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一则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
论慎终(节选)
贞观五年,太宗谓侍臣曰:“自古帝王亦不能常化,假令内安,必有外扰。当今远夷率服,百谷丰稔,盗贼不作,内外宁静。此非朕一人之力,实由公等共相匡辅。然安不忘危,治不忘乱,虽知今日无事,亦须思其终始。常得如此,始是可贵也。”魏征对曰:“自古已来,元首股肱不能备具,或时君称圣,臣即不贤,或遇贤臣,即无圣主。今陛下明,所以致治。向若直有贤臣,而君不思化,亦无所益。天下今虽太平,臣等犹未以为喜,惟愿陛下居安思危,孜孜不怠耳!”
贞观六年,太宗谓侍臣曰:“自古人君为善者,多不能坚守其事。汉高祖,泗上一亭长耳,初能拯危诛暴,以成帝业,然更延十数年,纵逸之败,亦不可保。何以知之?孝惠为嫡嗣之重,温恭仁孝,而高帝惑于爱姬之子,欲行废立,萧何、韩信功业既高,萧既妄系,韩亦滥黜,自余功臣黥布之辈惧而不安,至于反逆。君臣父子之间悖谬若此,岂非难保之明验也?朕所以不敢恃天下之安,每思危亡以自戒惧,用保其终。”
贞观九年,太宗谓公卿曰:“端拱无为,四夷咸服,岂朕一人之所致,实赖诸公之力耳!当思善始令终,永固鸿业,子子孙孙,递相辅翼。使丰功厚利施于来叶,令数百年后读我国史,鸿勋茂业粲然可观,岂惟称隆周、炎汉及建武、永平故事而已哉!”房玄龄因进曰:“陛下撝挹之志,推功群下,致理升平,本关圣德,臣下何力之有?惟愿陛下有始有卒,则天下永赖。”太宗又曰:“朕观古先拨乱之主皆年逾四十,惟光武年三十三。但朕年十八便举兵,年二十四定天下,年二十九升为天子,此则武胜于古也。少从戎旅,不暇读书,贞观以来,手不释卷,知风化之本,见政理之源。行之数年,天下大治而风移俗变,子孝臣忠,此又文过于古也。昔周、秦以降,戎狄内侵,今戎狄稽颡,皆为臣妾,此又怀远胜古也。此三者,朕何德以堪之?既有此功业,何得不善始慎终耶!”(节选自《贞观政要卷十·论慎终》)
【小题1】对于加点字下列各项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自古帝王亦不能常化:感化,打动
B.何以之知:得出结论
C.朕端拱无为端拱:继承帝业
D.朕古先拨乱之主皆年逾四十观:阅读
【小题2】【小题3】下列对文言文知识的有关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股指的是大腿及小腿上部;而肱是指胳膊由肘到肩的部分;股肱之臣,辅佐帝王的重臣,也喻为十分亲近且办事得力的人。
B.四夷,即东夷、南蛮、北狄和西戎的合称,对中国边区文化较低各族的泛称。
C.自始皇起,古代君主自称为朕,“朕”意思是天下皆朕、皇权独尊。
D.《贞观政要》是唐代史学家吴兢著的一部政论性史书。它是中国开明封建统治的战略和策略、理论和实践的集大成。
【小题4】【小题5】下列对于文言文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善始易,善终难。做一件事情,开头做好并不难,难的是坚持不懈,善始善终,治理国家也是如此。
B.创业难,守业更难。创业初期,往往能够励精图治;承平日久,便难免骄奢放纵,导致败亡。
C.唐太宗从汉高祖、汉惠帝等真正实例进行论述,进一步说明当权治国的人应该时刻居安思危。
D.国家周边的少数民族都臣服归顺了,不只是太宗一个人的能力,更加得益于各位大臣的辅佐。
【小题6】【小题7】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天下今虽太平,臣等犹未以为喜,惟愿陛下居安思危,孜孜不怠耳!
(2)君臣父子之间悖谬若此,岂非难保之明验也?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5-12-17 07:20:2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19分)
山居斗鸡记
(明)袁宏道
余向在山居,南邻一姓金氏,隐于掾,爱畜美鸡。一姓蒋氏,隐于商,从燕地归,得一巨鸡。燕地种原巨,而此巨特甚。足高尺许,粗毛厉嘴,行迟迟,有野鹳状,婆娑可人。群鸡见之,辄避去。独掾隐家一鸡,纵步饮啄如常,玉羽金冠,娟然更又可人。然其体状,较之巨鸡,止可五之一。巨鸡遇之,侮其小,随意加啄。美鸡体状虽小,气不肯下,便跃然起斗。巨鸡张翅雄视,时欲即下;美鸡惟凝意抵防,不敢轻发。于是各张武勇,且前且后,两两相持,每费余刻。巨鸡或逞雄一下,美鸡自分不能当,即乘来势,从匿巨鸡胯下,避其冲甚巧。巨鸡一时不知美鸡置身何所,美鸡从巨鸡尾后腾起,乘其不意,亦得一加于巨鸡。巨鸡才一受毒,便怒张扑来,美鸡巧不及避,乃大受荼毒。
余自初观斗至此,大抵见美鸡或得一捷,则大生欢喜,且睁睁盼美鸡或再捷而卒不可得,而亦终不想及为之所,美鸡将不堪。
余正在烦恼间,有童子从东来,停足凝眸,既而抱不平,乃手搏巨鸡,容美鸡恣意数啄,复大挥巨鸡几掌。巨鸡失势遁去,美鸡乘势蹑其后,直抵其家。须臾,巨鸡复还追美鸡至斗所,童子仍前如是,如是再四。适两书生过,见童子谆谆用意为此,乃笑曰:“我未见人而乃与畜类相搏以为事也。”童子曰:“较之读书带乌纱与豪家横族共搏小民,不犹愈耶?”两书生愧去。
