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取得重大进展。农村贫困人口从2012年底的9899万人减少到2017年底的3046万人,年均减少1370万人。到2020年,我国将告别农村绝对贫困,贫困县全部摘帽的目标也将实现。2016年,全国592个贫困县中已有28个摘帽;2017年,又有125个贫困县申请摘帽,目前正在进行评估。但是,农村绝对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和贫困县摘帽,并不意味着农村贫困的消失,农村贫困在2020年后仍将以相对贫困和多维度贫困的形式存在。特别是,如果目前的脱贫工作质量不高,一些贫困人口即使现在脱贫了,将来也有可能返贫。因此,衡量脱贫攻坚成效,关键要看能否做到不返贫;而做到不返贫,就要实现脱贫攻坚成果可持续。

一个地区可持续脱贫,需要建立起可持续的脱贫机制。可持续的脱贫机制,主要是指在制度上形成保障贫困户脱贫后不会返贫的机制,在新的贫困出现或出现返贫现象时具有能够有效兜底的制度保障。例如,教育扶贫特别是在深度贫困地区发展学前教育、提高义务教育质量,不仅是防止新的贫困产生的有效机制,还是防止返贫的重要制度保障。在当前脱贫摘帽的决胜阶段,建立起可持续的脱贫机制、确保可持续脱贫非常重要。

一个地区可持续脱贫,需要脱贫产业可持续发展。看一个地区是不是实现了真正脱贫,不能只看发展了多少脱贫产业、农民收入短期增加多少,更要看脱贫产业能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比如,有的地区贫困人口收入提高较慢,主要原因是产业单一,贫困人口的收入主要是农业特别是种植业。这类地区贫困人口可持续脱贫的出路就在于,发展多种产业,实现收入多元化。要深入实施贫困地区特色产业提升工程,因地制宜加快发展对贫困户增收带动作用明显的种植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特色手工业和乡村旅游,积极培育和推广有市场、有品牌、有效益的特色产品。与此同时,要对发展扶贫主导产业面临的技术和市场等风险进行评估,制定防范和处置风险的有效措施。

一个地区可持续脱贫,还需要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各地应积极探索政府主导、各种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扶贫救助机制,探索符合贫困群众特点的综合性脱贫机制。要激励企业积极参与扶贫,落实国有企业精准扶贫责任,引导民营企业积极开展产业扶贫、就业扶贫、公益扶贫。支持各类社会组织参与扶贫,加快建立社会组织帮扶项目与贫困地区需求信息对接机制,确保贫困人口发展需求与社会帮扶有效对接。同时,积极组织动员各类志愿服务团队、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开展扶贫志愿服务。

(摘编自李小云《脱贫摘帽重在不返贫》,《人民日报》2018年08月26日,有删改)

