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①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②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③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陈情表•李密》有删改)
①吾年十九,始来京城。其后四年,而归视汝。又四年,吾往河阳省坟墓,遇汝从嫂丧来葬。又二年,吾佐董丞相于汴州,汝来省吾。止一岁,请归取其孥。明年,丞相薨。吾去汴州,汝不果来。是年,吾佐戎徐州,使取汝者始行,吾又罢去,汝又不果来。吾念汝从于东,东亦客也,不可以久;图久远者,莫如西归,将成家而致汝。呜呼!孰谓汝遽去吾而殁乎!吾与汝俱少年,以为虽暂相别,终当久相与处。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诚知其如此,虽万乘之公相,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
②去年,孟东野往。吾书与汝曰:“吾年未四十,而视茫茫,而发苍苍,而齿牙动摇。念诸父与诸兄,皆康强而早世。如吾之衰者,其能久存乎?吾不可去,汝不肯来,恐旦暮死,而汝抱无涯之戚也!”孰谓少者殁而长者存,强者夭而病者全乎!
③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汝之纯明而不克蒙其泽乎?少者、强者而夭殁,长者、衰者而存全乎?未可以为信也。梦也,传之非其真也,东野之书,耿兰之报,何为而在吾侧也?呜呼!其信然矣!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矣!汝之纯明宜业其家者,不克蒙其泽矣!所谓天者诚难测,而神者诚难明矣!所谓理者不可推,而寿者不可知矣!虽然,吾自今年来,苍苍者或化而为白矣,动摇者或脱而落矣。毛血日益衰,志气日益微,几何不从汝而死也。死而有知,其几何离;其无知,悲不几时,而不悲者无穷期矣。
(《祭十二郎文•韩愈》有删改)
【小题1】下列划线词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遭闵凶  夙:早时 请归取其    孥:家眷
B.门衰薄  祚:福分 久远者 图:考虑
C.沐浴清  化:教化 宜其家者    业:继承
D.犹蒙育  矜:持重 无涯之 戚:忧伤
【小题2】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得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孝廉”是指汉代以来荐举人才任用官员的一种科目,举孝顺父母、品行方正的人。
B.“期功”中的“期”是指穿一周年孝服的人,“功”是指穿大功服、小功服的亲族。
C.“东野”,即孟郊的字。古人自称称字,称人则称名,字一般是对名的解释和补充。
D.“斗斛”,古代容量单位。唐朝时十斗为一斛,斗斛之禄就是指微薄的俸禄。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选文《陈情表》的①②两段内容是从侧重叙述祖孙之情从而推进到君臣之义上,在第②段突出尽忠与尽孝这一矛盾,表达了自己因处境狼狈而产生的忧惧之情。
B.选文《陈情表》的第③段李密首先称赞晋武帝以孝为先的治国之策,然后采用今昔对比手法表明作为先朝旧臣不能在新朝为官的原因和苦衷,最后以祖母供养无主、年老待奉来婉辞征召。
C.选文《祭十二郎文》的第②段“吾年未四十……而齿牙动摇”一句中连用了三个起转接作用的“而”字,意思是说自己未老先衰、体弱多病,过早地就衰象毕露。
D.选文《祭十二郎文》采取韵散结合,以散为主的形式来表达内容。作者联系自己的身世,反复抒写他对亡侄的哀痛之情。同时,也饱含着自己凄楚的宦海沉浮的人生感慨。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2)诚知其如此,虽万乘之公相,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7-01-17 12:34:3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疾困与吴主笺

周 瑜

