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用“/”给下面的文段断句。
左氏艳而富其失也巫谷粱清而婉其失也短公羊辩而裁其失也俗若能富而不巫清而不短裁而不俗则深于其道者也故君子之于春秋没身而已矣   (选自《全晋文》)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7-04-03 07:49:0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山之叟

袁枚(有删节)

冬月,山之叟担一牡丹,高可隐人,枝柯鄂①韡②,蕊丛丛以百数。主人异目视之,为损重赀③。虑他处无足当是花者,庭之正中,旧有数本,移其位让焉。幂④锦张烛,客来指以自负⑤。亡何花开,薄如蝉翼,较前大不如。怒而移之山,再移之墙,立枯死。主人惭其故花,且嫌庭之空也,归其原,数日亦死。

客过而尤⑥之曰:“子不见夫善相花者乎?宜山者山,宜庭者庭。迁而移之,在冬非春。故人与花常两全也。子既貌取以为良,一不当,暴摧折之,移其非时,花之怨以死也诚宜……一月之间,忽予忽夺,皆子一人之为。不自怒而怒花,过矣!……子亟亟焉,物性之不知,土宜之不辨,喜而左之,怒而右之,主人之喜怒无常,花之性命尽矣!然则子之病,病乎其己尊而物贱也,性果⑦而识暗也,自恃而不谋诸人也。他日子之庭,其无花哉!”

主人不能答,请具砚削牍,记之以自警焉。

注:①鄂:通“萼”,花萼。②韡:繁盛,音wěi。③赀:音zī,财货。④幂:覆盖。⑤自负:这里有”自豪“之意。⑥尤:指责,归罪。⑦果:果断,果敢。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①土宜之不    ②相花者 ③诚 ④无足是花者
【小题2】对文中加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为重赀 损:花费。
B.主人其故花 惭:惭愧。
C.客过而之 尤:责怪。
D.宜山者山,宜者庭 庭:种在庭院
【小题3】下列选项中词语活用类型不同的一项是(   )
A.宜山者山B.貌取以为良C.喜而左之
【小题4】翻译
然则子之病,病乎其己尊而物贱也。
【小题5】本文与本学期我们学习过的《________________》相似,都运用了_________ 的说。

同类题2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小题。(12分) 
(甲)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孝文皇帝初立,闻河南守吴公治平为天下第一,故与李斯同邑,而常学事焉,乃征为廷尉,廷尉乃言贾生年少颇通诸子百家之书。文帝召以为博士。是时贾生年二十余,最少,每诏令议下,诸老先生不能言,贾生尽为之对,人人各如其意所欲出。诸生于是乃以为能不及也。孝大帝说之,超迁,一岁中至太中大夫。
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乙)呜呼!贾生志大而量小,才有余而识不足也。古之人有高世之才,必有遗俗之累;是故非聪明睿智不惑之主,则不能全其用。古今称苻坚得王猛于草茅之中,一朝尽斥去其旧臣而与之谋。彼其匹夫,略有天下之半,其以此哉?愚深悲生之志,故备论之。亦使人君得如贾生之臣,则知其有狷介之操,一不见用,则忧伤病沮,不能复振;而为贾生者,亦谨其所发哉。
苏轼 《贾谊论》
【小题1】下列各项中划线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
A.以能诵诗书闻于郡中属:连缀,写作
B.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秀才:才华优秀
C.愚深悲生之志,故论之备:准备
D.则知其有狷介之操狷介:胸襟狭窄
【小题2】下列选项中全都说明贾谊“才华突出”的一组是(2分)
①贾生名谊,洛阳人也。 ②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 ③廷尉乃言贾生年少颇通诸子百家之书 ④诸生于是乃以为能不及也 ⑤贾生志大而量小 ⑥而为贾生者,亦谨其所发哉
A.①③④B.②④⑥C.①③⑤D.②③④
【小题3】(乙)文作者引用苻坚得王猛这个事例的目的是(2分)
A.赞扬王猛明智,善于发现苻坚这样的人才。
B.赞扬苻坚聪明,善于发现王猛这样的人才。
C.说明只有尽斥旧臣才能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
D.说明只有聪明通达头脑清醒的君主才能充分发挥贤才的作用。
【小题4】把文中划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
(1)贾生尽为之对,人人各如其意所欲出。
(2)一不见用,则忧伤病沮,不能复振

