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浮冰上的两者
(丹麦)哈夫﹒B.卡威
饿到第三天的晚上,诺尼想到了尼玛克。在这座漂浮着的冰山上,除了他们两个以外,再也没有别的有血有肉的生灵了。
冰块裂开时,诺尼失掉了他的雪橇、食物和皮大衣,甚至失去了他的小刀。冰山上只留下他和他那忠实的雪橇犬——尼玛克。现在,他们两个卧在冰上,睁大眼睛注视着对方——双方保持着一定的距离。
诺尼对尼玛克的爱是真真实实的——就像这又饿又冷的夜晚和他伤腿上的阵痛一样真实。但是,村里的人在食物短缺的时候,不就毫不迟疑地杀犬充饥吗?
“尼玛克饿久了也要寻觅食物的。我们当中的一个很快就要被另一个吃掉。”诺尼想。
空手的他可杀不死尼玛克,这畜牲身强体壮,现在又比他有劲,所以,他需要武器。诺尼脱去手套,解下了伤腿的绷带。在几个星期以前,他摔伤了腿,用两块小铁片和绷带捆扎固定。
他跪在冰上,把一块小铁片插入冰块的裂缝中,把另一块铁片紧贴在上面,慢慢地磨。尼玛克看着他。诺尼觉得犬的两眼似乎闪着异光。
诺尼仍然磨着铁片,尽量不去想磨铁片干什么。铁片的边缘磨薄了,天亮时分,小刀磨好了。
诺尼从冰块中拔出小刀,用拇指轻轻试着刀锋。太阳光照在小刀上,折射到他眼里,使他一时看不见东西。
诺尼硬起心肠来。“来,尼玛克。”他轻声叫犬。尼玛克迟疑地看着他。“过来。”诺尼叫道。尼玛克走上前来。诺尼从那畜牲盯着自己的眼神里看到了恐惧,从它的喘气声中和缩头缩脑的样子感觉到了饥饿和痛苦。他的心在流泪,他痛恨自己,又竭力压制这种感情。
尼玛克越走越近,它已经意识到了诺尼的意图。诺尼感到喉咙梗塞,他看到犬的眼里充满了痛苦。
好!这下是动手的时候了!
一声痛苦的抽咽使诺尼跪立着的身体一阵震颤。他诅咒小刀,紧闭两眼,摇摇晃晃地把刀子扔得老远。然后,他张开空空的双手,蹒跚着扑向尼玛克,他倒下去了。
犬围着诺尼的身体打转,嗥叫着。这下诺尼感到极度的恐惧。他已经扔掉了小刀,解除了武装。他太虚弱了,再也不能爬过去取刀子。现在只有听任尼玛克的摆布了,而且尼玛克也非常饥饿。犬围着他转,然后从后面扑了上来。诺尼可以听到这畜牲喉咙里的吞咽声。
诺尼闭上眼睛,祈祷犬的攻击快一些结束。他感觉到犬的爪子踩着他的大腿,犬呼吸时喷出的热气冲击着他的脖颈。他随时都要放声尖叫。然而,他感觉到犬滚烫的舌头直舔他的脸。诺尼睁开眼睛,张开手,抱住尼玛克的头。头靠着头,他轻轻地哭了……
一小时后,一架直升飞机出现在北边天空。飞机上一个海岸巡逻队的小伙子俯视着下面,他看到了漂移着的冰山,发现冰山上有什么东西在闪光。这是太阳光折射在什么东西上面,而且一闪一闪的在动。他让飞行员降低飞机,看到冰峰的阴影下,有一个黑而不动的像人一样的黑影。怎么,还有两个黑影?
他把飞机降落在一块较平的冰面上,然后上了冰山,黑影是两个——一个小男孩和一条爱斯基摩雪橇犬。小男孩已经昏了过去,但还活着。那条犬无力地哀叫着,已经衰弱得一动也不能动了。
吸引了飞机上巡逻队员注意力的闪光物质是一把粗糙的小刀,刀尖向下插在不远的冰上,在风中摇曳着。
【小题1】小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头的场景描写,渲染了紧张的氛围,为下文的故事发展做铺垫。
B.文章中诺尼对爱犬的称谓多次改变,反映出主人公心理的变化,营造了人狗和谐相处的温馨画面。他曾动过杀狗的念头,但最终因为“爱”而放弃杀犬。
C.文章前面写到“这畜生身强体壮”与后文写尼玛克“滚烫的舌头直舔他的脸”形成对比,体现了狗对人的忠诚。
D.文章的结局是美好的,向读者展示了崇高的人性美。
【小题2】文章围绕“小刀”展开情节,请梳理文章的发展脉络及作者情感的变化。
【小题3】结合巴金的《小狗包弟》中包弟的结局及作者的忏悔来探讨本文的主题。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9-01-16 06:46:1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我看到了一条河