瑜以凡才,昔受讨逆殊特之遇,以腹心,遂荣任,统御兵马,志执鞭弭,自效戎行。规定巴蜀,次取襄阳,凭赖威灵,谓若在握。至以不谨,道遇暴疾,昨自医疗,日无损。人生有死,修短命矣,诚不足惜,但恨微志未展,不复奉教命耳。

方今曹公在北,疆场未静,刘备寄寓,有似养虎,天下之事,未知终始,此朝士旰食之秋,至尊垂虑之日也。鲁肃忠烈,临事不,可以代瑜。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傥或可采,瑜死不朽矣。

(选自《三国志·鲁肃传》注引《江表传》)

(简注)
①讨逆:孙权长兄孙策,孙策受汉封为讨逆将军。②志执鞭弭:拿着鞭和弓(表示参加战争)。③威灵:国家(或帝王、祖先)的神力。④曹公:曹操。北:中原。⑤寄寓:寄住(在我们的土地上)。当时刘备在荆州。荆州原是刘表统治的地区,赤壁之战后,东吴认为应该归他占有,所以说刘备是借住的客人。
(阅读指要)
这是周瑜病危时写给吴主孙权的信。在信中,周瑜为自己身患重病,无法施展个人志向而深感遗憾;同时真诚推荐鲁肃继任,以成就大业。此信诚挚恳切,充分表达了臣子尽忠之情,是一篇幅感人肺腑的优秀作品。
(阅读训练)
【小题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以腹心(______) (2)遂荣任(______)
(3)昨自医疗,日无损(______)(4)鲁肃忠烈,临事不(______)
【小题2】下列句中“特”与“昔受讨逆殊特之遇”中“特”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B.丧母过哀,帝以是亲爱之
C.非朝廷士大夫而已D.士之立独行,适于义而已
【小题3】下列句中“以”“瑜以凡才”中“以”用法、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乃奋臂指拨眦B.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C.翌日,资政殿学士行D.君之力,曾不能损魅父之丘
【小题4】文章第二段“傥或可采”中“傥”是个通假字,通________,意为________;这段还有一个成语,是________。
【小题5】把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人生有死,修短命矣,诚不足惜,但恨微志未展,不复奉教命耳。
(2)天下之事,未知终始,此朝士旰食之秋,至尊垂虑之日也。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唐故检校尚书左仆射右龙武军统军刘公墓志铭
韩 愈
公讳昌裔,字光后,本彭城人。曾大父讳承庆,朔州刺史。大父巨敖,为太原晋阳令。再世宦北方,乐其土俗,遂著籍太原之阳曲。父讼,赠右散骑常侍。
公少好学问,始为儿时,重迟不戏,恒有所思念计画。及壮,自试以《开吐蕃说》干边将,不售。入三蜀,从道士游。久之,蜀人苦杨琳寇掠,公单船往说,琳感欷,虽不即降,约其徒不得为虐。
建中中,曲环招起之,为环檄李纳,指摘切刻。环封奏其本,德宗称焉。环领陈许军,公因为陈许从事,以前后功劳,累迁检校兵部郎中、御史中丞、营田副使。
吴少诚乘环丧,引兵叩城,留后上官涚咨公以城守,所以能擒诛叛将,为抗拒,令敌人不得其便。韩全义败,引军走陈州,求入保。公自城上揖谢全义曰:“公受命诣蔡,何为来陈?公无恐,贼必不敢至我城下。”明日,领骑步十余抵全义营。全义惊喜,迎拜叹息,殊不敢以不见舍望公。
上官涚死,代涚为节度使。命界上吏,不得犯蔡州人,曰:“俱天子人,奚为相伤?”少诚吏有来犯者,捕得缚送,曰:“妄称彼人,公宜自治之。”少诚惭其军,亦禁界上暴者。两界耕桑交迹,吏不何问
元和七年,得疾,视政不时。八年五月,涌水出他界,过其地,没邑屋,流杀居人,拜疏请去职即罪,诏还京师。即其日与使者俱西,大热,旦暮驰不息,疾大发。左右手辔止之,公不肯,曰:“吾恐不得生谢天子。”上益遣使者劳问,敕无亟行。天子以为恭,即其家拜检校左仆射、右龙武军统军知军事。十一月某甲子薨,年六十。
(选自《唐宋八大家散文总集》,有删节)
【小题1】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为环檄李纳 檄:发文书
B.公自城上揖谢全义曰 谢:道歉
C.殊不敢以不见舍望公 舍:安置
D.上益遣使者劳问,敕无亟行 亟:急忙
【小题2】下列对文中画短线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公讳昌裔:帝制时代对于君主和尊长的名字,必须避免直接说出或写出,必须称名时,就在前面加一“讳”字。
