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若尔盖湿地是我国宝贵的湿地资源,享有“高原之肾”的美誉。它在涵养水源、保持生物多样性、调节区域气候、控制碳循环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但由于人类活动的加剧,若尔盖湿地面积不断萎缩,沙化面积逐渐扩大,生物多样性丧失严重,湿地的生态功能明显下降。
分析若尔盖湿地退化的主要原因及保护措施。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综合题 更新时间:2019-01-23 08:31:2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东北地区曾以传统工业闻名且占半壁江山的东北老工业基地,随着矿产资源的枯竭,一些矿产城市面临衰落。为此,国家对东北地区实施全面振兴战略。下图为东北地区略图。
(1)指出松花江的松原至富锦河段水利开发的主要方向。
(2)从自然地理要素的角度分析甲处湿地的成因。
(3)大庆石油资源面临衰竭,为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请提出合理化建议。
同类题2
读江苏沿海某海岸段观测点测量到的4个年份围垦边界向海洋推进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下列关于1979-2015年图示海岸段围垦边界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东南方向推进速度快于西北方向
B.大丰段向海洋推进最明显
C.东台段推进速度先慢后快
D.该海岸段沉积作用大于搬运作用
【小题2】人类大规模围垦滨海湿地,对当地地理环境带来的影响有
A.土地盐碱化加重
B.沿海地区降水减少
C.生态环境污染加剧
D.动植物种类和数量减少
同类题3
读某区域图,关于图中沼泽形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B.河流有凌汛,容易泛滥
C.纬度较高,蒸发较弱
D.距北冰洋近,降水丰富
同类题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新华社消息,我国平均每年有20个天然湖泊消亡,统计表明,20世纪50年代湖北省共有湖泊1052个,有“干湖之省”的美誉,而今只剩下83 个我国西第一批波浩淼的大湖相继消亡,湖水逐渐向盐湖,干盐湖方向发展。
材料二:1825 年到1958 年洞庭湖面积的变化(阴影部分为洞庭湖).
(1)分析洞庭湖迅速萎缩的主要人为原因。
(2)我国西部地区盐湖、干盐湖逐年增多,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3)湖泊萎縮、消亡对环境的影响重大,根据所学的知识对此作出简要阐述。
同类题5
红树林指生长在热带、亚热带低能海岸潮间带上部,受周期性潮水浸淹,以红树植物为主体的常绿灌木或乔木组成的潮滩湿地木本生物群落,它生长于陆地与海洋交界带的滩涂浅滩,是陆地向海洋过渡的特殊生态系统。根据材料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下列城市中最有可能观赏到红树林景观的是 ( )。
A.秦皇岛
B.连云港
C.上海
D.深圳
【小题2】近年来,我国部分沿海地区适当扩大红树林面积的主要目的有 ( )。
①防风消浪、促淤保滩 ②固岸护堤,净化海水和空气
③保持生物多样性 ④增加用材林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相关知识点
区域地理
区域可持续发展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湿地的开发与保护
湿地及其功能
三江平原湿地开发与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