余久病,未尝出里许,世间锄强扶弱豪行快举,了不得见;见此以为奇,逢人便说。说而人笑余亦笑,人不笑余亦笑,笑而跳,竟以此了一日也。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美鸡自不能当分:料想
B.美鸡将不堪:经得起,忍受
C.巨鸡失势去遁:逃走
D.且睁睁盼美鸡或再捷而不可得卒:通“猝”,突然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大抵见美鸡得一捷百步而后止
B.见此以为奇铸以为金人十二
C.其体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
D.巨鸡一时不知美鸡置身何不知须臾之学也
【小题3】下列各句对原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多次运用对比的手法,从形体、姿态、气势等方面写“巨鸡”与“美鸡”相争斗,形神逼肖,生动有趣。引人人胜。
B.袁宏道曾在朝中任职,但他鄙弃官场,淡泊名利,文章多写身边琐事,情调闲适,诙谐风趣,本文充分体现了这种风格。
C.作者写斗鸡,不是就事论事,而是将原本平淡的小事写得曲折生动,摇曳多姿,并从日常生活小事中发现了深刻的主题。
D.本文可认为是一篇纪实性散文,也可认为是一篇寓言式作品,作者借童子之口讥讽两书生的话中暗含了作者的写作意图。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美鸡巧不及避,乃大受荼毒。(3分)
(2)须臾,巨鸡复还追美鸡至斗所,童子仍前如是。(3分)
(3)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4分)

同类题3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项脊轩志

归有光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亦遂增胜。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再变矣。家有老妪,尝居于此。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语未毕,余泣,妪亦泣。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日,大母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

轩东,故尝为厨,人往,从轩前过。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

【小题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再变矣 大母余曰
【小题2】选出下列句中“以”的用法和意思与“以当南日”相同的一项(  )
A.娘以指叩门扉曰B.能以足音辨人
C.以览观江流之胜D.不以物伤性
【小题3】选出加点词活用现象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辟四窗B.二世
C.东犬西D.吾妻死之年所植也
【小题4】翻译句子。
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
【小题5】选文第二段中的细节描写十分成功,试举一例简要说明其产生的艺术效果。

同类题4

阅读下面课内文言文选段,完成小题。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不存,后世之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词类活用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3分)
例:常在于险远
A.死生亦B.鱼虾而友麋鹿
C.顺流而D.后世之其传而莫能名者
【小题2】下列加点的虚词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3分)
A.①孰能讥之乎?②而余亦悔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B.①凌万顷茫然。②又以悲夫古书不存。
C.①尽吾志也不能至者。②倚歌和之。
D.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相之。②亦足畅叙幽情。
【小题3】下列句子的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3分)
例: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
A.以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B.而今安在哉
C.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D.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