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港珠澳大桥拉近的并非只是港珠澳三地的距离,更关乎珠三角九市和港澳两地的互联,关乎国际级湾区的梦想。
它所改善的绝不仅仅是交通,还将为缩小珠三角地区城市间的经济差距,以及粤、港、澳的经济差距,乃至于为三地的经济结构改善提供更多想象空间。除港、澳之外,最大受益者当然是珠江西岸三市(珠海、中山和江门)。从数据上来说,珠海、中山、江门乃至于澳门的GDP规模都要比东岸的深圳、香港,乃至于东莞相差一大截。这一经济圈又因为直线交通距离的大大缩短,进而可辐射更为落后的粤西地区,乃至云、贵、川三省份。
在港珠澳大桥之后,还有在建的深中通道、虎门二桥,它们带给珠江东西岸的是互联互通,还有源源不断的商机。这些都是看得见的变化。
还有看不见的变化。港珠澳大桥面对内地靠右行驶,港澳靠左行驶的差异,以立交桥的技术手段巧妙切换,解决了这一制度难题,本身就是一种制度创新。这种制度创新对于粤港澳大湾区来说,鉴于港、澳两地与内地的制度差异,港珠澳大桥的通车也将为粤港澳三地未来更多的制度创新提供镜鉴。
(摘编自《港珠澳大桥开通,跨越“伶仃”向融合》,《新京报》2018年10月23日)
材料二:
港珠澳大桥投资组合方案

(资料于《解析世界最大桥隧结合工程——港珠澳大桥》,中国公路网2014年6月24日)
材料三:
据拉美社10月23日报道,港珠澳大桥23日正式开通,创下最长跨海大桥的新世界纪录,它也是香港、珠海、澳门三地经济实现一体化的一座新的里程碑。这一计划的目标是建设可持续的开放式发展模式。
港珠澳大桥是迄今为止中国政府最具雄心的项目之一,也是现代建筑工程史上的一大奇迹。
珠澳大桥对中国“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产生积极影响。中国希望通过这一计划,进一步向全世界敞开大门,密切与世界各大洲的交流往来。
这项基础设施工程的主体工程全长约29.6公里,其中22.9公里为桥梁,另外还包括约6.7公里的水下隧道以及两座人工岛。该隧道位于水下46米,是世界上埋进海床最深的沉管隧道。
港珠澳大桥始建于2009年,此项工程总共使用了约108万立方米的混凝土。在建设过程中运用的高新技术为大桥120年的设计使用寿命提供了有力保障。大桥可抗16级台风、8级地震及30万吨巨轮撞击。
(摘编自《港珠澳大桥成中国“亮丽名片”》,《参考消息》2018年10月24日)
材料四:
外界特别关注港珠澳大桥,其实就是因为一个字——“难”。工程体量之巨大,建设条件之复杂,是以往世界同类工程所不曾遇到的。
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总工程师林鸣先生介绍道,港珠澳大桥有三个难点,其中一个难点便是这是一个外海沉管隧道。在港珠澳大桥之前,全中国的沉管隧道工程加起来不到4公里,而且,这是我国第一次在外海环境下建沉管隧道,可以说是从零开始从零跨越。
如果外海沉管有挑战,那么最终一节的接头合龙就是这个挑战最困难的部分,一百多年来也没有找到特别好的方法,最后还是中国工程师经过4年的研究和攻关找到了办法。
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是我国建设的第一座外海沉管隧道,也是世界上最长的公路沉管隧道,和唯一的深理沉管隧道,在建设过程中,林鸣和他的团队对沉管的设计、生产和安装技术进行了一系列创新,为世界海底隧道工程技术,提供了独特的样本和宝贵的经验。
中国工程师也用这份优秀的作品向世人证明,我们能做到的,很多事情我们可以做到!
(摘编自赵嘉伟、常红《港珠澳大桥倒隧工程总工程师:外媒眼中的“新七大奇迹”》,人民网国际频道2017年10月9日)
【小题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港珠澳大桥是一座沟通的桥梁,拉近的并不只是港珠澳三地的空间距离,更会融通珠三角九市和港澳两地的互联,助力国际级湾区梦想的实现。
B.珠海、中山、江门乃至于澳门的GDP规模都要比东岸的深圳、香港,乃至于东莞相差一大截。大桥的建成,港、澳及珠江西岸三市定有受益。
C.港珠澳大桥展现了中国政府的雄心,创下最长跨海大桥的新世界纪录,是现代建筑工程史上的奇迹,也是港珠澳三地经济实现一体化的里程碑。
D.港珠澳大桥工程体量非常巨大,建设条件极其复杂,是以往世界同类工程所没有遇到的。只是因为这一个“难”字,所以才引来外界各方关注。
【小题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港珠澳大桥带来的变化有显性的也有隐性的。显性的如改善交通,缩小经济差距:隐性的如解决了内地与港澳通行方向不一的制度难题,这本身是一种制度创新。
B.港球澳大桥基础设施工程的主体工程全长约29.6公里,其中22.9公里为桥梁,另外还包括约6.7公里的水下隧道以及两座人工岛。大桥由港珠澳三方等额注资。
C.港珠澳大桥可抗16级台风、8级地震及30万吨巨轮搏击,在建设过程中运用的外海沉管隧道技术等高新技术为大桥120年的设计使用寿命提供了有力保障。
D.一百多年来难以解决的外海沉管最终一节的按头合龙难题被中国工程师攻克。中国工程师用过硬的技术和港珠澳大桥这样优秀的作品向世人证明了中国的实力。
【小题3】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说明港珠澳大桥的价值。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9-01-24 08:40:2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工商总局在全国范国内开展“消费投诉公示”试点,是“互联网十政务服务”的新举措,是在企业信用信息公示和消费提示警示工作基础上,强化社会與论监督、推进消费维权社会共治的新探索。

