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杨维桢,字廉夫,山阴人。少时,日记书数千言。父宏,筑楼铁崖山中,绕楼植梅百株,聚书数万卷,去其梯,俾诵读楼上者五年,因自号铁崖。元泰定四年成进士,署天台尹,改钱清场盐司令。狷直忤物,十年不调。会修辽、金、宋三史时,维桢著《正统辩》千余言,总裁官欧阳元功读且叹曰:“百年后,公论定于此矣。”将荐之而不果,转建德路总管府推官。擢江西儒学提举,未上,会兵乱,避地富春山,徙钱塘。张士诚累招之,不赴,遣其弟士信咨访之,因撰五论,具书复士诚,反覆告以顺逆成败之说,士诚不能用也。又忤达识丞相,徙居松江之上,海内缙绅大夫与东南才俊之士,造门纳履无虚日。酒酣以往,笔墨横飞。或戴华阳巾,披羽衣坐船屋上,吹铁笛,作《梅花弄》。或呼侍儿歌《白雪》之辞,自倚凤琶和之。宾客皆蹁跹起舞,以为神仙中人。
洪武二年,太祖召诸儒纂礼乐书,以维桢前朝老文学,遣翰林詹同奉币诣门。维桢谢曰:“岂有老妇将就木,而再理嫁者邪?”明年,复遣有司敦促,赋《老客妇谣》一章进御,曰:“皇帝竭吾之能,不强吾所不能则可,否则有蹈海死耳。”帝许之,赐安车诣阙廷,留百有一十日,所纂叙便例定,即乞骸骨。帝成其志,仍给安车还山。史馆胄监之士祖帐西门外,宋濂赠之诗曰:“不受君王五色诏,白衣宣至白衣还”,盖高之也。抵家卒,年七十五。
维桢诗名擅一时,号铁崖体,与永嘉李孝光、茅山张羽、锡山倪瓚、昆山顾瑛为诗文友,碧桃叟释臻、知归叟释现、清容叟释信为方外友。张雨称其古乐府出入少陵二李间有旷世金石声宋濂称其论撰如睹商敦周彝云雷成文而寒芒横逸诗震荡陵厉鬼设神施尤号名家云。维桢徙松江时,与华亭陆居仁及侨居钱惟善相倡和。两人既殁,与维桢同葬干山,人目为三高士墓。     
(节选自《明史•杨维桢传》)
【小题1】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张雨称其古乐府出入少陵二李间/有旷世金石声/宋濂称其论撰/如睹商敦周彝/云雷成文/而寒芒横逸/诗震荡陵厉/鬼设神施/尤号名家云/
B.张雨称其古乐府出入少陵二李间/有旷世金石声/宋濂称其论撰如睹/商敦周彝/云雷成文/而寒芒横逸/诗震荡陵厉/鬼设神施/尤号名家云/
C.张雨称其古乐府出入少陵二李/间有旷世金石声/宋濂称其论撰/如睹商敦周彝/云雷成文/而寒芒横逸/诗震荡陵厉/鬼设神施/尤号名家云/
D.张雨称其古乐府出入少陵二李/间有旷世金石声/宋濂称其论撰如睹/商敦周彝/云雷成文/而寒芒横逸/诗震荡陵厉/鬼设神施/尤号名家云/
【小题2】下列有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
A.“六部”包括吏、户、礼、兵、刑、工,其中吏部主管的事有官吏的任免、考核、升降及科举取士。
B.国子监的掌管人员为祭酒、司业,进国子监读书的统称为监生。
C.九品中正制是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的一种官吏选拔制度。
D.天干和地支循环相配得60组,古代既可用来纪年,也可用来纪日。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杨维桢朋友甚众甚杂,在松江居住时,经常与朋友饮酒赋诗属文,吹弹伴奏咏唱中,宾客皆翩翩起舞,以为是神仙中人。
B.杨维桢淡泊名利,张士诚多次聘请他,他坚持不就;太祖召集诸儒士编纂礼乐书,维桢辞谢,并赋《老客妇谣》一章进呈,以明其志。
C.杨维桢是元末明初著名的文学家,诗风奇谲瑰丽,独步一时,诗体被称为“铁崖体”,其古乐府诗、论文等被当时大家如宋濂等高度称赞。
D.杨维桢年少时,他的父亲在铁崖山中修筑一楼,然后拿走楼梯,让维桢在楼上读书,时达五年。因此维桢养成了急躁耿直的性格,易与人不合,以至于十年都没有升职。
【小题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具书复士诚,反覆告以顺逆成败之说,士诚不能用也。
(2) 以维桢前朝老文学,遣翰林詹同奉币诣门。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7-05-12 09:43:5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师 说