【小题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新时代我国扶贫工作取得重大进展,2012年起每年脱贫人口都超过一千万。
B.衡量脱贫攻坚成效要看能否做到不返贫,因为目前的脱贫工作质量不高。
C.建立可持续的脱贫机制就是做好教育扶贫,在新的贫困出现时有效兜底。
D.实现脱贫产业可持续发展需要评估扶贫主导产业的相关风险,制定有效措施。
【小题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从三个角度分析一个地区可持续脱贫的措施,对巩固脱贫攻坚成效意义重大。
B.文章以脱贫后又返贫的可能性为立论前提,并由此引出了有关可持续脱贫的建议。
C.文章立足消除农村绝对贫困的立场,运用了比喻论证和举例论证来论证有关主张。
D.对于扶贫工作,文章先交代背景,再提出问题,用大量篇幅阐述脱贫不返贫的措施。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贫困农村目前存在着相对贫困和多维度贫困两种形式,所以要审视脱贫又返贫问题。
B.建立起可持续的脱贫机制、确保可持续脱贫在当前脱贫摘帽的决胜阶段意义重大。
C.只要能够发展多种脱贫产业,实现收入的多元化,就能确保脱贫产业可持续发展。
D.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需要激励企业积极参与,落实它们的精准扶贫责任。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9-02-08 03:16:4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2017年全国快递业务量超过400亿件,10年间年均增幅42%。快递业务量连续4年位居世界第一,然而随着服务网络不断延伸、业务规模不断扩大,快递业也面临一些现实问题,对此,国务院公布了《快递暂行条例》(草案)(以下简称《条例》),《条例》提出了一系列制度性设计。为什么加上“暂行”两字?一是因为快递是新业态,有很多未知,要留有空间;二是对政府部门来讲,要坚持包容审慎监管。
(摘编自李心萍《收寄快递更快更安全》)
材料二:
《条例》明确指出,经营快递业务的企业收寄快件,应当对寄件人身份进行查验,并登记身份信息。寄件人拒绝提供身份信息或者提供身份信息不实的,经营快递业务的企业不得收寄。
在泄露寄件人隐私方面,除有关部门依照法律对快件进行检查外,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非法检查他人快件。经营快递业务的企业及其从业人员不得出售、泄露或者非法提供快递服务过程中知悉的用户信息,情节严重的最高处10万元罚款。
(摘编自《快递新规正式实施:这几点一定要警惕》)
材料三:
2018年5月1日起,新公布的《快递暂行条例》(草案)(以下简称《条例》)正式施行。如今《条例》施行已有几天,“送货上门”落实情况不一,快递员直投快递柜或者放在门卫处等现象仍然比较常见。
正因为快递公司和快递员在末端服务上有很多困扰,国家也鼓励“最后一公里”的配送要多样化。《条例》明确,鼓励多个经营快递业务的企业共享末端服务设施,为用户提供便捷、多样化的快递末端服务。
相关负责人表示,虽然《条例》已经出台,但有关部门还需要制订更加详细的实施细则,通过立法规定包裹送货上门,从而倒逼快递末端服务精细化。此外,快递企业应该加强行业自律,加强对快递加盟商以及快递员的沟通与管理,才能真正破解“最后一公里”难题。
(摘编自《快递新规5月1日起实施  包裹送货上门仍难全面落实》)
材料四:
随着国家“一带一路”经济发展政策的逐步出台和相关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逐年扩大,我国与俄、蒙之间以资源产品为主的边境地区贸易合作呈现出发展势头好、增长快和潜力大等特点,同时第三方物流需求在未来也将急剧扩大。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企业为提高市场竞争力往往需要将所有资源投入到核心的业务以寻求社会化分工协作带来的效果和效率的最大化。专业化分工的结果导致许多非核心业务从企业生产经营中分离出来。近年来,随着市场竞争的需要,越来越多的制造企业尤其是有全球采购和销售需求的制造业企业将其物流业务外包给专业的物流企业,给跨境物流行业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
随着我国加入世界经济体系,政府对于国际物流公司进入我国的管制全面开放,国际物流公司纷纷进入中国市场。这些公司凭借其雄厚的资金实力和丰富的行业经验,在争夺跨国公司的跨境物流业务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由于我国的物流产业处于起步阶段,物流行业尚未引起社会普遍重视,全国各大高等院校对于专业物流人才的培养相对缺乏。

(摘编自《2017年中国物流行业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小题1】下列对材料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的快递业务量10年间迅速增长,连续4年位居世界第一,这也使快递业的一些现实的问题凸显出来。
B.寄件人在寄送快递的时候,要提供真实有效的身份信息,否则,经营快递业务的企业必须拒绝收寄其快递件。
C.快递是新业态,有很多未知,要留出空间;对政府部门来说,要大力加强监管;这就是《条例》加上“暂行”的原因。
D.要破解快递业“最后一公里”的难题,除了加强立法外,还需要快递行业的自律,以及加强对相关人员的沟通和管理。
【小题2】下列对材料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条例》从制度上牢牢守住安全底线,保障用户数据信息安全,对严重的违规行为做出了处罚规定。
B.《条例》提出的鼓励经营快递业务的企业共享末端服务设施,可以为快递企业的末端派送减轻一定的压力。
C.《条例》已经正式施行,但是现实中快递业不执行《条例》中“送货上门”的规定的情况较多见,有待整改。
D.现代物流产业受基础设施建设、教育、信息技术等产业的影响,不受制造业、贸易行业、电子商务产业的影响。
【小题3】从材料四看,我国物流行业的发展有哪些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请根据材料,分点概括。

同类题2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我们这样近,我们这样远

冷夏

①荧屏闪电的时代刺激着我们的感官。可是我们依然爱恋梦境这个虚拟世界带给我们的美妙遐想。在美丽和感动愈走愈远的时代,我们在梦境里得到永恒的慰藉。

②似乎近了,人们的距离:又似乎远了,人们的心灵。

③阳光像梦一样,安静地落入我平凡琐碎的生活深处,在这个春天的下午我坐在阳台上,手里捧着一本梭罗的(瓦尔登湖》,多少年,每次阅读它,我都会闻到那片树的青涩气,那面湖水潮湿而新鲜的水汽,我感到一种非常遥远的愉快,可以在一本书里自由地跑步呼吸.

