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下列因素中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由开发早期的限制因素转变为现在有利因素的是()
A.稠密的水系
B.黏重的土壤
C.便利的交通
D.平坦的地形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5-12-02 05:24:1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图为“2006~2015年中国工业增加值与增长率变化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2006~2015年,我国
A.工业化水平一直较高
B.工业比重不断上升
C.工业增加值持续增长
D.工业化速度不断加快
【小题2】现阶段,推动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可行措施是
A.加强技术研发,培育竞争优势
B.扩大产品进口,替代国内生产
C.扩大生产规模,保持价格优势
D.加快矿产开发,提高钢铁产能
【小题3】我国工业化水平不断提升,可以
A.减少地域联系
B.消除城乡差距
C.推动城市化进程
D.降低消费水平
同类题2
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经济、技术等因素的改变而改变。下为某地不同发展阶段的示意图。
读图,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回答
⑴ 阶段一该地区工业发展的主要优势是
;该地区城市化发展的主要 动力是
。
⑵ 简述阶段二时期该地区工业与城市的发展对当地产生不利影响的主要表现。
⑶ 从发展阶段二到发展阶段三该地区进行了大规模整治,结合图中信息试简述为了工业和 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该区域采取的主要措施。
同类题3
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具有明显的阶段性,读华北平原地区人类活动分布图,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沿海和陆地内部发展有较大差异,主要是因为( )
A.气候差异
B.地形差异
C.海运差异
D.矿产差异
【小题2】在人类活动各个阶段主要集中分布区正确的是( )
A.采集和狩猎文明分布于沿海地带
B.工业文明分布于内陆矿产资源丰富地带
C.农业文明分布于肥沃的平原
D.现代文明分布于山麓和丘陵地带
【小题3】影响区域产业结构发生变化的主要动力是
A.自然地理条件
B.人口数量和素质的变化
C.政治制度变革
D.生产力水平的发展
同类题4
读我国南方某河流中下游地区不同发展阶段的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从阶段一到阶段二,甲地农业生产方向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请说明最有可能的变化并分析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
(2)从阶段一到阶段二,该地工业结构和工业布局发生了哪些变化?
(3)从阶段一到阶段二,该地交通发生了哪些变化?
(4)从阶段一到阶段二,该地采取了哪些有效措施保护环境?
同类题5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珠江三角洲地区位于我国东南部沿海,毗邻港澳。20世纪80年代受惠于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经济迅速发展,推进了城市化进程。
材料二 下图为“深圳区位示意图”。
材料三 下图为“我国1980年三大产业构成图”。
(1)改革开放后,1980年国家首先选择深圳建立经济特区。根据材料三简述我国当时的产业状况。
(2)简述深圳经济特区主要的区位特点。
(3)近年来,部分劳动密集型企业开始向粤东、粤西和粤北转移。简述产业转移对产业迁入地的有利影响。
相关知识点
区域地理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