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为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小题1】下列对词中语句的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 )
A.“万山红遍”里的“红”字用得极妙。“红”是表色彩的形容词,在这里有了动词的意义,既有色彩,也有秋天渐来、万山渐红的动态意境。 |
B.“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里,人们常常吟咏的是“碧”与“流”的动静结合。其实,“漫”字也很有特色:“漫”是“满”的意思,放眼望去,满江碧透,给人一种深厚的绿意的感受。 |
C.“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中,“击”“翔”这两个富有创造性和表现力的动词,准确而生动地刻画出在万里长空中鹰飞得矫健和在清澈见底的江水中鱼游得欢愉自在的情景。 |
D.词人在“万类霜天竞自由”中用一个“竞”字,有力地突出了在寒秋严霜下万物蓬勃旺盛的生命力,让人感受到词人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和由衷的赞美之情。 |
【小题2】下列对该词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词的上阕记今游,重在写景抒情;下阕忆往事,重在抒情言志。 |
B.上阕中“谁主沉浮”的理性诘问,反映了***探求宇宙奥秘的魄力。 |
C.追忆往昔是由今游引起的,当年“携来百侣曾游”一事是在与今游同一特定的环境中发生的。 |
D.下阕通过忆往昔峥嵘岁月、指点江山等情状,显现出了词人当年的豪迈气概与战斗精神。 |
【小题3】下列对该词的写作特色的赏析,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这首词的上阕移步换景,写景远近结合,动静结合,为下文的抒情烘托了气氛。 |
B.景物无自生,唯情所化。这首词写作上最大的特点是景中寓情,情中显志。 |
C.风格即人。这首词既具壮丽的奇观,又富深广的内涵,正是青年***的光辉写照。 |
D.***虽然一反古诗词的悲秋情调,写乐景抒豪情,但他的内心也是惆怅的。 |
【小题4】(对应考点:鉴赏诗歌的语言)词的上阕中的“看”字有何妙处?
【小题5】(对应考点:鉴赏诗歌的人物形象)这首词塑造了作者:怎样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