章学诚

韩退之曰:“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也。”又曰:“巫医百工之人,不耻相师。”而因怪当时之人以相师为耻,而曾巫医百工之不如。韩氏盖为当时之敝俗而言之也,未及师之究竟也。盖有可易之师与不可易之师,其相去也,不可同日语矣。

人失其道,剥失所以为人,犹无其身,则无所以为生也。故父母生而师教,其理本无殊异。此七十子之服孔子,所以可与之死,可与之生,东西南北,不敢自有其身。非情亲也,理势不得不然也。经师授受,章句训诂;史学渊源,笔削艾例,皆为道体所该。竹帛之外,别有心传,口耳转受,必明所自。此则必从其人而后受,苟非其人,即己无所受也,是不可易之师也。学问专家,文章经世,其中疾徐甘苦,可以意喻,不可言传。此亦至道所寓,必从其人而后受,不从其人,即己无所受也,是不可易之师也。苟如是者,生则服勤,左右无方,没则尸祝俎豆,如七十子之于孔子可也。至于讲习经传,旨无取于别裁;斧正文辞,义未见其独立;人所共知共能,彼偶得而教我;从甲不终,不妨去而就乙;甲不告我,乙亦可询,此则不究于道,即可易之师也。其斫取法,无异梓人之恭琢雕,红女之传烯绣,以为一日之长,拜而礼之,随行隅坐,爱敬有加可也。

巫医百工之师,固不得比于君子之道,然亦有说焉。技术之精古人专业名家亦有隐微独喻得其人而传非其人而不传者是亦不可易之师 亦当生则服勤,而没则尸祝者也。古人饮食,必祭始为饮食之人,不忘本也;况成我道德术艺,而我固无从他受者乎?

嗟夫!师道失传久矣。有志之士,求之天下,不见不可易之师;而观于古今,中有怦怦动者,不觉冁④然而笑,索焉不知涕之何从,是亦我之师也。不见其人,而于我乎隐相授受,譬则孤子见亡父于影像,虽无人告之,梦寐必将有警焉。

(有删改)