④许多的事情,过去了就过去了,不可能重现,惟有音乐和文学,适合等恃、遥望冥想,一直认为罗还活着,他活在一个地方,离我的住处遥远,离我的感觉很近的某个地方,对他文字的爱恋,就像我对生命的向往一样,水远不会消失。

⑤阳光穿透玻璃的窗子,使我感觉温暖。棱罗的文字,是干净安静的雪,可以清凉燥渴的灵魂,可以听见来自纯粹生命深处的自然歌吟—曾有个牧羊人活在世上,他的想想有高山那样崇高,在那里,他的羊群,每小时都给予他营养。”

⑥想到夏洛蒂·朝朗特、奥而科特和奥斯汀的时代,从古堡到庄园,马车的轱辘慢慢辗转。那些沐浴在舒适阳光里的蔓草丛生的小径,夏天开满野蔷薇,秋天以山楂和黑莓著名,冬天最令人赏心悦目的是完全的寂静和无叶的安宁,可以步履缓慢,从容:可以用一个上午的时间写一封并不长的信,用一个下午的时间眺望牧场上丝绒似的草坪和栅栏两侧的冬青,晚上坐在炉火旁怀揣着心事,躲避祖母探询的目光,阅读或编织却努力等待着有马车夫忽然的脚步声,急匆匆撩开寒冷的夜色带来了温暖克制的爱情的回音。

⑦我合上《瓦尔登湖》,从阳台尽力向远方眺望,这个春天的午后和以往没有什么不同,宽闭的衡道依然人群如织,车水马龙,很多次我试着站在高处,超越自己有限的目力尽力透过繁华而富有生命的城市,透视那些纷热的核心究竟是什么。

⑧生存的紧迫和焦虑带来一张张匆忙麻木的面孔,不知道在那样面孔的身体里,除了对名利的疯狂追逐,是否还有一点时间对失落的珍贵东西进行偶尔打捞,是否还留有一点空间可以温情地抗拒或冲淡什么⑨世界嘈杂多变,人们拥有广泛的人际关系,却缺乏深刻的情感交流,人们在虚拟的互联网上寻找知己,为或许根本不存在的爱情痛苦沉沦,而不在乎结局如何。人心越来越困,情感越来越冷酷,人们是否应该静下心来看看梭罗的《瓦尔登湖》?

⑨夜晚,当一切安静下来,我对自己说:写吧,无论写什么。文字是心灵的古典音乐,是柏油路上的清泉。为了不失去它,用自己的方式来等待和怀念,喜欢阅读的人,也可以从我的文字中看见一个人心里曾经想过的事,仅此而已。

⑩写下什么获得什么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无声的语言带来巨大的思维空间,像从瓦尔登湖面吹来新鲜跃动的风,把我从电脑前端正的坐姿里分离出去,在另外的世界里自由飞跑。我看见那个叫做梭罗的人,无论风雨雷电,穿行于郁郁葱葱的大自然中,他十分安静地面对着那片湖水和那片山林,就一个人,十分简单。

⑪不是每个人都注定要相遇的,心灵与心灵的相遇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有时想着写着,会写出满眼的泪来。我们在现实中隔绝,在灵魂里相望,永远。

【小题1】文章第二节“似乎近了,人们的距离:又似乎远了,人们的心灵”一句中的“近”“远”和的含义与题目“我们这样近,我们这样远”中的“近“和“远”的含义相同吗?请具体说明。
【小题2】文第六段中作者描写了“夏洛蒂·勃朗特、奥而科特和奥思汀的时代“怎样的生活情景?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
【小题3】结合全文,针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回答下面的问题。
(1)赏析“文字是心灵的古典音乐,是柏油路上的清泉”这句话。
(2)“心灵与心灵的相遇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作者认为怎样才能使现在的人们心灵与心灵相遇?
【小题4】作者捧读《瓦尔登湖》感到一种非常遥远的愉快,可以在一本书里自由地跑步呼吸请参照原文中画横线部分,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试举两例谈谈你阅读经典(包括课文中的文学作品)的愉悦感。