B.曾大父:“曾”指与自己中间隔两代的亲属,大父,即祖父(外祖父),曾大父就是曾祖父。
C.揖、拜:揖,古代的拱手礼,拜,古表敬意的礼节,两手合于胸前,头低到手;“拜”礼多用于下级对上级;“揖”礼多用于平辈之间。
D.甲子:“甲子”,天干地支合用,用以纪日。十天干和十二地支进行循环组合,共得到六十个组合,称为六十甲子,可用于纪年、纪月和纪日。
【小题3】把文中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及壮,自试以《开叶蕃说》干边将,不售。
(2)少诚惭其军,亦禁界上暴者。两界耕桑交迹,吏不何问。
【小题4】结合全文,简要概括刘昌裔的主要品质。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叔伯,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小题1】下列选项对以下句子中词类活用情况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②则刘病日笃 ③凡在故老,犹蒙矜育 ④谨拜表以闻
A.①和②所含的词类活用现象相同;③和④四句所含的词类活用现象也相同。
B.①和②所含的词类活用现象不相同;③和④四句所含的词类活用现象也不相同。
C.①和②所含的词类活用现象不相同;③和④四句所含的词类活用现象相同。
D.①和②所含的词类活用现象相同;③和④四句所含的词类活用现象不相同。
【小题2】下列选项中的句子的句式特点与所给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而刘夙婴疾病
A.告诉不许
B.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
C.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D.今臣亡国贱俘
【小题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2)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候问题。
上书言世务
严 安
臣闻邹子曰:“政教文质者,所以云救也。当时则用,过则舍之,有易则易之,故守一而不变者,未睹治之至也。”今天下人民用财侈靡,车马衣裘宫室皆竞修饰。调五声使有节族,杂五色使有文章,重五味方丈于前,以观欲天下。彼民之情,见美则愿之,是教民以侈也。侈而无节,则不可赡,民离本而徽末矣。是以天下人民逐利无已,犯法者众。臣愿为民制度以防其淫,使贫富不相耀以和其心。
臣闻秦王蚕食天下,并吞战国,称号皇帝,一海内之政,坏诸侯之域。销其兵,铸以为钟虡,示不复用。元元黎民得免于战国,逢明天子,人人自以为更生。乡使秦缓刑罚,簿赋敛,责仁义,贱权利,化于海内,则世世必安矣。秦不行是风,循其故俗,为知巧权利者进,笃厚忠正者退,法严令苛,谄谀者众,日闻其美,意广心逸。欲威海外,使蒙恬将兵以北攻强胡,辟地进境.戍于北河,飞刍挽粟以随其后,又使尉屠唯将楼船之士攻越,使监禄凿渠运粮,深入越地,旷日持久。当是时,秦祸北构于胡,南挂于越,宿兵于无用之地,进而不得退。行十余年,丁男被甲,丁女转输,苦不聊生,自经于道树,死者相望。及秦皇帝崩,天下大叛.豪士并起,不可胜载也。秦贵为天子,富有天下,灭世绝祀,穷兵之祸也。故周失之弱,秦失之强,不变之惠也。
南夷,朝夜郎,降羌僰,深入匈奴,燔其龙城,议者美之。此人臣之利,非天下之长策也。今中国外累于远方之备,靡敝国家,非所以子民也。行无穷之欲,甘心快意,结怨于匈奴,非所以安边也。祸挐而不解,兵休而复起,近者愁苦,远者惊取,非所以持久也。今天下锻甲摩剑,矫箭控弦,转输军粮,未见休时,此天下所共忧也。夫兵久而变起,事烦而虑生。上观齐晋所以亡。公室卑削,六卿大盛也。今郡守之权非特六卿之重也,地几千里非特闾巷之资也,甲兵器械非特棘矜之用也,以逢万世之变,则不可胜讳也。
(节选自《汉书·严宣传》,有删改)
【注】①方丈:指方丈之食,极言肴馔之丰盛。②虡:jù,占代悬挂钟或磐的架子两旁的柱子。③挐:rù,纷乱。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侈而无节,则不可 赡:充裕,足够。
B飞刍粟以随其后 挽:拉,牵引。
C.秦祸北于胡,南挂于越  构:结,结怨。
D.今南夷,朝夜郎 徇:顺从。曲从。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是教民侈也越国鄙远,君知其难也