同类题5

游三游洞记 刘大櫆
出夷陵州治,西北陆行二十里,濒大江之左,所谓下牢之关也。路狭不可行,舍舆登舟。舟行里许,闻水声汤汤,出于两崖之间。复舍舟登陆,循仄径曲折以上。穷山之颠,则又自上缒危滑以下。其下地渐平,有大石覆压当道,乃伛俯径石腹以出。出则豁然平旷,而石洞穹起,高六十馀尺,广可十二丈。二石柱屹立其口,分为三门,如三楹之室焉。
  中室如堂,右室如厨,左室如别馆。其中一石,乳而下垂,扣之,其声如钟。而左室外小石突立正方,扣之如磬。其地石杂以土,撞之则逄逄然鼓音。背有石如床,可坐,予与二三子浩歌其间,其声轰然,如钟磬助之响者。下视深溪,水声泠然出地底。溪之外翠壁千寻,其下有径,薪采者负薪行歌,缕缕不绝焉。
  昔白乐天自江州司马徙为忠州剌史,而元微之适自通州将北还,乐天携其弟知退,与微之会于夷陵,饮酒欢甚,留连不忍别去,因共游此洞,洞以此三人得名。其后欧阳永叔暨黄鲁直二公皆以摈斥流离,相继而履其地,或为诗文以纪之。予自顾而嘻,谁摈斥予乎?谁使予之流离而至于此乎?偕予而来者,学使陈公之子曰伯思、仲思。予非陈公,虽欲至此无由,而陈公以守其官未能至,然则其至也,其又有幸有不幸邪?
  夫乐天、微之辈,世俗之所谓伟人,能赫然取名位于一时,故凡其足迹所经,皆有以传于后世,而地得因人以显。若予者,虽其穷幽陟险,与虫鸟之适去适来何异?虽然,山川之胜,使其生于通都大邑,则好游者踵相接也;顾乃置之于荒遐僻陋之区,美好不外见,而人亦无以亲炙其光。呜呼!此岂一人之不幸也哉!”
【小题1】下列句子中对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舟行里许,闻水声汤汤许:左右
B.而元微之适自通州将北还适:到,往
C.而地得因人以显因:依靠
D.山川之胜胜:优美的景色
【小题2】下列句子分别能表现“道路难行”和“洞内景观奇特”的一组是(  )
A.乃伛俯径石腹以出其地石杂以土
B.出则豁然平旷溪之外翠壁千寻,其下有径
C.有大石覆压当道左室外小石突立正方,扣之如磬。
D.二石柱屹立其口其中一石,乳而下垂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一行从夷陵州府出发,先走陆路,再走水路,然后登山,经过一番波折才一睹处于荒远偏僻之地的三游洞真面目。
B.在描写三游洞景观时,作者描写了洞内各种声音带来的听觉感受,有扣击时 “如钟”“如磬”“逄逄然”的悦耳之声,有“与二三子浩歌其间”轰然之声,又有从地底发出的“泠然”水声,宛如空谷足音,将三游洞衬托得深邃幽静。
C.作者由白居易等三位唐人共游此洞,想到其后到此游历的欧阳永叔和黄鲁直,继而联想到自身的“幸”与“不幸”,进一步推想陈公的“幸”与“不幸”,从抒发游历感想进入对人生哲理的思辨。
D.作者虽然写自己像虫鸟一样安适,但又通过抒写对僻陋处的山川胜景无人欣赏的感慨,委婉地表达出自己怀才未显之憾。
【小题4】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复舍舟登陆,循仄径曲折以上。穷山之颠,则又自上缒危滑以下。(4分)
   
(2)顾乃置之于荒遐僻陋之区,美好不外见,而人亦无以亲炙其光。(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