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片段三:

我不仅是作为一名暂时离开战场的士兵来到这里,而且——我认为这是我此行的最奇怪的方面——是作为一个被自己国家的法庭判定为对社会毫无价值的人而来参加这个集会的;由于我的活动,我被认定为危险人物,被判处在已决犯监狱中服苦役刑。所以,你们看,听这样一个不寻常的人向你们讲话是有一种特殊兴味的。我敢说,在你们许多人心目中——你们或许会原谅我这种个人的风格——看起来,我既不很像士兵,又不很像已决犯,可是事实上我是集这二者于一身的。

(节选自埃米琳·潘克赫斯特《自由或死亡》)

技法感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其他 更新时间:2019-11-26 10:52:0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小题。
铁 圈
(俄)索洛杜布
一天清晨,一位妇人带着一个 4 岁的小男孩在郊区的街道上散步。那孩子天真活泼,面色绯红。那妇 人年龄不大,穿着考究。她一边幸福地微笑着,一边细心地照看着自己的儿子。孩子正在滚着一个黄色的 大铁圈,他穿着短裤,挥动着棍棒欢快地笑着,跟在铁圈后面跑。他把棒子举得高高的,本来没有那种必 要,可他就是那么做的。
真开心!方才他还没有铁圈,可是现在有了,真叫人高兴!
一个双手粗糙、衣服褴褛的老头,身体紧靠栅栏站在十字路口,好让那女人和小孩走过去。(1)老头
用那昏花的两眼凝视着孩子,脸上露出呆痴的笑容。
“一个富户人家的公子,”老头心里思忖道,“是个好孩子,你看他多么天真可爱,毕竟是阔人家的
孩子!”
当他——这个老头儿——还是个孩子的时候,他过的是苦难的日子。即使现在,他虽然不再挨打受饿 了,但生活还谈不上美好。在他的孩提时代,他过的是挨打受骂、饥寒交迫的生活。那时,他没有铁圈, 也没有其他这类阔少爷的玩具。他整个一生都是在艰辛困苦中度过的。他没有什么值得回忆的事,也没有 一件让人高兴的事。
他咧开没有牙齿的嘴朝那小孩微笑着,心里不禁产生了嫉妒,心想:“这种玩意没有意思。”嫉妒又 转而变成了烦恼。于是他回到工作的地方——一家他从幼年起一直工作到现在的工厂。
那小孩边跑边笑追逐铁圈的情景萦绕在他的脑际,不管机器声多么嘈杂,他都忘不了那个孩子和铁圈, 晚上也总梦见他们。
第二天早晨,他又做起白日梦来。机器隆隆地响,工作机械单调,没有必要过多操心,再说他已干惯 了这种活。厂房里的空气充满了灰尘,传送带平稳地运转着,远处各个角落声音嘈杂,光线晦暗。人们像
鬼魂一样地走来走去,人的说话声淹没在机器声里。
这个老头仿佛觉得自己也变成了一个小男孩,他的母亲也是一位贵妇人,他也有一个铁圈和滚铁圈的
棒子,他也在穿着白裤衩滚着铁圈玩耍。
天天干着同.样.的活,做着同.样.的梦。