同类题3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近年来,报纸经常刊载中小学生突遇一点挫折、打击,就选择终结生命作为解决方式的报道。(A)校园暴力、残害动物之类的事件也时有发生。这些,都折射出当今部分青少年情感的淡漠,以及对生命的漠视与践踏。这一问题应当引起学校、家庭和社会各方面的重视,也应当引起每一个青少年的深入思考。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21世纪高素质人才的培养,需要每一个个体生命的健康存在,需要每一个个体不断去改善自己的生命,不断为生命所处的社会环境尽一份责任。因此,当代青少年应理解生命的价值,树立正确的生命意识。
生命是人生最宝贵的东西,只有生命存在才会有人的其它价值的创造和实现。人的生命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人的生命的不可替代性。日本学者池田大作指出:“生命是有尊严的,就是说,它没有任何等价物,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它。”第二,人的生命的不可逆性。生命对于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失去了就不可复得。(B)第三,人的生命的基础性。没有了生命的存在就不会有社会的发展以及人类所有的活动。生命的价值要求我们必须热爱生命,珍惜生命,爱护和尊重自己及他人的生命,与我们周围的自然生态环境和谐相处。
自从人类诞生以来,灾难和挫折就伴随着人类生命的历程。(C)现代社会的进步使人类在享受自身发明创造成果的同时,也承受着前所未有的重负。生态环境遭破坏,资源日益枯竭,恐怖活动猖獗,局部战争不断,贫困、犯罪、饥荒、瘟疫等等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同时,社会的飞速发展,竞争的日趋激烈,也给人们带来了更大的生存压力和精神困惑。在压力和困惑面前,人们往往有一种无能为力的感觉。处于成长阶段,心理发育相对稚嫩、脆弱的青少年,也大多生活在追求成功的沉重压力下。不成功者固然不快乐,成功者也不一定有幸福感。因此,青少年尤其有必要树立正确的生命意识。首先,要有保存生命的意识。即要认识生命,学会基本的生存技能。第二,要有发展生命的意识。即理解生命的意义在于谋求发展,在于实现自我的生命价值。第三,要正确认识死亡,理解死亡和生命的关系。(D)此外,还要了解死亡对亲人朋友的伤害,从而对与死亡相关的种种打击、挫折、损失有所准备,更加珍惜生命。
2003年4月,一场突如其来的“非典”疫病使北京的春天失去了往日的喧嚣与欢乐。这场劫难再一次让我们看到了生命的脆弱与顽强,也使我们每个人对生命有了新的认识。同时,广大医务工作者舍生忘死抢救患者生命的壮举,更使我们每个人的灵魂经受了一次庄严的洗礼。愿青少年朋友们能从中汲取精神力量,深入思考生命的价值,关注生命,珍爱生命,进而建构一个更健康、更完美的生命。
【小题1】选文的中心论点应该是
A.21世纪高素质人才的培养,需要每一个个体生命的健康存在。
B.当代青少年应理解生命的价值,树立正确的生命意识。
C.生命是人生最宝贵的东西,只有生命存在才会有人的其他价值的创造和实现。
D.“非典”疫病让我们看到了生命的脆弱,也使每个人的灵魂经受了一次庄严的洗礼。
【小题2】下面这句话作为论据,应该放在文中A、B、C、D的哪一处?将所选字母填涂在答题卷上。
俄国哲学家、思想家别尔嘉耶夫说:“这个世界上生命之所以有意义,只是因为有死亡。假如在我们的世界里没有死亡,那么生命就会丧失意义。”
【小题3】对选文内容理解不准确的是哪一项
A.人的生命的不可替代性是说每个人与每个人都是不相同的,互相不能替代。
B.人的生命的不可逆性是说人死了以后就不可能复生。
C.人的生命的基础性是说没有了生命的存在,就不会有社会发展和人类活动。
D.人的生命的意义在于谋求发展,在于实现自我的生命价值。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金庸笔下,那浓烈的家国情怀
田心
那些能够赋予人们智慧、力量、情怀的经典作品和“侠之大者”,会与一代又一代怀揣英雄梦、报国志的“少年”再相遇、长相伴。
金庸笔下的江湖,宏大辽阔。从少林、武当、峨眉、昆仑、崆峒、华山,到桃花岛、绝情谷、灵鹫宫、光明顶、聚贤庄,传说中的江湖变得具体而生动。郭靖、杨过、张无忌、萧峰、令狐冲,一个个生动鲜活的侠士让人心驰神往。金庸笔下的江湖,在虚构中又融入了“历史的真实”,不论是《神雕侠侣》中的保卫襄阳,还是《倚天屠龙记》中的明教起义,抑或是《天龙八部》中的宋辽对峙,人物的命运往往与时代的洪流紧密结合。此外,在金庸的小说中,诗、词、曲、赋、绘画、音乐、书法、棋道等可谓信手拈来,中华传统文化如“大珠小珠落玉盘”俯仰可拾,使武侠小说从此有了一种大意象。