英 理查德·布兰森 王悦 译

童年在我的记忆中比较模糊,但其中有几个片段却令我记忆犹新。我的父母总是不断让孩子接受挑战,想方设法培养我们的独立精神。我4岁那年,有一次妈妈开车送我回家,路上她让我在离家几英里的农田边下车,然后自己找路回家。虽然那次探险,以我彻底迷路而告终,但此事对我影响很大。在这样的环境中,我从小就乐于寻找挑战。

刚开始游泳时,我大概有四五岁。我们全家和朱迪斯姑姑一起在德文郡度假。我最喜欢朱迪斯姑姑,她在假期开始时和我打赌,如果我能在假期结束时学会游泳,就给我10先令。于是我每天泡在冰冷的海浪里,一练就是几个小时。但是到最后一天,我仍然没有学会游泳。

“没关系,里克,” 朱迪斯姑姑说,“明年再来。”

但是我决心不让她等到下一年,再说我也担心明年朱迪斯姑姑就会忘了我们打赌的事。从德文郡开车到家要12小时,出发那天,我们很早就起程了。乡间的道路很窄,车里又挤又闷,大家都想快点儿到家。但是这时我看到了一条河。

“爸爸,停一下车好吗?”我说。这条河是我最后的机会,我坚信自己能赢到朱迪斯姑姑的10先令。“请停车!”我大叫起来。爸爸从倒车镜里看了看我,减慢速度,把车停在路边的草地上。

“里克看见一条河,”妈妈说,“他想再最后试一次游泳。”

我脱下衣服,穿着短裤往河边跑去。但离河边越近,我越没信心,等我跑到河边时,自己也害怕极了。河面上水流很急,发出巨大的响声,河中央一团团泡沫迅速向下游奔去。我在灌木丛中找到一处被牛踏出的缺口,趟水走到较深的地方。爸爸、妈妈、朱迪斯姑姑都站在河边看我的表演。爸爸叼着他的烟斗,看上去毫不担心。妈妈一如既往地向我投来鼓励大目光。

我定下神来,迎着水流,一个猛子扎下去。不久,我感到自己在迅速下沉。慌乱中我的腿在水里无用地乱蹬,急流把我冲向相反的方向。我无法呼吸,呛了几口水。我想把头探出水面,但四周一片空虚,没有借力的地方。我又踢又扭,然而毫无进展。

就在这时,我踩到了一块石头,用力一蹬,总算浮出水面。我深吸了一口气,这口气让我镇定下来,我一定赢得那10先令。

我慢慢地蹬腿,双臂划水,突然我发现自己正游过河面,我忽上忽下,姿势完全不对,但我意识到我成功了,我终于会游泳了!我不顾湍急的水流,骄傲地游到河中央。透过流水的怒吼声,我似乎听到大家拍手欢呼声。……我终于游会岸边,在50米以外的地方爬上岸时,我看到朱迪斯姑姑正在大手提袋里找她的钱包。我拨开带刺的荨麻,向他们跑去。我也许很冷,也许浑身是泥,也许被荨麻扎得遍体鳞伤,但我会游泳了。

