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离魂记
(唐)陈玄祐
天授三年,清河张镒,因官家于衡州。性简静,寡知友。无子,有女二人。其长早亡;幼女倩娘,端妍绝伦。镒外甥太原王宙,幼聪悟,美容范。镒常器宙,每曰:“他时当以倩娘妻之。”
后各长成。宙与倩娘常私感想于寤寐,家人莫知其状。后有宾寮之选者(有位优秀的幕僚)求之,镒许焉。女闻而郁抑,宙亦深恚恨。托以当调,请赴京,止之不可,遂厚遣之。宙阴恨悲恸,决别上船。日暮,至山郭数里。夜方半,宙不寐,忽闻岸上有一人,行声甚速,须臾至船。问之,乃倩娘徒行跣足而至。宙惊喜发狂,执手问其从来。泣曰:“君厚意如此,寝食相感。今将夺我此志,又知君深情不易,思投身奉报,是以亡命来奔。”宙非意所望,欣跃特甚。遂匿倩娘于船,连夜遁去。倍道兼行,数月至蜀。
凡五年,生两子,与镒绝信。其妻常思父母,涕泣言曰:“吾曩日不能相负,弃大义而来奔君。向今五年,恩慈间阻。覆载之下,何颜独存也?”宙哀之,曰:“将归,无苦。”遂俱归衡州。
既至,宙独身先镒家,首谢其事。镒曰:“倩娘病在闺中数年,何其诡说也!”宙曰:“见在舟中!”镒大惊,促使人验之。果见倩娘在船中,颜色怡畅,讯使者曰:“大人安否?”家人异之,疾走报镒。室中女闻,喜而起,饰妆更衣,笑而不语,出与相迎,翕然而合为一体,其衣裳皆重。其家以事不正,秘之。惟亲戚间有潜知之者。后四十年间,夫妻皆丧。二男并孝廉擢第,至丞、尉。
玄祐少常闻此说,而多异同,或谓其虚。大历末,遇莱芜县令张仲规,因备述其本末。镒则仲规堂叔祖,而说极备悉,故记之。
(选自《太平广记》卷三五八,略有改动)
【小题1】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宙与倩娘常私感想于寤寐寤寐:醒着睡着,时时
B.乃倩娘徒行跣足而至跣足:光着脚
C.倍道兼行,数月至蜀倍道:离开大路
D.见在舟中见:通“现”,现今
【小题2】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部表现倩娘对王宙情深意重的一组是(3分)(  )
与倩娘常私感想于寤寐 ②女闻而郁抑
倩娘徒行跣足而至 ④覆载之下,何颜独存
⑤凡五年,生两子,与镒绝信    ⑥翕然而合为一体,其衣裳皆重
A.①③④B.②④⑤C.①⑤⑥D.②③⑤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倩娘和王宙长大以后,暗中相恋。张镒却言而无信,应允了他人提亲。
B.王宙因为意中人倩娘被张镒另许他人,心生不满,借故远走京城。临行前与倩娘密约私奔。
C.当舟中倩娘与闺中倩娘合为一体,衣裳也重合,始知当初追随王宙而去的乃是倩女离魂。
D.小说富有浪漫主义色彩,想象奇幻,情节曲折,倩娘是一个封建礼教的叛逆者形象。
【小题4】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镒常器宙,每曰:“他时当以倩娘妻之。”(3分)
(2)今将夺我此志,又知君深情不易,思投身奉报,是以亡命来奔。(4分)
(3)吾曩日不能相负,弃大义而来奔君。向今五年,恩慈间阻。(3分)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4-06-23 12:24:1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梅庄记

郑燮

(1)广陵城东二里许,有梅庄,敬斋先生之业也。先生性嗜梅,其家所植亦伙矣,又构别墅于郊外,老梅数十亩矣,曰“梅庄”,盖其嗜也.

(2)梅之古者百余年,其次七八十年,其次二三十年,虬枝铁干,蠖屈龙盘。先生与梅最亲切,扑者培之;卧者扶之;缺者补之;茸者削之;根之拔者,筑土以培之;枝之远者,梁木以荷之。梅亦发奋自喜,峥嵘硕茂,以慰主人之意.又尝伐他树枝以相撑柱。其柯得气而活,交枝接叶,与梅相抱,若连理焉,岂非气至而神,神之而化乎?

