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下列关于我国二十四节气的先后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A.惊蜇—谷雨—霜降—寒露
B.清明—小满—秋分—白露
C.雨水—芒种—小寒—大雪
D.春分—大暑—处暑—小雪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9-11-22 09:46:2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永遇乐》中“一片神鸦社鼓”,“社日”古代祭祀土神的日子。分春秋两次,一般在立春、立秋后的第五个戊日。
B.《琵琶行》中琵琶女演奏了《霓裳》曲,“霓裳”即《霓裳羽衣曲》,唐代著名乐曲名,相传为唐玄宗所制。
C.“谥号”古人死后依其生前行迹而为之所立的或褒贬或同情的称号,例如“靖节”“文忠”“灵”“厉”就是一种褒扬。
D.字,是古代的中国人在名字之外,取的与本名意义相关的别名,如“白居易字乐天,苏轼字子瞻”;古代对人称字表示尊重。
同类题2
下列诗句描绘的景象与农历节气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①巧穿帘罅如相觅,重压林梢欲不胜。
②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
③竹拥溪桥麦盖坡,土牛行处亦笙歌。
④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
A.①立夏②立春③大雪④清明
B.①惊蛰②立夏③立春④大雪
C.①立秋②清明③大雪④冬至
D.①大雪②立夏③立春④清明
同类题3
下列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人用“朔”、“晦”、“望”、“既望”等名称来标识日期,如《登泰山记》中的“戊申晦”,表明作者观看日出是在月初那一天。
B.“他日趋庭,叨陪鲤对”,“趋”是古代一种礼节,即走过长者尊者面前,要小步快走,表示恭敬。
C.古代男子有名有字,名是出生后几个月父亲起的,字是二十岁举行加冠仪式后才起的,字是对名的解释和补充。
D.《陈情表》中“孝廉”、“秀才”,是汉代以来选拔人才的一种察举科目,孝廉是“孝顺亲长、廉能正直”的意思,秀才是优秀人才的意思。
同类题4
下面的文学常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中的“六艺”是指《诗》《书》《礼》《易》《乐》《春秋》,“四书五经”中的“四书”是指《论语》《大学》《中庸》《孟子》。
B.《品质》是英国作家高尔斯华绥创作的短篇小说,其代表作是《福尔赛世家》;《一个人的遭遇》是苏联作家肖洛霍夫的作品。他们都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
C.年号纪年法是古代常用的纪年法之一。“九月甲午”“元和四年”“德佑二年”中的“甲午”“元和”“德佑”都属于年号纪年。
D.《左传》是记录春秋历史的编年体史书,又称《春秋左氏传》;《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鲁迅曾称赞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同类题5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中使用的纪年法是( )
A.干支纪年法
B.年号纪年法
C.生肖纪年法
D.公元纪年法
相关知识点
语言知识
古代文化常识
天文历法
阅读与鉴赏
文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