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各题。
桐叶封弟辨别
柳宗元
①古之传者有言:成王以桐叶与小弱弟戏,曰:“以封汝。”周公入贺。王曰:“戏也。”周公曰:“天子不可戏。”乃封小弱弟于唐。
②吾意不然。王之弟当封邪,周公宜以时言于王,不待其戏而贺以成之也;不当封邪,周公乃成其不中之戏,以地以人与小弱弟者为之主,其得为圣乎?且周公以王之言不可苟焉而已,必从而成之邪?设有不幸,王以桐叶戏妇寺,亦将举而从之乎?
③凡王者之德,在行之何若。设未得其当,十易之不为病;要于其当,不可使易也,而况以其戏乎!若戏而必行之,是周公教王遂过也。
④吾意周公辅成王,宜以道,从容优乐,要归之大中而已,必不逢其失而为之辞。又不当束缚之,驰骤之,使若牛马然,急则败矣。且家人父子,尚不能以此自克,况号为君臣者邪!是直小丈夫缺缺者之事,非周公所宜用,故不可信。
⑤或曰:“封唐叔,史佚成之。”
【小题1】针对桐叶封弟的传言,作者批驳了“ ”的言论。
【小题2】下列加点词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且周公以王之言不可焉而已(随便)
B.虽十易之不为(困苦不堪)
C.于其当(关键)
D.且家人父子尚不能以此自(约束、制伏)
【小题3】(小题3)“是周公教王遂过也”一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周公教导成王成就自己的功业。
B.这样做是周公引导成王就这样过吧。
C.这是周公教导成王能够如意的生活。
D.这样做是周公在引导成王铸成过错。
【小题4】(小题4)结合第2段内容,简析作者反驳的思路和方法。
【小题5】评析柳宗元在文中所表现出的治学精神和治世思想。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5-08-18 02:04:1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游敬亭山记

王思任

①“天际识归舟,云中辨江树”,不道宣城,不知言者之赏心也。姑孰据江之上游,山魁而水怒。从青山讨宛,则曲曲镜湾,吐云蒸媚,山水秀而清矣。曾过响潭,鸟语入流,两壁互答。望敬亭,绛雰浮嶾令我杳然生翼,而吏卒守之不得动。既束带谒事,乃以青鞋走眺之。

②一径千绕,绿霞翳染,不知几千万竹树党结阴寒,使人骨面之血皆为蒏碧,而向之所谓鸟鸣莺啭者,但有茫然,竟不知声在何处。厨人尾我,以一劳之留云阁上。至此,而又知“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造句之精也。朓乎?白乎?归来乎?吾与尔凌丹梯以接天语也。日暮景收,峰涛沸乱,饥猿出啼,予憟然不能止。

③归卧舟中,梦登一大亭,有古柏一本,可五六人围,高百余丈,世眼未睹,世想不及,峭崿斗突,逼嵌其中,榜曰“敬亭”,又与予所游者异。嗟乎!昼夜相半,牛山短而蕉鹿长,回视霭空间,梦何在乎游亦何在乎又焉知予向者游之非梦而梦之非游也?止可以壬寅四月记之尔。

(注释)①雰:云霞。嶾(yǐn):山势高耸突兀。②蒏(yǒng):酗酒。③牛山:比喻为人生短暂而悲叹。蕉鹿:喻人生梦幻。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字
(1)既束带谒事_______________   (2)以一劳之留云阁上_______________
【小题2】对第①段画线句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使我飞登而上,但吏卒守护着我,不让我动身。
B.让我悠然想飞登而上,但官职在身,不能动身。
C.让我想象自己生出了双翼,但吏卒都无动于衷。
D.使我轻盈得仿佛生出双翼,但吏卒守着不能动。
【小题3】赏析第②段“日暮景收,峰涛沸乱,饥猿出啼”一句的意境。
【小题4】第③段画线句的句中应有三处停顿,请用“/”加以标出。
【小题5】简述文章三段分别从什么角度记游敬亭山?