(注)①慕:教,指点。②烯绣:绣有彩纹的细葛布,此处泛指刺绣。③昭:通“劭”,勤勉。④冁:笑的样子。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技术之精/古人专业/名家亦有隐微独喻/得其人而传/非其人而不传者/是亦不可易之师/
B.技术之精/古人专业/名家亦有隐微/独喻得其人而传月酷毛心市耐妊彰是亦不可易之师/
C.技术之精/古人专业名家/亦有隐微独喻/得其人而传/非冀人而不传者/是亦不可易之师/
D.技术之精/古人专业名家/亦有隐微/独喻得其人而传/非其人而不传者/是亦不可易之师/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说,古代一种文体。与“论”一样,以议论为主,都可针对社会上某些问题表达观点。
B.巫医,巫师和医师。古人多求助于鬼神以治病,故“巫”“医”往往并提,后才分开。
C.经传,儒家典籍统称。“经”是指儒家经典;“传”,传记,主要记述人物的生平事迹。
D.斧正,源于《庄子》,又称“郢正”“斧削”。属于敬词,表示对修改者尊敬和赞扬。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韩愈的文章“未及师之究竟”,因此再作《师说》,指出老师可以分为两类,即“可易之师”与“不可易之师”。
B.本文第二段用七十弟子侍奉孔子的例子,来说明对待“不可易之师”,弟子应竭力服侍,老师过世后也应祝祷祭祀。
C.本文论及三种“不可易之师”:使人获得“至道”的老师,可以传授精深专业技术的老师以及能带来强烈感发启示的古人。
D.作者认为,虽“可易之师”与“不可易之师”区别很大,但弟子侍奉老师都应该恭敬有加,都应该秉持同样的态度。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人失其道,则失所以为人,犹无其身,则无所以为生也。
(2)此亦至道所寓,必从其人而后受,不从其人,即己无所受也,是不可易之师也。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亡妻冯孺人行述
朱彝尊
孺人姓冯氏,讳福贞,字海媛,世居嘉兴练浦之阳。考讳镇鼎,归安县儒学教谕。教谕君为学官,弟子有名,交渐广,徙碧漪坊,去先太傅文恪公第近止百步。教谕君年过四十无子,生孺人,特珍爱之。五龄,延塾师陈翁,授《毛诗》《孝经》。有费姥者,往来教谕君家。见孺人聪慧,为先妣唐孺人述之,唐孺人属姥为妁。是夕,教谕君梦文恪公衣衮造其门,遂以孺人许彝尊为配。寒家自文恪公以宰辅归里,墓田外无半亩之产。至本生考安度先生,家计愈窘,岁饥,恒乏食,行媒既通,力不能纳币。彝尊年十七,为赘婿于冯氏之宅。遭乱,两家各去其居,安度先生播迁塘桥之北。
彝尊既昏,孺人赞予往侍养。教谕君以田二十亩持券付孺人,孺人语予曰:“割父之田以奉翁,非力养矣。”辞不受,挈其女至塘桥,鬻所有金条脱,治饔膳。隘不能容,遂赁梅里道南茅 亭之居,迎先生至里。
予年二十,即以诗古文辞见知于江左之耆儒遗老。时四方知名士往来于禾者,辄造梅里,孺人治酒肴必丰,虽夜分区画立办。宾客过者,谈宴极欢,或淹留旬日方去。花钿无多,尽付质库,昼夜纺绩以赎。客至,复质,如是以为常。岁癸卯,予客永嘉。其冬,安度先生病革,家无斗储,孺人邀予姊妹同视汤药。予归未旬日,而安度先生弃世。孺人哀毁,治丧事靡不中礼。
既而予游大同,转客太原,入于京师,复留济南。孺人力持门户,延经师于家诲昆田,必具酒肉,操作愈勤。夜率二女治机绞不辍,坐昆田于纺车之旁,执卷于灯背,令就火光课昼所读书,必成诵乃已。凡昆田交游至,或有燕朋杂于坐,孺人必严诫勿与交。
孺人归予将五十年,盖终身忧患,未尝一日自安。平居慈爱,虽渔娃灶妾,食必推与之。以是孺人之殁,闻者无不叹息。呜呼!悲夫!谨摭其遗行,以告立言之君子。
(节选自《曝书亭集》)
注纳币:古代婚礼六礼之一,男方向女方送聘礼。条脱:古代臂饰。禾:嘉禾,嘉兴的古称。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梦文恪公衣衮其门 造:拜访
B.孺人予往侍养 赞:称赞
C.治丧事靡不礼 中:符合
D.令就火光昼所读书 课:学习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寒家自文恪公宰辅归里 而广良家子从军击胡
B.江左耆儒遗老     郯子徒,其贤不及孔子
C.延经师家诲昆田   冰,水为之而寒
D.谨摭遗行 尔无忘乃父之志
【小题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割父之田以奉翁,非力养矣。
(2)花钿无多,尽付质库,昼夜纺绩以赎。
【小题4】文章第三至五段,记述了冯孺人哪些方面的“遗行”?请简要概括。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胡莫斋先生墓志铭
孙学颜
岁庚寅二月某日,莫斋先生卒,予闻讣,往哭其家。先生第四子田尝从予游,见予至,悲不自胜,伏地泣拜,固以墓铭为请,且道先生病革时,顾念生平,语不及私,独拳拳以不得与予一见相诀为恨也。
予与先生订交,在乙酉之冬,时先生年五十有七矣。视其精神状貌,不异强壮少年,私心独喜,以为吾乡丈人行,独先生有志正学,而其摄养有方,又非衰颓不能有为者可比,是殆天相斯文,将裨之老寿康宁,以益广其学也,呜呼!今屈指未五六年,予方仰冀先生志业日新而不已也,胡乃遽哭先生而铭之哉!
