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震川先生小传
钱谦益
震川先生归有光,字熙甫,昆山人。九岁,能属文。弱冠尽通六经、三史、八大家之书。浸渍演迤,蔚为大儒。嘉靖庚子,举南京第二人,为茶陵张文隐公所知。其后八上春官,不第。读书谈道,居嘉定之安亭江上,四方来学者,常数十百人,海内称震川先生,不以名氏。
乙丑,举进士。除长兴知县。用古教化法治其民。每听讼,引儿童妇女案前,剌剌吴语,事解,立纵去,不具狱。有所击断寝息 ,直行其意。大吏多恶之。有蜚语闻,量移通判顺德。隆庆庚午,入贺。新郑、内江雅知熙甫,引为南京太仆寺丞,皆掌制敕,修世庙实录。熙甫宿学大儒,久困郡邑,得为文学官,给事馆阁,欲以其间观中秘未见书,益肆力于著作。而遽以病卒,年六十有六。
熙甫殁其子子宁辑其遗文妄加改窜贾人翁氏梦熙甫趣之曰亟成之少稽缓涂乙尽矣。刻既成,贾人为文祭熙甫,具言所梦,今载集后。季子子慕,字季思,以乡举追赠待诏。冢孙昌世,字文休,与余共定熙甫全集者也。
嘉靖末,山阴诸状元大绶官翰学,置酒招乡人徐渭文长。入夜,良久乃至。学士问曰:“何迟也?”文长曰:“顷避雨士人家,见壁间悬归有光文,今之欧阳子也。回翔雒诵,不能舍去,是以迟耳!”学士命隶卷其轴以来,张灯快读,相对叹赏,至于达旦。四明余翰编分试礼闱,学士为具言熙甫之文,意度波澜所以然者。熙甫果得隽。熙甫重平生知己,每叙张文隐事,辄为流涕。岂未有以文长此事闻于熙甫者乎?为补书之于此。
【小题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有所击断寝息,直行其意 寝息:停息,搁置 |
B.临川则不能抗行 抗:抵挡 |
C.贾人翁氏梦熙甫趣之 趣:催促 |
D.熙甫果得隽 隽:考中 |
【小题2】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熙甫殁/其子子宁辑/其遗文妄加改窜/贾人翁氏梦熙甫趣之曰/亟成之/少稽缓/涂乙尽矣。 |
B.熙甫殁其子/子宁辑其遗文/妄加改窜贾人翁氏/梦熙甫趣之曰/亟成之/少稽缓/涂乙尽矣。 |
C.熙甫殁/其子子宁辑其遗文/妄加改窜贾人/翁氏梦熙甫趣之曰/亟成之少/稽缓/涂乙尽矣。 |
D.熙甫殁/其子子宁辑其遗文/妄加改窜/贾人翁氏梦熙甫趣之曰/亟成之/少稽缓/涂乙尽矣。 |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归有光会试取得第二名,深受张文隐赏识,但后来八次参加殿试,都没能者取进士。 |
B.归有光在处理诉讼案件时,直接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断案, 上级官员大多数不喜欢他。 |
C.王世贞与归有光之间存在矛盾,归有光曾经遵到他的批评,被认为是狂妄而平廉的人。 |
D.王世贞晚年改变对归有光的看法,称他是千年才有的人才,可继承韩,欧阳的传统。 |
【小题4】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每听讼,引儿童妇女案前,剌剌吴语,事解,立纵去,不具狱。
(2)意气勤勤恳恳,若望仆不相师,而用流俗人之言。
(3)屈平属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