一天晚上下班回家时,老头在街上看见一个从旧木桶上掉下来的又大又脏的圆箍。老头高兴得发抖,
昏花的老眼流下了泪水。一种意外的,几乎没有想过的愿望进入了他的心灵。他小心地朝四面张望了一下, 然后弯下腰哆哆嗦嗦地捡起那个圆箍,虽然他面带笑容,但还是不大好意思把它拿回家去。
没人看见他,也没有人问他。这与别人有什么相干?一个小穷老头捡了一个无论对谁都没有用处的旧 箍,谁会管呢?可他还是提心吊胆地偷偷把它拿走了。他为什么要捡?为什么要把它拿回家?他自己也说 不清。只是由于它像那个小男孩的玩具,所以他才把它带回家来。
圆箍在老头家破旧的房子里放了几天,闲着没事的时候,他就把它拿出来看看,因为这个肮脏的铁箍 对他是个安慰,使那个经常出现在他梦境中的幸福的小男孩,终于变得更加真实了。
【一个晴朗、温暖的早晨,当城里树上的鸟正叫得比往常更加欢快的时候,老头早早起了床,洗漱完 毕,便拿着他捡来的铁箍出了城。
他一路咳嗽,穿过了枝叶茂密的森林。他不明白这些阴暗的树木为何这样寂静,还散发着奇特的香气, 那些昆虫也令他惊奇。露水正像童话中描述的那样。那里既没有嘈杂声,也没有灰尘,树林后面是一片柔 和、奇妙而暗淡的景色。
老头折下一根干树枝穿上铁箍。
他眼前展现出一片明亮寂静的田野,青草叶上的露珠闪闪发光。老头突然用那根树枝做成的木棒滚起
铁箍来,铁箍轻松地在田野里滚动,老头跟在后面跑,他笑逐颜开,像那个跟着铁圈跑的小男孩一样,有 时也将木棒高高地举过头去。
他觉得自己仿佛再一次变成了一个有教养的幸福的小孩,并且好像感到母亲慈祥地微笑着跟在后面。 灰白的胡须在憔悴的脸庞上颤抖着,不住的笑声和咳嗽声同时从他那没有牙齿的嘴里迸发出来。】
老头喜欢早晨到树林里来滚铁箍,有时他也怕人看见笑话他,一想到这里,他便感到有一种难堪的羞 愧。羞愧又进而发展为恐惧,致使双腿开始发软,他一面滚铁圈,一面警惕地看着四周。
可是没人看见他,也没人听见他……
他尽情地玩够了之后,平安无事地走回城去,嘴角上流露出轻松愉快的笑容。
由于没出什么事,他太太平平地一连玩了好几天。可是有一天清早他着了凉,卧病不起。(2)在工厂
的医院里,当他在陌生的人们中间咽下最后一口气的时候,脸上还是堆着宁静的微笑。他感到欣慰,因为 在他的想象中,自己也曾一度做了小孩,由亲爱的妈妈照看着,在树荫下的青草地上嬉戏笑闹。
【小题1】指出文中两处画线句反映的人物心理。
(1)老头用那昏花的两眼凝视着孩子,脸上露出呆痴的笑容。
(2)在工厂的医院里,当他在陌生的人们中间咽下最后一口气的时候,脸上还是堆着宁静的微笑。
【小题2】小说用“【   】”括起来的部分描写了老人第一次去树林滚铁箍的情形,请分析其中环境描写的作用。
【小题3】简析老人的形象。
【小题4】小说为何以“铁箍”为标题?试从主题思想、情节结构、人物塑造三方面做分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永远的黑子

