用今昔对比手法表明作为先朝旧臣不能在新朝为官的原因和苦衷,最后以祖母供养无主、年老待奉来婉辞征召。 |
C.选文《祭十二郎文》的第②段“吾年未四十……而齿牙动摇”一句中连用了三个起转接作用的“而”字,意思是说自己未老先衰、体弱多病,过早地就衰象毕露。 |
D.选文《祭十二郎文》采取韵散结合,以散为主的形式来表达内容。作者联系自己的身世,反复抒写他对亡侄的哀痛之情。同时,也饱含着自己凄楚的宦海沉浮的人生感慨。 |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2)诚知其如此,虽万乘之公相,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