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6分)
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曰:“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曰“敢问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①,硁硁②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曰:“今之从政者何如?”子曰:“噫!斗筲之人③,何足算也?”(《论语•子路》)
【注】①果:果断、坚决。②硁硁(kēng):象声词,敲击石头的声音。这里引申为像石块那样坚硬。③斗筲(shāo)之人:筲,竹器,容一斗二升。比喻器量狭小的人。
(1)对上面这个选段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在孔子看来,“士”可以分为三个等次,其中最低一等的是“言必信,行必果”之人。
B.孔子认为,行事能有知耻之心,奉令出使各国能不辱使命,可称得上是最合乎标准的士。
C.在孔子看来,能够孝敬宗族中的长辈,能够尊重同乡里的同辈,仅能算作次一等的士。
D.孔子认为,由于执政的人器量过于狭小,所以尽管他们身居高位,但也够不上士的标准。
(2)孔子还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结合选段中的相关内容,请概述孔子对“信”的看法。 (3分)
答: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其他 更新时间:2010-05-28 09:38:0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节选自《寡人之于国也》)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鞣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糅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节选自《劝学》)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节选自《过秦论》)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节选自《师说》)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检:节俭。
B.其曲中规     中:符合。
C.却匈奴七百余里 却:使……后退。
D.吾从而师之   从:跟从。
【小题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
B.非我也,岁也 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C.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D.輮使之然也 古之学者必有师
【小题3】下列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译文:大王不要归罪于年成,那么天下的百姓就能安居乐业了。
B.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译文:所以木材经墨线量过就笔直了,金子在磨刀石上磨过就锋利了。
C.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
译文:收拢天下的士兵,集中在威阳,去掉刀刃和箭头,用来铸成十二个金人,以便削弱天下百姓的反抗力量。
D.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岑嘉州集序
(唐)杜确
自古文体变易多矣,梁简文帝及庾肩吾之属,始为轻浮绮靡之词,名曰宫体。自后沿袭,务为妖艳,谓之摛锦布绣焉。其有敦尚风格,颇存规正者,不复为当时所重,讽谏比兴,由是废缺。
物极则变,理之常也。圣唐受命,斩雕为朴。开元之际,王纲复举,浅博之风兹焉渐革其时作者凡十数辈颇能以雅参丽以古杂今彬彬然烁烁然近建安之遗范矣。