日吉佐和子、久米正雄

日本歌舞伎界有那么一群人,身份低微,平时被老板和名演员们呼来喝去的。他们的工作是打杂、布置舞台和提词。为了让观众无视他们的存在,他们全身都穿着象征“无”的黑衣,连脸部都用黑纱遮盖,故而被称作黑子。

笔十郎就是众多黑子中的一个。今天,笔十郎负责给老板提词。老板是著名的歌舞伎演员,脾气不好,笔十郎经常挨他的骂。这次的脚本是新本子,台词既多又绕口,笔十郎还来不及熟悉。可是老板为了吸引观众,只排练了几天,就赶着要公演。

等到老板忘词需要提词了,躲在暗处的笔十郎用来照亮剧本的手电筒却坏了。他嘴里不自觉地喃喃着:手电筒呢?

老板一听,以为这是台词,跟着说道:手电筒呢?台下登时哄堂大笑。

幕布刚降下,演砸了的老板大骂笔十郎,气恼道:就这样你还想演戏?做梦吧!长久以来,笔十郎的梦想是能脱下黑衣,在舞台上正儿八经地当一回演员。现在,他心里难受极了,感到梦想已经彻底破灭。

可巧,排演《水浒英雄传》时,扮演老虎的演员把腰扭伤了,笔十郎被编剧推荐代演。

这可乐坏了笔十郎,他把这个喜讯告诉了儿子,并带着他去动物园看老虎,学习老虎的姿势。

作为卑微的最底层,笔十郎年过四十才勉强娶了一个仆妇当妻子,生下儿子一雄。仆妇前几年去世了,笔十郎既当爹又当妈,把一雄拉扯到八岁,孩子正是好动的年龄,整天吵着要爸爸带自己去玩。笔十郎忙于养家糊口,一直没能满足孩子的愿望。

动物园的老虎身上皮毛暗沉,隐约可见根根瘦骨,却还要表演节目。饲养员说:现在正值战争时期,哪有多余的肉给老虎吃?

老虎好可怜呀!站在一旁的一雄突然哭了,爸爸,你演的老虎也是这么可怜吗?笔十郎不知该如何回答。

笔十郎借助向前辈请教、观看默片里的老虎等方式,研究老虎的形态动作,彩排时演得惟妙惟肖。正式演出时,笔十郎把儿子安排在后台台口,让他近距离看自己表演,然后将虎皮往身上一套,嗷嗷猛吼,扑到武松跟前。演老虎最重要的就在于一扑、一掀、一剪这三个动作,笔十郎表现得相当不错,懂门道的观众又给出一阵掌声。

老虎三招无效,气也泄了,武松趁此时机,揪住虎头,一顿铁拳猛打,把老虎打得动弹不得。

老虎被武松打死,武松再唱一小段,就能谢幕了。笔十郎趴在地上,屏息静气,等待收场。就在这时,笔十郎突然发现一雄站在台口,眼中满是泪水,边哭边说道:老虎好可怜呀!爸爸好可怜呀!

笔十郎心中一痛,猛地想起那天带一雄去动物园,一雄望着笼子里的瘦老虎,也曾这样哭过。啊,可怜的孩子,从小就没有了母亲,自己又终日为糊口而低声下气,经常被儿子看到怯弱的一面。可儿子不但没有瞧不起自己,还为自己感到心疼不已。笔十郎想,作为父亲,自己真是太不堪,亏欠儿子太多了。今天,我再也不能让儿子失望了。

笔十郎想到这里,牙一咬,忽地两爪一撑,从地上跃起,一声虎啸又朝武松扑了过去。扮武松的演员呆住了,急忙在笔十郎耳边小声说:你已经死了,快躺下,快躺下。笔十郎毫不理会,全力撕咬。武松无奈,只得又抡起拳头,再度大战老虎。可这回怪了,这老虎怎么也打不死,每次将笔十郎摁倒了,他又立即精神抖擞地飞扑上来。两人足足厮打了大半个小时,观众全看傻了,老板气得在后台直跺脚。

终于,扮武松的演员体力耗尽,脚一软,晕了过去,直挺挺地一动不动了。观众席上一片哗然,老虎打死了武松,太稀奇了,大伙儿都乐坏了。

在一片笑声中,突然响起一个稚嫩童声的欢呼:太棒啦,爸爸太棒啦!这才是老虎呀!笔十郎回头望见儿子的笑脸,心中充满了说不出的畅快,随即脚一软,也累瘫在台上。几名黑子急急跑上舞台,将武松和笔十郎抬到后台。

好好的一出戏被演砸了,老板铁青着脸,半晌不言语,最后既愤恨、又轻蔑地对笔十郎说了句:你啊,一辈子都只配当黑子!

笔十郎一言不发,只是将一雄搂在怀里,搂得紧紧的,他已明白什么才是最重要的!