先生讳国鈛,字铉五,莫斋盖其向所榜于书室而乡人士友以此称之者也,先生之上世,自某郡徙家桐城沙河,中间多以学行称于乡党。其先君子北樵府君,生先生一人,英敏异常,六岁就塾读四子书,即知辨析文义异同,塾师奇之。年十二,为诗文皆有思致,见者惊叹。逾冠,补博士弟子员,尝以文章教授乡里,其后读宋儒书,遂慨然欲肆力于圣贤之学,而不复有仕进念矣。盖自德祐以后,宋五子之学益衰,间有讲学诸公,用力不专,皆不能深造儒先阃国,又其下则陷溺迷惑于阳儒阴释之说,而其遗祸之烈,至今犹固结于俗学之膏肓。先生生长穷乡,初无明师良友以先后之,乃一读儒先书,遂晓然于圣贤为学之意,而且服膺其说愈久而信愈笃。虽其精微广大未易有以极乎体用之全。要所以自期许者至此,亦岂他人所及哉!
先生孝爱性成,生三岁失恃,及长,事其先君子及继母郭氏先意承志,得其欢心。从兄有俶少孤无依,北樵公收抚之,先生视若同胞。及有俶卒,嫁其二女,装送资贿,无异己子。居家谨礼法,丧祭一遵古制,而僧巫俗礼则禁弗用。与人交,忠而能敬,顾义有不舍,亦未尝苟为阿徇。乡曲后进以礼来者,教之必尽其诚,然其谦退周详,饮人以和,则不以尊卑长少有或异也。晚岁读书,探讨愈精,至克己之勤,则人有不得知者。所为书,有《大学指南》、《课余偶及》凡若干卷行于世。他所为诗文又十余卷,多可传者,皆藏于家。
(有删节)
【小题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先生第四子田尝从予游:   游:交往
B.将裨之老寿康宁  裨:弥补
C.皆不能深造儒先阃国 造:建造
D.饮人以和 饮:隐忍
【小题2】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庚寅:干支纪年法。干支是天干和地支的总称,两者相配,六十年为一个周期。
B.乡党:文中指老乡。古代五百家为党,一万二千五百家为乡,合称为乡党。
C.博士弟子员:清代经过童试考入地方官学的学生,俗称秀才,也叫茂才、庠生等。
D.宋五子之学:北宋时期周敦颐、程颢、程颐、邵雍、张载五个易学家的学问
【小题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要所以自期许者至此,亦岂他人所及哉!
(2)与人交,忠而能敬,顾义有不合,亦未尝苟为阿徇。
【小题4】根据三、四段,概括胡莫斋在治学方面的特点。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文学徐君家传
(清)魏禧
①徐君讳谦尊,字玄初,吴县附学生。君天资英敏,读书观大略,慕古侠烈之士,好施与,矜然诺。
②明末赋役重,首事者往往破家,君条利弊上巡抚张公,公览而击节曰:“此真读书人。”于是广义田以资通区,置役田给诸甲,至今犹食其利焉。崇祯末,旱蝗相仍,民殣于道路,君岁减廪食以资乡里,又劝助有力之家,全活甚众。妻兄弟有老而独者养之二十年,没葬而岁祀之。君友黄某父子死非所,遗二寡妇一女,君悉心护之,以其女字君从子,故黄氏终身不知有孤寡之苦,……其教子以亲贤友善为第一务。鼎革初,州郡望人义士多辟地邓尉山、太湖中,君为谋舍馆资饮饩不倦,不复以利害嫌疑介意。而乙酉丙戌间,群盗大起。君以身保障一方,每闻盗则挺身出,纠里中壮士为守御,贼大恨,卒杀公。乡里人皆欷歔流涕曰:“斯人死,我辈无所恃矣。”
③或曰:君古游侠之流也。魏禧曰:游侠士以好义乱国,君以好义庇民,此其不同也。 世之盛也,上洁己砺治以利其下,下尽职以供其上,上下相安,而盗贼不作。其衰也,大吏贪纵武威以督其下,小吏朘削百姓,自奉以奉上,细民无所依倚。当是时,千家之乡,百室之聚,苟有巨室魁士,好义轻财利,能缓急一方者,则穷民饥寒有所资,大兵大寇有所恃,不肯失身遽为盗贼。又或畏威怀德,不敢为非,不忍负其人。故乡邑有好义士足以补朝廷之治救宰相有司之失而有功于生民若徐君者,其庶几于是者与?嗟乎,是非独为徐氏言之也
(选自《魏叔子文集》,有删节)
【注】①附学生:明清科举生员名称之一。②鼎革:指改朝换代。
【小题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A.君岁减廪食以资乡里(粮仓)B.又劝助有力之家(劝阻 )
C.没葬而岁祀之(同“殁”,死去)D.其教子以亲贤友善为第一务(和好人交友 )
【小题2】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A.好施与     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
B.上下相安,而盗贼不作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C.游侠士以好义乱国    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
D.君古游侠之流也 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小题3】依据②③两段相关事迹,各用4个字概括徐君的主要品质。
相关事迹
徐君的品质
呈报时弊
(1)
资助亲友
(2)
提供饮食
(3)
挺身守御
(4)英勇无私
 