对消费者来说,它打通了消费维权的事后救济和事先预防环节,使事前预防、事中投诉、事后救济成为一条完整的维权链,能增强消费者消费的安全感。这就像通过网上购物的好评和差评一样,增加了透明度,扩大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对商家来说,消费者知情权和选择权的扩大,一方面可以倒逼商家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另一方面,商家也可以通过消费投诉公示,更加精准地了解消费者的需求,从而增加市场份额。

对监管部门来说,监管部门不仅仅受理消费投诉已经不行了,还要及时调查处理,并按法定处理程序和期限回复消费者,才能让消费者满意。否则,就会受到消费者和與论质疑。这又倒逼监管部门认真履责。同时,它又可以通过加强企业信用监管,助推信用体系建设,推动消费纠纷的源头治理,进一步构建消费维权的社会共治格局,营造安全放心舒心的消费环境。

(摘编自丁慎毅《“消费投诉公示”多赢促进公平》)

材料二:

2017年全国消费者投诉情况分析

服务大类

2016年(件)

投诉比重(%)

2017年(件)

投诉比重(%)

比重变化(%)

互联网服务

37791

5.78

162825

22.4

↑16.62

销售服务

38932

5.96

69397

9.55

↑3.59

生活、社会服务类

64685

9.9

6.415

8.31

↓1.59

电信服务

32451

4.97

27937

3.84

↓1.13

文化、娱乐、体育服务

11430

1.75

14536

2

↑0.25

邮政业服务

11343

1.74

10502

1.45

↓0.29

教育培训服务

6646

1.02

10338

1.42

↑0.40

公共设施服务

9508

1.45

8943

1.23

↓0.22

房屋装修及物业服务

8496

1.3

8647

1.19

↓0.11

旅游服务

4500

0.69

4101

0.56

↓0.13

金融服务

3534

0.54

2679

0.37

↓0.17

卫生保健服务

2725

0.42

1507

0.21

↓0.21

保险服务

2788

0.43

966

0.14

↓0.29

 

材料三:

所谓消费投诉公示,是指工商或市场监管部门以政府网站、政务新媒体、主流媒体、12315“五进”站点、“一会两站”、放心消费创建单位、社区、村委会等公示渠道为平台集中公示消费投诉信息,信息内容包括市场主体情况、监管部门受理的投诉量、调解成功率、投诉件洋情、对损害消费者权益行为的查处和处罚信息、投诉热点问题、潜在消费风险等等。消费投诉是市场经营活动引发的维权行为、监督行为,与经营行为、市场活动、市场诚信、监管质量密切相关,堪称市场诚信的睛雨表,而消费投诉公示则是市场信用评价的一部分,对于完善社会征信评价机制、促进诚信守法经营、维护消费者权益能够发挥重要作用。

(摘自《北京青年报》)

材料四:

消费投诉公示,是从源头上减少消费纠纷的有效举措。一方面,有了这份名单,消费者在办理预付卡,成为会员,或者作出其他消费决策前就可以参考,这个商家的商品质量和服务水平如何,是不是经常被投诉,投诉后处理态度是不是积极的,有没有其他风险,就不至于碰运气“盲选”。另一方面,一旦消费投诉会被公示,商家自然会绷紧弦,不敢轻易做出损害消费者权益的举动,在处理消费投诉上也会更加积极,减少了发生消费纠纷的可能性。此外,公示消费投诉也能强化社会组织、與论和公众的监督作用,促使经营者诚信守法。过去,消费投诉信息只有12315或者消费者保护组织内部掌握,每季度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发布的投诉统计大多是很笼统的,商品投诉多少件、服务投诉多少件,细分下来,也只是家电业、电信业、网络服务等分别投诉多少件,极少对应到单个企业。对单一企业的投诉,除非是数量庞大到一定程度,引发社会关注,相关部门才会对外公布。从实际操作来看,消费投诉公示最合适的公示平台应该是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也就是俗称的“全国一张网”日均访问量1895.3万人次,日均查询量330.5万人次。

(摘编自佘颖《公示消费投诉利于减少消费纠纷》)