【小题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头介绍黑子在歌舞伎界的地位,表现其身份低微、处境艰难,是对下文写其私改剧情,打死武松的重要铺垫。
B.小说兼用顺叙和插叙手法,多采用动作、心理描写,充分展现主人公的生存状态和内心世界,形象刻画细腻饱满。
C.小说在两次表演中都生动地描写了老板的表现和观众的反应,既增添了小说的戏剧色彩,又烘托了主人公的形象。
D.小说以“永远的黑子”为题,既揭示主人公的身份,也暗示其命运的悲惨和社会的不公,蕴含着作者的情感态度。
【小题2】小说中三次写到笔十郎儿子对老虎的评价,每次的情境和情感都不一样,请结合小说内容具体分析,并简析这样写的作用。
【小题3】小说中笔十郎饰演老虎,在正式表演中居然打死了武松,你怎样评价他的行为?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观点。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眼泪

鲁道夫刚从战场上退下来,虽然战争并没有给他的身体带来残疾,可是他心里的那道闸门已经自动关闭了。他对每个人都保持一种戒备的心理。很少说话,更不轻易谈什么感情。虽然有暂时的鲜花和啤酒迎接它,但是没人真正关心他的未来。对于鲁道夫来说,首要的问题是找一份工作养活自己。  
他从朋友那里听说有一个新兴的职业,就是给单亲家庭的孩子当替身爸爸。鲁道夫身上的军人气质非常符合单身妈妈的要求。一个月的报酬,对他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诱惑,他决定试一试。
当鲁道夫微笑着出现在一个叫艾玛的单身妈妈面前时,她立即被他阳刚的外形吸引,并同意签合同,让他当她5岁儿子汤姆的爸爸。
鲁道夫出现在艾玛的住宅前,隔着栅栏,他看到一个男孩箭一般地从门里冲出来。朝阳下,那一头卷曲的金发,像极了鲁道夫小时候。孩子张开双臂朝他飞奔过来,鲁道夫刚刚准备弯腰拥抱他,他就一蹦老高,牢牢地箍住了鲁道夫的脖子。
中午的时候,“一家人”去饭店吃第一顿团圆饭。鲁道夫向汤姆绘声绘色地描绘起执行任务的那个神秘的岛屿的故事。他还教汤姆如何按住核桃的一端,让它像子弹一样射出去。汤姆高兴坏了。两个人打闹的声音惊动了邻座的人。鲁道夫说:“好了,回家我们再玩。”汤姆立即停了下来,艾玛望着鲁道夫说:“真是难以置信,要是平时,他非要犟着玩到底不可。”
第二天一大早,鲁道夫按照约定的时间来上班。鲁道夫的任务就是培养汤姆的生活自理能力和毅力,给他树立起男人的形象。汤姆起床后鲁道夫立即教他刷牙、用冷水洗脸、站在喷头下洗澡,而汤姆以前都是泡在浴盆里由妈妈帮他洗的。鲁道夫先给他示范了一下,说男子汉都是这样冲澡的。汤姆虽然看着高高的喷头有点害怕,但还是站到了下面。鲁道夫打开喷头,强大的水流一下溅到了他的眼睛和耳朵里,汤姆难受得哭起来,但始终坚持不离开喷头,直到全身冲洗完。
