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下面是“二十四节气”歌谣,关于“二十四节气”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
A.春雨惊春清谷天,一句含有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六个节气。
B.处暑是表示炎热的暑天结束,处是终止、躲藏的意思。处暑之后就立秋了。
C.每个节气的称谓都显示了某些气候特点。春分、秋分的分都表示昼夜平分。
D.“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太阳的周年视运动,所以节气在现行的公历中日期基本固定。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9-10-04 08:01:1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序是古代文体的一种,大多用以题赠,或作著作的前言,《兰亭集序》便属于后者。
B.“庐陵萧君圭君玉”,其中萧是姓,君是尊称,圭是名,君玉是字。
C.至和是年号,年号由汉武帝即位后首创,一个皇帝所用年号一到十几个不等。
D.天干地支纪年法源于中国,有十天干与十二地支,癸丑年的下一年是甲寅年。
同类题2
有关文言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孔雀东南飞》中的“伏惟”,指下级对上级或晚辈对长辈说话装示恭敬的习惯用语。
B.《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汉代时被尊为经典,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大类。“风”大都是民间歌谣,“雅”是宫廷乐歌,“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歌。《氓》属于“卫风”的内容。
C.《短歌行》中的“杜康”相传是最早造酒的人,后世将杜康尊为酒神,制酒业则泰杜康为祖师爷,有“酒圣”之称。后世常以“杜康”借指酒。
D.《兰亭集序》中的“岁在癸丑”,古人常用地支十个字和天干十二个字循环相配来表示年月日的次序,指永和九年。
同类题3
下列古代文化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古人用天上二十八宿的方位来区分地面的区域,“星分翼轸,地接衡庐”即指洪州是二十八宿中翼、轸二星的分野。
B.“朝菌不知晦朔”中“晦”为阴历每月第一日,"朔”为阴历每月最后一日。
C.古人纪月除了用序数,还有一些特殊称谓,把四季中每个季节的月份按顺序冠以"孟”“仲”“季”以示区分。“时维九月,序属三秋”中,“三秋”指季秋是秋天的第三个月。
D.古人纪年主要有干支纪年和帝王纪年两种。“壬戌之秋,七月既望”是用干支纪年。"庆历四年春”即指宋仁宗庆历四年。
同类题4
下列文学常识和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人纪年主要有干支纪年和帝王纪年。干支纪年,是用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和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戌亥)依次两两相配而成的一种纪年方法。干支纪年六十年周而复始。帝王纪年是按照帝王即位的年次或庙号来纪年的。
B.《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断代史。班固,字孟坚,东汉著名史学家和文学家。
C.《巴黎圣母院》是雨果的长篇小说代表作。集中体现了“美丑对照”原则。雨果,法国19世纪伟大的浪漫主义文学家。代表作有《悲惨世界》《海上劳工》《笑面人》。
D.莎士比亚,英国文艺复兴时排伟大的戏剧家和诗人,人文主义最杰出的代表,近代欧洲文学的奠基者之一。四大悲剧:《哈姆莱特》《罗密欧与朱丽叶》《李尔王》《麦克白》。
同类题5
下列文化常识相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代儿童将头发分作左右两半,各扎成一个结,形如羊角,故称“总角”。
B.古人纪年由天干、地支组合而成,六十年为一循环,故称“花甲子”。
C.古人将一天分为十二个时辰,“黄昏”是戌时,相当于现在的14点.
D.《离骚》常以香草美人代表美好的政治制度和高尚的人格。
相关知识点
语言知识
古代文化常识
天文历法
阅读与鉴赏
文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