“给你,里克,” 朱迪斯姑姑说,“干得好。”我看着手里的10先令,棕色的纸币又大又新。我从没有见过这么多钱,这可是一笔巨款。

爸爸紧紧抱住了我,然后说:“好了,各位,我们上路吧!”直到那个时候,我才发现爸爸浑身透湿,水珠正不断地从他的衣角上滴下来。原来他一直跟在我身后游。

(选自《环球时报》,文字略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章内容和写法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文章主要通过“我”学游泳的时,表现了“我”的父亲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精神,使“我”从小就乐于寻找挑战。
B.第一自然段中的叙事,为下文写“我”敢于在湍急的河流中学游泳作了铺垫。
C.文章重点刻画了“我”父亲的形象,突出他对孩子的与众不同的教育方法。
D.文章详略得当,重点叙述了“我”在回家途中学会游泳的事。
【小题2】对文中人物性格的理解,分析最准确地一项是
A.“我”冒着危险一定要赢得打赌的10先令,说明“我”是个贪心的小男孩。
B.母亲曾让四岁的“我”在离家几英里的地方下车,然后自己找路回家,刻画了母亲不溺爱孩子的性格。
C.看着“我”走到水比较深的地方,爸爸“看上去毫不担心”,表现了父亲对孩子的漠不关心。
D.朱迪斯姑姑见“我”到最后一天还没有学会游泳,说“没关系,里克,明年再来。”说明她对“我”失去了信心。
【小题3】下列不属于文中叙述的生活片段的一项是
A.4岁时,独自回家迷路。B.度假期间,在海里练游泳。
C.回家路上,河里学会游泳。D.爸爸陪我下水游泳。
【小题4】文中划线的句子用了哪几个词语突出水流湍急的特点?这句话在文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小题5】请用三个词语概括出“我”在下水前、游泳中及学会游泳后的心理状态。
【小题6】读了这篇文章,你想给你的家人说些什么?(不少于30个字)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各题。
我的昂贵的腿
(德国)伯尔
这下子我就业在望了。他们寄了一张明信片给我,叫我到局里去一趟,我便遵命前往,局里的人既亲切又和气,他们拿出我的档案卡片,说了一声:“呣”。我也回了声:“呣。”“哪一条腿?”有一个官员问道。
“右腿。”
“整条腿?”
“整条。”
“呣,”他又哼了一声,开始查阅各种各样的单子。我总算可以坐下来了。
他终于翻出一张单子,看来正是他所要找的。他说,“我看这里有适合您干的事,一件美差。您可以坐着干到共和广场上一个公共扃所里去擦皮鞋。您看怎么样啊?”
“我不会擦皮鞋,我一向因为皮鞋擦不亮,引得大家侧目相看。
“您可以学嘛,”他说,“什么事情都可以学会的。天下事难不倒德国人。您只要同意,可以免费上一期学习班。”
“呣,”我哼了一声。
“那么同意了?”“不,”我说我不干,我要求提高我的抚恤金。
“您疯啦。”他回答时语气跃亲切又温和。
“我没疯,谁也赔不起我的腿,我连多卖些烟都不行,他们现在制造了种种麻烦。”