随后,鲁道夫将快乐得像只小鸟一样的汤姆送到幼儿园。汤姆向他遇到的每个小朋友介绍说:“这是我爸爸,他是个了不起的英雄!”傍晚的时候,鲁道夫准时出现在幼儿园附近。远远地,汤姆走出大门,到处张望搜寻;看到鲁道夫,那张小脸开出了一朵灿烂的花。  
两个月时间很快过去了,合同到期了,他的账户进了不少钱。鲁道夫内心有些轻松,但又是沉甸甸的。艾玛认为汤姆关于父亲和男人的直观认识已经建立,而汤姆对鲁道夫又过分依恋,事情到此也该结束了。她拒绝了鲁道夫将合同延长一个月的要求。
和孩子分手那天,鲁道夫装作又要长期出差执行任务。听到这个坏消息,汤姆的眼里溢满了泪水。鲁道夫说:“我跟你说过,男子汉是不轻易流泪的。”汤姆只好强忍着泪水,尽管战场上不断有鲜血和牺牲,但鲁道夫从没流过眼泪。离开时孩子的哭喊,却让他的眼泪涌出了眼眶,他快步钻进车子,再也不敢探出头看汤姆。
不久,鲁道夫找到了一份保卫工作。但他始终不能忘记汤姆。有许多次,他都不由自主地来到汤姆家附近。有一次,他看到汤姆独自在院子里练习跨越,神情是那么的认真和寂寞。泪水再次模糊了鲁道夫的双眼。
鲁道夫知道,艾玛是不会允许他再靠近孩子的,她会在孩子逐渐习惯独立生活的时候,突然对孩子宣布,他的父亲在一次激烈的战斗中“牺牲”了,永远不会回来了。鲁道夫想在艾玛宣布他“牺牲”前,通过写信的方式再为孩子做点什么。信件可以由她负责传达,通信时间和内容都由她控制。艾玛同意了他的要求。
鲁道夫在第一封信里告诉汤姆,他非常想念汤姆,问汤姆有没有按照他的要求继续严格锻炼,他在信的最后还编造了神秘岛上惊险而离奇的生活。艾玛看到信中有许多男孩感兴趣的新知识,提出要为他写的信付费。鲁道夫拒绝了,说这只是后续服务。
没过几天,鲁道夫收到了汤姆的回信,汤姆得意地报告了他在各方面的进展,还一个劲儿地抱怨“爸爸”怎么还不回家,其中有一段内容让鲁道夫再次黯然泪下:“你出门的时候,我看到你的眼睛里噙着泪水,却没有落下来。我想跟你一样,不让眼泪落下来,因为你说真正的男子汉是不轻易落泪的。现在,我可以让想你的眼泪停留5秒了,但我想让它停留得更久。你的眼泪落下来需要多长时间呢?如果它落下来了,请将那滴眼泪寄给我,因为我想看看爸爸落下来的眼泪和我的是不是一样……”
鲁道夫看到这里已是泪流满面,他给汤姆回信:“我很高兴你学会了忍住眼泪……我的眼泪到现在还没落下来,我正努力让它停留得更长一点。但是,万一哪一天它落下来了,我敢保证它跟你的眼泪是一样地,因为我们都是男子汉……”
日子一天天过去。不再是替身爸爸的鲁道夫依然思念着汤姆。他的心灵早已不再封闭,脸上也有了笑容,这都要拜那个可爱的“儿子”所赐。他盼望着有一天还可以再见到汤姆,看见汤姆欢欣雀跃地跑过来,搂住他的脖子喊“爸爸”。为此,他每天祈祷。鲁道夫的祷告真的应验了,他收到了汤姆的信。信里夹着一张纸条,那是艾玛的笔迹:“明年同一时间,如果你愿意,还可以‘回家’探望一次汤姆。他为了验证你们的眼泪是不是一样的,将想你的泪水都滴在了一只小瓶里。我想你该回来让你的眼泪也落到瓶子里去,亲眼见见你们的眼泪是不是一样的”。

