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真州东园记
欧阳修
真州当东南之水会,故为江淮、两浙、荆湖发运使之治所。龙图阁直学士施君正臣,侍御史许君子春之为使也,得监察御史里行马君仲涂为其判官。三人者,乐其相得之欢,而因其暇日,得州之监军废营以作东园,而日往游焉。
岁秋八月,子春以其职事走京师,图其所谓东园者来以示予曰:“园之广百亩,而流水横其前,清池浸其右,高台起其北。台,吾望以拂云之亭;池,吾俯以澄虚之阁;水,吾泛以画舫之舟。敞其中以为清宴之堂,辟其后以为射宾之圃。芙渠芰荷之的历,幽兰白芷之芬芳,与夫佳花美木列植而交阴,此前日之苍烟白露而荆棘也;高甍巨桷,水光日景,动摇而上下,其宽闲深靓,可以答远响而生清风,此前日之颓垣断堑而荒墟也;嘉时令节,州人士女啸歌而管弦,此前日之晦冥风雨、鼪鼯鸟兽之嗥音也。吾于是信有力焉。凡图之所载,皆其一二之略也。若乃升于高以望江山之远近,嬉于水以逐鱼鸟之浮沉,其物象意趣、登临之乐,览者各自得焉。凡工之所不能画者,吾亦不能言也。其为吾书其大概焉!
又曰:“真,天下之冲也。四方之宾客往来者,吾与之共乐于此,岂独私吾三人者哉?然而池台日益以新,草木日益以茂,四方之士无日而不来,而吾三人者有时而皆去也,岂不眷眷于是哉?不为之记,则后孰知其自吾三人者始也?”
予以为三君子之材贤足以相济,而又协于其职,知所后先,使上下给足,而东南六路之人无辛苦愁怨之声;然后休其余闲,又与四方之贤士大夫共乐于此。是皆可嘉也,乃为之书。
庐陵欧阳修记。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真州当东南之水会当:应当
B.图其所谓东南者来以示予示:指示
C.吾于是信有力焉信:相信
D.而又协于其职协:协助
【小题2】(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而因其暇日②不如因而厚遇之
B.①凡图之所载②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C.①其为吾书其大概焉②持其踵为之泣
D.①乃为之书②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小题3】(小题3)选出全属于真州东园美景的一项()
①流水横其前 ②芙渠芰荷之的历
③苍烟白露而荆棘 ④水光日景,动摇而上下
⑤嬉于水以逐鱼鸟之浮沉    ⑥草木日益以茂
A.①③⑤B.②④⑥C.①②④D.③④⑥
【小题4】(小题4)下面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东园是施正臣、许子春和马仲涂三人于闲暇之时用监军荒废的营地建造的一座园子。
B.作者欧阳修从夕日的废营地变为美丽的东园这事实中认识到有能力可以改变环境。
C.东园吸引着四方人士天天前来游览,而施正臣等三人却是有空才能去,所以流连忘返。
D.作者面对东园艳丽典雅的景致和游人游玩的欢乐激动不已,欣然命笔,为园作记。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0-05-28 02:10:5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孔子北游于农山,子路、子贡、颜渊侍侧。孔子四望,喟然而叹曰:“于斯致思,无所不至矣。二三子各言尔志,吾将择焉。

子路进曰:“由愿得白羽若月,赤羽若日,钟鼓之音上震于天,旌旗缤纷下蟠于地。由一队而敌之,必也攘地千里,搴旗执馘。唯由能之,使二子者从我焉。”夫子曰:“勇哉!”

子贡复进曰:“赐愿使齐、楚合战于漭漾之野,两垒相望,尘埃相接,挺刃交赐着缟衣白冠,陈说其间,推论利害,释国之患。唯赐能之,使二子者从我焉。”夫子曰:“哉!”