那个人把身子往后仰,一直靠到椅子背上,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亲爱的朋友啊,”他感慨地说,“您这条腿可真叫贵得要命。我知道您今年二十九岁,身体很好,除了这条腿以外没有一点毛病。您可以活到七十岁。请您算一算,每月七十马克抚恤金,一年十二个月,那就是四十一乘十二乘七十。您算一下,不计利息就要多少钱。您不要以为只有您去掉了一条腿,看来能够长寿的也不仅仅是您一个。现在您还要提高抚恤金呐!对不起,您真是疯了。”
“先生,”我说,我也照样往椅子背上一靠,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我看您大大低估了我的腿的代价。我的腿要昂贵得多,这是一条非常昂贵的腿。还得说一下,我不仅身体健康,而且很遺撼,头脑也很健全。请您注意,我的时间很紧。”
“请您注意!”我说,“我丢了这条腿,救了好些人的命,他们至今还在领取优厚的退休金。”当时情况是这样的:我单枪匹马埋伏在前沿某个地方,奉命注意敌人何时来到,这样就可以让别人及时溜掉,后面司令部己经在打点东西,他们既不愿意砲得太早,也不愿意溜得太晚。原先我们是两个人在前沿,但是耶一个被敌人打死了,他不必再花费你们的.钱。他虽然已经结婚成家,但是您别怕,他的妻子身体健康,可以干活。那个人的性命可其便宜。他当兵才四个星期,所以只花了你们一张通知阵亡的明信片和一点点口粮的钱。他在那个时候算得上是个男敢的士兵,他至少是真正给敌人打死的。后来就只剩我一个人在那里,并且害怕起来,天很冷,我也想溜之大吉,嘿,我正要溜的时候,突然……
“我的时间很紧。”那个人说着,开始找他的铅笔。
“不,请您听下去,”我说,“现在刚刚讲到有意思的地方。正当我要灌的时候,我的腿出了问题,我只得躺在那里。我想,既然溜不掉了,就把情况向后面报告吧,我报告了敌人的动静,他们就全都逃跑了,规规矩矩地一级跟着一级。先是师部,然后是团部,再后是营部,依此类推,始终规规矩矩地一级跟着一级溜走,只有一件混账事,那就是他们忘了把我带走,您懂吗?他们跑得太仓皇。真是件混账事情,要不是我丢了这条腿,他们全都没命了……一级一级数下去,全都得完蛋,那您就不必给他们退休金了。好,您算算看,我的腿值多少钱。那位才五十二岁,四十八岁,五十岁,他们个个没有一点毛病,身体健康,头脑健全.他们那种军事生活使得他们至少可以像兴登堡一样活到八十岁。您计算一下:一百六十马克乘十二乘三十,完全可以估计他们平均还要活三十年,您看对吗?所以,我的腿成了一条贵得吓人的腿,成了一条我所能想象的最最昂责的腿,您看是不是?”
“您真疯啦。”那个人说。
“没有,”我回答说,“我没有疯。对不起,我身体健康,头脑健全,遗憾的是,我在这条腿出毛病前两分钟没被打死。那样的话,就可以节省好多钱啦。”
“您到底接受这项差事不?”那个人问道。
“不。”我说完就走了。
【小题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小说围绕安置局工作人员给我介绍工作展开,局里的人“既亲切又和气”,回答时“既亲切又温和”,他们尊重“我”,希望能切实地帮助到“我”。
B.文中的“我”是一个在战争中参与作战,导致伤残,战后却得不到公正对待的小人物。
C.小说中“我”详细描述自己伤腿的经过,意在讽刺当时社会上那些养尊处优的人内心丑陋,作风官僚。
D.文章中对“昂贵的腿”有几次计算,伯尔在平静的叙述中揭示了德国社会的病态。
【小题2】小说多次提到局里官员“您疯啦”、“您真疯啦”这样的话语,这样写有哪些作用?请概括说明。
【小题3】这篇小说在故亊叙述方面有哪些特点?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同类题3