B.自经道树,死者相望州司临门,急星 火
C.夫兵久而变起,事烦虑生余扃牖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D.今郡守权非特六卿之重也每览昔人兴感
【小题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能体现严安深有远虑的一项是(   )
①故守一而不变者,未睹治之至也
②侈而无节,则不可赡,民离本而徼末矣
③臣愿为民制度以防其淫,使贫富不相耀以和其心
④元元黎民得免于战国,逢明天子,人人自以为更生
⑤此人臣之利,非天下之长策也
⑥近者愁苦,远者惊骇,非所以持久也
A.①③④B.②⑤⑥C.②④⑥D.①③⑤
【小题4】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严安开篇引用邹子的话阐明政令教化应当顺应时代发展,继而批评了当下奢侈无度的不良风气,表达了自己匡正时弊的政治抱负。
B.严安认为强大的秦国不知变通,穷兵黩武,在北方讨伐匈奴,在南方攻打百越,战争旷日持久,生灵涂炭,最终导致了秦王朝的灭亡。
C.严安认为朝廷频繁对外用兵,虽然得到赞誉,却只是满足了当政者的欲望,让臣子获得了名利,不会使边防安定,不会使国家长治久安。
D.严安认为汉朝的郡守位高势大,权倾一方,一旦天下发生变乱,就会出现无法控制的局面,因此提出削弱郡守权力的建议,以加强中央集权。
【小题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臣愿为民制度以防其淫,使贫富不相耀以和其心。 (3分)
(2)乡使秦缓刑罚,簿赋敛,贵仁义,贱权利,化于海内,则世世必安矣。(4分)
(3)今中国外累于远方之备,靡敞国家,非所以子民也。(3分)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张久中墓志铭
曾巩
君姓张氏,名持,字久中,初名伯虎。庆历三年来自曲江,入太学。当是时,天子方诏学官岁献士二人,学者以数百千人,独献君,会学散,不报。于是时,予盖未尝识君也。后二年,过予之所居临川,始识之。
君为人深沉有大度,喜气节,重交游,一时所与之游者甚众。而君所尤称者,广汉张贲;以为年少可进以学者,莆阳陈惇。盖君之学多贲发之,而于惇以师友自处也。凡君之与人交,喜穷尽其得失,其义足以正之,而其直未尝苟止也。至其与众人接,尤温以庄,不妄与之言。与之言,必随其材智所到,不病以其所不为。故君之友皆惮其严,而喜其相与之尽。众人之得君游者,亦皆喜爱而未尝有失其意者。其语曰:“士生于今,势不足以持世,而游于其间,当如此也。”于临川,出其文章,因与予言古今治乱是非之理,至于为心持身得失之际,于其义,余不能损益也。后二年死于兴国军,某月某日也。
明年,其弟来江南,以力之不能,将独负君之骨以归。是时陈惇方以进士得出身,约君之弟曰:“吾忍不全归吾友邪,明年吾得补为吏,力能以君之丧归。”其弟乃止。
君年若干。祖某,考某。君幼孤,养于兄嫂,尝曰:“嫂之于吾犹母也,妇能以姑之礼事吾嫂者,可以为吾妇矣。”然卒亦无也。君固难交,然不易其好。而陈惇者,与君交尤深也。予尝视惇与君之相从,忧穷龃龉,无不共之,其中心岂有利然也。世之交友道废久矣,其有之,或非此也。然则君之事,其有取于世教非邪?惇以某年某月某日归君之丧葬地,而属予铭。其辞曰:
呜呼久中,不如其志。孔孟以然,何独于子?生而不大,天固为之。其长在人,于此观之。
(选自《元丰类稿》)
【小题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会学散,不报   报:批复
B.余不能损益也   损:损害
C.约君之弟曰     约:阻止
D.而属予铭 属:嘱托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一时所与之游者甚众 然则诸侯之地有限
B. 不病以其所不为 其皆出于此乎
C. 君幼孤,养于兄嫂 虎兕出于柙
【小题3】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至其与众人接,尤温以庄,不妄与之言。
(2)妇能以姑之礼事吾嫂者,可以为吾妇矣。
(3)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
【小题4】文中哪些内容从侧面表现了张久中交友有道?请用自己的话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