【小题1】下列关于消费投诉公示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消费投诉公示能督促监管部门认真履责,有利于推进信用体系建设,营造安全舒心的消费环境。
B. 消费投诉公示是市场信用评价的一部分,对于完善社会征信评价机制可以起到重要作用。
C. 消费投诉公示既能从源头避免消费纠纷,又能够强化社会组织、舆论和公众的监督作用。
D. 从实际操作来看,消费投诉公示最合适的公示平台应该是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
【小题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材料二虽然细分了不同市场,但消费者只能了解不同服务大类分别投诉多少件,无法了解单个商家的商品质量和服务水平,对消费决策帮助不大。
B. 材料二服务大类投诉量显示,与2016年相比,2017年互联网服务投诉量上升明显,需要进一步加大互联网服务中消费者权益的保护力度。
C. 消费投诉公示可在政府网站、政务新媒体、主流媒体、12315“五进”站点、“一会两站”、放心消费创建单位、社区、村委会等公示渠道进行公示。
D. 过去,消费者投诉的信息只有12315或者消费者保护组织内部掌握,没有做到对外公布,只有引发社会关注的,相关部门才会对外公布。
【小题3】消费投诉公示实施对消费者和商家有何意义?请结合材料简要归纳。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根据文艺符号学,语言符号可以描述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可见景象,人类日常生活的大部分交流活动都可以通过语言来完成。但是当语言碰到一些不可言表的东西,表达就显得苍白无力起来,比如内在的生命运动和情感活动。而语言无法达到的表现力,就要通过另一种方式:艺术来表现了。通过艺术品我们可以之间观察到浸透情感的真实景象,而不是标志情感的记号。艺术是为表现人类共同的情感而生的,由纯粹的自我表现所诞生的作品不能称之为艺术品。那些艺术家如画家、小说家、雕塑家、诗人等,给我们呈现出隐藏在世界万物和社会经验背后的规律,艺术的本质就是其表现出的生命情感,它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动态的,是生命运动的真实体现,通过艺术让我们能更近距离的了解与认识它。
艺术是一种从文化与哲学的角度来揭示人的本质的符号,它也创造了人本质耳钉一个方面。由于艺术主要表现了生命情感,而情感是人之为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对艺术的探讨又是对人类情感构型的探讨。艺术所表现的生命情感不是单纯的喜怒哀乐自然流露,更是一种更高层次的,富有创造性的情感。欣赏者作为艺术的主体,其情感主体便是创造性,艺术作为符号形式能带给欣赏者审美感受,就是因为艺术所表现的生命情感和欣赏者的审美产生共鸣。
另一方面,艺术情感和个人情感又有所不同,艺术情感是联系个人情感与普通情感的媒介。因此,人们可以通过对自身情感的体验和感悟来获取艺术情感的感悟。通过文艺符号学可以看出,艺术情感具有感性直观,具有象征性和间接性,也表达了富豪背后的思想与意义。这使得艺术创造不仅依赖人的判断力和观察力,还依赖人的普遍情感经历。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当代版画艺术创作中那种过于追求语言艺术表达和制作,而忽视了人文精神和主题内心深处的情感体验的倾向;或者说是将艺术创作中的情感表达单纯视为个人的情感宣泄而无视社会环境与文化环境的观点是不合理的,片面的,自我封闭的。
文艺符号学认为,艺术的主体是创造性和生命情感,因此在艺术创作中,情感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艺术构型力量。而在版画作品欣赏时,欣赏者不仅需要感受创作者的情感历程,还要加入创作者的创作活动。这种创作活动便是情感构型:艺术家通过联想与想象,按照自身的理解将情感赋予独特的构型,欣赏者通过重建这个过程达到与创作者共鸣的目的,从而欣赏了版画作品。由此可以看出,艺术品能隐晦、强烈的表达出语言难以表达的情感与体验,这是艺术带给人美的享受,更是传递社会价值观、展现大众意识形态,表达自我思想的重要途径。
(节选自《浅谈当代版画艺术的情感构型即人文关怀》)
【小题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纯梓的表现自我的痛苦、只抒发自我情感的作品不能称之为艺术品,因为艺术是为表现人类共同的情感而生的。
B.使用语官符号就可以描述世界上肉眼可见的所有景象,日常生活中的大部分交流活动都可以通过语言来完成。
C.文字语言有时无法真切传神地表达出人的内在的生命运动和情感活动,这时候就需要借助艺术这一表现形式。
D.对艺术的探讨又是对人类情感构型的探讨,因为艺术主要表现了生命情感,而情感是人之为人的重要组成部分。
 
【小题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艺术要表现出生命情感,这种生命情感不是单纯的喜怒哀乐的自然流露,而是一种更高层次的,富有创造性的情感。
B.欣赏者是艺术的主体.艺术作为符号形式所表现的生命情感,如不能和欣赏者的审美产生共呜,就不能给人带来审美感受。
C.艺术情感和个人情感有所不同,它具有感性直观性、象征性和间接性的特点,这使得艺术创造不仅依赖人的判断力和观察力,还依赖人的普遍情感经历。
D.在艺术创作中,情感是不可或缺的艺术构型力量,因为文艺符号学认为艺术的主体是创造性和生命情感。版画艺术的创作过程也如此。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当代版画艺术创作中可以迫求语言艺术表达和制作,但不能忽视人文精神和主休内心深处的情感体验的倾向。
B.人们在欣赏版画作品时,既要感受创作者的情感历程,还要加人创作者的创作活动,才能对作品有深刻的领悟。
C.欣赏版画作品时,欣赏者往往通过联想与想象,按照自身的理解将情感赋予独特的构型,并通过重建这个过程达到与创作者共鸣的目的。
D.版画作品作为艺术品,能隐晦、强烈地表达出语言难以表达的情感与休验,传递社会价位观、展现大众意识形态,这是艺术带给人的美的享受。
 