(有删改)

【小题1】理解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轻松____________   ⑵ 沉甸甸的___________
【小题2】赏析文中画横线句子。
【小题3】从与汤姆的关系的角度,简要概括小说中鲁道夫的形象特征。
【小题4】请结合文章,探究标题“眼泪”的丰富意蕴。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浮冰上的两者
(丹麦)哈夫﹒B.卡威
饿到第三天的晚上,诺尼想到了尼玛克。在这座漂浮着的冰山上,除了他们两个以外,再也没有别的有血有肉的生灵了。
冰块裂开时,诺尼失掉了他的雪橇、食物和皮大衣,甚至失去了他的小刀。冰山上只留下他和他那忠实的雪橇犬——尼玛克。现在,他们两个卧在冰上,睁大眼睛注视着对方——双方保持着一定的距离。
诺尼对尼玛克的爱是真真实实的——就像这又饿又冷的夜晚和他伤腿上的阵痛一样真实。但是,村里的人在食物短缺的时候,不就毫不迟疑地杀犬充饥吗?
“尼玛克饿久了也要寻觅食物的。我们当中的一个很快就要被另一个吃掉。”诺尼想。
空手的他可杀不死尼玛克,这畜牲身强体壮,现在又比他有劲,所以,他需要武器。诺尼脱去手套,解下了伤腿的绷带。在几个星期以前,他摔伤了腿,用两块小铁片和绷带捆扎固定。
他跪在冰上,把一块小铁片插入冰块的裂缝中,把另一块铁片紧贴在上面,慢慢地磨。尼玛克看着他。诺尼觉得犬的两眼似乎闪着异光。
诺尼仍然磨着铁片,尽量不去想磨铁片干什么。铁片的边缘磨薄了,天亮时分,小刀磨好了。
诺尼从冰块中拔出小刀,用拇指轻轻试着刀锋。太阳光照在小刀上,折射到他眼里,使他一时看不见东西。
诺尼硬起心肠来。“来,尼玛克。”他轻声叫犬。尼玛克迟疑地看着他。“过来。”诺尼叫道。尼玛克走上前来。诺尼从那畜牲盯着自己的眼神里看到了恐惧,从它的喘气声中和缩头缩脑的样子感觉到了饥饿和痛苦。他的心在流泪,他痛恨自己,又竭力压制这种感情。
尼玛克越走越近,它已经意识到了诺尼的意图。诺尼感到喉咙梗塞,他看到犬的眼里充满了痛苦。
好!这下是动手的时候了!
一声痛苦的抽咽使诺尼跪立着的身体一阵震颤。他诅咒小刀,紧闭两眼,摇摇晃晃地把刀子扔得老远。然后,他张开空空的双手,蹒跚着扑向尼玛克,他倒下去了。
犬围着诺尼的身体打转,嗥叫着。这下诺尼感到极度的恐惧。他已经扔掉了小刀,解除了武装。他太虚弱了,再也不能爬过去取刀子。现在只有听任尼玛克的摆布了,而且尼玛克也非常饥饿。犬围着他转,然后从后面扑了上来。诺尼可以听到这畜牲喉咙里的吞咽声。
诺尼闭上眼睛,祈祷犬的攻击快一些结束。他感觉到犬的爪子踩着他的大腿,犬呼吸时喷出的热气冲击着他的脖颈。他随时都要放声尖叫。然而,他感觉到犬滚烫的舌头直舔他的脸。诺尼睁开眼睛,张开手,抱住尼玛克的头。头靠着头,他轻轻地哭了……
一小时后,一架直升飞机出现在北边天空。飞机上一个海岸巡逻队的小伙子俯视着下面,他看到了漂移着的冰山,发现冰山上有什么东西在闪光。这是太阳光折射在什么东西上面,而且一闪一闪的在动。他让飞行员降低飞机,看到冰峰的阴影下,有一个黑而不动的像人一样的黑影。怎么,还有两个黑影?
他把飞机降落在一块较平的冰面上,然后上了冰山,黑影是两个——一个小男孩和一条爱斯基摩雪橇犬。小男孩已经昏了过去,但还活着。那条犬无力地哀叫着,已经衰弱得一动也不能动了。
吸引了飞机上巡逻队员注意力的闪光物质是一把粗糙的小刀,刀尖向下插在不远的冰上,在风中摇曳着。
【小题1】小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头的场景描写,渲染了紧张的氛围,为下文的故事发展做铺垫。
B.文章中诺尼对爱犬的称谓多次改变,反映出主人公心理的变化,营造了人狗和谐相处的温馨画面。他曾动过杀狗的念头,但最终因为“爱”而放弃杀犬。
C.文章前面写到“这畜生身强体壮”与后文写尼玛克“滚烫的舌头直舔他的脸”形成对比,体现了狗对人的忠诚。
D.文章的结局是美好的,向读者展示了崇高的人性美。
【小题2】文章围绕“小刀”展开情节,请梳理文章的发展脉络及作者情感的变化。
【小题3】结合巴金的《小狗包弟》中包弟的结局及作者的忏悔来探讨本文的主题。