【小题4】断句正确的一项(  )
A.故乡邑有好义士/足以补朝廷之治/救宰相有司之失/而有功于生民/若徐君者/其庶几于是者与?
B.故乡邑有好义士/足以补朝廷之治/救宰相/有司之失而有功/于生民若徐君者/其庶几于是者与?
C.故乡邑有好义士/足以补朝廷之/治救宰相有司之失/而有功于生民/若徐君者/其庶几于是者与?
D.故乡邑有好义士/足以补朝廷之治/救宰相有司之失/而有功于生民/若徐君者/其庶几于是者与?
【小题5】第③段画浪线句“是非独为徐氏言之也”,“言之”的对象还有谁?
【小题6】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故乡邑有好义士足以补朝廷之治救宰相有司之失而有功于生民若徐君者其庶几于是者与?
(2)于是广义田以资通区,置役田给诸甲,至今犹食其利焉。
(3)世之盛也,上洁己砺治以利其下,下尽职以供其上,上下相安,而盗贼不作。

同类题5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王义士

王义士者,失其名,泰州如皋县隶也。虽隶,能以气节自重,任侠好义。

甲申国亡后,同邑布衣许元博德溥,不肯薙①发,刺臂誓死。有司②以抗令弃之市,妻当徙。王适值解③,高德溥之义,欲脱其妻而无术,乃终夜欷歔不成寐。

其妻怪之,问曰:“君何为彷徨如此耶?”王不答。妻又曰:“君何为彷徨如此耶?”曰:“非尔妇人所知也。”妻曰:“子毋以我为妇人也而忽之。子第语我,我能为子筹之。”王语之故。妻曰:“子高德溥义而欲脱其妻,此豪杰之举也。诚得一人代之可矣。”王曰:“然。顾安得其人哉?”妻曰:“吾当成子之义,愿代以行。”王曰:“然乎,戏耶?”妻曰:“诚然耳,何戏之有!”王乃伏地顿首以谢,随以告德溥妻,使匿于母家。而王夫妇即就道。每经郡县驿舍就验时,俨然④官役解罪妇也。历数千里,抵徙所。风霜艰苦甘之不厌于是皋人感之敛金赎归夫妇终老于家焉

外史氏曰:“今之吏胥,只知侮文弄法以求温饱,何尝知有忠义也?王胥竟能脱义士之妻,而其妇尤能慨然成夫之志。噫,盖亦千古而仅见者矣!”

①薙,同“剃”,满洲人入关,强令汉族人削发留辫。本文讲述的故事与此相关。②有司,官员③解,押解④俨然,真像
【小题1】下列加点词解释错误的是( )
A.君何为彷徨如此耶 辗转反侧B.非妇人所知也  你
C.安得其人哉 回头看D.子德溥义而欲脱其妻 崇敬
【小题2】下列句中“以”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A.只知侮文弄法以求温饱B.有司以抗令弃之市
C.王乃伏地顿首以谢D.吾当成子之义,愿代以行
【小题3】翻译下列句子。
(1)子第语我,我能为子筹之
(2)诚然尔,何戏之有
【小题4】本文的主人公是谁?本文突出了主人公的什么品质?请在下面的横线上分别填写答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5】用/给划线部分断句,使句子意思清楚。
风 霜 艰 苦 甘 之 不 厌 于 是 皋 人 感 之 敛 金 赎 归 夫 妇 终 老 于 家 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