南阳岑公,声称老著,公讳参,代为本州冠族。曾太公文本,大父长倩,伯父羲,皆以学术德望,官至台辅。早岁孤贫,能自砥砺,遍鉴史籍,尤工缀文,属辞尚清,用意尚切,其有所得,多入佳境,回拔孤秀,出於常情,每一篇绝笔,则人人传写,虽闾里士庶,戎夷蛮貊,莫不讽诵吟习焉。时议拟公於吴均、何逊,亦可谓精当矣。天宝三载进士高第,解褐右内率府兵曹参军,转右威卫录事参军,又迁大理评事,兼监察御史,充安西节度判官,入为右补阙。频上封章,指述权佞,改为起居郎,出虢州长史,又改太子中允兼殿中侍御史,充关西节度判官。圣上潜龙藩邸,总戎陕服,参佐僚史,皆一时之选。由是委公以书奏之任,入为祠部考功二员外郎,转虞部库部二正郎,又出为嘉州刺史。副元帅相国杜公鸿渐表公职方郎中兼侍御史,列於幕府,无几使罢,寓居於蜀。时四川节度因乱受职,本非朝旨,其部统之内,文武衣冠,附会阿谀,以求自结,皆曰中原多故,剑外小康,可以庇躬,无向阙。公乃《著招蜀客归》一篇,申明逆顺之理,折挫佞之计,有识者感叹,奸谋者惭沮,播德泽於梁益,畅皇风於邛?。旋轸有日,犯俟时,吉往凶归,呜呼不禄,岁月逾迈。殆三十年,嗣子佐公,复纂前绪,亦以文采,登名翰场。有公遗文,贮之筐箧,以确接通家馀烈,忝同声後辈,受命编次,因令缮录,区分类聚,成八卷。倘後之词人,有所观览,亦由聆广乐者识清商之韵,游名山者仰翠微之色,足以莹彻心府,发挥高致焉,京兆杜确
注释①旋轸:回车,喻返京。②犯軷俟时:岑参赴嘉州刺史任途中遇蜀中动乱不得前行,留滞在梁州、成都一带。軷,古代出行时祭祀路神。吉往凶归:唐代宗永泰元年岑参出为嘉州刺史,约大历五年克死于成都。
【小题1】对下列语句中加横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出虢州长史寻:不久
B.解褐右内率府兵曹参军解褐:解除官职
C.可以庇躬,无向阙假:借助
D.成八卷勒:刻写
【小题2】(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物极变,理之常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
B.附会阿谀,求自结醉则更相枕
C.公著《招蜀客归》一篇其所以摧败零落者,其一气之余烈
D.游名山者仰翠微色,蚓无爪牙利,筋骨之强
【小题3】(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岑参善于写文章,每有作品写成,即使平民百姓,边远外族,无不吟咏熟读。当时评论把他与梁代诗人吴均、何逊相提并论。
B.副元帅相国杜公渐鸿上表让岑参担任职方郎中兼侍御史,居于相国幕府。只是没过多久,杜渐鸿就被免去官职,寓居在蜀地。
C.岑参写了《招蜀客归》这篇文章,让有见识的人无不感叹,奸谋者惭愧沮丧。他虽有回京的打算,却遇上动乱延误了时间,最后客死异乡。
D.作者作为岑家的世交,接受委托编纂岑参的文集,是想让后人从他的文章中了解他高尚的人格,激发高远的情怀。
【小题4】(小题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浅博之风兹焉渐革其时作者凡十数辈颇能以雅参丽以古杂今彬彬然烁烁然近建安之遗范矣
【小题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其有敦尚风格,颇存规正者,不复为当时所重。
(2)遍鉴史籍,尤工缀文,属辞尚清,用意尚切。

同类题4

庄子之楚,见空髑髅,骨尧然有形。撽以马捶,因而问之,曰:“夫子贪生失理而为此乎?将子有亡国之事、斧铖之诛而为此乎?将子有不善之行,愧遗父母妻子之丑而为此乎?将子有冻馁之患而为此乎?将子之春秋故及此乎?”于是语卒,援髑髅,枕而卧。夜半,髑髅见梦曰:“子之谈者似辩士,视子所言,皆生人之累也,死则无此矣。子欲闻死之说乎?”庄子曰:“然。”髑髅曰:“死,无君于上,无臣于下,亦无四时之事,纵然以天地为春秋,虽南面王乐,不能过也。”庄子不信,曰:“吾使司命复生子形,为子骨肉肌肤,反子父母、妻子、闾里、知识,子欲之乎?”髑髅深颦蹙额曰:“吾安能弃南面王乐而复为人间之劳乎?
(节选自《庄子·至乐》)
注:①骨尧(xiāo)然有形:骨尧然,尸骨干枯的样子。有形,有似生人头颅的形状。②撽(qiào)以马捶:撽,敲打旁击。马捶,马鞭。“捶”同“棰”。③将(qiāng):抑或,表推测。④深颦(pín)蹙(cù)额:皱眉头,愁苦的样子。
【小题1】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将子有冻馁之而为此乎  患:担心
B.视子所言,皆生人之也 累:负担
C.南面王乐,不能过也虽:即使
D.吾使司命生子形复:恢复
【小题2】把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将子有不善之行,愧遗父母妻子之丑而为此乎?(3分)
(2)吾安能弃南面王乐而复为人间之劳乎?(3分)
【小题3】这段文字选自《庄子·至乐》。在庄周看来,最大的乐趣是什么?这体现了庄周怎样的“生死观”?(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