同类题4

   ①今天,未必所有人都能拥有一个价格不菲的电子阅读器。但当你在拥挤的地铁里打开手机阅读一本传奇小说,或者对着电脑用鼠标拖动一本畅销书节选时,电子阅读正不可避免地降临到普通人的生活里。数字出版,特别是电子书出版领域暗流涌动,纷纷“试水”电子阅读器;而民营出版商进军数字出版的步伐更大,继盛大以999元的“震撼价”推出电子阅读器Bambook后,万榕书业称,今后所有图书将在纸、手机、Pc、阅读器上同步出版,万榕书业由此成为全国第一家全媒体出版商。

②甚至,关于传统书籍和电子书籍谁更可读的争执,也已经展开。有人表示,自己仍然无法接受间读电子书,而更喜欢传统纸质书在手指间翻过的感觉。纸质读物的优势,首先就是一本书自有其独特的收藏价值,毕竟当自己使用了一些资金把书买下之后,它就是属于你的东西,而且那种时时洋溢着翰墨书香的纸质阅读对阅读者在人品、情感和文化等方面巨大而难以言传的熏陶作用,是电予阅读永远不可能代替和削减的。但也有人坚称,传统出版物定将消亡,电子阅读代表未来的希望。白于环保的概念在近几年已经有了很大的宣传、所以纸质读物的存在价值已经慢慢在走下坡路毕竟纸质的东西还是需要通过砍伐树木来实现自身的存在,而且由于纸质读物的重量问题,也不方便携带,再加上数字化信息的飞速发展,人们可以更多获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这不仅避免了砍伐树木的问题,还正好利用起了这个3G时代的信息量。故而纸质书何去何从的确是比较令人担忧的。

③听上去,似乎一场你死我活的“战争”已经开始。新年伊始,中国第一次电子书产业论坛召开,出版商和销售商纷纷参与讨论,规划中国电子书产业的未来。另一则引人关注的新闻是,作家贾平凹长篇小说《古炉》试图同时发行新书的纸版和电子版,由此产生版权纠纷。《古炉》的纸质书还未面世,其电子版却提前“首发”,人民文学出版社对网易读书频道的这一做法提出了异议。对于出版社而言,“首发”问题还在其次,重要的是该社事先并不知道贾平凹将作品的电子版权授予网易读书频道。人民文学出版社相关负责人表示,该社在签下《古炉》版权时,合同里也包含了电子版权的条款,因此《古炉》的电子版权应该归属于该社。不过,网易读书频道主编则表示,网易拥有《古炉》的电子版权是无庸置疑的,而且是经过贾平凹本人授权的独家、首发、全本电子版权。这场纠纷,□□把它看作一个版权归属问题,□□说是为新旧两种阅读方式的断裂提供了佐证。

④其实,问题的关键并不在于阅读方式的孰优孰劣。唯有那些重视“阅读”内容本身的人,才可能体会一个浅显的道理:阅读的本质,是不会随着工具的变化而转移的。

⑤无论是在蕴含最新科技手段的电子阅读器上,还是在平实或装帧华丽的传统书本里,一本书不会教会人不同的东西。如果说阅读所追求的本质是内容,那么,这个内容是由油墨印刷在纸张上,或是由“电子墨水”显示在电子屏上,又会有什么区别呢?阅读工具改变的是阅读者的附带体验。喜欢传统书籍的人,或者是习惯了书本的翻读方式,或者是重视由纸感、墨香等组成的文化气质。而电子书痴迷者,可能为携带方便、查阅简单等原因而感到满意。从这个意义上讲,电子阅读器的出现给人更多选择,也带来更多新意。但它只能做这么多。在纸张上还是电子阅读器上读书,既无法改变一个人对于图书内容本身的汲取和理解,也无法改变读者由读物本身所得到的学识和智慧在完成将内容传递给读者这一工具性作用之后,阅读手段就退隐了,书的本质作用开始显现。

⑥当然,读书历来是一件掺杂着多种复杂情感的事。所以,坚持传统阅读的人和将传统书本换成一个薄薄的电子阅读器的人,都能找到合适的理由。这些理由都是私人性的,都值得尊重。如若将这些私人选择对立起来,显然很不明智。

