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自然因素是
①夏季多暴雨 ②黄土土质疏松 ③植被覆盖率低
④春季多大风 ⑤本区地形起伏大 ⑥全年降水丰沛
A.①②⑥
B.②③⑤
C.①②③⑤
D.⑤⑥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9-12-24 07:01:4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黄土坡、黄土塬,沟里头望不到外头的天……”歌词中的“黄土塬”是中国西北地区群众对顶面平坦开阔,周边为沟谷切割的黄土堆积高地的俗称。读黄土塬地貌等高线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下图为该地区水土流失原因分析图,图中自然因素中的动力是( )
A.冬季所刮的西北风
B.植被破坏
C.人类进行的农业生产活动
D.夏季的暴雨
【小题2】为合理利用土地、保持水土,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①甲处打坝淤地 ②乙处整修梯田 ③丙处修建水库 ④丁处平整土地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同类题2
下图是水土流失过程中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图,图中字母代表地表侵蚀、地形起伏大、水土流失、植被覆盖率低。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代表水土流失的字母是
A.a
B.b
C.c
D.d
【小题2】水土流失对内河航运造成的不利影响是
A.河流含沙量增大,河道淤积严重
B.河流汇水速度快,水位升高
C.河流落差减小,水流速度减慢
D.河流含沙量增大,水质下降
同类题3
读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关于该区域土壤颗粒物平均粒径空间变化及其成因的描述,正确的是
A. 西北向东南减小 风力堆积作用
B. 西北向东南减小 流水堆积作用
C. 东南向西北减小 风力侵蚀作用
D. 东南向西北减小 流水侵蚀作用
【小题2】人们常用“穷山恶水”来形容当地的生存环境,其中“恶水”是指该区域
A. 工业生产排放污染物,水质恶化的河流 B. 多沙少水的河流
C. 农业大量使用化肥,富营养化严重的河流 D. 经常泛滥的河流
【小题3】该区域建有大量的堤坝,其主要作用是
A. 发电灌溉 B. 防洪抗旱
C. 调节气候 D. 拦沙蓄水
同类题4
这片广袤的黄土地已经被水流蚀割得沟壑纵横,支离破碎,四分五裂,像老年人的一张粗糙的皱脸——每年流入黄河的泥沙就达十六亿吨!就在这大自然无数黄色的皱褶中,世世代代生活和繁衍着千千万万的人。无论沿着哪一条“皱纹”走进去,你都能碰见村落和人烟,而且密集得叫你不可思议。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文中“黄土地”所在的地形区
A.有革命圣地延安及特色窑洞景观
B.地处温带草原和荒漠过渡地区
C.受降水影响形成深厚土层和沟壑
D.农业地域类型为传统稻作农业
【小题2】生活在这里的人们
三门峡是在黄河干流上兴建的大型水利工程。表1为某年三门峡库区冲淤数据。
表1
时段
7月6日至9日
7月10日至8月2日
8月3日至9日
平均流量(m
3
/s)
5069
1519
3908
平均含沙量(kg /m
3
)
391
52.7
369
泥沙淤积量(╳10
3
t)
0.20
-0.114
0.104
A.受热量条件制约,选择在河谷地区修路建村
B.借黄土肥沃优势,发展了大规模机械化农业
C.不合理耕作破坏植被,导致石漠化现象严重
D.通过植树种草及打坝淤地进行有效水土保持
【小题3】从表1中信息可知
A.降水对河流的径流量、含沙量影响较小
B.河流侵蚀强度与水库泥沙淤积量此消彼长
C.数据为三门峡库区的调水调沙工作提供依据
D.数据于GPS,并通过GIS进行分析处理
同类题5
我国南方地区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是
A.降水强度大
B.热量充足
C.植被破坏
D.环境污染严重
相关知识点
区域地理
区域可持续发展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