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雨亭记
苏轼
亭以雨名,志喜也。古者有喜,则以名物,示不忘也。
予至扶风之明年,始治官舍。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木,以为休息之所。是岁之春,雨麦于岐山之阳,其占为有年。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越三月,乙卯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丁卯大雨,三日乃止。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于野,忧者以喜,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
于是举酒于亭上,以属客而告之,曰:“五日不雨可乎?”曰:“五日不雨则无麦。”“十日不雨可乎?”曰:“十日不雨则无禾。”“无麦无禾,岁且荐饥,狱讼繁兴,而盗贼滋炽。则吾与二三子,虽欲优游以乐于此亭,其可得耶?今天不遗斯民,始旱而赐之以雨。使吾与二三子得相与优游以乐于此亭者,皆雨之赐也。其又可忘耶?”
既以名亭,又从而歌之,曰:“使天而雨珠,寒者不得以为襦;使天而雨玉,饥者不得以为粟。一雨三日,伊谁之力?民曰太守。太守不有,归之天子。天子曰不然,归之造物。造物不自以为功,归之太空。太空冥冥,不可得而名。吾以名吾亭。”
【小题1】下列对加点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亭以雨名,志喜也 名:命名。 |
B.予至扶风之明年,始治官舍 治:修建。 |
C.狱讼繁兴,而盗贼滋炽 狱:监狱。 |
D.以属客而告之 属:劝酒。 |
A.丁卯大雨,三日乃止 乃不知有汉 |
B.一雨三日,伊谁之力 穷山之高而止 |
C.其又可忘耶 其曲中规 |
D.农夫相与忭于野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