颜回退而不对。孔子曰:“回,来!汝奚独无愿乎?颜回对曰:“文武之事,则二子者既言之矣,回何云焉。”

孔子曰:“虽然,各言尔志也,小子言之。”

对曰:“回闻薰莸不同器而藏,尧桀不共国而治,以类异回愿得明王圣主辅相之,敷其五教,导之以礼乐使民城郭不修沟池不越铸剑戟以为农器放牛马于原薮室家无离旷之思千岁无战斗之患则由无所施其勇而赐无所用其辩矣。”夫子凛然曰:“美哉!德也。”

子路抗手对曰:“夫子何选?”

孔子曰:“不伤财,不害民,不繁词,则颜氏之子有矣。”

(选自《孔子家语·致思》,有删改)

注①馘(guó):古代战争中割取所杀敌人的左耳以计功,这里代指左耳。②漭漾(mǎng yàng):广阔无边的样子。③薰莸:分别指香草和臭草。④五教:五常之教。指五种伦理道德的教育,即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
【小题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由一队而敌之   当:率领B.必也地千里 攘:夺取
C.挺刃交 兵:兵器D.夫子曰:“哉!”   辩:通“辨”,区别
【小题2】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的解释,不正确的一组是
A.以其类异 也:语气词,表判断
B.以类异也 其:代词,他们的
C.子路抗手对曰    而:连词,表方式或状态
D.夫子何选 焉: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小题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使民城郭不修沟池/不越铸剑戟以为农器/放牛马于原薮/室家无离/旷之思千岁/无战斗之患/则由无所施其勇/而赐无所用其辩矣
B.使民城郭不修/沟池不越/铸剑戟以为农器/放牛马于原薮/室家无离旷之思/千岁无战斗之患/则由无所施其勇/而赐无所用其辩矣
C.使民/城郭不修沟池/不越铸剑/戟以为农器/放牛马于原薮/室家无离旷之思/千岁无战斗之患/则由无所施/其勇而赐无所用/其辩矣
D.使民城郭不修/沟池不越/铸剑戟以为农器/放牛马于原薮/室家无离旷之思/千岁无战斗之患/则由无所施/其勇而赐无所/用其辩矣
【小题4】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孔门三弟子的政治理想各不相同,子路尚“勇”,子贡崇“智”,颜回重“德”。
B.孔子赞赏子路的“勇”,同时也指出他的“勇”弊在“伤财”“害民”“繁词”。
C.孔子之所以肯定颜回,是因为颜回与其志趣相投,都主张以“仁”“礼”治国。
D.本文与我们学过的“侍坐”篇都体现出孔子平等、民主、循循善诱的教学风格。
【小题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二三子各言尔志,吾将择焉。
(2)赐着缟衣白冠,陈说其间,推论利害,释国之患。
(3)回愿得明王圣主辅相之,敷其五教,导之以礼乐。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答李推官书
张耒
李君足下:昨送简人还,忽辱惠及所作《病暑赋》及杂诗等,诵咏爱叹。
足下之文,可谓奇矣!捐去文字常体,力为瑰奇险怪,务欲使人读之如见数千岁前钟鼎之文也。足下之所嗜者如此,固无不善老。抑耒之所闻,所谓能文者,岂谓其能奇哉?能文者,固不能以奇为主也。
夫文何为而设也?知理者不能言,世之能言者多矣,而文者独传。岂独传哉?因其能文也而言益工,因其言工而理益明,是以圣人贵之。自《六经》以下,至于诸子百氏、骚人辩士论述,大抵皆将以为寓理之具也。是故理胜者,文不期工而工;理诎者,巧为粉泽而隙间百出。此犹两人持牒而讼:直者操笔,不待累累,读之如破竹,横斜反覆,自中节目;曲者,虽使假词于子贡,问字于扬雄,如列五味而不能调和,食之于口,无一可惬。况可使人玩味之乎?故学文之端,急于明理。夫不知为文者,无所复道。如知文而不务理,求文之工,世未尝有是也。
夫决水于江河淮海也,水顺道而行,滔滔汩汩,冲砥柱,绝吕梁,放于江湖而纳之海,喷薄出没,是水之奇变也。而水初岂如此哉!是顺道而决之,因其所遇而变生焉。沟渎东决而西竭,下满而上虚,日夜激之,欲见其奇,彼其所至者,蛙蛭之玩耳。江河淮海之水,理达之文也,不求奇而奇至矣。激沟渎而求水之奇,此无见于理,而欲以言语句读为奇之文也。
自唐以来至今,文人好奇者不一。甚者或为缺句断章,使脉理不属;又取古书训诂希于见闻者,或得其字不得其句,或得其句不知其章,反覆咀嚼,卒亦无有:此最文之陋也。足下之文虽不若此,然其意靡靡,似主于奇矣。故预为足下陈之,愿无以仆之言质俚而不省也
【注】①蛙蛭:青蛙和水蛭。②靡靡:不振作,没力量。
