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然后回答问题。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足以视听之娱极:穷尽
B.列坐其次:旁边
C.不能之于怀喻:明白
D.其一也致:大致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横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亦足畅叙幽情其无礼于晋
B.夫人相与项伯乃夜驰沛公军
C.或寄所托不如而善遇之
D.无丝竹管弦之盛余好修姱以羁兮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前两段从时间、地点、缘由、人物、环境,以及人物的心情等方面较具体地写了兰亭集会的盛况。
B.面对良辰美景、赏心乐事,作者没有沉浸其中,而是从中引出了对生死的联想,肯定了庄子对于生死的看法。
C.“死生亦大矣”,是作者的基本观点,作为书序,以此来概括一篇之意,这正是本文作者见解高远之处。
D.综观全篇,作者时喜时悲,喜极而悲,文章也随其感情的变化而变化,极尽波澜起伏、抑扬顿挫之美。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6-11-15 09:23:4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文段,完成文后各题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祖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陈情表》
【小题1】对下面句子中加横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不矜节 名:名声
B.宠命优    渥:厚
C.相为命 更:更加
D.保余年 卒:终
【小题2】下面各组句子中加横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①凡在故老,犹蒙育 ②本图宦达,不名节
B.①州司临门,急星火 ②是臣尽节陛下之日长
C.①伏惟圣朝孝治天下 ②但刘日薄西山
D.①报养刘日短也   ②非独蜀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
【小题3】下面句子中加横线的词语,同现代汉语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
A.有所希冀
B.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C.臣密今年四十有四
D.庶刘侥幸,保卒余年
【小题4】以下对选文叙述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第一段开头就提出以孝治天下的治国纲领,言外之意是孝养祖母不仅合情,而且合理合法。
B.文中自陈宦历部分写得委婉动人,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作结,感情至为恳切。
C.这两段融情于理,特别是连用“凡在”“况臣”“且臣”“今臣”“但以”等词,曲折而有条理。
D.文中用两个年龄数字作对比,意在表明孝比忠更重要。

同类题5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感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執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小题1】对下列向中加点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A.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受:传授
B.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众人:一般人
C.惑而不从师 惑:疑惑
D.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道:道德学问
【小题2】下列句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不拘于时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B.蚓无爪牙之利 句读之不知,感之不解
C.人非生而知之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D.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其皆出于此乎?
【小题3】将下列句了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2)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3)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