同类题5

阅读下文,回答各题。
①3月14日下午两点三刻,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让他一个人留在房里不过两分钟,当我们进去的时候,便发现他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是永远地睡着了。

②这个人的逝世,对于欧美战斗的无产阶级,对于历史科学,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这位巨人逝世以后所形成的空白,不久就会使人感觉到。

③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纷繁芜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从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人们的国家设施、法的观点、艺术   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

④不仅如此。马克思还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由于剩余价值的发现,这里就豁然开朗了,而先前无论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或社会主义批评家所做的一切都只是在黑暗中

⑤一生中能有这样两个发现,该是很够了,即使只要能作出一个这样的发现,也已经是幸福的了。但是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甚至在数学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这样的领域是很多的,而且其中任何一个领域他都不是 地研究。

⑥他作为科学家就是这样。但是这在他身上远不是主要的。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任何一门理论科学中的每一个新发现——它的实际应用也许还根本无法预见——都使马克思感到衷心喜悦,而当他看到那种对工业、对一般历史发展产生革命影响的发现的时候,他的喜悦就非同寻常了。例如,他曾经密切地注视马赛尔·德普勒的发现。

⑦因为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他毕生的真正使命,就是以这种或那种方式参加推翻资本主义社会及其所建立的国家设施的事业,参加现代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正是他第一次使现代无产阶级意识到自身的地位和需要,意识到自身解放的条件。斗争是他的生命要素。很少有人像他那样满腔热情、坚韧不拔和卓有成效地进行斗争。最早的《莱因报》(1842年),巴黎的《前进报》(1844年),《德意志-布鲁塞尔报》(1847年),《新莱茵报》(1848-1849年),《纽约每日论坛报》(1852-1861年),以及许多富有战斗性的小册子,在巴黎、布鲁塞尔和伦敦各组织中的工作,最后,作为全部活动的顶峰,创立伟大的国际工人协会——老实说,协会的这位创始人即使别的什么也没有做,单凭这一结果也可以自豪。

⑧正因为这样,所以马克思是当代最遭嫉恨和最受诬蔑的人。各国政府——无论专制政府或共和政府,都驱逐他;资产者——无论保守派或极端民主派---都竞相诽谤他,诅咒他。他对这一切毫不在意,把它们当作蛛丝一样轻轻拂去,只是在万不得已时才给以回敬。现在他逝世了,在整个欧洲和美洲,从西伯利亚矿井到加利福尼亚,千百万革命战友无不对他表示尊敬、爱戴和悼念。而我可以大胆地说:他可能有过许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

⑨他的英名和事业将永垂不朽!

【小题1】本文的课题是_______________ ,作者是___________。
【小题2】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①由于剩余价值的发现,这里就豁然开朗了,而先前无产阶级经济学家或社会主义批评家所做的一切研究都只是在黑暗中
②人们的国家制度、法的观点、艺术 宗教观念,都是在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③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甚至在数学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这样的领域是很多的,而且其中任何一个领域他都不是 地研究的。
A.探索 以至 浮浅B.摸索 以致 肤浅
C.摸索 以至 肤浅D.探索 以致 浮浅
【小题3】“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但已经是永远地睡着了”句中加点词能否换为“去世”或“逝世”?为什么?
【小题4】“在整个欧洲和美洲,从西伯利亚矿井到加利福利亚,千百万革命战友无不对他表示尊敬爱戴悼念。”加横线的三个词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小题5】第③段是一个单句还是复句?是单句请写出句子主干(主谓宾),是复句的请画出第一层(写出第一个分句的最后一个词和第二个分句的第一个词),并指出两层是什么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