同类题3

阅读课内文言文片段,完成小题。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小题1】下面每项中有两个句子中的划线字,意义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①暴秦之欲无 学而不
②不珍器重宝 向使三国各其地
③始祸焉 不之客
④革灭尽 知己知彼,百战不
曰:六国互丧   未易量
匈奴七百余里   李牧连
A.①②③B.④⑤⑥C.①③⑥D.③④⑤
【小题2】选出没有活用现象的句子(    )
A.小则获邑,大则得城B.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C.故不战强弱胜负已判矣D.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小题3】下列各组句中划线字的意思与所给例句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较秦之所,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A.“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此言
B.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一夕安寝
C.战败而亡,诚不
D.吾恐秦人食之不下咽也
【小题4】选出划线字“而”不表转折的一项。(    )
A.有如此之势,为秦人积威之所劫B.战败亡,诚不得已
C.故不战强弱胜负已判矣D.苟以天下之大,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同类题4

文言文阅读(25分)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临帝子之长洲,得天人之旧馆。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
披绣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轴。云销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遥襟甫畅,逸兴遄飞。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四美具,二难并。穷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
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小题1】下列句子中,划线字与其他三个意思不同的是(  )
A.山原旷其B.川泽纡其
C.闾阎D.舸舰
【小题2】下列语句都含有“穷”字,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①响穷彭蠡之滨   ②穷且益坚
③穷睇眄于中天   ④岂效穷途之哭
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也相同
B.①与④相同,②与③不相同
C.①与③相同,②与④也相同
D.①②③④均不相同
【小题3】找出与例句对偶句结构相同的一项(   )
例句:披绣闼,俯雕甍
A.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B.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C.云销雨霁,彩彻区明
D.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
【小题4】对下列语句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本句在色彩上,上句淡雅,下句浓重,浓淡对比,突出了秋日景物的特征。
B.“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写滕王阁周围景物,是近景。
C.“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写彩霞自上而下,写孤鹜自下而上,相映增辉;青云碧水,天水相接,上下浑然一色,写尽了秋日暮色之美。
D.“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此句所写为眼前所见之实景,登高远眺,目之所见,耳之所闻,集于笔端。
【小题5】翻译下列句子。(每小题4分,共8分)
(1)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
译文:    
(2)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译文: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然后回答问题。

鳣似蛇,蚕似蠋。人见蛇则惊骇,见蠋。渔者持鳣,妇人拾蚕,利之所在,皆为贲、诸。

……

杨朱之弟杨布衣素衣而出;天雨,素衣,衣缁衣而反。其狗不知而吠之。杨布怒,将击之。杨朱曰:“子毋击也。子亦犹是!者使女狗白而往,黑而来,子岂能毋怪哉!”

……

桓公问管仲:“富有乎?”答曰水之以涯其无水者也富之以涯其富已足者也人不能自止于足而亡其富之涯乎!

……

三虱食彘,相与。一虱过之,曰:“讼者奚说?”三虱曰:“争肥饶之地。”一虱曰:“若亦不患腊之至而茅之燥耳,若又奚患!”于是乃相与聚嘬其母而食彘臞,人乃弗杀。

【小题1】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天雨,解素衣 解:脱去
B.曩者使女狗白而往    曩:过去
C.富有涯乎    涯:边际
D.三虱食彘,相与讼    讼:责备,埋怨
【小题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答曰/水之以涯其/无水者也/富之以涯其/富已足者也/人不能自止于足/而亡其富之涯乎/
B.答曰水之以涯/其无水者也/富之以涯/其富已足者也/人不能/自止于足而亡其富之涯乎/
C.答曰/水之以涯/其无水者也/富之/以涯/其富已足者也/人不能自止于足/而亡其/富之涯乎/
D.答曰/水之以涯/其无水者也/富之以涯/其富已足者也/人不能自止于足/而亡其富之涯乎/
【小题3】下列对于选文内容分析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渔者持鳣”的故事意在说明,人常常因利益的驱使而变得勇敢,从而揭示人有着意想不到的潜能。
B.“杨布打狗”的故事批评了凡事都以自我为中心的错误做法,强调人们做事要学会换位思考。
C.“富之以涯”则体现了韩非子“知足之足”才是真正的满足的思想,所以在对待财富的问题上,要“知足常乐”。
D.本节所选的故事精确剖析了某些隐微的人性的弱点,蕴涵着深刻的道理,耐人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