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2000年以来,世界上输沙量最多、含沙量最大的河流——黄河,泥沙含量锐减,悄然出现变清态势。其主要原因是
①潮流搬运能力增强②小浪底枢纽工程蓄水拦沙③黄河下游段取水量增加④中游生态有所恢复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8-04-07 05:01:3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每年东非高原上几十万头角马、斑马等野生动物发生周期性的大迁徙。下图为东非野生动物大迁徙新路线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造成东非高原野生动物大迁徙的根本原因是
A.地球的自转
B.地壳的运动
C.水循环运动
D.地球的公转
【小题2】近几十年来,东非高原生态退化的主要原因是
A.过牧过垦,土地退化加剧
B.修路开矿,破坏地表植被
C.城市扩大,非农用地增加
D.动物迁徙,踩踏啃食草皮
同类题2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见成效,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西北地区目标基本达成,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近年来该区耕地面积不断缩小,其主要原因可能是( )
A.自然保护区面积扩大
B.矿产开采规模扩大
C.林草种植面积扩大
D.风沙危害严重
【小题2】当黄土高原植被恢复后,黄河中游大雨后的流量曲线将会是下图中的( )
A.
B.
C.
D.
同类题3
(30分)阅读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下图所示区域位于黄土高原以南与秦岭以北,呈东西狭长分布, 号称“八百里秦川”。改革开放后作为通向西北的桥头堡以及通向西南的北大门,该区域农业和工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经济水平逐步提高。
(1)说出图中低山丘陵区治理水土流失的根本措施并分析该措施的原理。(6分)
(2)阐述图示区域发展经济的区位优势。(12分)
(3)分析图示区域制约农业发展的自然因素。(12分)
同类题4
下图所示右侧圆形区域是左图P区域的放大图,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P地形区名称及成因分别是
A.华北平原;流水沉积
B.华北平原;风力沉积
C.黄土高原;流水沉积
D.黄土高原;风力沉积
【小题2】P区域大部分地区的地貌特征及成因分别是
A.地势低平,河网密布;流水沉积
B.地势较高,开阔平整;风力沉积
C.支离破碎,千沟万壑;流水侵蚀
D.地表崎岖,岩石裸露;风力侵蚀
【小题3】图中甲、乙、丙代表黄河流域拥有的能源资源,从甲至丙依次是
A.水能、煤炭、石油
B.煤炭、水能、石油
C.煤炭、石油、水能
D.太阳能、风能、煤炭
同类题5
下图为黄土高原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为合理利用土地、保持水土,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
①甲地打坝淤地 ②乙处整修梯田
③丙处修建水库 ④丁处平整土地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相关知识点
区域地理
区域可持续发展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