【小题1】下列各句中加线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忽惠及所作《病暑赋》及杂诗等辱:耻辱。
B.去文字常体,力为瑰奇险怪捐:放弃。
C.横斜反覆,自节目中:符合。
D.甚者或为缺句断章,使脉理不属:连接。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能文者,固不能奇为主也②但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
B.①世能言者多矣②足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C.①夫决水江河淮海也②若亡郑而有益君,敢以烦执事
D.①其意靡靡,似主于奇矣②而不亡者,未之有也
【小题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其中全都属于用来证明“为文要明理”观点的论据的一项是
①力为瑰奇险怪,务欲使人读之如见数千岁前钟鼎之文也
②自《六经》以下,至于诸子百氏、骚人辩士论述,大抵皆将以为寓理之具也
③故学文之端,急于明理
④直者操笔,不待累累,读之如破竹,横斜反覆,自中节目
⑤江河淮海之水,理达之文也,不求奇而奇至矣
⑥故预为足下陈之,愿无以仆之言质俚而不省也
A.①③④B.②⑤⑥C.②④⑤D.①③⑥
【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将写诉状与写文章进行类比,批评“巧为粉泽”的写作风气,也否定了李推官追求“瑰奇险怪”的做法。
B.文章第四段用“决水于江河淮海”作比,说明“理达之文”犹如不受阻遏的东流水,自会形成雄奇的风格。
C.作者认为“文”只是负载“理”的工具,所以为文应该注重思想内容,如果关注表达形式,就会成为最“陋”之文。
D.本文是一封书信,也是一篇论证严密、具有说服力的论述文,更值得称道的是,作者的论述具有一定的辩证性。
【小题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足下之所嗜者如此,固无不善者。抑耒之所闻,所谓能文者,岂谓其能奇哉?(4分)
(2)是故理胜者,文不期工而工;理诎者,巧为粉泽而隙间百出。(3分)
(3)故预为足下陈之,愿无以仆之言质俚而不省也。(3分)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二川溶溶,流入宫墙。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高低冥迷,不知西东。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妃嫔媵嫱,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朝歌夜弦,为秦宫人。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雷霆乍惊,宫车过也;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一肌一容,尽态极妍,缦立远视,而望幸焉。有不见者,三十六年。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剽掠其人,倚叠如山。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乎!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小题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骊山北构而西折,直威阳 走:趋
B.妃嫔媵嫱,王皇孙     子:儿子
C.钉头磷磷,多于在之粟粒 庾:屋外贮积的谷仓
D.独夫之心,日益骄固。   独夫:这里指秦始皇
【小题2】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盘盘焉,困困   积水成渊,蛟龙生
B.骊山北构西折   不敢言敢怒
C.奈何取尽锱铢   杳不知其所
D.朝歌夜弦,秦宫人 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
【小题3】翻译。
(1)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剽掠其人。
(2)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
【小题4】课文一二段从哪三个方面来描写阿房宫的?这样描写对表达中心有什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