(3)春明花放,主人载诗筒,陈酒基,列茶具。或一人独往,以领其神;或与客偕来,以广其趣。歌诗赠答卜篇章重叠,酒盏纷纭。

(4)至于霜凄月冷一冰魂雪魄,淡烟浮绕与于内外,主人徘徊其下,漏口频催,不忍就,卧,盖念梅之寒,与同寒也。

(5)逮夫朝日将出,红霞丽天,与梅相映影射,若含笑,若微醉。梅亦呼主人,与之割暄分暖,不独享也。主人与梅,是一是二,谁能辨之?

(6)更有风号雨溢,电激雷奔,主人披衣而起,挑灯达旦,周遭巡视,视梅之安而后即安,此岂有所勉张矫饰哉!

(7)其性之所嗜,有不知其然而然者也。其他苍松古柏,修竹万竿,为梅之挚,交。檀梅放腊,为梅之先驰;辛夷涨天,绣球扑地,为梅之后劲。桃李丁杏,江篱木芍;山榴桂菊,不可胜记,皆梅之附庸小国也!

(8)一亭一池,_楼一阁,人意表之旨趣焉。一台一榭,一廊一柱,一栏一槛,一花一木,皆主人经营部署,出人意表之旨趣焉。

【小题1】以“梅庄”命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下列有关本文情节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第(2)段用一连串动词具体描写先生的护梅行为,让读者真切地感受到先生对梅的“亲切”。
B.在天气晴朗,梅花开放时,先生常常在梅庄饮酒、喝茶、赋诗,尽情享受自在、雅致的生活。
C.作者对先生在“霜凄月冷”和“风号雨溢”时“不忍就卧”、“挑灯达旦”的行为感到难以理解,觉得有点夸张、做作。
D.先生用其他树枝支撑梅树,那些树枝得了梅树之气竟然成活了,且与梅树枝叶相连,太神奇了。
【小题3】画线句“梅亦呼主人,与之割暄分暖,不独享也”运用了_______修辞手法,其表达效果是_______________
【小题4】文末写到“苍松古柏,修竹万竿”以及桃李、桂菊等不可胜记的其它花卉,其用意是________
【小题5】本文中的敬斋先生种植、护养的梅树.“峥嵘硕茂”,郭橐驼种的树“无不活,且硕茂”。两人成功的共同原因是:____________

同类题2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随园记

(1)金陵自北门桥西行二里,得小仓山,山自清凉胚胎①,分两岭而下,尽桥而止。蜿蜒狭长,中有清池水田,俗号干河沿。河未干时,清凉山为南唐避暑所,盛可想也。凡称金陵之胜者,南曰雨花台,西南曰莫愁湖,北曰钟山,东曰冶城,东北曰孝陵,曰鸡鸣寺。登小仓山,诸景隆然上浮。凡江湖之大,云烟之变,非山之所有者,皆山之所有也。

(2)康熙时,织造隋公当山之北巅,构堂皇②,缭垣牖,树之荻千章,桂千畦,都人游者,翕然盛一时,号曰隋园。因其姓也。后三十年,余宰江宁,园倾且颓弛,其室为酒肆,舆台嚾呶,禽鸟厌之不肯妪伏,百卉芜谢,春风不能花。余恻然而悲,问其值,曰三百金,购以月俸。茨墙剪园,檐改途。随其高,为置江楼;随其下,为置溪亭;随其夹涧,为之桥;随其湍流,为之舟;随其地之隆中而欹侧也,为缀峰岫;随其蓊郁而旷也,为设宧窔③。或扶而起之,或挤而止之,皆随其丰杀繁瘠,就势取景,而莫之夭阏④者,故仍名曰随园,同其音,其义。