简朴的中等家庭。傍晚时分。母亲阿贵和儿子贤一郎、新二郎、女儿阿胤一起吃饭。突然门被人打开了,面容憔悴的宗太郎走进屋。贤一郎和母亲的脸色顿时大变,异常激动。新二郎和阿胤睁大了眼睛望着来人。
母 亲啊,是你!你真是大变了啊!(对孩子)孩子们,他是你们的父亲。
新二郎 是爸爸吗?我是新二郎。
父 亲啊,已经长成棒小伙子啦!我走时你还是个站都站不稳的……
阿 胤爸爸!我是阿胤。
父 亲我听说过生了个女儿,长得多秀气啊!
母 亲我说……唉,真不知从何说起呢!孩子们都长成人了,这比什么都好。
父 亲这实在是太好了!我老了,很想念你和孩子,便不由自主地跑了回来。我已
经是个活不了多久的人了,希望你们都能原谅我。(望着贤一郎)贤儿,你能替我斟一杯酒
么?爸爸很久没有喝过好酒了。嗯,只有你的模样我还记得起来。
贤一郎不睬。
父 亲新儿,那你替我斟上一杯。
新二郎 是。
正要把酒杯递给父亲……
贤一郎 (口气坚决地)放下!不能给他敬酒!
母 亲贤儿!你在说些什么呀?
父亲怒视贤一郎;新二郎和阿胤低头不语。
贤一郎 (理直气壮地)我们根本没有父亲 ! 我们哪有什么父亲呢 ?
父 亲(抑制着愤怒)你说什么?
贤一郎 (稍稍冷静下来)如果我们有父亲,母亲也不会在我八岁的时候牵着我的手
到筑港去投海。幸好找错了地方,跳进浅水里,才被人救了出来。如果我们有父亲,我也
不会十岁就给人家当小杂工。我们从小到大没得到过一点温暖,就是因为没有父亲!
母亲、阿胤和新二郎眼含泪花,父亲由愤怒渐渐转为悲伤。
新二郎 哥哥,既然妈妈都原谅了他,你也忍一忍,过去的事就不要再提了。
贤一郎 (更加冷酷地)要说我们真有父亲,他就是从小折磨我们的仇人。在我的脑
子里从未有过父爱的记忆,只记得父亲在我八岁之前从不管家里的事,只顾自己花天酒地
地在外面胡混,欠下一身债,后来就带着情妇逃跑了,连母亲为我积蓄的十六块钱的存折
也偷去了。
新二郎 (含着泪)但是,哥哥,父亲现在不是…… 已经老了么?
贤一郎 新二郎,你怎么能不明不白地称他父亲?他年轻时不顾一切地寻欢作乐,现
在上了年纪,动不了啦,才跑回来的。不管你怎么讲,我也决不承认他这个父亲。
父 亲(色厉内荏地)贤一郎!对你的生身父亲怎么能这样讲话?
贤一郎 你还好意思说你是我们的生身父亲?二十年前,你已经抛弃了你做父亲的权
利!
沉默,母亲和阿胤在抽泣。
父 亲好吧,我立刻就走!无论落到什么地步,我还能混上碗饭吃。新二郎请等一下!哥哥不管您,我会想办法奉养您老人家。
贤一郎 新二郎!你受过他的什么好处?我可是尝过他拳头的滋味!你想想,是谁把你抚养大的?你念书的学费是哪里来的?那是我当小杂工挣来的钱!应当说我才是你和阿
胤真正的父亲,尽到父亲责任的是我。现在,你愿意奉养他就奉养好了,从今以后咱们断
绝来往!
新二郎 可是…
贤一郎 我受够了没有父亲的痛苦,所以不想让弟弟妹妹再受那种罪。我晚上连觉也舍不得睡,吃苦受累,才供弟弟妹妹中学毕了业。
父 亲(轻声地)不必再说了,我回来是你们的累赘。好,我走啦!阿贵,保重吧!新二郎 (追着走去的父亲)您身上带钱了吗?不是还没吃晚饭么?您有地方去吗?
父 亲(沮丧地)我本不应该再进这个家门,因为上了年纪,又体弱多病,不知不觉地就走回家里来了。(颤巍巍地站起)唉,算啦!我这把老骨头还愁没地方扔掉么!(望
了老妻一眼,开门走出。)
母 亲(哀求地)贤一郎!阿胤哥哥!
贤一郎 阿新!快去把父亲喊回来!
新二郎迅速地跑向门外,三人紧张地等待着。少顷,新二郎脸色苍白地跑回来。新二郎在南路找遍了也没有找到,我再到北边去找,哥哥,你也来吧!
贤一郎 (惊慌)怎么,没找到?一定能找到的!
贤一郎和新二郎发疯似地奔出。
(选自中国戏剧出版社《世界独幕剧选》,有删改)
【小题1】贤一郎说:“我们根本没有父亲 !”这句话的潜台词是什么?(4 分)
【小题2】请简要分析舞台说明中“色厉内荏地”的作用。(4 分)
【小题3】贤一郎和新二郎对待父亲的态度为何完全不同?请简要概括。(4 分)
【小题4】结尾部分贤一郎的转变是否显得突然?请结合剧情进行探究。(6 分)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前几天,我曾把孩子的家庭教师尤丽娅·瓦西里耶夫娜请到我的办公室来。需要结算一下工钱。