⑦作为产业的电子出版,是出版商和销售商占领市场的一种新策略。但对读者而言,过分纠结于传统书籍和电子书籍的优劣,恐怕不是件好事。但愿对阅读方式的过度关注,不会掩盖阅读内容本身。因为毕竟,不管你用什么方式来读,书还是那本书。

(原文载2011年1月25日《中国青年报》)

【小题1】第①段“试水”一词在文中的含义是____________
【小题2】根据第②段文意,分别概括纸质书和电子书的优点。
类别
优点
纸质书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电子书
(3)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填入第③段空格处最恰当的一项
A.不是  就是B.与其  不如C.宁可  也不D.要么  要么
【小题4】下列关于第④段含义和作用的分析正确的一项
A.这一段承接上文,进一步阐明新旧两种阅读方式的各自优劣。
B.这一段提出观点,强调阅读工具不以阅读本质的变化为转移。
C.“其实”表示文意转折,一下文将着重阐述阅读的本质是内容。
D.“唯有”表明能体会那个浅显道理的原因,是重视阅读内容。
【小题5】根据文意,推断第⑤段画线句所要“显现”的是__________。
【小题6】文末说“不管你用什么方式来读,书还是那本书”,请举自己阅读经历中的实例就此谈谈你的看法。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警惕悬浮的“伪现实”电视剧
当前,电视剧创作正以强有力的姿态向现实回归。《人民的名义》《鸡毛飞上天》《情满四合院》《生逢灿烂的日子》等一系列优质的现实题材作品,成为2017年中国电视剧最为瞩目的收获。
在五部委联合下发《关于支持电视剧繁荣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中国视协发布重点现实题材电视剧剧本征集等的推动下,2018年被看作是“现实主义回归年”,观众对现实题材创作充满期待。
热潮之下,一些“伪现实”题材电视剧却在滥竽充数。
有的剧集悬浮于生活披着。披着“现实题材”的外衣,本质依然是换汤不换药的偶像剧。虽然选取当下为时代背景,剧情却是被柔光镜过滤后的生活,满是华服、跑车、奢侈品、高档酒店的消费符号和“霸道总裁爱上我”的网文套路,不接地气,细节失真,迎合的是感官愉悦,而非艺术审美。比如前不久播出的《谈判官》,聚焦高端谈判专家这一不为公众热悉的精英群体可惜的是,本该成为剧情核心的谈判技巧、职业伦理成了恋爱情节的点缀,主人公三言两语搞定谈判,缺乏说服力,现代职业包裹的还是套路化的剧情。
有的剧集悬浮于时代。现实题材不等于现实主义,现实主义的本质是一种创作理念和创作手法。它不是简单按照一比一的比例或者一加一等于二的逻辑来描绘现实,而是要从真实的人、事、物和客观的历史逻辑出发,通过对当下和过往两种时空的准确把提,呈现其发展轨迹和规律,触发人们对现实生活的观照。所以,现实主义作品一定是勇于直面现实,介入现实,富于时代性,有助于建构和引领社会价值观的反观当下部分现实题材作品题材重复、视野狭,止步于对生活汤汤水水的浅层复刻,有的家庭伦理剧只有家庭生活没有社会生活,有的都市言情刷依然在贩卖陈腐的价值观,远远落后于新时代的社会变迁丰富多元的现实生活,无法满足成熟观众的审美诉求,日益增长的对于美好生活的期待。
有的剧集悬浮于人性。优秀电视剧在反映生活的同时揭示人性,在情节的铺展中让观众实现生活的预演,以符合生活逻辑和事理逻辑的人物形象树立主流价值观,引发共鸣给人以启迪。经典作品总是与典型人物相伴而生。回顾那些让我们久久感动、引发广泛社会影响的电视剧,我们难以忘怀的一定是源于生活,典型独特的“这一个”人物形象,比如《激情燃烧的岁月》里的石光荣、《士兵突击》里的许三多、《历史的天空)里的姜大牙、《潜伏》里的余则成、《亮剑》里的李云龙……然而,当下一些现实题材电视剧追求狗血的戏剧冲突,开着情节的列车狂奔,却将人物留在了始发地。表现婆媳关系就陷于一地鸡毛,表现职场关就陷于腹黑阴谋,表现两性关系就陷于三角恋……单薄的创作路径下是脸谱佗的人物以无病呻吟、小情小爱、笑闹取代对人物的深入刻画和人性的探寻追问,既不符合生活的真实也不符合艺术的真实。