(3)落成叹曰:“使吾官于此,则月一至焉;使吾居于此,则日日至焉。二者不可得兼,舍官而取园者也。”遂乞病,率弟香亭、甥湄君移书史居随园。闻之苏子曰:“君子不必仕,不必不仕。”然则余之仕与不仕,与居兹园之久与不久,亦随之而已。夫两物之能相易者,其一物之足以胜之也。余竟以一官易此园,园之奇,可以见矣。

注:

①胚胎:此指小仓山为清凉山支脉。  ②堂皇:广大的堂厦。③宧窔:房屋的东北角与东南角。古代建房,多在东南角设厕所,东北角设厨房。④莫之夭阏:指没有改变山原来的形势。

【小题1】本文作者随园主人,即_____________(填姓名)。
【小题2】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檐改途(_________________)  (2)其义(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当初隋园之所以选址建在小仓山北麓,是因为____。
【小题4】作者“恻然而悲”的原因是
A.当年的避暑胜地干河沿,现在河水完全干涸了。
B.当年煊赫一时的江宁织造隋公,而今家道败落。
C.当年千金难买的隋园,如今却只能贱价出售。
D.当年盛极一时的隋园,如今是一派颓圮荒芜。
【小题5】作者将园子命名为“随园”的用意是

同类题3

课外文言文阅读

喜雨亭记

苏轼

亭以雨名,志喜也。古者有喜,则以名物,示不忘也。

予至扶风之明年,始治官舍。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木,以为休息之所。是岁之春,雨麦于岐山之阳,其占为有年。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越三月,乙卯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丁卯大雨,三日乃止。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于野,忧者以喜,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

于是举酒于亭上,以属客而告之,曰:“五日不雨可乎?”曰:“五日不雨则无麦。”“十日不雨可乎?”曰:“十日不雨则无禾。”“无麦无禾,岁且荐饥,狱讼繁兴,而盗贼滋炽。则吾与二三子,虽欲优游以乐于此亭,其可得耶?今天不遗斯民,始旱而赐之以雨。使吾与二三子得相与优游以乐于此亭者,皆雨之赐也。其又可忘耶?”

既以名亭,又从而歌之,曰:“使天而雨珠,寒者不得以为襦;使天而雨玉,饥者不得以为粟。一雨三日,伊谁之力?民曰太守。太守不有,归之天子。天子曰不然,归之造物。造物不自以为功,归之太空。太空冥冥,不可得而名。吾以名吾亭。”

【小题1】下列对加点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亭以雨,志喜也 名:命名。
B.予至扶风之明年,始官舍 治:修建。
C.讼繁兴,而盗贼滋炽     狱:监狱。
D.以客而告之    属:劝酒。
【小题2】下列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丁卯大雨,三日不知有汉
B.一雨三日,伊谁力 穷山高而止
C.又可忘耶 曲中规
D.农夫相与忭野  青,取之于蓝而青
【小题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3)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愍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独立,形影相吊。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慈父背 见:看见。
B.舅母志 夺:改变。
C.臣洗马 除:授予官职。
D.责臣慢 逋:拖延。
【小题2】下列句子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例: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A.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B.夫晋,何厌之有
C.无乃尔是过与
D.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小题3】以下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李密六个月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到了四岁,母亲被迫改嫁,李密是被祖母带大的。
B.李密小时候常生病,九岁的时候差点不行了,以后一直孤苦零丁,过着少有兄弟的生活。
C.李密反复陈述不能应诏是因为祖母染病,而且他感到了祖母的病一天比一天重。
D.尽管朝廷催促非常急迫,但李密仍以亲情为由坚持不就,“欲苟顺私情”委婉地表达了他对这一做法的坚持。
【小题4】翻译下列句子。
(1)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2)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
(3)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穷:走到尽头。
B.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不能:不到,不及。
C.火尚足以明也   明:明亮,光亮。
D.常在于险远     险远:险阻僻远的地方。
(2)下列各项对文中语句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译文:大概洞更深,那么那些极致之景就更少了。
B.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译文:我也后悔那时随从他们,以致不能尽那游览的乐趣。
C.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
译文:有了志向,也不随从别人而中止,然而力量不足,也不能到达。
D.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
译文:但是力量足以达到那里,在别人看来是可以嘲笑的,在自己看来也是有所悔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