我对她说“请坐,尤丽娅·瓦西里耶夫娜!让我们算算工钱吧。您也许要用钱,你太拘泥礼节,自己是不肯开口的……呶……我们和您讲妥,每月三十卢布……”“四十卢布……”“不,三十……我这里有记载,我一向按三十付教师的工资的……呶,您呆了两月……”“两月另五天……”“整两月……我这里是这样记的。这就是说,应付您六十卢布……扣除九个星期日……实际上星期日您是不和柯里雅搞学习的,只不过游玩……还有三个节日……”尤里娅·瓦西里耶夫娜骤然涨红了脸,牵动着衣襟,但一语不发……“三个节日一并扣除,应扣十二卢布……柯里雅有病四天没学习……你只和瓦里雅一人学习……你牙痛三天,我内人准您午饭后歇假……十二加七得十九,扣除……还剩……嗯……四十一卢布。对吧?”

尤里雅·瓦西里耶夫娜左眼发红,并且满眶湿润。下巴在颤抖。她神经质地咳嗽起来,擤了擤鼻涕,但——语不发!

“新年底,您打碎一个带底碟的配套茶杯。扣除二卢布……按理茶杯的价钱还高,它是传家之宝……上帝保佑您,我们的财产到处丢失!而后哪,由于您的疏忽,柯里雅爬树撕破礼服……扣除十卢布……女仆盗走瓦利雅皮鞋一双,也是出于您玩忽职守,您应付一切负责,你是拿工资的嘛,所以,也就是说,再扣除五卢布……一月九日您从我这里支取了九卢布……”“我没支过!”尤里雅·瓦西里耶夫娜嗫嚅着。

“可我这里有记载!”

“呶……那就算这样,也行。”

“四十一减二十七净得十四。”

两眼充满泪水,长而修美的小鼻子渗着汗珠,令人怜悯的小姑娘啊!

她用颤抖的声音说道:“有一次我只从您夫人那里支取了三卢布……再没支过……”“是吗?这么说,我这里漏记了!从十四卢布再扣除……呐,这是您的钱,最可爱的姑娘,三卢布……三卢布……又三卢布……一卢布再加一卢布……请收下吧!”

我把十一卢布递给了她……她接过去,喃喃地说:“merci(法语:“谢谢”。)”我一跃而起,开始在屋内踱来踱去。憎恶使我不安起来。

“为什么‘谢谢’?”我问。

“为了给钱……”“可是我洗劫了你,鬼晓得,这是抢劫!实际上我偷了你的钱!为什么还说:‘谢谢’!”“在别处,根本一文不给。”

“不给?怪啦!我和您开玩笑,对您的教训是太残酷……我要把您应得的八十卢布如数付给您!呐,事先已给您装好在信封里了!可是何至于这样怏怏不快呢?为什么不抗议?为什么沉默不语?难道生在这个世界口笨嘴拙行吗?难道可以这样软弱吗?”

她苦笑了一下,而我却从她脸上的神态看出了一答案,这就是“可以”。

我请她对我的残酷教训给予宽恕,跟着把使她大为惊疑的八十卢布递给了她。

她羞羞地过了一下数就走出去了……我看着她背影,悟想道:“在这个世界上做个有权势的强者,原来如此轻而易举!”

【小题1】文中划线的三处,在写法和作用上有哪些共同点?
【小题2】“我请她对我的残酷教训给予宽恕”中的“残酷教训”指的是什么?在小说中有哪些具体表现?请分点说明。
【小题3】你如何理解“在这个世界上做个有权势的强者,原来如此轻而易举!”这句话?
【小题4】文中的“我”是一个怎样的人?请作简要分析。
【小题5】这篇小说的标题是“柔弱的人”,你认为作者有怎样的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