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据新华网报道,曾被称为“滇中粮仓”的昆明市宜良县北古城镇,提出了“城镇工业上山,优质农田下山”的发展模式。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该镇提出“城镇工业上山”的主要目的是
A.山区环境优美,空气洁净
B.山上地势高,不易受洪水威胁
C.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提高城市化水平
D.减少占用耕地面积,守住耕地红线
【小题2】该发展模式产生的不利影响可能有
①引发土壤次生盐碱化;②地质灾害增加;③建设成本增加;
④城镇工业可用土地减少;⑤山区水污染加剧
A.①②⑤
B.②③⑤
C.②④⑤
D.①③④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4-01-09 12:36:4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石漠化是指地表植被遭破坏,土壤遭侵蚀、基岩裸露或砾石堆积的土地退化现象。下图是贵州省清镇王家寨小流域石漠化随坡度、坡向分布概率统计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潜在”石漠化出现的坡度一般在
A.5°~10°
B.10°~15°
C.15°~30°
D.35°~40°
【小题2】南坡极强度石漠化景观分布概率最大的主要原因是
A.坡度陡
B.土层薄
C.气温高
D.降水多
【小题3】造成贵州省石漠化严重的主要自然原因有
①位于非季风区,气候干旱 ②地形崎岖,流水侵蚀作用强
③毁林开荒,植被破坏严重 ④喀斯特地貌广布,土层较薄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同类题2
下图为某河流域等高线地形图,甲、乙、丙为该河干流沿线的三个地区。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有关该流域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处迎风坡,夏季降水多
B.干流由西北流向东南
C.地形以平原为主
D.地势起伏较大
【小题2】该流域早期开发中,植被破坏严重会导致
A.甲地区河水泛滥严重
B.乙地区河流含沙量增多
C.丙地区水上流失严重
D.全流域河流水污染严重
同类题3
借助大力推行“三退三还”(退田还湖、退塘还湖、退房还湖)等措施,四川省西昌邛海湿地水域面积扩大,成为我国最大的国家级城市湿地。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有关邛海湿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成因是地处高纬地区,气温低、蒸发弱
B.主要的生态功能是调节气候、防风固沙
C.“三退三还”体现可持续发展持续性原则
D.开发利用是实现当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小题2】图示区域
A.西昌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可达90°
B.便捷的水路运输有利于当地矿产资源的开发
C.农业地域类型以商品谷物农业为主
D.地壳运动较活跃,多地震灾害
同类题4
芦苇是一种湿地挺水植物,它在秋季对水量要求较低,淹水时间过长反而会抑制其长势。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夏秋天水一色,冬春草洲无边”是对鄱阳湖壮观景色的真实写照,该景观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
A.农业生产周期性特点
B.降水的季节性变化
C.气温的季节性变化
D.植被的季节性变化
【小题2】鄱阳湖芦苇分布面积的变化说明了 ( )
A.湖泊水位季节变化变小了
B.连年干旱,丰水期“晚来早走”
C.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D.降水增多,丰水期“早来迟走”
同类题5
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及有关气候资料图,完成下列问题。
(1)划分A区域的主导因素是
。C、D两地理区域的分界线是
。
(2)甲地的气候特征是
,甲地缺水的主要人为因素是
,目前正在采取的措施是
。
(3)乙地受气候影响,耕地为
,种植的主要经济作物是
。
(4)丙地气候能反映出B区域的自然特征是
。因此,
成为该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之一。为保护生态环境,B区域正在实施的重大工程是
。
相关知识点
区域地理
区域可持续发展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