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对《沁园春·长沙》中词句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用“击”而不用“飞”,准确地表现了雄鹰矫健翱翔的姿态;用“翔”而不用“游”,生动地描绘出游鱼在水中轻快自如、像鸟一样盘旋的情态。
B.“万”字写出了群山叠嶂之态,“遍”字绘出了红色的彻底,“漫”字写出了江水满溢之状,“争”字活现出千帆竞发的热闹场面。
C.“恰”“正”“方”几个同义副词的运用,更有助于充分表现早期革命者当年雄姿英发的革命风貌。
D.“江山”“文字”都属于借代的用法;“粪土”则属于名词的使动用法,表现了革命青年英勇无畏的豪迈气概。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8-12-02 06:07:2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在诗歌中***等青年展现了什么样的形象?请根据提示填写下表。
相关词句
形象特点
风华正茂
①
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热情奔放,敢想敢做,以天下为己任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激昂慷慨,奋笔疾书;关心国家命运,针砭时弊,宣传真理
粪土当年万户侯
②
同类题2
下列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同志常用旧体诗来反映现代生活的思想感情,这些诗也是现代诗歌,如《沁园春·长沙》就是现代诗歌。
B.词是我国古代一种可配乐歌唱、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又名长短句、曲子词等。
C.“沁园春”是词的词牌,这规定这一首词的字数、平仄、押韵等:“长沙”是词的标题,它揭示这一首词的内容。
D.“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刻画了一批奋发有为的青年知识分子激流勇进的精神,直接回答了上文谁主沉浮的问题。
同类题3
阅读下面这两首词,完成下列小题。
卜算子.咏梅
***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卜算子.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小题1】***词原稿是“梅也不争春”,后改“梅”为“俏”,下列对这一修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隐去“梅”字,使全词处处写梅而字字无梅,收到“不著一字,尽得风流”的艺术效果。
B.改“俏”字以后,两个“俏”字相连,使上下片衔接更紧凑,音韵更和谐。
C.用“俏”字体现梅花比其他花更美丽、娇艳。
D.“俏”而“不争春”,突出了梅花谦逊自处的高尚品德。
【小题2】“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和“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两句分别表现了什么主题思想?
同类题4
虞美人 枕上
***
堆来枕上愁何状?江海翻波浪。夜长天色总难明,寂寞披衣起坐数寒星。
晓来百念都灰尽,剩有离人影。一钩残月向西流,对此不抛眼泪也无由。
【小题1】关于《虞美人 枕上》一词的内容,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上阕的“愁”,既有夫妻离别的相思之愁,更有对革命前途的忧虑。
B.“数寒星”三字有奇趣,透出作者寂寞、孤独的处境和情怀。
C.下阕末两句,作者触景生情,一钩残月更是增添了别离之苦。
D.这首词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的感情世界,革命者也有自己的离愁别绪。
【小题2】这首词与***的《沁园春 长沙》相比,从借景抒情的角度看,二者有何不同?请结合词句内容作简要分析。
同类题5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各题。
七律•长征 ***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小题1】对这首诗歌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首联开门见山赞美了红军不怕困难,勇敢顽强的革命精神,这是全篇的中心思想,也是全 诗的艺术基调。它是全诗精神的开端,也是全诗意境的结穴。
B.颔联承上文“千山”,是写山。这两句是通过写景来记事,通过记事来表现红军的英雄事迹,通过红军的主观感受间接表现了红军的英雄气概。
C.颈联承上文“万水”,是写水,也是写红军对水的征服。“暖”和“寒”这一对反义词,是诗人精心设计的两个感情穴位,给客观景物涂上了浓重的主观感情色彩。
D.尾联是对首联的回应。开端言“不怕”,结尾压“更喜”,强化了主题,升华了诗旨。“更喜”承上文而来,也是对上文的感情收束;“三军”是指海陆空军。
E. 这首诗形象地概括了红军长征的战斗历程,热情洋溢地赞扬了中国工农红军不畏艰险,英勇顽强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它是中国革命的壮烈史诗。
【小题2】这首诗巧妙地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请找出两种作简要赏析。
相关知识点
文章作者
中国现当代文学
现代
毛泽东(1893-1976)
《沁园春·长沙》
中国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