金庸笔下,除了大意象,更有大境界。他创造的武侠世界,不是一味强调江湖义气、快意恩仇,而是有了“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升华。可以说,始终萦绕的家国情怀是金庸多部小说的内核,宛如最浓烈的甘醇,浇灌着海内外华人共同的精神家园。例如,《射雕英雄传》的故事,始于靖康之耻,自两位主人公分别取名“靖”、“康”之日起,个人命运就与国家命运紧紧联系在了一起。郭靖从《射雕英雄传》中的懵懂少年成长为《神雕侠侣》中的郭大侠,家国情怀始终伴其左右。《神雕侠侣》中,他在襄阳告诉杨过:“我辈练功学武,所为何事?行侠仗义、济人困厄固然乃是本分,但这只是侠之小者。江湖上所以尊称我一声‘郭大侠’,实因敬我为国为民、奋不顾身地助守襄阳……只盼你心头牢牢记着‘为国为民,侠之大者’这八个字,日后名扬天下,成为受万民敬仰的真正大侠。”
郭靖、陈家洛、胡斐、杨过……金庸笔下的一系列江湖人物,既有侠肝义胆,又满溢壮怀激烈的家国情怀。在国家利益、民族大义面前,他们总是毫不犹豫地把个人恩怨、一己得失放到一边,挺身而出,乃至献出生命。这些充满浩然正气和英雄气概的侠士形象,在一代代读者的心中播下了“为国为民”的种子。
金庸出生于上个世纪20年代,从懂事起,便面对着一个山河破碎的祖国,在风雨飘摇的社会局势中辗转飘零。外国侵略者的耀武扬威和触目可见的民不聊生的景象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刻印了他内心根深蒂固的家国情怀。1982年,时任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首次访华时经过香港,与他单独会晤,希望他能在香港问题上站在英国一方,但他大手一挥、坚决拒绝。1985年,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成立,他任政治体制专题小组港方负责人兼经济专题小组成员,为香港顺利回归做出了贡献……在真实的人生中,金庸也有着“侠之大者”的气概,有着“为国为民” 的躬行。
“凡有井水处,皆能歌柳词。”这句对北宋著名词人柳永的评价,用来形容金庸在华人世界里的影响力也十分贴切。有人说,告别了金庸,拥有武侠传奇的时代也就此别过。大可不必如此悲观,因为那些能够赋予人们智慧、力量、情怀的经典作品和“侠之大者”,会与一代又一代怀揣英雄梦、报国志的“少年”再相遇、长相伴。
(摘编自2018年11月1日《中国纪检监察报》,略有删改)
【小题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金庸笔下的江湖,具体而生动,如少林、武当、桃花岛;金庸笔下的侠士,鲜活而生动,如郭靖、杨过、令狐冲。
B.金庸的作品融入了“历史的真实”,他的作品如实记录了“保卫襄阳”、“明教起义”、“宋辽对峙”等历史场景。
C.家国情怀是金庸多部小说的内核,如甘醇般浇灌着华人的精神家园。他创造的武侠世界,具有“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大境界。
D.金庸在成长过程中目睹了祖国的山河破碎、民不聊生以及外国侵略者的耀武扬威,这一切令他有了根深蒂固的家国情怀。
【小题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第二段用正反对比论证的手法论证了金庸笔下的江湖的魅力。他将大量诗、词、曲、赋、绘画、音乐、书法、棋道等中华传统文化融入其中。
B.文章在论证“金庸笔下,除了大意象,更有大境界”时运用了例证法,如《射雕英雄传》的故事,始于靖康之耻,两位主人公分别取名“靖”、“康”。
C.文章先论证了金庸笔下的江湖始终萦绕着家国情怀,再论证了金庸自身有着“侠之大者”的气概,从而表明了金庸和他的经典作品都具有浓烈的家国情怀。
D.文章开头指出经典作品和“侠之大者”会与一代又一代怀揣英雄梦、报国志的“少年”再相遇、长相伴。结尾再次反复,呼应开头,加强了论证的力度。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在真实的人生中,金庸也有着“侠之大者”的气概,有着“为国为民” 的躬行,他亲力亲为,为香港顺利回归做出了贡献。
B.因为金庸的武侠小说有了一种大意象,所以在金庸的小说中,中华传统文化如“大珠小珠落玉盘”俯仰可拾。
C.金庸创造的武侠世界,是唯江湖义气是从的世界。他笔下的江湖充满行侠仗义、济人困厄、快意恩仇,让人心驰神往。
D.金庸笔下的所有江湖人物,既有侠肝义胆,又满溢壮怀激烈的家国情怀,在一代代读者的心中播下了“为国为民”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