追问这些“伪现实”题材电视剧的生产过程,我们会发现,造成其悬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随着近年影视行业的持续高温,越来越多的人才和资本加入,为行业持续发展给入新鲜血液,成为产业不断升级的基础。与此同时,一些行业之外的资本人力大量涌入,影视行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建设与之匹配的制度、法规甚至是行业共识和道德约束成为当务之急。不断做大的影视蛋糕,生产新的神话,也生产诱惑和泡沫。在这当中,有人抱以投机心态,把现实题材和现实主义作为迎合主管部门的标签:有的是進逐市场热点,将影视剧创作等同于快消品生产,把大IP加流量明星作为判断市场收益的依据,而不顾电视剧作为文艺作品本身的规律和价值;还有的是创作者与创作对象、创作手法错位,缺少对生活本质的提炼,对社会发展的认知,对时代精神的把握,甚至是自身缺少文化修养和价值。
实际上,影视剧的创作、生产、接受、批评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伪现实”题材电视剧混淆视听,不仅背离现实题材和现实主义的常识,伤害了那些专注现实主义创作,以工匠精神打磨作品的从业者,更为严重的是会伤害观众信任与市场秩序。
改革开放40年来,现实题材一直是电视剧创作的重镇。几代影视人在现实主义指引下创作一批批经典作品,那些由生活提纯的韵味、诗意和思想成为一代代观众的文化食粮。新时代赋予现实主义强大的生命力,赋予现实题材辽阔的生长空间。真情书写新时代的中国故事,形塑我们时代的主流价值观,是影枧行业理应承担的使命与担当。
(摘编自人民报《警惕悬浮的“伪现实”电视剧》)
【小题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当前,电视剧创作正以强有力的姿态回归现实,涌现现实主义创作热潮,因此一批优秀现实主义题材作品应运面生。
B.悬浮于生活的“伪现实”题材电视剧,为了迎合观众的感官愉悦,不仅用柔光镜过滤剧情,还用“青春偶像”的外衣来掩盖其本质。
C.当下部分现实题材作品,远远落后于新时代的现实生活,.无法满足成熟观众的审美诉求和日益增长的对于美好生活的期待。
D.“伪现实”题材电视剧悬浮的原因是一些行业之外的资本人力大量涌入,投资者抱着投机心态,追求市场收益最大化。
【小题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从2017年中国电视剧瞩目的收获和对2018年“现实主义回归年”的展望期待入手,引出对当前“伪现实”题材电视剧的思考。
B.文章详细展示了“伪现实”题材电视剧的三个具体表现,探究其产生原因,分析其危害性,指明解决的方向,条理清晰,发人深省。
C.文章主体部分使用举例论证和比喻论证,证明当前一些“伪现实”题材电视剧在滥竽充数,提醒人们要警惕这些悬浮的“伪现实”电视剧。
D.文章末段指出,要解决“伪现实”电视剧的问题,影视行业应真情书写新时代的中国故事,形塑我们时代的主流价值观,承担起使命与担当。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只要《谈判官》创作团队能够紧扣谈判技巧、职业伦理这一核心剧情,去掉恋爱情节的点缀,就不会沦为一部“伪现实”电视剧。
B.现实题材电视剧追求刷情的戏剧冲突无可厚非,但同时一定要塑造源于生活、典型独特的人物形象,否则难以感动观众,引发广泛社会影响。
C.“伪现实”题材电视剧会带来众多危害,相关部门警惕之余,应该建设与影视行业匹配的制度,法规甚至是行业共识和道德约束。
D.“伪现实”题材电视剧背离现实题材和现实主义的常识.混淆视听,是对那些关注现实主义创作,以工匠精神打磨作品的从业者的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